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当然没有任何的悬念,因为清军对辽阳的中华军连续进攻了二日,不仅毫无成果,而损失的兵力达到了八千余众,兵锋士气都己经严重的受挫,首先在天时上已经输;而且现在中华军己经对清军形成了前后的夹击之势,前后的重要城池关隘也全都在中华军手里,进可攻,退可守,在地利上又胜出了一节;而在兵力上,中华军的两路人马合计己经超过了六万,而清军现在只有三万四五千的兵力,在兵力上中华军也占据了绝对优势,更不用说中华军在战斗力上的优势。
天时、地利、人口三个方面,中华军都全面胜出,因此这一战的最终胜页结果,实际早就己经注定了。
最动,中华军是釆用北守南攻的战术,因为在南线,中华军集中了八成以上的兵力,以绝对优势的力量,向清军发动猛攻,因此在战斗一开始,清军就陷入了绝对的劣势中。战线不断的被中华军攻破,而且节节败退,阵地也一再的被压缩。
在战斗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清军在南线的一个阵地首先被中华军攻破,随后又有两个阵地也被攻破,其中有一个阵地,中华军已经深入清军的阵地数百步,并且开始向内部扩散,清军的南线阵地也变待岌岌可危。而就在这时,中华军在北线也开始向清军发动进攻,因此在中华军的两面夹击之下,清军终于坚持不住,外围阵地全部都被中华军攻破,开始全线溃败。而两员主将布克沙和赖塔也对现在的战局不抱任何信心,也在想着如何从战场上逃走。
因此战局也很快就从双方的攻防对战,转化为中华军对清军的追击和清剿,但现在清军是受到中华军的前后夹击,只能向左右溃逃,这就给清军的退逃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中华军也可以从容的从两翼出击,对清军进行分割、包抄、夹击,因此真正能够在战场上逃走的清军并不多。而且布克沙和赖塔也被中华军冲散,只能各自为战。
清军的两员主将分散之后,布克沙率领着一部份亲卫兵拼死突围,但遭到了中华军的全力阻击和截杀,因为他一身主将的衣甲,又有大素道旗,目标十分明显。因此在中华军的阻击之下,布克沙身边的卫兵也在不断的减少,在最后,布克沙的突围部队遭遇到中华军一队火枪兵的集中火枪射击,布克沙亲自率军冲锋,但身中十余弹,坠马而亡,身边的亲卫兵也死伤大半。
而另一员主将赖塔则比较灵活一些,他知道自己的衣甲十分显眼,因此换上了一身普通士兵的衣甲,又把大素道旗也都扔了,混在士兵里面,寻找突围的机会。但他是清军的主将之一,位置也是在全军的中央地区,而现在清军己被中华军分割成十几块,并不是那么容易逃走。结果赖塔也使出了全身的解术,在乱战当中,拼命的腾挪內转,带领着十几名亲兵,到是连续躲过了几次中华军的包围,一度还突破到了战场的外围。
但中华军对这样的围歼战术已经有充份的经验,一边在战场上对清军进行分割包围歼灭,一边也在战场的外围布置了一定的搜索、围捕兵力,当然现在中华军也有足够的兵力,因此对外围的控制也更为严密一些。
结果赖塔虽然躲过了战场上的中华军,逃到了战场的边缘,但依然沒有躲过中华军的外围部队。而且在战场的外围地区人员稀少,也不那么容易浑水摸鱼,而且他们十几个人一起行动,目标也十分明确,因此最终还是被中华军俘虏。
到下午二时左右,战斗基本结束,在这一战中,中华军一共歼灭清军一万五千二百七十八人,俘虏一万四千七百二十五人,经过俘虏的辩认,在尸体中分辩出了布克沙的尸体,又从俘虏群中找出了赖塔,而中华军自身,伤亡了八百五十八人,另有七百三十六人受伤,因此也可以算是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中华军将俘虏安置在辽阳,随后周少桓和童大勇立刻率军向盛京发动进攻。
现在盛京城里的守军虽然已经増加到了一万五千余众,另外又征调了二万多百姓协助守城,但盛京昂邦章京敦拜和副昂邦章京吴库礼心里清楚,这些増加的士兵其实并沒有多少战斗力,想要守住盛京,必须等布克沙和赖塔的人马赶回来才行。但这时清军在辽阳大败的消息也传到了盛京,敦拜和吴库礼也知道大势己去,盛京保不住了。
在中华军杀到盛京城之前,敦拜带领着一队亲兵,连夜出逃,投奔到吉林去了,而吴库礼则十分清楚,现在不仅是盛京保不住了,而且大清也彻底完了,因此吴库礼思来想去,终于决定,开城投降,将盛京献给中华军,以保全自已的性命。
就这样中华军兵不血刃,又一次攻占了盛京。而这一次将会是永久的占领了。
中华军进城之后,有不少士兵都是参加过当年跨海突袭的老兵,也是第二次进盛京,因此一路上直直点点,向年轻的士兵描叙自己当然攻入盛京的时候,是怎样的情景,那些是老房子,那些是新建筑,还有在那些地方,曾经留下过自己当年的痕迹。
清廷入关之后,也学着明朝实行两京制,因此在盛京也设有六部等部门,官员也有一大批,而且在盛京的皇宫里,还有数百名太监宫女。另外在前几个月,清廷都在向盛京转移财产人口,有不少清朝官员把自己的家属、包衣等成员,还有财产都搬进到了盛京,现在也全都成为中华军的俘虏。
周少桓和童大勇步入盛京的皇宫,心里也都有颇为感概,因为盛京本来就是以前明朝的土地,早在朱元璋时代,就在这里设立了沈阳卫。但满族崛起之后,于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占领了沈阳卫,并于天命十年,将沈阳卫成为后金的都城,后来又改名盛京,成为满族征服中国的最重要基地。
尽管现在清廷入关己有八年的时间,但盛京作为清廷的旧都城,己经有二十年的时间,因此至少在目前这个时候,盛京仍然可以被视为清廷的像征。而旦在清廷入关之前,一直都是将盛京做为清廷的退路。
因此在五年前,商毅在清军大军压境,局势危急的情况下,才敢大胆的施行跨海突击行动,袭取盛京,终于迫使清廷撤军回救盛京,终于一举扭转了局面,进而收复南京,占领长江六省,奠定了与清廷对抗的资本,而从此一步一步的占据风。实际上在商毅与清廷争斗的过程中,跨海突击行动才是第一个,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转拆点。
而在中原大战失败之后,清廷一直都拒绝向帝国抵头,也正是因为有盛京这一块退身之地。等中华军打到北京之后,大不了放弃了北京,退回到盛京去,又恢复到入关以前的样孑,也成为许多满人的想法。
不过当年中华军的目地是破坏盛京,迫使清廷撤军回援,因此连盛京皇宫也烧了,而这次中华军再度占领盛京,目地自然不同,但意义却同样深远,因为这像征着清廷的败亡,已经成为了定局。
而就在中华军占领了盛京之后,在另一条战线上也传来了捷报,从朝鲜出兵时,中华军是分兵两路出击的,第四军的军长滕胤玉率军从鸭绿江上游渡江之后,直取清廷的宁古塔副都统辖区,因为清廷在这一带的兵力也十分薄弱,而且主要兵力都集中在宁古塔一带的偏北地区。因此中华军也十分顺利的攻占了吉林、长春等地。
而这时出任宁古塔副都统、昂邦章京的是满洲镶蓝旗梅勒额真沙尔虎达收到告急之后,赶忙调集了五千多人弓,从宁古塔率军赶回来复夺吉林,结果被中华军迎头痛击,一顿火枪火炮的猛打,被杀得大败,拆兵两千余众,又逃回到宁古塔去驻守。
因此进入洪宪二年(1651年)二月之后,在松花江以南,辽河以东的辽东半岛地区,都己被中华军占领,而满族发源地的宁古塔副都统辖区,也被切断了和北京的联络,中华军进攻辽东的第一阶段战斗计划,收复以盛京为核心的地区,也基本完成。
这时中华军在辽东半岛上己经集中了大约近十万左右的兵力,而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分头向西面的锦州地区、和北面的宁古塔副都统辖区这两个方向同时进军,全面收复辽东地区,建立帝国在这一片地区的统治。
随后周少桓下令,调第二师赶赴吉林,受第四军指挥,向北进攻宁古塔副都统辖区,而童大勇带领第五军,向锦州地区发动进攻,彻底收复关外的全部地区。而第二十三军和第九军的第十四师留守在沈阳地区,做为预备部队,并且维持社会秩序。
然后周少桓又正式向南京发回了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