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公子楚
旅游的时候最容易发生奸情了!
现代的某些人追求快餐生活,说不定玩一晚就走,许棠这女人未必做不出来,从她之前所说的话就知道她已经不是第一次。
虽然他不像boss那样有着严格意义上的感情洁癖,但每个人对喜欢的人都有着这方面的要求,希望对方少经历一些异性,能够保持足够的纯洁。
而这边的许棠只不过因为一时兴起,跟剧组的人恳求,所以捞了一个群演玩玩而已。
程尧打电话来的时候,她正在换古装的衣服。
电视剧的开局就是一群从外面买来的丫鬟进宫,许棠就在这丫鬟里面,姜茵茉也在。
但许棠发现自己在丫鬟堆里是真的像丫鬟,不像茉茉,鹤立鸡群,清新脱俗,整个一未来皇后。
事实也确实如此,姜茵茉这次演的是一个三朝皇后,历经三位帝王。
倒不是伦理错乱的那种关系,而是三国混乱,战争不断,她被几位帝王争来抢去,经历了无数动荡和辛酸。
由一个女人的视角,看三国王朝的兴衰罔替,上演了一个“男人征服天下,女人征服男人”的大气磅礴爱恨情仇家国恨。
姜茵茉饰演的这名丫鬟惜楚并非普通丫鬟,而是被公子楚从**里挖出来的。
这中间有些曲折的爱情故事,几乎将心肝脾肺肾都虐出来的**。
公子楚是这部剧里的男主,反而不是那三位各具特色的枭雄帝王。
公子楚也是惜楚默默喜欢多年的男人,但这个男人眼里只有江山,并没有她。
将天下之人玩弄于鼓掌之中,多次通过她上位,达到某些目的,或正当的,或阴暗的……这是个亦正亦邪的人物。
公子楚才是这部剧里的大赢家,他是真正捏棋子的人,将一盘棋下得尽随他心意。
但是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想要什么。
他不屑称王,不贪慕惜楚的美色,身边美人红颜无数,同样不会对谁产生感情,甚至残忍麻木到六亲不认。
剧中的人物没法看清公子楚到底想要什么,但是站在观众的视角却知道他胸怀天下,为的是天下百姓。
他想要择一明主辅佐上位,统一天下,这中间他也经历了信任危机、背叛陷害各种刺杀埋伏和危险。
如果不是惜楚,恐怕他都不知道死过多少次。
但他一直没有暴露自己的感情——他是那么爱惜楚,爱到好几次差点为她放弃抱负,带着她远走高飞。
最后他都残忍地掐灭自己的儿女情长。
他可以和别的女人翻云覆雨生儿育女,从始至终却亲都没有亲过一次惜楚,更是多次对惜楚的示爱和求情视若无睹。
因为爱,他才会如此克制,认为如此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将爱视作成功道路上的障碍,不想沾染丝毫,生怕自己会变得跟那些皇帝一样,贪恋美色,庸碌无为。
但惜楚的美貌和智慧,这个成为一代妖后的女人,很难有男人不去喜欢她,就像姜茵茉本身这个人。
惜楚在公子楚的一次次拒绝和伤害中,从一个青涩小姑娘,蜕变成三位帝王之后,未来一统天下那位帝王的母亲,公子楚至死难忘的女人。
爱情是虐的,甚至前期的剧情发展,惜楚都处于人生低谷之中,受尽各种欺辱,虽然她聪明伶俐,但她太过善良,这份善良后来被公子楚亲手斩断。
因为知道她爱慕自己并生出虚妄,想要和自己在一起,为了斩断她的情丝,让她安心在宫中接受自己的安排,他故意和其他女人翻云覆雨,让她撞见,后来又多次在她面前宠爱那个女人,并给了那个女人足够的勇气,让她去挑衅惜楚。
惜楚本就对那个女人怨恨嫉妒,又被多次招惹,终于泯灭内心善良,对付起公子楚身边的一个个对自己不怀好意的女人。
然而她发现公子楚身边总是有解决不完的情敌,而她也在这过程中,慢慢散尽情热,变成公子楚想要她变成的模样。
公子楚是个十足纠结复杂的家伙,在理智和感情之中挣扎,面对对自己无情的惜楚,他本该高兴,因为这样的她是自己一手塑造,但他还是免不了作为一个爱她的男人的在乎。
为了她和别的男人在一起感到吃醋难过,他隐忍;看到别人欺负她总是想救她,他隐忍;面对惜楚花式勾引和调戏内心波涛骇浪,他依旧隐忍。
惜楚说他是个无情到极点的人,但她不知道那些女人,每次他演完戏都会打发走,虽然有少数几个不得已假戏真做,但他那个时候想的都是惜楚。
发现他这个秘密的两个女人,都被他当即找借口弄死。
惜楚同样不知道,那些欺负她的人,他都在事后狠狠教训。
公子楚在利用她也在守护她,让她得以顺利地母仪天下。
还记得初见时他问她:“你想成为天下间最受尊敬的女人吗?”
惜楚媚眼如春,“难道公子想要逆反不成?”
“我不做皇帝。”
“那母仪天下又有什么意义。”
这些片段,公子楚到死都在回忆。
最终的结局是公子楚亲手死在惜楚手上。
他完成抱负之后,看到惜楚和她重新爱上的那个男人恩爱缠绵,觉得自己也差不多可以了结一生,就设计惜楚亲手杀了自己。
他们都说摄政王严重威胁到大月朝的江山,惜楚受到身边无数人的劝诫和警告,为了稳固皇儿的帝位,她将公子楚亲手训练她的狠戾用在了他的身上。
公子楚死得很惨,所有罪名堆叠起来,落得个凌迟的下场。
整整一千刀,他忍着没有倒下,只为了撑到惜楚来看自己一眼。
终归是到死也没能看到惜楚。
用最后一口气,吟了一遍他曾经为惜楚所写的诗。
当年惜楚开心地问他这首《春花吟》是不是为她所作。
公子楚淡笑着否认:“没遇见你就作好了,用在你身上倒也适合。”
“那你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诗,不是应该有感而发吗?”
“是啊,我爱诗中那位女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