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母擦了擦嘴角道:“大米有些不懂事,跟你比起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要是懂事一些,日子会更好过。”
朱小米能说什么,自己的亲大姐,笨就算了,还任性,还自私,还天天闹性子,除了忍下来,也没有其它可以做的。
准备了一夜,把粮食准备好,白天就是休息,晚上才有精神回乡下去。
官老爷的速度也很快,一大早的,就安排好了布粥,在东门口,黑压压的一群饥民,全都守在大门口了,只要有点风声放出去,饥民都疯了般跑过来。
那粥都能照出人影来,但也好过一点粮食都没有,最少这粥汤是热呼的,每人一碗,要多也没有,就吊了一口气没死。
朱小米看了布粥,又去看南门,南门的门口,只有三两饥民,但是很快的,听到有布粥,就走了,压根不会留在没吃的地方。
这样看来,得要提前出发了,到了下午,布粥的事儿,不止是镇上外面的饥民,就是城里的饥民,都给吸引了过来,就是吃过粥的饥民,也是守在东门不愿意离开。
饥民太多,官老爷也顶不住,光是烧开水煮粥,就费了不少人力财力,柴火也是要银子的。
朱小米给的是三百两银子,官老爷也自掏一百斤粗粮,但也是远远不够的。
看着时机差不多了,朱小米安排好,官兵护送,很快就往南门冲出去。
这一路上,确实是没有半个饥民,特别的顺利,送到了最近的村子,官兵就丢下朱小米和粮食,赶回镇上去。
镇上因为布粥,吸引太过多的饥民,要是没有吃的,他们就会闹事,得要镇压住才行。
村长盼的眼睛都快要掉下来了,总算是盼到了朱小米前来,还有十几两木板车的粮食。
激动的眼泪直流:“我们在这里守着,一步也不敢离开,怕你带着粮食回来没有人接应。”
“快把粮食藏起来,不能让饥民看到。”朱小米安排着,把这此都带回好运村,速度得要快。
村民们眼睛闪闪发光,盯着粮食直流口水,这些都是保命的,死也要保护好。
大家一起努力,把粮食运回好运村,紧接着,为了让大家能减少大面积的跟饥民打斗,朱小米带着十几位村长,每个村去把村民收拾家当,护送回来好运村。
村民们很多都是万般不舍,好好的家,这能带走多少东西?只能选一些值钱的,或是自己喜欢的拿走,拖家带口的,这屋子留出来,等再回来,也不知道还在不在,要是饥民把屋子都给推倒了,回来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可是不走,也坚持不了几日,现在是镇上布粥,把饥民都给吸引走了,没来抢东西。
有些老人家,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这一下子要搬走,就算是离着不远,那也是丢下自个的家了,哭闹着不愿意离开,要留在家里。
只能把他们给抬着走,还有鸡鸭猪什么的,都得要带上。
浩浩荡荡的来到好运村,统一安排住的地方。
有亲戚的跟着亲戚一起,没亲戚的,就在酿酒的那一排屋子,还有张家,还有几个店铺,有些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住草屋。
好歹是有个住的地方,比饥民们好太多了,而吃饭,由朱小米这边,统一安排。
十几个村长一个劲儿的感谢朱小米,就差跪下去了,村长们都是住到了大院子里,住到了最后一进院子,要有什么事儿,也好就近商量。
一个屋子就要住上好几个人,就是这样,也是不够住的
张傻婆愁的不行,看着十里八村的村民都来到好运村,原本看着还算大的好运村,一下子就显的很挤,转个身都能撞上几个人。
朱小米拉着张傻婆,到了张珠儿的屋子里说话。
“大姐也怀上了身孕,一个人在镇上,我让冯家多照顾,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就是京城冯家四房,出了事,姐夫的爹过世了,留下人四夫人,我想着就让接过来照顾,给养老送终,但是大姐不同意。”家里的孝顺都是出了名了,要是因为这事而被人留下口舌,也是不妥,加上朱大米的任性,希望冯宗礼能看到养他娘的份上,多包空一些。
“多一个也吃不了什么粮食,接过来也能得个好名声,娘觉得可以,要是大米住不来,就跟娘一起住。”婆婆丈夫那么难想处,都住了二十年,之前听朱小米说过,四夫人还算是个不错的人,那就更能一起住了。
朱小米道:“我让冯家写信过去了,过个几天,姐夫就应该会回来,大姐不能没个亲人在身边,我想让姐夫在镇上照顾大姐,而四夫人留在这里。”也是为了不让朱大米和四夫人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