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记二续晋书——慕容皝载记
及辽奔走,翰又北投宇文归。既而逃,归乃遣劲骑百余追之。翰遥谓追者曰:“吾既思恋而归,理无反面。吾之弓矢,汝曹足知,无为相逼,自取死也。吾处汝国久,恨不杀汝。汝可百步竖刀,吾射中者,汝便宜反;不中者,可来前也。”归骑解刀竖之,翰一发便中刀镮,追骑乃散。中国古籍全录
既至,皝甚加恩礼。建元二年,从皝讨宇文归,临阵为流矢所中,卧病积时。后疾渐愈,于其家中骑马自试,或有人告翰私习骑,疑为非常。皝素忌之,遂赐死焉。翰临死谓使者曰:“翰怀疑外奔,罪不容诛,不能以骸骨委贼庭,故归罪有司。天慈曲愍,不肆之市朝,今日之死,翰之生也。但逆胡跨据神州,中原未靖,翰常克心自誓,志吞丑虏,上成先王遗旨,下谢山海之责。不图此心不遂,没有余恨,命也奈何!”仰药而死。中国古籍全录
阳裕,字士伦,右北平无终人也。少孤,兄弟皆早亡,单茕独立,虽宗族无能识者,惟叔父耽幼而奇之,曰:“此兒非惟吾门之标秀,乃佐时之良器也。”刺史和演辟为主簿。王浚领州,转治中从事,忌而不能任。中国古籍全录
石勒既克蓟城,问枣嵩曰:“幽州人士,谁最可者?”嵩曰:“燕国刘翰,德素长者。北平阳裕,干事之才。”勒曰:“若如君言,王公何以不任?”嵩曰:“王公由不能任,所以为明公擒也。”勒方任之,裕乃微服潜遁。
时鲜卑单于段眷为晋骠骑大将军、辽西公,雅好人物,虚心延裕。裕谓友人成泮曰:“仲尼喜佛肸之召,以匏瓜自喻,伊尹亦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圣贤尚如此,况吾曹乎!眷今召我,岂徒然哉!”泮曰:“今华夏分崩,九州幅裂,轨迹所及,易水而已。欲偃蹇考槃,以待大通者,俟河之清也。人寿几何?古人以为白驹之叹。少游有云,郡掾足以廕后,况国相乎!卿追踪伊、孔,抑亦知机其神也。”裕乃应之。拜郎中令、中军将军,处上卿位。历事段氏五主,甚见尊重。
段辽与皝相攻,裕谏曰:“臣闻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慕容与国世为婚姻,且皝令德之主,不宜连兵构怨,凋残百姓。臣恐祸害之兴,将由于此。愿两追前失,通款如初,使国家有太山之安,苍生蒙息肩之惠。”辽不从。出为燕郡太守。石季龙克令支,裕以郡降,拜北平太守,征为尚书左丞。
段辽之请迎于季龙也,裕以左丞领征东麻秋司马。秋败,裕为军人所执,将诣皝。皝素闻裕名,即命释其囚,拜郎中令,迁大将军左司马。东破高句丽,北灭宇文归,皆豫其谋,皝甚器重之。及迁都和龙,裕雅有巧思,皝所制城池宫阖,皆裕之规模。裕虽仕皝日近,宠秩在旧人之右,性谦恭清俭,刚简慈笃,虽历居朝端,若布衣之士。士大夫流亡羁绝者,莫不经营收葬,存恤孤遗,士无贤不肖皆倾身待之,是以所在推仰。
初,范阳卢谌每称之曰:“吾及晋之清平,历观朝士多矣,忠清简毅,笃信义烈,如阳士伦者,实亦未几。”及死,皝甚悼之,时年六十二。
附记三神秘的鲜卑慕容姓氏
慕容,这一姓氏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应该初现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就连三燕古都朝阳也很少有人知晓,鲜卑慕容,一个一千六百年前叱咤北方的强大民族,在龙城这块热土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鲜为人知的故事。
今天,我们知道的“慕容”,不只是一个部落名称,它还是鲜卑族的第一大姓。而鲜卑氏族是匈奴之后,在北方崛起的第二个强大的游牧民族。除慕容鲜卑之外,还有宇文氏和段氏。其中,慕容氏建立的燕国是当年北方的第一国,燕王慕容皝在辽西龙城建立自己的都城,倚仗着草原游牧民族的勇烈,几年之间就迅速崛起为东北地区的霸主。
那么这个不可一世的家族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无疑就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在《晋书》中,对慕容家族的起源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慕容廆,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后与匈奴并盛。
“有熊氏”是黄帝部落的别样称谓,黄帝部落的重要图腾之一是“熊”,因此黄帝部落也称“有熊氏”。“苗”,原为“初生的植物、禾谷之实”之意,后由禾谷之意转义引申为“子孙后代”;“裔”,就是“后代”之意;所谓“有熊氏之苗裔”,就是黄帝子孙后人的意思。
很显然慕容家族是皇帝的后裔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慕容这一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鲜卑部早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叫大人。鲜卑的社会组织由落、邑、部构成。落的首领称小帅,邑的首领称帅,部的首领称大人。
“慕容”氏本来是姓“若洛”,在鲜卑语中“若洛”的意思是:“富有”、“繁荣”。初为部落大人的尊称,后来成为姓氏。直到若洛护跋时,才改姓为“慕容”。
慕容一姓的来历有三个说法:第一种说法,得姓于官职大人说。根据《三国志?鲜卑传》中提到,汉桓帝时,鲜卑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
也就是说“慕容”之名最早出现在东汉桓帝时期。这时期,鲜卑除了自身人口的增长之外,还吸纳了周边各族人民,队伍不断扩大。为了便于管理,鲜卑首领檀石槐将鲜卑分为三大部。
《三国志?魏书》载:檀石槐乃分其地为中东西三部。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接夫馀、貊为东部,二十馀邑,其大人曰弥加、阙机、素利、槐头。
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馀邑,其大人曰柯最、阙居、慕容等,为大帅。
从上谷以西至敦煌,西接乌孙为西部,二十馀邑,其大人曰置鞬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等,皆为大帅,而制属檀石槐。
“慕容”之名最初是鲜卑大人之名,后演化为部族之名。这是慕容一词最早出现的一种说法,但是不是就此就说慕容就作为姓氏,我看未必是真。因为到了慕容廆的曾祖莫护跋,还没有姓氏。
第二种说法是从《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上考究,慕容氏出自中古时期,部族首领高辛氏的后裔,建立鲜卑国,单于自称“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称为慕容氏。历史上的鲜卑族在今内蒙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慕容氏的发源地和老家便在这里,故慕容氏后人奉单于为慕容姓的得姓于始祖。
估计这是后来的粉饰,当时他又没有接受汉族教育,哪知道什么“二仪”“三光”呀。
第三种说法最有意思,《晋书?慕容廆载记》称其曾祖莫护跋,“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
说的是慕容家的祖先世代居住在北夷。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棘城以北(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内)建立国家。据说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莫护跋的后人便干脆以此作为部落的名称。
西晋时,慕容廆占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单于,他的儿子慕容皝后来建立前燕国,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
历史必有真相,一些说法也并不都是空穴来风,我们现代人有责任还原历史,揭开重重迷雾,还原真实的历史。大多的历史事件总会有三个版本,那就是正史说,野史说和轶事说(也就是传说)。我们姑且把得姓于官职大人说看成是正史版本,把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看成是野史的调侃,把步摇讹叫为慕容看成是轶事传说,那就有趣多了。
那么关于慕容姓氏的来历究竟信奉哪个版本呢?取其一获取其二,亦或三者都有呢?史学界说法不一,争论不休,官职大人说和帽子说信奉者居多,得姓于始祖说却是不被人看好。
因为人们都知道真相只有一个,非此即彼,是相互对立的。这样就有些太过于武断,其实我们不妨把这三者统一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不难得出,这三种说法都存在,只不过时间先后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这件事辩证的演绎一下,慕容作为官职一说当然一点也不假,但封了官之后立即把官职当作姓氏,还没有那个民族胆敢这样做,官职必然有它的神圣性,这是大不敬啊。估计最高统帅绝对不会允许,那样岂不乱了套。
到了檀石槐部落分奔离析的时候,估计慕容大帅这一伙人可能被称为慕容部落还是非常有可能的。后来到了莫护跋时代迁到辽西,首领戴着金步摇冠,因为部众们口齿不利索,把金步摇叫成金慕容,一时间金慕容,金慕容的叫着很是好玩,见着莫护跋翩翩摇曳的帽子,就指指点点叫金慕容,时间长了就成了首领的代名词,莫护跋一想老祖宗原来的官职就叫慕容,我们从此就姓慕容算了。于是就给孙子起了名字叫慕容涉归,慕容耐。等到慕容廆时代,八王之乱把战火燃遍中原大地,汉人中的鸿学大儒,能人异士纷纷来投,鲜卑慕容迅速汉化,慕容廆的孙子慕容儁建立大燕国,自封为皇帝。
提起皇帝姓氏来由居然是一顶帽子,非常不雅,于是鸿儒们献计献策编造出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来粉饰慕容姓氏的高雅,大燕皇帝慕容儁觉得非常有面子,保护了皇家威仪,于是到处传扬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
这样一来就能给慕容姓氏的传说做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但这三个说法一定是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慕容这一姓氏似乎给这一家族带来了好运,从前燕立国开始,慕容家族人才辈出,慕容勇士驰骋疆场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前燕鼎盛时疆土占据今河北、山东全部和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的一部分,西接前秦,与东晋以淮水为界。亡国前,有户二百四十五万余,口九百九十八万余。历三主,共三十四年。算上后来的后燕和北燕,慕容氏自前燕慕容皝于公元7年建国至公元46年北燕为北魏所灭,慕容氏共建国一百年。
自从北燕被北魏灭亡以后,上百万的鲜卑慕容氏贵族和平民百姓,为了保全性命,大都更名改姓了,融化在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中间。他们中大部分人或者取“慕容”的第一个字改姓“慕”或“穆”,或者取第二个字改姓“容”。也有很少一部分人仍然坚持原姓,如北魏有青州刺史慕容白曜、五代十国时有慕容彦超、宋代有慕容延昭,等等。另外,还有一部分人集体迁居别处,连民族的名称都改变了,姓氏更与“慕容”二字不沾边了。比如,有人认为,现在的锡伯族和土族就是慕容鲜卑的后裔。
斗转星移,桑田沧海,如今慕容家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面,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叫中国。他们正在和各民族的兄弟姐妹们,在各行各业里,奋斗不息,为建设我们文明和谐、繁荣昌盛的中华强国而努力工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