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重生的博穆博果尔

65、六十二

重生的博穆博果尔 乙姬V5 8598 2024-11-19 07:18

  六十二

  康熙二十六年四月,毓庆宫迎来了女主人。

  这位瓜尔佳氏博果尔自然是无缘得见的,倒是尼楚贺与几个儿媳于几日后往毓庆宫朝贺时见了一眼,第一感觉倒是相当不错。许是知道太子对襄亲王敬重,所以太子妃对襄亲王一系的女眷也带了三分亲热,瞧起来倒是个宽厚待人的,毕竟是大家子里教养出来的,又是皇上亲选的,必是相当出色。

  尼楚贺私底下聊天时直言不讳:“还是要看日后如何?这一两天是看不出究竟的。女人嘛,还是要先生个儿子再看表现,要不然都是空的。”

  尼楚贺这话也是有原因的,博敦成亲已有四年,就算中间为皇贵太妃守了一年孝,但伊尔根觉罗氏却至今未曾有孕。与博敦的同岁的太子也曾有过一子一女,虽然幼子夭折,但毕竟还有一个两岁的长女。

  襄亲王府一直守着博果尔当年订下的规矩:嫡子五岁前侍妾不许生子,因着以往的六个儿媳都顺利在婚后两年内生下嫡长子,所以尼楚贺也就没有插手过儿子后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年皇贵太妃没给她添过堵,她也就没想过要做一个恶婆婆。到如今孙辈多是嫡出,庶出也有,但很少。

  六个儿子都顺顺利利的,可没想到到了嫡长孙这里子嗣却来得如此艰难。如果抛开未生育这一条,伊尔根觉罗氏确实是个不错的孩子,孝顺体贴,温和大度,而且也不是拈酸吃醋的,除了婚前的两个通房外,她又添了两个丫鬟服侍博敦。只是,单这一点就让人担心不已了。

  “王爷,大儿媳昨日跟我商量,问可不可以给博敦的妾室停药,博敦也该有个孩子了。”

  襄亲王府的规矩是极严的,从当年的乌雅氏被严厉处置开始,凡想着不喝药偷偷生育的妾室都没有讨过好,所以,虽然博敦的侍妾们蠢蠢欲动,但到底不敢拿自己的性命来搏一把,因为襄亲王府的规矩就是碰到这种情况,留子去母,从没有例外。

  “博敦媳妇进门多久了?”

  “快四年了。大儿媳也是着急了,去年进门的博雅媳妇都怀上了,可博敦这边却还是没有动静。”

  “瞧过大夫没?”

  “太医倒是说大孙媳没什么问题,只要耐心静心,必会有好消息的。”

  “这样吧,再给她两年时间,若等到下次选秀,还是没有消息,就正经给博敦纳个侧室,到时曾孙的身份也好些。”

  尼楚贺自己也是这个意思,丫头养的曾孙她也是不稀罕的,要不是博敦日后最有可能袭爵,她压根就不会管这档子事。

  “也好,前后给了她六年,咱们也算仁至义尽了。”

  “还是要好好宽慰她,嫡子才是最紧要的。真论起来,嫡子袭爵是天经地义的,庶子袭爵可是要看上面的意思,若有个不好,夺爵也是有可能的。”

  尼楚贺听了心惊,一想果然如此,还是要好好跟大儿媳说说,把博敦后院好好清理一下,给伊尔根觉罗氏一个清静的环境,也不要老逼她了。

  “要不要让大孙媳到庄子上住一阵,那里清静。”

  “我本想着给博敦讨个侍卫名额,既然这样,那就先让他们小两口到庄子上住几个月吧。”

  或许真的是在府里心理压力太大,也许是侍妾太多伊尔根觉罗氏太宽厚,以致博敦很少陪她,反正八月份到庄子外避暑的女眷们一起回京时,伊尔根觉罗氏已经满脸喜气地挺着小肚子了。

  与辛苦求子的伊尔根觉罗氏不同,毓庆宫里的瓜尔佳尔新婚不到半年即传出喜讯。

  得知喜讯时,皇帝正领着太子承祜、二阿哥胤a、三阿哥胤i、四阿哥胤祉、五阿哥胤g、六阿哥胤祺、八阿哥胤v在博洛和屯行围。

  对这个喜讯反应最强烈的当然是孩子他爸,一向沉稳的承祜已经拿着信傻笑了足有一刻钟了。嫡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正统的延续,意味着名正言顺。这对于研读了历界太子之经验教训,心中颇有几分不安的承祜无异于忽然找到了一条光明正大的道路。

  另一个高兴得眉飞色舞的人当然是孩子的祖父。康熙是个矛盾的人,表面上努力保持着满州‘尚武’之风,其实思想上的汉化极深,正子嫡孙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太子是嫡长子,如果上天眷顾,太子妃再生下嫡长子,那无异于上苍对大清朝的肯定。另一方面,此时的玄烨不过三十三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太子还是他膝下的孩子,他还没有感受到太子即将给他带来的威胁,他还能纯粹地为孙子的即将降生感到兴奋。

  这是个好消息,很快,围场上的人几乎都知道了。

  被点来随行的博果尔正在跟自己的女儿噶卢岱说话,知道了这消息有一点诧异,但更多的是替承祜感到高兴。

  “阿玛,您很喜欢太子?”

  “看得出来吗?那孩子确实讨人喜欢。不过,阿玛还是更喜欢我的噶卢岱,这次怎么没把孩子带来?”

  “太小了,怕路上太辛苦,所以就放在家里了。”

  “也罢,阿玛只要看见我的噶卢岱过得好就行。”

  “可惜额娘没来。”

  博果尔笑着安慰道:“小没良心的,阿玛来看你还不知足,居然还惦记那个现在心里只有曾孙的额娘,你也不怕阿玛生气?”

  “阿玛,女儿好想你们的。”

  “我们也想你。”

  回过头来,博果尔仔细观察着随行的几位皇子的举动,想从中看出一点未来争储的征兆来。

  二阿哥胤a才十五岁,刚刚在两月前娶了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且看不出有与皇太子相争之意。他骑射上佳,在行猎之时大放光芒,看得出来玄烨还是很满意的。

  三阿哥胤i十三岁,长得与承祜很相像,大概众皇子中最为太子高兴的就是他,他正摩拳擦掌地打算为小侄子准备几块上好的皮毛。

  四阿哥胤祉十岁,五阿哥胤g九岁,六阿哥胤祺八岁,八阿哥胤v七岁,这次都只是来见见世面的。小小年纪性格已经表露了几分,胤祉文质斌斌,胤g性情冷淡,胤祺因跟着皇太后长大,倒承了几分憨厚,胤v因着腿脚不便,很有几分畏缩。

  或许是平日里太子对众位弟弟都很关照,所以他们如今对太子都还很尊敬,但彼此之间却有些小摩擦。表现最明显的自然是二阿哥与三阿哥,这两人许是前世的冤家,你看不惯我,我看不惯你,当着皇上和皇太子的面还能相安无事,背过头两人就开始斗,好在还只是小打小闹,暂且规模不大。

  博果尔如今对打猎兴趣并不是很大了,如果不是为了来见噶卢岱一面,他是决计会推脱掉这趟塞外之行。或许是知道如此,玄烨托了他一项任务,让他教几个小阿哥骑射。也罢,总得打发时间罢。这四个小阿哥里最小的胤v也已经在上书房读了快两年的书了,骑射自然也学了一些,只是都不精罢了。教这个他倒是熟门熟路,不用花什么心思。胤祉年纪最大,但明显重文轻武,只能说还行;胤g态度端正,骑术尚佳,可惜臂力是个大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胤祺倒算是中间最有天份的,也不过如此;胤v无疑是最大的问题,立射还好,若要他练骑马他就有些推诿。

  “不要怕,慢慢来。”

  博果尔正手把手地教胤v在马上小跑。

  “很好,放轻松。做得很不错。”

  远远的,博果尔看见起始点处站着一个明黄色的身影,不是皇上就是太子。

  “八阿哥做得很好,来,咱们慢慢地跑回去。很好。”

  博果尔率先下马,返身把胤v抱了下来,承祜走过来,夸了两句胤v,就让他去一边休息一会。

  “老臣给太子爷请安。”

  “十一玛法辛苦了。”

  “不敢当。老臣还未恭喜太子爷,想必过几年太子爷就可以领着小阿哥来这里行猎了。”

  “承十一玛法吉言了。”

  两人信步走了几步,承祜似乎心里有话,只是在考虑着该怎么说出口。

  “十一玛法,听说您也快有曾孙了。”

  “呵呵,老臣确实正为此事高兴。”

  “十一玛法教导有方,襄亲王府六兄弟一直和睦,小辈也友爱,不知有什么决窍没?”

  “太子爷过誉了,那老臣就斗胆说一说了。作长辈的自然巴望子孙个个成才,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儿子多了,心思就杂了,臣府上倒是还好,几兄弟多是一母同胞,倒没那么多争斗,但平时小吵小闹还是有的。人心都是偏的,坦率地说一句,老臣最偏爱老大,老妻最喜小六,一视同仁这话只能拿来当场面话。老世之所以早早请立嫡长子为世子,又狠心让下面的儿子自己出去闯荡,不过是怕兄弟内哄罢了。好在他们都还算争气,现在都可以自立门户了。”

  “十一玛法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决定太早太草率呢?”

  “这倒没有。晟睿如今做得很让我满意,忠君爱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臣的要求也就这么多了。”

  “十一玛法会不会看到更合适的人选时,有冲动想换一换世子?”

  “更合适的人选?不会再有了,晟睿可以说是臣一手调-教出来的,这么多年的心血,怎么肯轻易放弃?”

  “是吗?”承祜的脸色很迷茫。他的皇阿玛对每个儿子都很好,不单单是他,就如同前几年皇阿玛塞外行围时就曾为了五弟的病提前回京。皇阿玛会不会有一天也想换个太子?就象唐太宗李世民一般,他的皇太子李承乾不也是嫡长子吗?可到最后下场却凄惨。难道他也要开始提防他的弟弟们,二弟也要开始听政了,三弟也是嫡子,还是皇阿玛亲手教养长大的,他们日后会不会也像李泰一样来争夺他的太子之位?

  “太子,您怎么呢?脸色很不好。”

  承祜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即使眼前是他很信任的十一玛法,有些话他还是说不出口,他怎么开口,说自己如今在怀疑自己的皇阿玛,在怀疑自己一手带大的亲弟弟,他确实不能说不敢说。

  “十一玛法,您知道李世民的事吗,他当初为什么要废掉太子承乾呢?”

  “老臣读书不多,不如请太子给老臣好好讲讲吧。”

  “一半原因是李承乾咎由自取,一半原因是他亲弟李泰咄咄逼人。”

  “恕老臣直言,太子还漏算了一点。”

  “哪一点?”

  “唐太宗李世民。”

  “十一玛法的意思是……”

  “老臣是这样想的,假如我家晟睿因为怕世子之位旁落,与其他兄弟内斗,那老臣会觉得他不堪大用,会对他失望透顶。老臣既请封他为世子,就是希望他能友爱兄弟,延续家业,而不是希望他把心思放在与人争斗,尤其是与自己兄弟争斗上来。”

  “假如……假如别人硬来抢呢?”

  “太子,老臣并未老眼昏花,晟睿与我住在一起,老臣自然清楚他是怎样的人,又岂是他人轻易撼动得了的。就拿李承乾来说吧,老臣觉得,他是自己心慌,自乱阵脚,才被李泰逼上了绝路,确实是咎由自取。”

  “那如果李承乾自修其身,就会无事吗?”

  “当然不会如此简单。其实问题的关键在李世民身上,李世民真的不知道两个儿子在斗得你死我活吗?他为什么让他们斗了多年最后两个都舍弃了?他身为帝王到底在考虑些什么呢?臣觉得,如今李承乾琢磨透了李世民的心思,就不会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

  真的是这样吗?承祜觉得自己眼前的迷雾好像被拨开了一条缝,一丝光亮透了进来。也许他应该站在皇阿玛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或许就知道皇阿玛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多谢十一玛法教导。”

  “太子不怪老臣胡言乱语便是了。老臣读得书少,不过是见多了有些府里内斗心有感触罢了。太子,老臣看阿哥们现在相处融洽,这些想来都是太子的功劳吧。”

  “十一玛法谬赞了。”

  “为人父母自然希望看到兄友弟恭的一幕,太子爷做得很好。”

  “谢十一玛法夸奖。”

  “太子,咱们往回走吧,老臣给您讲讲家里那几个小子的童年趣事吧,小子可比女娃娃难养多了,想当年臣那一家子都有点鸡飞狗跳的味道。”

  “请十一玛法好好讲讲,我也很有兴趣,想来日后也用得上吧。”

  “老臣正是这样想的。那年,晟睿周岁……”

  ……

  “承祜,你和襄亲王有说有笑些什么啊,说来让朕也乐呵一下。”

  “呵呵,皇阿玛,儿臣……儿臣问了十一玛法一些关于带小孩子的事,结果十一玛法如数家珍说了许多,没想到堂叔他们小时竟那样调皮,皇阿玛您听过没,要不儿臣说来给您解解闷。”

  “你啊……还真是有些傻气,还不知是男是女,就如此高兴。唉,当年你皇额娘怀你的时候,朕也像你这样兴奋,一晃都十九年了。”

  “皇阿玛,儿臣知错了。”

  “没事,赤子之心最难得。你十一玛法就是这样,一提起家中的孩子就滔滔不绝,他在我的印象中素来如此。”

  “真的,儿臣还是第一次见识了。”

  “朕可见识多次了,当年你皇玛法也喜欢听十一叔讲讲家常什么的,听着人的心情就好起来。”

  “皇阿玛,几位弟弟也有很多趣事可讲,要不儿臣跟皇阿玛好好说说。”

  “也好,说来听听吧。”

  “昨天,二弟和三弟两个又斗气了,不过这次倒是儿臣沾了光。”

  “此话怎讲?”

  “他俩抢着给侄子弄上好皮毛,岂不是儿子坐等着收礼?”

  “哈哈,不错不错。还有呢?”

  “三弟今天……”

  在欢声笑语的背后,战争的阴影又悄然袭来。

  噶尔丹,自康熙十年夺得准噶尔部统治权后,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南攻西征,此时准噶尔的统辖地域,北起鄂木河,沿额尔齐斯河溯流而上,抵阿尔泰山,西抵巴尔喀什湖以南哈萨克人的游牧地,东达鄂毕河。准噶尔还统治了天山南路的南疆地区,并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撒马尔罕、布哈拉、乌尔根齐地区。噶尔丹并没有就此满足,他的下一步就是与已定鼎中原的清政府争夺对青海和硕特与漠北喀尔喀的控制权,实现其一统蒙古、建立大蒙古帝国的伟业。

  在此之前,大清与噶尔丹之间一直保持着一种友好发展的关系,康熙虽对噶尔丹的野心有所察觉与提防,但其关注焦点还是放在国内的政务上,在经过多年的战争后,大清帝国需要足够的时间来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康熙一行刚刚返回京城,就得到消息,二十六年九月,噶尔丹借口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杀其弟,宣布起兵复仇,分南北两路征讨喀尔喀蒙古,并扬言所借俄罗斯兵将至。时土谢图汗遣其弟西第什哩率近万人与俄军对峙于色楞格斯克,身边兵弱将寡,遂被击败,后为逃避噶尔丹追杀,连夜奔逃,率部至苏尼特部地方。康熙一边调遣兵将驻防,一边遣使命噶尔丹退兵。

  事情暂且僵住了。

  太子孙瓜尔佳氏于二十七年四月初为太子添一嫡子的喜悦还未散尽,噶尔丹于八月初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继而进军内蒙古乌朱穆秦地区,威逼北京。康熙调精兵强将严阵以待。

  说实话,直到此时,康熙也还未真正重视噶尔丹,在二十八年新春伊始,他悠悠然地开始又一次南巡,沿途依次驻济南、扬州、苏州、杭州、江宁等地。这次博果尔是主动要示参加公费旅游,他还带上尼楚贺,老两口好好游历了一番,也算全了自己的一番心愿。

  三月中,圣贺回京,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至安亲王府吊唁,安亲王岳乐已于二月因病去世,后赐祭建碑,追谥号“和”。

  没了个让康熙心烦的岳乐,他的日子也没过得很消停。休养了一年后的噶尔丹在度过严冬后再一次蹦出来向世人昭告他的猖狂。二十九年五月,噶尔丹集兵三万,渡乌札河,扬言请俄兵助阵,会攻喀尔喀。六月清军在乌尔会河大败,使康熙帝意识到噶尔丹不可轻视,如不彻底将其击败,后患无穷。于是,康熙帝决议亲征。

  二十九年七月初二,康熙领着两个兄弟福全与常宁、儿子胤a、佟家两个舅舅与亲贵重臣开始他的亲征之旅,皇太子承祜自然留下监国。博果尔把儿孙塞入阵中,自己则留守于京中坐阵。

  不过半月的工夫,阵前传来急信,康熙病重,召皇太子及三阿哥四阿哥前往军中侍疾。满脸忧色的承祜领着两个弟弟前去,于二十三日,奉康熙回京医治。

  与噶尔丹的会战并没有因康熙的缺席而就此罢休,在常宁所部小败后,八月初一,福全率军向噶尔丹驻地乌兰布通发起进攻,连战三日,大败噶尔丹,可惜的是他误中噶尔丹缓兵之计,使其逃脱。这还不是福全的最大罪过,内大臣皇帝亲舅佟国纲战死,十月份因粮尽擅自退兵才使得他被罢议政,罚俸三年,撤三佐领。

  博果尔暗自感叹,福全真是个实诚的娃,胤a年轻气盛,与福全不合,军中的人都心中有数,他不过是代人受过,玄烨在儿子与哥哥之间选择了护短,保住自己的儿子,把脏水泼到了福全头上。

  不过,皇太子倒是表现得很不错,他的孝顺又一次在玄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他还为胤a求情,过后又替父去安抚福全,都让玄烨很满意。

  因着皇太子的良好表现,三十五年康熙再次放心地亲征葛尔丹,以三路清军约其夹攻,五月,大败噶尔丹,歼灭其主力,噶尔丹仅率数十骑逃遁。次年二月,康熙再次亲至宁夏指挥两路清军征讨噶尔丹。四月,正在黄河大堤上视察的康熙在得知噶尔丹死讯时,当即跪谢天地,无比庆幸。

  时至康熙三十六年,博果尔已经五十六岁,而尼楚贺更大他三岁。因着这几年来为征战噶尔丹军的儿孙挂心,她头发已斑白了一半,后见众儿孙都平安归来,放心之余更是大病一场。

  儿孙自有儿孙福,博果尔如今心中唯系老伴尼楚贺的安危,问道:“福晋可有向往之处?”

  尼楚贺笑答道:“那两年在昭陵的日子最舒坦,可惜回京后就再无那般清静日子可过了。”

  博果尔沉吟半晌,说道:“盛京怕是难以成行,但城郊庄子处也算清静,不如一同前往小住。”

  “妙哉。”

  临行前,博果尔往乾清宫亲递折本,请将爵位移交世子晟睿,并交出宗令一职。

  康熙哑然,这已是这几年博果尔第六次呈请,见博果尔其意已决,也只得同意这自大清开国以来第一例让爵请求。

  新任襄亲王晟睿亲送父母至城郊庄子上小住,博果尔再次重申:“如果众阿哥争储,襄亲王府任何人都不能介入其中,不能偏帮任何一方,襄亲王府以皇上的意思马首是瞻。”

  “即使是太子?”

  “尤其是太子。皇上自那年大病后,体质已大不如从前,虽太子依然孝顺恭谨,但我隐约已察知皇上对太子的防范之意。加上众位皇子这些年来表现不俗,只怕政局又要起波澜了。”

  “可我们一直暗中帮着太子。”

  “你也说是暗中。说句到底的话,任谁上台,都决计亏待不了襄亲王府,就算有从龙之功,襄亲王府也再无可升之处,又何必去冒那个风险?再说,从龙之功本就是把双刃剑,新王上位之初是会对你感激不已,但时间久了不免会有些猜忌,风光日子也过不了多久,所以还是做纯臣长远一些。”

  “襄亲王府就此沉寂下去?”晟睿有些不情愿。

  “安亲王府为何变成郡王府?你好好想想吧。要不是我很多年前就抽身后退,只怕襄亲王府的牌子也早就换了。你要清楚。如今襄亲王府首要的是保全自身,再说其他。其他孩子我都不担心,他们爵位不如你,影响也不如你,但同时也不如你受猜忌。皇上的性情我再清楚不过,才刚亲政就想独揽大权,这些年前政权中心已移到他一手掌控的南书房,连内阁都没那么重要了,更别提议政王大臣会议,早晚有一天议政会被取代的。”

  “阿玛,那我该怎么办?每日闲散度日?”

  “可能么?从你玛嬷手里传下的情报系统不管了?我才交给你的西洋买卖不做了?我还打算让你找批人自己去西洋取经,这些可都得你来做。沉寂绝不代表无所作为!你不觉得在背面影响政局更刺激更安全吗?还有,你孙子也一日比一日大,你不得好好教导一番,几个儿子还有些不沉稳,你也得替他们打算。想闲散度日,等你日后把爵位让给博敦时再来说这个吧。你自己再想想,你还有哪些事要做?生活是自己的,不要把眼光死盯在朝堂上,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姜还是老的辣,晟睿诚服地看着阿玛,是啊,自己是要好好考虑一下如何安排以后的生活,阿玛多年不理朝政,却也生活得很有规律,自己是要好好学学。

  “况且,我彻底地退下来了,襄亲王府受的注意就会小一些,你在朝堂上的地位一时之间还不会受影响,日后如何就要看你自己如何把握住分寸。子孙教养很重要,不指望他们个个成才,但也不能出纨绔子弟。关于世子人选,你心中也要有个盘算了,博敦与博雅这些年有些不和你不会看不出来吧。别以为把孩子们都留在身边就是为他们好,如果事不可为,还不如早些让他们当门立户,自己去闯。少了襄亲王府这个招牌,或许自己反倒可以闯出一条不同的路出来。”

  “阿玛,儿子知道了。”

  博果尔还有千言万语要交代,只是,晟睿也四十三了,早就有了自己的主意,要放手还是彻底放手吧,至于他,还是陪着老妻在山水间多活一些年月吧。

  “晟睿,你记着,阿玛还在,不要害怕,去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