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装备了'和平典范';时期从美国引进的155B数据总线为基础的航电系统,以及基于155B数据总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火控计算机、惯导计算机、火力瞄准计算机、雷达处理机、外挂管理计算机组成了飞行火控系统组成的系统核心,估计现在的歼八—ⅡM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样子还很难说呢,"小晨曦小声嘀咕着。
这个张岚倒是知道,在八十年代,随着中国开始崛起,作为中没=美关系之间最为亲密的一段时期,为了拉拢大陆,八十年代美国向中国提供的军事技术支持力度相当的大,155B数据总线系统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引进的。
尽管89 年后"和平典范"计划夭折,但在国内的航空界仍确立了155B数据总线系统的标准地位,同时在155B数据总线系统的屏蔽双绞线接口和设备的基础上开发了更先进的光纤155B接口技术和设备,并进行了新型光纤总线的研究。并且成功的研制除了我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5B总线协议接口芯片。
"和平典范"虽然最终夭折,但影响深远。我国一直从苏联学习航空技术的航空技术人员切实的学习掌握了美方设备和军企人员的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深刻体验了西方先进航空技术的整体性、可发展性和前瞻性。这一尝试虽没有直接成果,但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战斗机技术追赶世界一流水平的方向和道路。因此,实施"和平典范"的结果,应该说是成败各半,从长远角度看甚至是成功的。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在中美合作取消不久后,歼八—Ⅱ改进型的指标已远超出"和平典范"水平,发展出了歼八—ⅡM等若干改进型。"和平典范"堪称是我国战斗机技术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我国战斗机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同期国产新型歼击机的设计更是以西方标准贯穿始终,真正发起了自行研制第三代战斗机的冲击。后续研制的歼十战斗机、在苏联SU—7SK战斗机基础上国产改进的歼11战斗机无一例外的使用了相关的技术。
因此,美国给予的先进装备,并不是最值得珍惜的东西。深入体验并再次肯定了先进的军工设计生产思想和体系,才是这次国际合作中我方的最大收获。
"如果是这样的话,机动性能和作战能力我不敢说,毕竟整个飞机的气动外形设计在那里摆着,毕竟歼八—ⅡM的设计初衷在那里,就是高空高速。"小晨曦狠狠的打击了张岚这厮一下子。
一边听小晨曦这么说,张岚一边很郁闷:八爷再高空高速也没有高过米格—5和米格—1去,看看米格—5,84年就已经停产了——怎么会那么巧,张岚这小子出生,米格—5就停产了?——都已近停产十几年了,八爷还是连已经停产的米格—5的很多性能都达不到,至于米格—1,咳咳,那就不要说了,说了伤自尊。
"但如果单说航程和巡航速度,如果让我们将歼八—ⅡM的动力系统改装一番,歼八—ⅡM如果是以0.95马赫的高亚音速的巡航速度进行飞行的话,作战半径能够达到现在的三倍,也就是400公里,比你们现装备的SU—7SK的作战半径还要大得多,已经达到了图—M'逆火';中程超音速轰炸机的航程。"小晨曦继续说道,"当然,与了图—M相比,歼八—ⅡM载弹量刻就差得很多了,这不是动力的原因,是飞机设计的原因,机翼设计的翼载荷不足以支撑设计如此之多的挂载点,挂载太重的武器装备。当然,经过改进之后的霸业也可以以1.45马赫的速度进行超音速巡航,但是在这个速度下,作战半径则小得多,只有100公里,比SU—7SK战斗机1500公里的作战半径稍微小一点点。"
"我滴个乖乖!"听到小晨曦这么说,张岚忍不住的惊叹,"这个速度,已经打到了美国人现在正在搞的第四代战机的一些性能指标了,最起码超音速巡航这一点是达到了。"
美国现在正在搞的那个热热闹闹的第四代战机当中,超音速巡航和隐身性能是被他们强调的最多的两点——"超机动性"这点美国人就不怎么咋呼,因为美国战斗机的机动能力似乎一直不如苏式战斗机——"八爷"在隐身方面就不用想了,可如果能够实现超音速巡航,那也是一项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只要载弹量的问题,贵的要死的F—"猛禽"战斗机才能携带多少武器?采用了内置式弹仓设计的F—携带的武器,无论是数量还是总重量,还不如"八爷"带得多。当然,如果和F—比起航电设备来,"八爷"可就差得远了。
"嗯,"小晨曦点点头,"我计算的结果是,保持歼八ⅡM现有的外形不变或者进行局部微调的话,使用我们的动力系统,歼八ⅡM的最高速度能够到达到.6马赫,转场航程能够达到7000公里,而且因为使用的是电力,不需要空气作为发动机燃料燃烧的助力,只需要少量的氧气供给飞行员呼吸,所以飞机的最高升限能够达到000米。"
听到这个消息,张岚兴奋的差点没有晕过去:就这速度和高度,比起号称速度最高能够达到.5马赫、飞行高度能够达到0000米的美国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还要高一些、快一些。
"不要高兴的太早,"看到张岚在那里抑制不住的兴奋,小晨曦认为自己很有必要给这家伙的脑袋上泼一盆冷水,"现在我们可是只是解决了电池的问题,如何将电力转化为飞机飞行的反作用力这点我们还没有开始研究呢,这其中的转换过程,虽然不是很难,但如果想要保证高效率的进行转换,那就需要好好费一番思量,尤其是在目前受限于你们地球上的科技的基础上。而且现在的这些数据这只是我的理论计算而已,只是最简单的模拟计算,事实上歼八—ⅡM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速度,因为据我所知,你们国家目前还没有突破大气层内飞行器遇到的'热障';问题的能力,还没有等到飞机飞到这个速度,飞机机身的蒙皮就已经因为和空气剧烈的摩擦而融化了。"
据说真的有一架米格—5"狐蝠"高空高速截击机在一次躲避敌方的空空导弹的袭击时,因为飞机飞得太快导致机身的蒙皮融化了。那枚可怜的导弹则一直等到燃料耗尽也没有追上那架跑的飞快的米格—5,而那架几乎失去了机身蒙皮的米格—5据说最后竟然还安全的飞回了基地!老毛子搞出来的东西之泼辣真的是可见一斑,如果是美制或者欧制飞机——他们出了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之外,也没有能够飞的这么快的飞机——在机身蒙皮都已经融化的情况下,最大的可能就是飞机直接就在空中解体,想要飞回基地?咳咳,等着早已经从飞机里弹射出来的飞行员被搜救人员救回基地去吧。
"热障"这个问题张岚倒是知道,所谓的"热障",是指飞机速度快到一定程度时,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威胁到飞机结构安全的问题。这也是继"音障"之后一直困扰着航空器设计师们的一个大问题。
直到目前为止,能够解决"热障"这个问题的国家,也不过就是美国和前苏联,其中美国的SR—71高空高速侦察机是第一种成功突破"热障"的实用型喷气式飞机。
美国人为了解决SR—71高空高速侦察机遇到的"热障"问题,给机身采用低重量、高强度的钛合金作为结构材料;机翼等重要部位则采用了能适应受热膨胀的设计,因为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在高速飞行时,机体长度会因为热胀伸长0多厘米;油箱管道设计巧妙,采用了弹性的箱体,并利用油料的流动来带走高温部位的热量。
事实上,尽管美国人采取了如此之多的措施,但经过一次飞行之后的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在降落到地面后,油箱还是会因为机体热胀冷缩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泄漏。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这种程度的泄露并不足以威胁到飞机的安全。
当然,这个问题一定要在下一次飞行之前解决才行,否则下次飞行的时候黑鸟就等着直接凌空解体吧。实际上,SR—71起飞时通常只带少量油料,在爬高到巡航高度后再进行空中加油。
苏联则很有意思,他们开发出了专门针对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的机型:米格—5"狐蝠"高空高速截击/战斗机,它是全世界上极少有的可以轻松的尾随在SR—71的后面随时监视其航向,并在其有不轨举动时提出警告的飞机之一。(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