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神雀宫禁录

第255章

神雀宫禁录 东陵不笑 3359 2024-11-19 08:06

  总之宋明远在学海无涯那几年的日子确实不怎么好过。看上去,似乎也不会有什么好前程。因为这种原因,十分想不开的选了传说中的杀神课,俨然是自暴自弃不打算毕业了。

  这个人已然是沦为儒门的笑柄了。堂堂清流,竟然入仕试图做官,岂不是跳梁之姿态?可笑而又可怜。一个名声已然被泼上污浊的清流,便宛如生绢落入污水之中,除了当抹布,那还能派上别的什么用场?往后就在学海无涯,做个万年留算了,好歹是在读书。读一辈子又怎样?江南宋家的名声眼下是完蛋了,但毕竟也还算是有些祖产。总不至于养不活他。但往后,可以预见的是,宋家必然是要走向衰落的。

  大庭广众之下一句说错的话,不仅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前途,甚至毁掉了一个家族。虽然宋明远这个人委实是有点太皮了。但清流世家自诩高洁无尘,做事的风格,也确实令人不齿。

  越是清澈见底,越是容不下人。宋明远这个清流异端,最好就彻彻底底的消失才好。但宋家将儿子送到了学海无涯那样的汲汲营营之地,偏偏,就让清流无法轻易插手。

  总之人还算是挺聪明的。法理和阵图这种万年留,或者是闲极无聊,明明已经毕业了在学海授课,却试图在教统大人面前晋身的年轻讲师才会去修的,学制似乎无穷无尽,难度各种别出心裁,考试一层接一层,光论述应辨就有上百场的高难度课程,他大概也就修了六年。

  据说过的还略微有些勉强,尤其是阵图,教统认为他实际操作不够完美,运用元素不够熟练,也许是经验不足的缘故,还是应该多历练一番。但即便如此,也是让过了。能过,对于那位极其严苛的教统而言,便是令人瞠目结舌的高评价了。

  宋明远也是学海无涯之中唯一一个选了两门杀神课还能顺利毕业的人。还有一个例外是白君辰,后来的淑妃娘娘,那位并没有在学海读过一天书,只是考过三年试,笔试实践加策论,三年时间一直都在考试,全部考过之后拿到教授资格,直接就去六庭馆书部任职去了。读书是教统大人亲自教的,教统大人说,内廷外朝,六庭馆鸿文馆加学海无涯,全是一群废物。不配教他那位天资卓绝的妹妹。姑且不论那位后来的淑妃娘娘是否真聪敏到惊天地泣鬼神的程度。教统大人亲自耗费心血栽培出来的人,成绩远在众人之上,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宋明远这个人,也算是用自身成绩,证实了清流世家研究学问的水准确实不差。近些年来儒门学子第一人这种评价,教统大人纵然不情不愿,也算是说出来了。教统大人虽然严苛,但做人还算公正,他觉得宋明远学问不错,那是确实不错的。

  像这样出类拔萃的人才,按专业而言,应该分到户部,从给事中做起。他算学不错,给国库算账应该能大展宏图。或者可以去兵部,借着阵图上的修为,给南境前线做些贡献。他精通法理,分到大理寺之类的执法部门,应该也不错。

  总之应该是可以留在外朝权力核心的六部之中的。状元也得从基层做起。做两年给事中,大概能升从事,员外郎,推官,主簿,高级参议,主事,这么一路升下去,最后到快退休的年龄,升到尚书,再入阁,按着从前积累的人脉与资源,没准用不了几年,就能升到首辅了。

  想得挺不错。要这样操作,前提还是得出身好。儒门出来的资优生,第一步入哪个部,便是要看家族势力主要在哪儿。江南宋家既然是清流,家族无人在朝为官,宋明远进哪儿都不对。虽然教统大人是很看重他,但他并非教统大人的门生,按官场上的规矩,也不能由教统大人提拔。

  也无所谓了,不就是一个儒生么。学海无涯之中,优秀人才如海中鱼虾一般,一网一萝,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算学不是很好么?东海郡那边因为对外贸易频繁的缘故,账目不大好算,沿海的闽南府府尹上奏,说主簿急病身亡,差个负责账房的主簿。奏报递到朝中,户部一年安排外派做官的至少数十人,添上这一笔,宋明远收拾收拾包袱,就去闽南府上任了。

  学海之中,不少曾经教过他的教授都有些扼腕叹息。觉得这孩子太可惜了。明明学问上做的十分通透,做人却始终不合时宜。哪怕是教他为自己打算,多去六部尚书,甚至御史台跑一跑,和已经做官了的前辈学长们套套近乎。他都不会去做。

  实话实说,也不是性格清高目下无尘。他就是学不会。清流世家出身的人,果然在这一点上是不能开窍的。宋明远被外派上任,这些教授们也只是在喝茶的时候闲谈几句,慨叹一下。

  不过是谈资罢了,隔年新的学生进来,就是别的话题了,这一个人,既然已经被外派到了那种天涯海角的地方,不出意料的话,大概很快就会被所有人遗忘吧。

  宋明远对这种安排,其实算是挺满意的。

  他是清流出身,却偏偏厌恶清流,从前就曾经对身边好友说过,清谈无用,不如多做点实事。

  借着所谓的清誉,旁敲侧击的影响朝政。将对待权力的渴慕掩藏在故作清高的面孔之下。在他看来,何止虚伪,简直可笑。他不愿做这样的事情。

  什么是做实事呢?跟他有同样想法的人也不算少数。有些人不会把激进的想法宣诸于口。潜心学问的也有。躲在书院之中,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算学,地理,航海,农耕之术,这一类人或许可以算是在做实事。寄情山水的也有,以琴棋书画悦己,有些人在乐理上的造诣登峰造极,有些人的诗文名动天下,更有甚者,喜欢研究吃的,写出长文称赞岭南荔枝,一时之间,连宫里的贵妃都被勾到馋虫大动。快马千里,从岭南到天启,为贵妃送荔枝,也被传为佳话。

  这样的人,也未必不是在做实事。

  江南慕家出身的慕凌霄,以贵公子身份,隐居于篁翠东风,朝岚夕雨中凭竹为乐。一曲韩湘笛所奏,九转山峦、余音接碧水的湘神之姿,不知倾倒了多少耳目。

  这位“雅望清高、名满天下”的清流名士,向来只谈琴曲不谈天下。又喜欢与道境中人来往,辩道玄与诸子经义,俯仰天地之间,游目骋怀,观云水之汤汤浩浩。如此清谈风度,更令这位湘君的高山流水之名传扬更盛。

  清流便是如此,有些人是能闲云野鹤,甘心信步行走于山水之间,一派恬淡心境。而另一些人,大概只能装出清风朗月的姿态。不管怎样,这并不是宋明远想要的前程。他是向往经世致用的。也确实一心想要入朝为官。但真正到了学海无涯那种为了做官而进修的地方,他差不多也明白了,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不小。

  虽然藐视清流,但他骨子里还是个清流。营营苟且,皮里阳秋的日子,他若是能过得下去,也不至于沦落到这种地步。就算入了六部又怎样呢?外朝并不是可以任性妄为之地。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付出代价。清流虚伪,儒门官场,难道就不虚伪么?

  学海倾轧的嘴脸过于难看了。天启是繁华之地,亦是污秽之所。他早就待不下去了。这种时候反倒觉得,被外派也不错。到了天涯海角的地方,至少往后是不必看这些不愿看的面孔了。至于官阶高低,已经不是他所在乎的事情了。

  宋明远在学海无涯待了六年,毕业的那一年二十岁。当时的他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成长。依然不懂妥协。执拗而又天真。但还好,性格上渐渐算是个可以随波逐流的人了。至少二十岁的宋明远,再也不会在大庭广众感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之类让人想要将他活活打死的话了。总之,如果事情按照常理发展的话,他可能会在闽南府做一个主簿,俸禄够养活自己。平时算算账看看仓库,学会合时宜之后,偶尔帮着上司做做假账,糊里糊涂,也算是过一生。后半辈子,大概是不会惹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了。然后就在那么一个偏远的地方,渐渐被人遗忘。

  对于他个人而言,未必是坏事。

  宋明远在闽南府干了两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没出什么大错。也没有什么惊人之语。算账算的很快。份内工作做完之后,还经常用空出海捞点鱼改善伙食,搞个鱼汤配方之类的。因为算账算的好,改进了纳税的算法,甚至还升了点职,从资历最浅的主簿升到了首座参议。

  他依然闲云野鹤,略微干点活。不是很拼,也不偷懒。有空就回去煮煮汤,有愤世嫉俗的话,勉强忍忍,回去自己写匿名文章发泄发泄。不跟上司说,也不跟同僚说。俨然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然而命运,好像存心不让他消停。他没惹麻烦,麻烦找上门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