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谢睿樘和程寒柏带着一百多人马,迅速飞奔到距离最近的左军营,向左军主将江海涛出示虎符,调兵五万,向大同往京都的方向迎敌。
江海涛不敢违令,点了五万人马,又派了一位副将刘成,随端王前去围剿入境的两万鞑靼骑兵。
此时凌雪又接到最新消息,立刻呈给端王,端王笑道:“冯铭泽已经为我们布好了阵,江都督,我们只需要去扎口袋就可以了!寒柏,都督府那边的火炮都调出来了吗?”
程寒柏道:“西仓的已经上路了,只是火雷数量不够,还要到东仓调。”
凌雪忽然在端王身边附耳一句,端王也想起来还有那一茬,点头笑道:“好!你让人去把存货一并送到伏击点!”
他们和江都督告别,带着这调来的五万兵马,向着鞑靼兵的方向行进。
原来,自知道庆亲王与鞑靼勾结,谢睿樘便让人查与庆亲王走的近的边镇总兵。
果然查到,大同总兵柳熙烈,与庆亲王早就勾勾搭搭,今年,庆亲王的次子谢正樾还娶了柳熙烈的女儿柳玉兰。两家又成了姻亲。
于是,谢睿樘派凌风、凌云几个,分头前往宣府关、太原关,和他们约定,一旦大同关有异,此两关则派出兵力从左右两边向大同包抄敌军后方,烧其粮草,乱其军心,打他个措手不及。
凌风、凌云得到两关承诺后,在大同汇合,私下找到副将雷鸣和参将李阳,言明厉害,并告知端王、皇上都已得知柳熙烈有异心,只等时机一到,便抓他现行。
副将雷鸣从不置信到愤愤然,决意服从端王安排,一旦柳熙烈叛乱,立即将其与同党斩首。李阳也同样响应。四人秘密商定好斩首行动预案:分而击之,关门捉贼!
也就是放一部分鞑靼兵入关,再用关口将其与后面部队切断,再将这部分孤军围剿,尽数消灭。
最后,宣府关还安排了副将冯铭泽,带人到大同上京的唯一通道上布下火器阵装好口袋,而端王则带兵从正面迎击。
这些都是当时端王做的最坏打算。
庆亲王和柳熙烈,他们和献王的计划却并非如此!
献王想做太子,想做皇帝。
庆亲王想自己的属地独立,哪怕暂时成为天朝的附属国也可以,这需要他的皇帝哥哥承认,而他承继大统的哥哥不可能让他分裂天朝疆土。
献王却对他承诺,若是让他登了大宝,他就放手成全他皇叔。所以,庆亲王也想献王做皇帝。
柳熙烈是个老镇将,一个位置坐久了,自然成了精。他有三个儿子,老大留在京城,老二、老三都跟着他在大同关做副将。这柳氏父子三人常年跟鞑靼作战,渐渐和敌将私下里也打成一片,互惠互利,欺上瞒下。
敌营缺了粮草,他们也会趁着夜黑风高,偷偷运些出关,以解鞑靼兵营的燃眉之急。
他们需要战功向朝廷邀功请赏,或是需要朝廷分拨更多的军用物资,鞑靼也会佯装进攻,或故意丢盔弃甲,让大同关谎报军情。
一来二去,柳熙烈、柳承文、柳承武三人,便以为鞑靼人和他们成了自己人,鞑靼人又有求于他们,对他们自然都是言听计从。
于是柳熙烈给庆亲王献了一计:开关让鞑靼攻入关,假意要攻打京都,和姬贵妃里应外合,军情紧急之时,大同关起兵兵谏,逼皇上让位给皇四子谢睿杬。皇上让位后,鞑靼再退回关外。
“好计!”庆亲王笑道:“就凭老将军的足智多谋、指挥若定,老将军将来可到本王的夏国,做个定国将军!”
柳熙烈得意的说:“本将军多年来支持鞑靼粮草无数,他们早已对我言听计从,佯攻这样的事,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庆亲王尽管放心用这个鞑靼将军。”
这个鞑靼将军名叫马哈木儿,他就是曾经被程海棠师徒救过的那个鞑靼人。他满口答应下柳熙烈对他的要求,因为他有他的计划:只需趁机发兵十万,便可直接攻入京都!
京军演武,献王要杀了太子,马哈木儿却想杀了他们的皇上,一边没了皇上,一边大军攻入京城,天朝不就朝天了?
马场、演武场是德亲王府经营多年的产业,献王既要借场又要借刀!
于是,他又把德亲王拉下水,因为他知道德亲王和他一样恨他的养母姬贵妃。
姬贵妃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她杀母夺子得到的三岁儿子谢睿杬,在五岁时,便从一个宫女的手中,得到了他的生母李妃留给他的一封信,这才得知他生母的真正死因。
谢睿杬从小就立志要为生母报仇,他要利用姬贵妃登上帝位后,再杀了她,让她体会一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个什么滋味!
太子平庸,就算是登基,也根本没有力量与姬党对抗,也许,皇四子才能够想他自己说的那样,利用他养子的身份,除掉妖姬,铲除姬党。徳亲王就这么简单的想。
一群各怀鬼胎的人,联手做了一件很糟心的事。
谢睿樘利用自己走了一趟九镇,埋下了一些钉子。回到京都,又连哄带蒙的让父皇签了《九镇攻守同盟协议》,然后利用实施协议之便,在各关之间做了一些人员调动。
雷鸣和李阳,就是在那批调动中去到太原关的将领。
若不是海棠认出那个鞑靼人,凌云又在鞑靼人对他的单独提审中,听出他和庆亲王不是同一条心,谢睿樘也不会去猜鞑靼人会将计就计,攻打京都。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一切都刚刚好。
就像口袋火器阵一样,三眼铳到多发铳,从迅雷铳到鸟铳,由远至近,在配合预埋好的火雷、毒气雷,刚好让两万鞑靼兵,全军覆没。
而马哈木儿早在演武场的角逐中,被凌雪一箭穿心,再也没人会去救他。他更不会知道,两头都落了空。
九月十五,谢睿樘、程寒柏,大胜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