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业的事迹将在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一章特别讲述,先按下不表。
晋王心里很着急,曲高和寡,正在抓狂,一人呼没人应啊!正好苏循到了,他去魏州府厅,拜见李存勖,见面就喊“万岁”称臣。李存勖正愁没有呼应,救星到了一样,十分高兴。次日,苏洵又献“书日笔”三十支,把李存勖的马匹拍得发疯了。还有一位叫姚凯的人,也是死后,家里无资下葬,政府出钱安葬的。这位清官大老爷,年轻的时候一副痴样,蓬头垢面,鼻涕肆流。可是司空图却非常看重非常喜欢。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干脆把女儿嫁给他。后来,果然中了进士,可惜也是在朱温伪政府工作。做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之类的文秘工作。伪梁灭,他被贬,到明宗儿子潞王李从厚坐天下,选择宰相,便选上他。他这人一副慈悲心肠,只知道对人宽怀仁厚,却对钱陌铢两之数一窍不通。看来,他小时候被人看成痴子,还是有道理的。又加上“御家无法”,而且在相位无作为。契丹的“儿皇帝”石敬瑭时期,罢户部尚书。七十五岁去世,去世时也是没钱下葬,政府助理才让他入土为安。司空图三十三进士第,做过中书舍人,是唐末著名诗人。908年去世,终年七十一。他家是大地主,887年,四十岁归隐。
还有的当了朝官,父母亲去世也没钱下葬。比如李颋,他是监察御史,父亲去世。“乞食而后葬”。安葬了父亲后,又不能马上去做官。仍旧没吃的。“饥饿家中,闻者哀怜之”。李颋是清官。也是一位有作为的官员。山东曹州那地方十分难以治理,前面十位刺史都无法治理下来。他到任后,百姓安居乐业。后来山东大饥荒,他抓了一百多强盗,其中就有他的一个外甥叫李郊。他公正执法,把外甥杀了。一次朱温问他内黄这地方是什么意思。他这样解释,河南有外黄、下黄,所以此地叫内黄,内黄在安阳市。朱温好奇。又问他外黄。他说,外黄在雍丘,也是安阳一带。下黄在北齐的时候废掉了,今天在陈留。朱温平生不喜欢读书人,这一次让他有点改变。陈留在开封市,有陈留镇,春秋时期属于郑国,因为被陈国入侵,称陈留。战国魏惠王迁都大梁。就是此地。东汉末年,董卓乱天下,曹操在此兴兵倡议。西汉刘邦曾在此大败过。
可惜的是,弑父弑君的朱友珪被乱兵所杀的时候。他也被乱兵杀害。
他弟弟也有文才,叫李琪。给朱温写奏章,“下笔则得太祖意‘。末帝时拜相。赵岩对他不客气。庄宗的时候,他做老行当。帮庄宗写写东西。同光三年,天下大水。灾难横流,京师缺少粮食。他上书说,没什么关系。庄宗很高兴,准备让他当国计使,相当于发改委主任。因为一次为明宗写战报,“败契丹之凶党,破真定之逆城”。误写一个字,把“镇定”写成了“真定”。明宗倒没有把他的罪看得很重,只扣一月工资。写神道碑的时候,没有指出霍彦威在伪梁政府做过官,被冯道好好批评一顿。
谋士李振
李振祖居西域,具体说是中亚撒马尔罕,昭武九姓的安国,他是唐朝中兴的功臣李抱真的曾孙。李抱真因耻与安禄山同姓而赐姓李。
昭武一词的语源,尚无定论。《新唐书》以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为昭武九姓,而以东安国、毕国、捍、那色波附于其间,曹国又分为东、西、中三国。另据《北史》、《隋书》,乌那曷、穆国、漕国也是王姓昭武的国家。
李振在年轻的时候聪明好学,和其他人一样参加了科举考试,但第一次考试名落孙山。李振不服气,又连着考了几次,榜上无名,还是名落孙山。这使他对科举考试尤其是其中的一些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对官僚们更是极为怨恨,以致后来发生糟蹋凌辱宰相的丑事。
后来他投入军队任职,做了金吾将军。金吾将军是管理宫中和京城昼夜巡查的。后改任台州刺史,今浙江临海。快要到的台州时候,却碰上浙江东部发生了董昌造反称帝的事。就是说台州的官员不由朝廷任命了,他没法上任,只好返回长安。人倒霉,喝凉水也塞牙。李振一路忧伤一路叹气回到了北方。
回来的路上经过汴州,便去求见朱温,以他的智谋和过人的才智赢得朱温的器重。朱温觉得他有智谋,而且是一个奇才,盛情邀请他留下来帮助自己。李振就这样阴错阳差,做了朱温的幕僚。
在朱温兼任郓州节度使的时候,李振就做了节度副使,可见朱温对他还是相当信任的。此后,李振就作为朱温的使者四处活动,为朱温办了许多大事。比如,占据湖南的马殷攻打朗州的雷满,李振奉命前去调解。他发挥祖传的出众口才,摇唇鼓舌,便让他们听从了朱温的和解建议,罢兵讲和了。朗州在今湖南常德市。马殷原籍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五代十国时楚国第一代君主。在湖南保持楚境的独立和地方安定,发展经济,使楚国在五代十国中强盛一时。
顺便说说雷满,他是武陵人,为人十分凶悍狡诈,文身断发。大热天街头巷尾常常觑见那些腰肥膀粗身上压着青龙黑豹之类图案的人,大概就是雷满的子孙。在唐僖宗的时候,湖南发生饥荒。盗贼四起,他跟同里聚集蛮族数千人,在大泽打猎。他选拔将领方法特别,让大家喝酒。凡是酒量大又豪爽的,就补充为伍长。他的部队号“土团军”,大家推他为帅。后来高骈镇守荆南,他跟着镇压黄巢。后来高骈到淮南。他也跟着去了。不过却是逃了回来的,杀了朗州刺史。占据朗州,然后向朝廷请求得到认可。昭宗拜他为节度使。他是一个土匪,趁着战乱,大肆抢劫荆南。荆南赤地千里,鬼哭狼嚎,百姓无遗种。历史上说他水性非常好,一次在船上,他把桌子上一样东西扔到水里,跳入水中。湖里的水很深,他下水捞起来。放到桌子上。他死后儿子接班,他儿子被马殷杀了。
李振凭借着他的才干在朱温手下干得极为出色。不久,又将出使长安的重任交给了李振。
朱温将他发展的重心放在了中原一带,为了跟长安城中一些和他关系不错的大臣联系紧密一些,他便派李振前去。他在汴州长安之间来跑动,及时掌握朝中的动向,为朱温掌握唐朝的大权做准备,为朱温以后称帝扫清障碍。
此时控制唐朝政权的仍是宦官,即神策军中尉刘季述。刘季述正准备着废掉唐昭宗。换成一个小皇帝,以便于控制,方便自己专权。可是他又害怕一些大的地方势力出兵讨伐他,需要寻找支持者。于是他想到了当时势力最大的朱温。恰好朱温也派李振到了长安,刘季述便派同党程岩和自己的侄子刘希贞去试探,想和朱温联合共废唐昭宗。
程岩先去见李振。对他说,刘中尉让他的侄子来商议大计。想拜见朱将军,请您转告。促成此事。等他们一同见到李振时,程岩又抢先说道,皇上性情严厉又很急躁,宦官们害怕他和大臣们联合起来,他们的灾难临头了。因此,大家想和刘中尉一道废黜皇上,程岩等人想同心协力和你们合作,共同安定天下大局。现在先将实情告诉你,请你告知朱将军,请跟他们一同谋划造反。
李振听了,并没有答应他们,对这些扰乱朝政,败坏纲纪的宦官他早就恨之入骨。正由于他们的专权,才使政治更加腐败,才导致像他这样有报国之志的人无法通过科举考试,为国效力。
李振对他们严厉道,以百岁之奴侍奉三岁之主,你们竟然要做这种祸乱国家的不义之事。废黜君主乃是不祥之举,他不敢参与其事。况且梁王以百万之师匡辅天子,尊崇圣上还犹恐不及,怎敢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你们还是再好好考虑考虑吧。
刘希贞听了李振这一番训斥,说不出话来,沮丧而去。李振之所以敢这样大胆斥责,是因为他知道刘季述他们害怕朱温手中的重兵,不敢对他怎么样。刘季述既然找他来商议,就说明他们害怕以后朱温借此事讨伐他,所以才先来试探朱温的意图。李振看透了他们的心思,所以才敢毫无顾忌地斥责他们废黜皇帝是不义之举。
不久,李振便离开长安,回到汴州向朱温述职复命去了。
李振这时刚到陕州,听到昭宗被废的消息后兼程赶回汴州去见朱温。陕州就是今天河南三门峡市。朱温刚从外地回来,面对这种形势也有些犹豫不决。这时,刘季述又派他的养子刘希度赶到了汴州继续游说朱温和他们联合。刘季述让刘希度转告朱温,愿将唐朝江山社稷全部转交给朱温,同时,又加派亲信供奉官李奉本等人拿着伪造的太上皇诏书给朱温看,以此表示是太上皇的旨意,并非他们私下谋划的。
朱温见到后,更加犹豫了,本来他就有了废唐而代之的想法,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如果这时伸手过去,也许真的如愿以偿了。但狡猾的朱温又害怕其他军阀借机讨伐他,到时胜负又难以预料了。但这次机会如果轻易错过,不知以后的良机又要等多长时间。左右为难的朱温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李振看朱温犹豫不决,便明白了他的心思。劝他说,自古内廷发生变乱,都是助就霸业的难得良机。现在这些宦官幽禁侮辱天子,大王如果不去征讨,就难以服众,号令诸侯了。这时,刘季述的哥哥、监军使刘重楚和旧宰相张浚等人也赶来劝说朱温。他们说和宦官们一同起事容易成功,而且也能遂己心愿。只有李振坚决反对,他说,行正道则大功勋可立!
朱温听了幡然醒悟,厉声说道,张公劝他和他们一块共事,原来是想依附他求得宰相当啊!于是和李振定计将使者李奉本等人囚禁起来,然后由李振即刻赶赴京城,和宰相崔胤谋划,联合孙德昭等将领诛杀了刘季述等人,拥立唐昭宗复位。关于诛杀刘季述被杀的故事,宣宗父子有关章节已经详细介绍。
昭宗复位的消息传到汴州,朱温十分高兴,将李振从长安召回来。回到汴州,得到朱温充分肯定。朱温说,爱卿所谋的意思正是他的本意,连上天都知道他的心。
李振这次做得相当果断,充分展现了他出色的政治谋略,连一向自以为多谋的朱温对他也刮目相看。从此,朱温对李振更加器重了,李振和敬翔一样成了朱温的左右手,对他的争霸事业起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说完李振,还得说一个人,叫郑遨。他是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特意点名两位隐士之一,另外一位叫张荐明。郑遨是河南滑州白马人,朱温杀了许多士子的“白马驿事件”就发生在他家乡。他从小好学,文章写得非常好。昭宗时期,进士不第,见天下已经大乱,想“拂衣远去”,跟妻子孩子商量,跟他一起隐居。妻子说,你以为隐居就好了?他便离家到山中当道士了。他的妻子多次写信,要他回家,他看也不看,扔到灶坑里烧了。后来,他听说妻儿都死了,十分难过,哭了好几天。他跟李振是故交,两人经历相同,都是落第学子,都在落榜后伤心过,痛哭过,撞过墙,自杀过,惺惺相惜。李振跟着朱温做了官,发了财,想到这一位不幸的老同学,叫他出山做官。他说当年家人那么反对,他都归隐了,现在更不想出山了。后来,李振得罪贬官,他知道后,千里徒步去看他。虽然看望的人是一个被人们看不起的甚至十分鄙视的人,但他的义举得到大家的赞美,名声越大了。后来,他迁居到华阴,想找到千年松脂,认识了两个道士。他自己种地,两位道士,一位卖药为生,一位学姜子牙有钩无饵钓鱼。大概钓鱼只是搞搞的,据说能炼石为金。(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