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理念。一个是以人体为本,注重人体的整个大循环。从人体自身的营卫系统和自身的抵抗力来入手治病,通过调节营卫,平衡阴阳,从而帮助人体恢复,另一个则是以病为本,从微观的病毒和病因着手。用消除单个病毒的方法来解决疾病。
从根本上说,中医和西医。两者皆是有利有弊,中医讲究宏观。掌控大局,有时候对于一些细节的东西就会了解不周,比如说高血糖,具体的血糖值,高血压,具体的血压值等等。
西医从病毒入手,针对各种不同的病毒来治病,有时候就会忽视其他原因,比如说咳嗽,认为是肺部病毒感染,从而针对肺部病毒感染来入手用药,就会忽视人体五脏六腑之间自身的关系,搞不好就是咳嗽治好了,患者的肝脏或者肾脏又出了问题。
事实上也是如此,西医治病往往容易反复,这个病康复,哪个病又来了,搞得人不胜其烦,其实追究根本原因,原来一切都是最初的咳嗽引起的。
林木从小跟随师傅学习中医,之后又在北京中医学院学习,同时也接触一些西医的东西弥补自身的不足,一些西医的数据参考,他有时候也会用到。
就拿这一次来说,幸亏他让姚清平每天去检查金萍的血药浓度,要不然这种细节等他诊脉发现,最早也是几天以后的事情了。
看着手中的血药浓度报告,林木眉头紧皱,一般血液浓度的升高,就意味着人体的免疫功能升高,这个情况很严重的,绝对不能忽视。
看到这里有人或许就问了,免疫力升高不是好事吗,怎么反而是坏事呢,这就是不懂其中真正的原因。
以我们正常的思维来考虑,免疫力越高越好,越不容易生病,应该是好事,其实不然,对其他人说是好事,对金萍来说不见的是好事
免疫力高了,人体不容易生病,但是免疫力高了也意味着人体正在和病毒作斗争,免疫力之所以提高,就是因为人体受到了伤害。
要是一般人,这个自然没事,自身有免疫力,可以抵抗病毒,自然是大好事,可是金萍不同,他的肾脏承受不住,免疫力提高的同时,就意味着他的肾脏承受着更大的伤害。
林木给金萍定的血药浓度指数是四点五左右,在这个范围内,金萍的免疫力发挥正常,又不会对肾脏构成伤害,如今这个指数直接提高到五点八,这就意味着金萍移植的肾脏正在遭受排斥。
这个问题究竟是出在什么地方呢,林木认真的回忆着,回忆着他给金萍开的方子,以金萍的这种情况来看,应该是他开的药方中有着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林医生,怎么样,严不严重?”姚清平看到林木久久无语,焦急的问道。
“幸亏发现的早,暂时还不碍事,不过之前的药方不能再用了,我需要仔细的想一想。”林木摆了摆手,轻声说了一句,然后来回的走动着。
林木当时开的方子是苓桂术甘汤和桃红四物汤两个方子的加减,总共十几味药材,这个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必须慢慢推敲。
来回走了几步,林木猛然间一拍额头,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这个问题就出在苓桂术甘汤里面,其中的茯苓除了利水之外,还有健脾的作用,也就是说还有补的成分在里面。
经过反复思考,林木觉得是茯苓出现问题的几率最大,茯苓可以健脾利湿,帮助消化,同时也含有羚甲急茯苓多糖这种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既然茯苓对金萍肾脏移植免疫力的要求相互矛盾,这个药自然是不能用了,不过同样问题又出来了。
肾脏移植的患者,免疫力不能太高,但是太低了也不好啊,免疫力太低,人容易生病,容易感冒,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和金萍的自身恢复。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让人纠结的问题,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用药必须慎之又慎,考虑到这个问题,茯苓这味药材又不能简单的取消。
茯苓不能取,眼下金萍的血药浓稠度又高,该怎么办,经过反复斟酌,林木决定将茯苓的药量减少,从原本的9克,减少到6克。
把茯苓减少之后,林木还是有些不放心,走到桌前,讲整个药方写下来,逐步推敲,之后又把红花从原来的10克,加到了1克。
红花是活血化瘀的药物,把增加免疫力的药物药量减少,活血化瘀的药物药量增加,这样一升一降,或许能够平衡眼下的这个问题。
改好了方子,林木依旧犹豫不定,犹豫再三,这才走到姚清平跟前,将手中的方子递给邀请平道:“以前的方子不要用了,以后就按照这个方子熬药,之前带回去的药物,你送回来,我给你重新配一下药量。”
“好的,麻烦您了林医生。”姚清平急忙感激道,他不懂医,自然不知道轻重,在他看来,刚才的数据变化不大,然而林木却慎之又慎,不住的思考,这么细心,让姚清平很感动。
“姚总客气了,金阿姨的情况容不得半点马虎,回去之后依旧要随时检查血药浓度,要是数据恢复,之后我再给金阿姨针灸配合,尽快让他康复,药物吃的太多,总归对身体不好。”林木摆了摆手道。
“我记下了,林医生您忙吧,让您费心了。”姚清平真诚的感激道,之后才带着金萍离开了回春堂。
目送着姚清平和金萍离开,林木才走回诊所,心中忍不住有些唏嘘,幸亏他之前多长了一个心眼,叮嘱姚清平每天给金萍检查血药浓度,果然没白费,小心无大错啊。
一边唏嘘,林木也有些感触,西医的有些东西还真是不能小觑,可以发现细微的差距,由小而大,问题发现越早,对于患者越好,越利于治疗。
“师傅,我刚才看了您改的方子,如果我没记错,和之前的没什么区别呀?”林木正愣神呢,赵凯走到边上问道,第一次姚清平让人过来抓药,就是他亲自抓的,没想到他记倒是时清楚。
“区别不大,不过改动了两味药材的用量,虽然改动不大,不过意义很大。”林木笑着把其中的道理解释了一番,然后道:“所以说治病救人,必须小心,有时候一丝一毫都要注意,有时候却要放开手脚,其中的道理需要用心去琢磨。”
在医术方面,林木眼下无疑到了一个瓶颈,他的医术底子没话说,是绝对的扎实,但是整体医术绝对还达不到大国手的地步,这是毋庸置疑的。
虽说这一段时间,林木在中江声名鹊起,回春堂也被不少人得知,而且他也救治了不少的疑难杂症,真要论起来,他的整体医术不过是和云冲之几人相当。
之所以能解决一些云冲之钱佑生等人都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最大的依仗就是师傅留给他的财富。
师傅去世不过一年,整本医案记载都是近代的医案,属于中医在现代的经典案例记载,比起古代的医案,多了不少的新病症,同时里面又夹杂了不少师傅的理解,在治病的时候,林木大多数都是在借鉴。
他的领悟能力强,又加上细心,处理起一些比较棘手的病例也算有模有样,事实上他还没有达到国手的级别,没有迈出最后一步。
无论什么医学,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一位名医的道路都是在继承前人的经验和医术的同时,然后创出自己的路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毫无疑问,林木在继承前人医术经验这一方面做的很好,有师傅那样的老师,甚至在这一阶段,他已经超越了云冲之,不过仍旧局限在师傅的路子上。
高学民等人则不同,他们已经创出了属于自己的医术风格,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路子,或许在一些病症上。依然会为难,但是在处理陌生病症的时候,高学民等人绝对要比林木强。
继承前人的路子,纵然能让林木在处理一些病症时得心应手,同时也会让他束手束脚,限制住自己的步伐。
可以说,走出青府县。来到云城,就是林木不愿意局限在师傅的路子上,师傅的医术不用说。高学民也赞叹不已,不过有些手法并不适合林木。
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作为老师,只能在大方向上引导,不至于你多走弯路,但是细节方面的领悟还要靠自己。有时候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
当然。林木要是只想做一个医术不错的医生,现在的医术绝对够用了,他要想在这个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寻找突破。
很显然,这一次金萍的情况给林木敲了一个警钟,他之前的药方就是沿袭前人的经典方剂,不过事实证明,完全的沿用有时候并不适合每一个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