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易经》里面的一句话,现如今此话则常常被用于宣扬佛家的因果报应学说。
说来有些可笑,我第一次接触这句话既不是见于《易经》,也不是见于某某佛经,而是见于日本古代小说《平家物语》的第二卷。引用这句话的背景大致是这样的:掌握日本朝政大权的平清盛风闻一些公卿想要赶他下台,就抢先发动军队将这些人私自捉拿并打算将他们处死,这时候平清盛的儿子平重盛跑来劝阻,他说“现在咱们平家已尽享荣华,想您也未必会有什么更高的要求,但愿子子孙孙世代繁荣下去才好。书上说,父祖善恶必及儿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鄙人也自认为看过不少书,现在想来还是觉得《平家物语》里这句话引用的最是恰当。对于国家的统治者或实际掌握者来说(例如上述的平清盛),他的为政准则甚至是一言一行都关乎着国家的命运和国祚长短。那么为政的当与不当就相当重要了。
抛开政治,还有什么会影响国祚呢?那恐怕就是统治者的个人魅力了。
我之所以提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就是想让大家知道东汉的建立者光武帝刘秀对于这个王朝的国祚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明代的王夫之曾经说“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夏、商、周,后唯光武允冠百王矣!”允,诚信谦逊;允冠百王,诚信谦逊超过所有的帝王。
这样的评价应该说不算过分,刘秀当得起!
他活了51岁,应该不算长寿,然16岁起兵,打天下就花了差不多二十年。可是当他真正坐稳龙位之后,头脑却依然清醒,没有犯历代开国君王的那些毛病。我一再强调他“积善”,那么他的积善表现又是什么?其实仅仅用三个字就可以概括——得人心!
首先是得百姓之心。
***在观史之后对刘秀的评价是“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会打仗是显而易见的,昆阳之战中刘秀以一万多人大败新莽军四十万,恐怕可以说是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了;学问也不难讲,刘秀游学长安,通晓经籍,像谶纬那种不该懂的学问都懂!
而用人就不是一句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了。
作为一个帝王首先要用的人是谁?有人可能会说是大臣。其实不然,首先要用的人是平头百姓。玩过斗兽棋吗?象、狮、虎、豹、狗、狐、猫、鼠,象胜狮,狮胜虎,虎胜豹,豹胜狗,狗胜狐,狐胜猫,猫胜鼠,到头来鼠反而能胜象。支持一个王朝存亡的是最底层的百姓,就如同支撑一家企业的最大力量是基层员工一样。领导者能不能处理好与阶层的关系往往会决定成败,这也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刘秀本“长于民间,颇达情伪”他就是从普通老百姓堆儿里爬上来的,所以他明白平头百姓需要什么。所以他主张休养生息,罢兵归乡,将汉景帝以来“什税一”的原则进一步放宽到“三十税一”,另外切实减轻刑法,禁止官员搞摊派、搞运动,给百姓一个宽松的生活空间,这样就缓和了阶级关系。需知我们说一句减税是简单的,真要执行起来却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国家税收一旦减少,许多项目就要拿下或停滞,官员的人数和收入便会受到影响。刘秀顶住压力把实惠让了出来。既然国家的收入少了,许多事务就要节俭,刘秀则以自身为表率带头节俭。据《后汉书》记载刘秀这个皇帝“神衣大练,色无重彩,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穿颜色单调粗布衣服,从来不看歌舞,不爱珍宝美玉。这是很难做到的,殊不知现在人说看歌舞是一种文化活动,而过去娱乐项目单调,没有电脑、电视、电影,体育项目也单调乏味,所以歌舞已经算是普遍的娱乐项目了,身为皇帝能做到不看歌舞已经很了不起。另外刘秀最值得肯定的是改变了西汉花费巨大的皇帝陵墓,他以身作则推行“薄葬”。
试想一下,假设一个企业的负责人能够关心职工的生活减轻大家的劳动负担,而且在职期间从来不考虑自己的退休问题而是致力于提高职工的福利,这样的人岂会不得人心?所以刘秀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可贵之处还在于他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应当的。当然得百姓之心仅仅是帝王治理天下的第一步。
其二,得官吏之心。
刘秀治理天下,虽然本着“柔术”,但客观来讲还是刚柔并济软硬兼施的。在他的官僚队伍中循吏和酷吏的比重为数不少。
“循吏”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循吏列传》,“循,顺也,上顺公法,下顺人情也”指的的政治清明洁身自好而又能将人情和法律融合得恰到好处的官员,仿佛就是戏剧中的“青天大老爷”。至于酷吏似乎被后人曲解了,人们印象中的酷吏仿佛都像武则天任用的周兴、来俊臣,殊不知“酷吏”二字本是不具备感**彩的。酷吏指的是执法严格不循人情的官员,酷吏对别人固然严,但对自己也是严格的,真正的酷吏不会徇私枉法不会中饱私囊,甘心做独行孤臣,可以说是毫无个人感情的执法机械。
刘秀对于前者大家任用,并对其功绩予以表彰。循吏之所以讲求顺法顺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乎自己的名声,而刘秀就给足他们名声,树立他们为官吏的典范。
刘秀对于后者坚决支持,不以帝王的身份去干预。因为酷吏执法严格是因为做事情认真,或者说他们有为国家全心全意办事的积极性,而刘秀就敢于做他们的后盾,保护他们,给他们为国效力的机会。
本着这样的心态去因人而异对待官员岂会没有成效?又岂会不得到他们的忠心?刘秀善用人在于他独具慧眼,总能发现人的长处。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个叫刘昆的官员原本担任江陵县令,当时县里连连发生火灾,而刘昆只要一向着火磕头祷告,过不了多久就会天降大雨把火熄灭;后来刘昆升任弘农太守,恰逢弘农地区常有猛虎出没伤人,刘昆一到任那些老虎竟然背负着幼仔渡河离境。后来刘昆入朝,刘秀问他怎样做到这些事情的,不想刘昆跪倒在地只说了三个字:“偶然耳。”满朝文武哈哈大笑,刘秀却没有笑,感叹道:“此乃长者之言也!”这真是忠厚诚实的人说的话呀!刘秀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还能发现人的优点,他能不得人心吗?
其三,得功将故旧之心。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古开国功臣好下场的少。汉高祖刘邦对待功臣的态度就是最好的例子,封了王再撤,撤完了到头来还要杀,韩信、彭越、英布个个都是这样。杀功臣,这成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怪圈,仿佛统治者一旦登上九五之尊就会对有功之人“撕去温情默默地面纱”(出自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而刘秀似乎是吸取了自己老祖宗刘邦的教训,在对待功臣的问题上做得很好。
虽然他也收回了功将手中的实权,但是对于他们的待遇是相当优厚的。这就是《后汉书》所说的“高秩厚礼,允答元功”以优厚的物质待遇和隆重的礼仪来回报功臣。而另一方面又在功臣中选择确实懂得治国之人授以实职,比如大名鼎鼎的邓禹,还有伏湛(伏完的祖上),他们都曾开府任司徒,处理过朝政。可见刘秀是有慧眼、有气量的。
所以在刘秀晚年,并没有出现诛戮功臣的事情,相反还有一些功臣亲密的佳话。有一次,刘秀与功臣们喝酒聊天,忽然心血来潮问道:“如果咱们不是遭遇现今的时机,你们觉得自己能当什么样的官?”邓禹就说:“我通晓经籍,可以再郡里混个博士。”刘秀却道:“你太谦虚,你至少也是个功曹!”其他人依次回答,轮到了马武,他说:“我就是有把子力气能打,可以当捕盗的都尉。”刘秀听罢摇摇戏谑道:“就你呀?你自己不当盗贼就不错了!”惹得哄堂大笑。虽然话里话外刘秀有点儿骄傲的神情,但君臣间其乐融融的气氛确实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功臣之心,他也丝毫不曾失去。
其实,得民之心得官之心已经不容易,但刘秀最绝的是得敌人之心!
刘秀起家于河北,是破了假称刘氏子的王朗势力才得以做大的,当初他被王朗打得没有立足之地,被逼得躲在荒亭靠喝豆粥活命。大家都知道曹操官渡胜袁绍,发现了许多部下与袁绍往来的信笺,于是当中将其焚烧收买人心。但很少有人知道,曹操这一招是克隆刘秀的。刘秀破了王朗之后也发现了许多自己手下与王朗的信,他命人将它们付之一炬,只自己嘀咕了一句“令反侧子自安”,叫那些睡不着觉的人踏踏实实睡觉吧。相比之下,刘秀可不像曹操那么爱作秀。
后来刘秀攻破大量农民起义军,为了降伏他们,叫他们各自回去整理人马。刘秀自己骑着马到各个营去慰劳他们,那些曾经与他为敌的人都说:“萧王(刘秀)推赤心置入腹中,安得不投死呼!”刘秀把自己的心推给别人那么赤诚,怎能不为他舍身忘死呢!著名的成语“推心置腹”就是这样得来的。
势力扩张了、时间推移了,刘秀的善心却没有改变,当他将赤眉军彻底打败时,面对着樊崇等死敌时没有加罪反而说他们“犹有三善”:一,得势不忘旧妻;二,懂得立刘氏子孙为帝;三,能安全保护他们的主子。结果还将樊崇等人封侯,这样的胸襟从古至今也是不多见的。刘秀实在是太得人心了。
固然帝王的包容之心都是有限度有目的,但细究刘秀其人,许多善举还是比较赤诚的。比如他勤政,操劳国事,他儿子刘庄劝他休息不要太累,他却说“我自乐此,不为疲也。”这又是一个成语的得来。刘秀对国事“乐此不疲”,这样的人岂能治理不好国家?
纵观东汉王朝,整个时代都是笼罩在刘秀的光环之下。东汉王朝十二帝,真正有道的只有前三个皇帝,其他不是夭亡就是昏庸,这样的王朝之所以不灭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刘秀留下的福荫。那些优秀的士大夫之所以在波动危难中不惜以生命和名誉为代价誓死保卫着这个逐渐衰败的王朝,不仅仅是封建道义的作用,说穿了也如诸葛亮所言“报先帝而忠陛下”,对东汉士人而言,这个“先帝”则是刘秀。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刘秀给他的子孙们留下了太多的余庆,但是任何余庆和福荫都不是享受不尽的,当有一天这些福气用光了,麻烦就会出现,转为“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又让我想起金庸先生的武侠大作《笑傲江湖》,林远图靠着避邪剑法创福威镖局,子孙只知道躺在古人的成绩上睡大觉不思进取,到头来福享尽了,哪还有威可言,被人灭了门。
当然大汉王朝也一样,最后的败亡还是会降临的。不过大汉在最后时期不仅仅是躺在祖宗成绩上睡大觉,而且还出了败家子,这就是汉灵帝刘宏,中国历史上一位另类的昏君。
下次开始讲这个人和他的朝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