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巧借人气,凭“势”成事
做事要想游刃有余,必须厚积人气。人气可理解为你在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程度,它具有促使致富的能量。
现代社会创富理念是:“巧借人气,点旺财气。”善借人气即指恰当和谐地处理和利用来自上下左右、东西南北的各种人际关系,包括善于借用名人的声望、地位等。
人们总是有这样的心理,名人生活的环境是非凡的地方,与名人有联系的必定是不一般的。基于这种心理,人们纷纷追逐、效仿名人,所有与名人沾边的东西也就容易成为抢手的东西。
有好多这样的经典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美国有一个出版商有一批滞销书久久不能脱手,他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给总统送去一本书,并三番五次去征求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便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便借总统之名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被一抢而空。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又送一本给总统,总统上过一回当,想奚落他,就说:这书糟透了。出版商闻之,脑子一转,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又售尽。第三次,出版商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便不作任何答复,出版商却照样大做广告:“现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书又被一抢而空。总统哭笑不得,书商却借总统之名大发其财。
1959年美国博览会在莫斯科举行,为进军前苏联市场,百事可乐公司董事长唐纳德·肯特亲临现场,他凭着当时和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私交,要求尼克松在陪同前苏联领导人参观时,想办法让前苏联领导人喝一杯百事可乐。尼克松同赫鲁晓夫打过招呼,因此赫鲁晓夫在路过百事可乐的展台时,拿起一杯百事可乐品尝,顿时各记者的镁光灯大亮。这对百事可乐来说,无疑是一个特殊的,然而又是影响力最大的广告,借助这件事使百事可乐的销售领先可口可乐,并在前苏联市场站稳了脚跟。
1964年,尼克松在大选中败给了肯尼迪,百事可乐公司认准尼克松的外交能力,以年薪10万美元的高薪聘请尼克松为百事可乐公司的顾问和律师。尼克松接受了,利用他当副总统的旧关系,周游列国,积极兜售百事可乐,使百事可乐在世界上的销售额直线上升,尤其是他还帮助百事可乐占领了台湾市场。
世界上有不少产品都是这样,不知默默无闻地存在了多少年,偶然一次经名人推崇、使用,便身价倍增,名扬海内外。这些产品的功能,在名人使用以前已经存在,并非是在名人使用时提高的,为什么同一产品在这前后身价就大不一样了呢?这便是借助名人权威的缘故,借名人作了广告、宣传,树起了威信,提高了自己的身价。
借名人来扬名,你是否得到启示了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