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内阁首辅,钱士升雄心勃勃,作为内阁之中资格最老的大臣,能够到内阁首辅的职位之上,也算是功德圆满了,当然钱士升很明白,他这个内阁首辅,想着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是不行的,他所承担的职责完全不一样。
大明朝廷面临太多的问题,开封府城的陷落,让不少问题直接暴露出来,譬如说各地赋税的欠额越来越大,户部所能够收取到的银子数量不断的减少,包括大明最为富庶的南直隶等地,因为郑勋睿的坚持,将漕粮抵作了赋税,上缴的银子也是不多的,其余地方就更不用说了,但朝廷的开销越来越大,辽东辽北需要稳定,需要防御后金鞑子,山海关驻军的军饷开销巨大,皇上和朝廷为了能够剿灭流寇,开征剿饷,让老百姓的负担愈发的大了,而剿灭流寇的开销更大,动辄就是百万两以上的白银。
不过皇上和朝廷面临最大的问题,还是郑勋睿和郑家军。
钱士升能够出任内阁首辅,与郑勋睿有着很大的关系。
皇上将郑勋睿和郑家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可惜的是郑勋睿和郑家军的实力过于的雄厚,朝廷不敢轻举妄动,更加要命的是,后金鞑子的侵袭和流寇的造反,让皇上和朝廷根本没有精力去专门对付郑勋睿和郑家军。
钱士升出任内阁首辅,就是要帮助皇上解决这个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到对付郑勋睿和郑家军方面,至于说后金鞑子和流寇,只要暂时能够稳住,拖一拖都没有多大的关系,想想流寇造反十多年时间了。没有闹翻天,至于说后金鞑子,侵袭辽东和辽北的时间就更长了。
钱士升上任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拢内阁的权力,周延儒担任内阁首辅的时候,内阁次辅以及内阁大臣全部都有票拟的权力。而且主持内阁商议重大事情,也是轮流转的,谁主持某一次内阁的会议,就能够对此次商议的事情票拟,这样内阁首辅的权势被极大的削弱,钱士升不会允许这等情况的出现,他专门给皇上写了奏折,要求还是由内阁首辅主持内阁商议诸多的事情,内阁次辅予以协助。
钱士升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在朝廷之中巩固东林党人的根基,原则上五品以下的官员,内阁商议基本就能够确定下来,皇上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关心所有官员的任命,能够把握住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命就很不错了,在内阁多年的钱士升是明白此中奥妙的,故而他巧妙的利用内阁商议官员任命的事宜。安排了很大一部分东林党人出任七品八品甚至是九品的官员。
可不要小看这些品阶不高的京官,他们往往是做具体事情的。熟悉政务,且有着丰富的经验,基本是部门的骨干,将这些有能力的人笼络到周围,就有了足够的实力。
第三件事情,钱士升明确了剿灭流寇以及防御后金鞑子的战略战术。在剿灭流寇方面,兵部确定的十面埋伏四正六隅的作战部署,依旧坚持,只不过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出现了重大的变化。由迅速的剿灭流寇,到逐渐的封堵和削弱流寇的实力,待到时机成熟之后予以最终的打击,在防御后金鞑子方面,主要是稳固关宁锦防线,放弃修筑大凌河城的想法,尽量的保证辽东和辽北的稳定。
钱士升的所有奏折,皇上几乎都准奏了,特别是在巩固和集中内阁权力方面,或许内阁出现了长时间的波动,让皇上感觉到内阁若是不能够团结,那就做不好任何的事情,或许是司礼监慢慢掌控了大权,已经能够限制内阁,成为了皇上主要的帮手。
当然,钱士升提出来的这些奏折,都是在充分思考和揣测皇上心思的情况之下提出来的,朝廷已经准备将主要的经历放到对付郑勋睿和郑家军方面,其他的方面自然要削弱一些。
东林党人与郑勋睿是死对头,故而在对付算计郑勋睿和郑家军的事情上面,钱士升不遗余力,钱士升不笨,他知道皇上利用东林党人与郑勋睿博弈,他也知道东林党人的实力是比不上郑勋睿的,这样做的后果,是东林党人付出惨重的代价,不过只要有皇上的支持,只要能够让东林党人逐渐凝聚起来,积攒足够的实力,只要能够逐渐的掌握到权力,总有一天,东林党人将有着足够的力量影响朝廷,实力甚至超过如今的郑勋睿和郑家军。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熟读史书的钱士升很明白这个道理。
为了能够落实诸多的事情,钱士升异常的繁忙,内阁之中的侯询是他最为得力的助手,黄士俊孔贞远和贺逢圣等人,看清楚了内阁的现状,也逐渐靠拢到他的身边,至于说内阁次辅陈新甲,主要的精力依旧放在兵部,这让钱士升能够很快的整合内阁。
按照规矩来说,内阁大臣的总人数应该在七人到九人的规模,如今只有六人,至少需要增加一人,不过钱士升暂时压下了这件事情,内阁人数越多,权力越是分散,这对于他来说是很不利的。
对待司礼监的态度方面,钱士升同样很灵活,他迅速与司礼监大太监王承恩建立起来关系,甚至放下身段专门去拜访王承恩,还送去了厚礼,对曹化淳高起潜和王德华等司礼监太监,钱士升也是高看一眼。
钱士升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很短的时间之内,他与司礼监的关系也处理的不错了。
钱士升的所作所为,让人想起了万历年间的张居正,当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与司礼监大太监冯保之间的关系很好,其所有的政令能够顺利推行下去。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朝廷基本稳定下来,有不少的文武大臣是看好钱士升的,认为钱士升能够稳定局面,得到皇上的信赖,处理好与司礼监之间的关系,且又是内阁大臣之中资格最老的,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钱士升一定能够有着一番作为的。
钱士升的府邸,已经成为京城之中最为热闹的地方,每日里散朝之后,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不过钱士升一直都很是低调,并未表现出来志得意满的态度。
钱士升已经六十八岁,这个年纪看透了很多的东西,不会轻易遭受到诱惑和蛊惑,意志坚定,圆滑老到,这个年纪的钱士升,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认识完全固定下来,做事情我行我素,认定的事情,不管谁劝阻都不会回头。
书房。
钱士升与侯询两人正在商议。
书房不是任何人都能够进入的,前来府邸拜访的人,就算是内阁次辅陈新甲,有些时间也不一定能够进入到书房,不过侯询是书房的常客,东林党人的中坚张溥张采杨彝吴昌时和龚鼎孳等人,也有不少进入书房的机会。
侯大人,皇上有些着急了,几乎日日都想着郑勋睿和郑家军,不过我认为时机尚不是很成熟,东林党目前的力量,还无法与郑勋睿抗衡啊。
在侯询的面前,钱士升还是实话实说的,他做事情可不鲁莽。
侯询稍稍沉思了一下,跟着开口了。
大人,内阁长时间没有动作,皇上怕是更加的担心,大人如今在朝中的声誉很高,得到了诸多大人的尊重,下官认为这是好事情,可皇上不一定这么看,若是大人总是想着首先稳固朝廷,集聚东林党的力量,等到力量足够强大之后去对付郑勋睿和郑家军,下官担心皇上会发怒。
你说的很不错,其实我已经感觉到问题了,司礼监的王承恩曹化淳高起潜和王德化等人,态度都是不冷不热的,他们的态度就是皇上的态度,前面周延儒温体仁和张至发等人的教训,我是看在眼里的,要是我总是想着整合内阁,怕是等到内阁真正铁板一块的那一天,我也不要想着做这个内阁首辅了。
是啊,大人还是要想办法动作的,哪怕是不算是很成功的动作,如此皇上才不会过多的担忧。
嗯,我的想法,首先还是调整南直隶陕西和山东等地的官吏,通过大幅度的调整官吏,来看看郑勋睿是什么态度,郑勋睿要是明确的反对,不遵从皇上的旨意和户部的敕书,那就是造反,到时候皇上和内阁都可以警告郑勋睿,再说我也看出来了,郑勋睿还没有公开造反的胆量,那样他在南直隶陕西和山东等地,就要彻底失去支持的。
侯询没有点头,脸色反而不好看,郑勋睿几次出手对付东林党人,他印象非常深刻,要知道这个郑勋睿的手段可不简单,内阁调整南直隶等地的官吏,郑勋睿肯定有应对的办法,当初张溥等人到淮北的漕运总督府,还不是灰溜溜的离开。
不过目前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看见侯询没有开口,钱士升字斟句酌的再次开口。
我知道你的想法,认为这样做的作用不大,不过这是第一步,成与不成,我们都不会遭受太大的损失,通过这一步,让皇上彻底看清楚郑勋睿的本质,让皇上与郑勋睿彻底的对立,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侯询马上明白过来,看着钱士升,脸上露出钦佩的神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