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做人左右逢源,办事游刃有余

1.谦逊是做人的王道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低调做人,不仅容易唤起别人的注意和好感,还能赢得更多的朋友,让自己更好地融入人群。这正是人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

  做谦逊的人,实际上就是戒骄戒躁,做一个被人认同和喜爱的人。谦逊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是做人的最佳姿态。

  骄躁的人大多自以为能力很强,很了不起,做事比别人强,看不起别人。他们由于骄傲,就往往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由于自大,就做事专横,轻视别的有才之士,看不到他人的长处。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骄躁的人以为舍我其谁,难免会遇上班门弄斧的时候,在行家面前闹出笑话。

  北宋文学家苏轼天资聪颖,一目十行,出口成章,被誉为绝代才子,“有李太白之风流,胜曹子建之敏捷”。他官拜翰林学士,在宰相王安石门下做事。王安石很器重他的才能,然而苏轼自恃聪明,常常有讥诮老宰相的言行。

  一次王安石与他作解字游戏,论及坡字,坡字从“土”从“皮”,于是王安石认为“坡乃土之皮”。苏轼坡笑道:“如相公所言,滑字就是水之骨了。”王安石听后心中极为不悦。

  又有一次,王安石与苏轼谈及鲵字,鲵字从“鱼”从“儿”,合起来便是鱼的儿子的意思。苏东坡又调侃说:“鸠可作九鸟解,毛诗上说:‘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就是说鸠有七个孩子,加上父母两个,正好九只。”王安石听了没说什么,但心中对苏轼的轻薄态度非常反感,不久就找了个机会把他贬为湖州刺史,让他受点挫折,挫一挫他的傲气。

  苏轼在湖州做了三年官,任满回京。想当年因得罪王安石,落得被贬的结局,这次回来应投门拜见才是。于是便来宰相府拜望。不巧王安石正在午睡,书童便将苏轼请入东书房等候。苏轼闲坐无聊,见砚下有一方素笺,一看是王安石两句未完成的诗稿,题目是咏菊。苏东坡不由得笑道:“想当年我在京为官时,他下笔千言,不假思索。三年后却续不了两句诗,真是江郎才尽。”

  苏轼把这两句诗念了一遍,不由得叫道:“呀,原来连这两句诗都是不通的。”诗是这样写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在苏轼看来,西风盛行于秋,而菊花在深秋盛开,再怎么焦干枯烂也不会落瓣。看完这诗,苏轼按捺不住,便依韵添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写下后,又有些后悔:如此抢白宰相,只怕又会惹来麻烦!如果把诗稿撕了又不成体统,左思右想都不妥当,只好将诗稿放回原处,立即告辞。

  果然,没多久朝廷就降下诏来,又将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大才子没有办法,只好收拾行李赴任。

  不知不觉中他在黄州任职快一年了,正值深秋时令,忽然有一天起了大风,风停后园中的菊花棚里落了一地的花瓣,枝上一朵不剩。苏东坡一时目瞪口呆,这才知道黄州菊花果然是落瓣的,不由得对友人概叹:“我还以为宰相是公报私仇,谁知是我错了,真是经一事长一智呀!从今以后要吸取教训,不能再恃才傲物了!”

  苏轼心中惭愧,便想找个机会向王安石赔罪。临出京师时,王安石曾托他取三峡中峡之水用来冲阳羡茶,由于心中一直不服气,早把这事抛在脑后。这时他便想趁冬至节送贺表到京的机会,亲自取水上门赔罪。

  此时已近冬至,苏轼告了假,经四川出发,顺江而下去往三峡。不想因连日鞍马劳顿,他竟然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下峡。苏轼想再回去取中峡水,又怕误了上京时辰。艄公是本地人,就劝他道:“三峡相连,并无阻隔。一般样水,难分好歹。”于是,苏轼便装了一坛下峡水,带着上京去了。

  到京之后,苏轼先来相府拜见宰相。王安石命门官带苏轼到东书房。苏轼想到去年在此改诗,心中惭愧,进门又见柱上贴着那幅诗稿,更是羞惭,便跪下谢罪。

  王安石哈哈一笑,大度地扶起了他。苏轼乘机拿出瓷坛,王安石十分惊喜,便命用人取水去煮阳羡茶。茶煮好了,王安石一看就问水是从哪里取的,苏东坡回答是巫峡。王安石笑道:“又来欺瞒我了,这明明是下峡之水,怎么冒充中峡的呢?”苏轼大惊,急忙说这是当地人所言,三峡相连,一般样水,不知宰相如何辨别的?

  王安石笑道:“读书人不可道听途说,定要细心察理,我若不是到过黄州,亲见菊花落瓣,怎敢在诗中乱道?三峡水性之说,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太急,下峡水太缓,唯中峡缓急相伴,如果用来冲阳羡茶,则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天才现,所以知道是下峡的水。”

  苏轼听了,心服口服,从此方知道“人外有人”,再不敢恃才傲物轻易讥诮他人了。

  谦逊能够克服骄矜之态,能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们所尊敬的是那些谦逊的人,而绝对不会是那些爱慕虚荣和自夸的人。欲成事者必须谦恭做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赞赏、钦佩。(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