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君侯一旦坐拥江东,便可以江东之地及江东之士为基础,再徐图天下。虽然君侯文韬武略,但是想要短时间内横扫诸侯,怕是没有数十年努力是不可轻易达到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君侯准备如何调和与江东各大世家之间的关系呢!”顾雍的话问的算是比较直接了,你全熙想要争霸天下,就要依靠我们江东士族的力量,可是你全熙又有什么好处给我们江东士族呢?
历史上,孙权与江东士族的矛盾便冲突到不可调解,孙权也大举屠刀,将各大世家赶尽杀绝。这种做法虽然抑制了门阀对孙氏的干扰,但也基本上是自掘坟墓。好在全熙有一个与孙权完全不同的优势,那便是全熙认亲钱塘全氏后,也算是士族阶层的一份子,与孙氏的寒门身份大不一样。
在中国整个封建王朝期间,虽然有过雄主霸王一言而决的时刻,但是绝大部分时间,皇帝还必须迁就士族阶层的利益。而汉末是整个士族阶层发展中的一个高潮,也是左右天下局势最有力的时刻。
而士族掌控国家力量最为明显的地方,便是掌握了天下官吏的任命权力。察举制度,便是这种权力最充分的体现,只要掌握了天下官员的任命,基本上也便掌握了这天下大权。
可是察举制却有着非常明显的缺陷,那便是所举之才,无不是士族阶层自己的人,寒门想要跻身其中,千难万难。因为所谓孝廉,便是守孝道,知廉耻,说白了就是既有品德,又有才能。可是这品德和才能是没有硬性指标的,我说你好,你便好,说你不好,你便不好。
全熙来自后世,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举才制度是考试。所以如果全熙将来真有可能登上皇位,那么开创科举制度,是首要任务之一。
当然,现在还远不到说这个的时候,在顾雍面前,更是不能傻的和盘托出。
“这天下,这江东,非一人所有。特别是江东之地,虽然潜力无限,但是比之中原,尚且远远不足。熙也非妄自尊大之人,于公于私,都必须依仗江东父老的力量。熙这个诚意,相信元叹公应该感受得到吧?”现在的全熙非常坦诚,为了获得江东门阀的支持,他愿意掏心掏肺。
“一旦我稳定住江东局势,便请元叹公替我设立郎署,评定天下英才,有才能者,便可大加利用,有潜力者,可以充分挖掘,就算是能力不足者,也可根据其特长,因人而异的采用。不知此法,元叹公是否认可。”建立郎署,是全熙的一个权宜之计。察举制度不能全盘否决,但是推举上来的茂才和孝廉,可以进行二次评定,合格的任用,不合格的打回去。如此,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滥竽充数,同时还能让全熙只需掌控郎署一部,就掌控整个天下的官吏任用。
而且,全熙还有后手,一旦真的建立政权,可以在郎署之外,再设学院,为所有阶层的人都开通上升的渠道。到时候慢慢的蚕食郎署的权力,这种温水煮青蛙的办法,最温和,也最有效。
顾雍一边听,一边细细揣摩全熙说的每一句话,最终还是微微的点了点头,虽然全熙多设了一个障碍,但是察举制的根本没有变化。而且江东士族是最早跟随全熙的,哪怕将来全熙有机会问鼎天下,他们在与其他地方的门阀竞争中,也有很大的优势。
关于官员任命这一块,全熙算是通过了顾雍的考验。
“我听说,君侯在东海边设立盐场,成果卓越。并且君侯还极有远见的打造了一支运输和发配的人马,将海盐渗透到了大汉每一个角落。可是一旦君侯成为正统,这些旁门左道,便不再适合君侯亲自来操作。那么君侯接下来会有何种安排呢?”除了有人,还得有钱,全熙如此,士族门阀亦是如此。
其实这个问题全熙也不是没考虑过,海盐替全熙打开了一片天地,但是这的确不是主要的渠道。商人在整个封建时期,地位都不算高,在三国时期,更是低微。全熙如果想要真正走上那条路,做私盐生意这条线,就必须放手。
“这个最容易解决,设立盐署,发放盐引。将海盐产业下放给各州各郡,再由各地世家商户销售经营,只需从中抽调税赋便可。不过这盐矿,必须归为国有!”全熙不介意把蛋糕分给众人,谁有本事吃大口,就吃大口,只要这个做蛋糕的本领在我手里便可。
而且全氏也属于江东士族,全家的全琮早就在全熙的授意下,深入盐业事务。想必以全琮的才能,肯定能够在竞争中独占鳌头。
“君侯果然是做大事者,雍再次拜服!”顾雍都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江东各族早就眼红海盐生意,现在全熙主动送上门来,自然要分一杯羹。
“元叹公过奖了,我全熙之所以要开创伟业,目的便是与天下人共享太平盛世。因此我不可能一个人独占所有好事,迟早都是要拿出来与天下之人分享的。”全熙还能怎么说呢,只能把话说的漂亮点了。这些士族果然是吸血鬼,不仅要喝百姓的血,连皇帝的血也不放过。
顾雍在豪门望族中的名声算是好的了,可是真正与之交锋后,还是让全熙对他的老谋深算深有体会。
“兵者,国之大事。如今这天下又正值乱世,兵事,更是举重轻重。我知道君侯不仅擅长带兵作战,更是善于练兵。据说君侯创建魁字营,又扶植斩尸营,此两营作战勇猛,忠诚无二,为君侯斩灭活死人,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全熙本以为顾雍的要求都满足了,可是顾雍却突然又夸起全熙打仗的本领来,难道江东士族还想染指兵事?
“兵贵在精,而不在多。斩尸营和魁字营都是我的兄弟,他们愿意奋勇作战,不畏生死,为的不仅仅是我全熙,而是为了这天下苍生的福祉。”江东门阀应该在军事上一窍不通,如果他们一定要插手军事,全熙是坚决不同意的。
“呵呵,君侯误会了。雍不是妄想插手军务,而是想问问君侯,准备如何布置兵力,维护江东的太平。”顾雍确实不懂军事,他刚才也只是稍稍试探,知道全熙在这一块绝不容任何人插手,便话锋一转,偏开了主题。
“没有强大的军队,自然不能保家卫国。我全熙麾下的士卒,每一个都将为了守卫国家奋勇拼搏,不畏生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