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崇祯七年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三八零 卸岭力士

崇祯七年 竹下梨 3628 2024-11-16 01:36

  很古老的小院,两边都是裸露的地面,只有中间一条石子儿铺成的小路通向正房。�两边的厢房屋檐下还挂着有玉米棒子之类的,一串串的。

  张麻子赶紧先走到前面去,对董策道:“大人您请稍待,家母年岁大了,见不得大场面,我先……”

  董策摆摆手:“去吧。”

  他便负手在这院中看着,正方前面的地面给分成了两畦,这会儿虽然里头空荡荡的,但可以想见,到了春夏时分,这儿定会种了一些野菜。

  整个院子里东西很不少,却都是给收拾的颇为整洁,显然是张香儿的功劳了。

  石进没有跟他说张麻子和张香儿的事儿,董策瞧了她一眼,心下有些奇怪。这女子已经出嫁了,但看样子,却分明是在娘家住着的时候居多,这倒是罕见。

  老道士走到他身边,两人对视一眼,却谁都没说话。

  少顷,张麻子从堂屋里出来,招呼道:“大人,师父,快请进来吧。”

  堂屋面积不小,里面铺着水磨青砖,却不是一般人家那等上首有座位,两边有座位的陈设,而只是摆了一张圆桌,三把椅子。张麻子不好意思道:“家里简陋,向来仨人,只为方便,一些东西,便都撤了……”

  其实是当年他家境落败之时,都给拿出去变卖了。

  董策也不在乎,老道士更是不在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靠着椅背儿,大声道:“快点儿,给你师父我沏茶去,渴死了也!”

  张麻子应了一声,去沏了茶水,给董策和老道士端上来。

  两人喝了茶,董策看了他一眼。

  那老道士会意,苦笑一声:“说出来,还请大人别笑话。老夫这一脉的所在,是太行山深处,大竹峰出云观,老夫也有道号,唤作青云子。老夫以及老夫之前的历代祖师爷,每每行走江湖,都是以道士身份示人。但实际上,老夫这一脉,不上香,不敬茶,不做功课,不拜神仙,不忌荤腥酒肉,不缺男欢女爱。”

  董策笑道:“原来是假道士?”

  “说假吧,倒是也说不上。”青云子道:“道士会的,我们都会,天文星象,观风查水,算命卜卦,这些,比他们海精熟。其它的杂学,更是都粗通一些。”

  “像是教给小二的,不过是最粗浅的本事而已,小二啊,你师父我的本事,你学了百中不足一啊!”老头儿瞪了一眼张麻子,有些感叹道:“其实我们这一脉最擅长的,乃是诊断天下大山大川之脉搏,寻找风水宝穴,龙楼宝殿……”

  董策听到这儿,心里猛地一跳,立刻想起一些东西来,问道:“你们是?”

  看到董策眼中那一丝了然,青云子也不由得有些惊诧,这位大人果真是见识渊博,竟然这个都知道?

  “不错,老夫这一脉,便是盗墓四门之一,卸岭力士一脉!”青云子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卸岭力士!

  董策听了这四个字,也是不由得心里狠狠的一跳,在青云子说那番话的时候,他就已经是猜到了几分,只是当这四个字被说出来的时候,心里还是的忍不住的激动了一番。

  这可是在后世大大有名,被大书特书的一群奇人啊!

  其实说白了,不过就是盗墓贼而已。

  盗墓之事,古已有之。在石器时代的墓葬中都能看到被故意挖掘开来的的墓葬,也就是说,在人类文明刚刚发迹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盗墓这种行为了。之后的夏商周三朝,盗墓一直存在,但是却没有太大的发展。

  之所以没有发展,倒不是那会儿的人素质有多高,而是因为值得盗挖的墓不多。在那三朝,有着严格的礼仪制度,便是连墓葬规格,都是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你生前是什么地位,死后就有多少陪葬品,多了绝对不行,那是逾越礼制,是犯法的。像是在周朝,按照周礼,贵族陪葬,使用鼎和簋的种类、数量都有严格规定,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

  当时也不太流行厚葬,所以导致的现象就是,有油水,足够肥的墓,也就是那么一些歌,而且个个都是守备森严,目标巨大。一般人的墓里面,哪有什么东西?再说了,那会儿本就是最古的朝代了,说白了,也就是人们还不怎么认古董这东西。一共才几百年的历史,你从夏墓里面挖出来的,跟周朝自己用的也没什么区别,不值钱!

  盗墓真正发展壮大,乃是在春秋末年,此时,礼坏乐崩,贵族士大夫再也不遵循之前的那些规矩,同时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

  有史书明确记载最早的被盗的大墓,乃是商朝第一代大王商汤之冢,这位商汤大王倾覆夏桀,何等之功绩,最后却是落到这般一个没下场,也是不由得唏嘘。

  因何导致盗墓经久不衰?其实说白了就四个字儿——有利可图!

  盗墓终归是一种很不被社会认可,很丢人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有严刑峻法惩治那些盗墓贼。而且盗墓去的地界儿,毕竟乃是坟墓之中,那里是死人的地盘儿,而中国又是神鬼之说盛行,自然而然便是生出了许多令人畏惧恐怖的传说来,这是精神层面的危险。而撇开这个不谈,盗墓贼之中因为分赃不均而内讧自相残杀的,因为坟墓塌方而被埋在地下活活憋死压死的,因为进去之后呼吸不畅或是中毒而死的,被坟墓内机关杀死的,不胜枚举。

  如此不体面,高风险,工作环境差,精神压力大的职业为何还有人乐此不疲,不就是因为高额的回报么?

  盗墓的猖獗与国朝历来的厚葬习俗密不可分,厚葬最早起于夏商,只是那时候有资格厚葬的人太少。到了春秋战国时,杀殉人畜及随葬青铜器都呈减少趋势,到战国时便以木俑、陶俑代替殉葬奴隶和牲畜,以陶器取代青铜器,是相对的薄葬期。但是从春秋末期开始,厚葬又开始盛行,齐国尤好厚葬,且喜杀殉人畜。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裳,材木尽于棺椁。像是齐桓公,其墓在临淄城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岗,一所二坟。晋永嘉末,人发之,初得版,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入,经数日,乃牵犬入中,得金蚕数十箔,珠襦、玉匣、增彩、军器不可胜数。又以人殉葬,骸骨狼藉也。

  厚葬之风,于秦汉时达到全盛,按照汉代制度规定,天子即位一年,就以天下贡赋的三分之一“充山陵”,修建帝王坟墓。即使史称“简约”、在遗诏中明令不许厚葬的汉文帝,其霸陵在晋代被盗时,也“多获珍宝”。而且不光是皇帝和贵族流行厚葬,全天下都流行厚葬,律法对这块也没什么约束。一般官吏、商人、中小地主也挖掘大墓室,随葬品贪多求全,并随葬大量的铜钱黄金等。

  厚葬习俗根源于国朝传统之礼治,古人相信灵魂不灭,又讲尊君、讲孝道,又很要面子,厚葬就可满足这种种心态。正所谓“欲侈其葬,则心非为乎死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

  不仅仅是为了死者打算,其实更多是为了一个面子。

  因此挖掘一个坟墓,就算不是那种王侯将相的大墓,而只是一个低级官吏,甚至是乡村地主的坟墓,往往也是获利甚丰,敌得过辛辛苦苦几十年的劳作。才财帛动人心,金银耀人眼,为了这好处,冒险自然也是值得的。

  干盗墓勾当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官盗,像汉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温韬,到民国时的孙殿英等,都很有名,他们往往动用大批士兵,明火执杖地大干,丝毫不忌讳别人。这种人,挖的往往都是那等极有名的大墓,毕竟他们人多,地位高,眼光也高,等闲的墓葬是瞧不上眼的。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便是孙殿英挖的清东陵慈禧墓了,发得珍宝无数。

  还有一种则是民盗,分布各地,南北都有,叫法不一。民盗是最多的,而且任何朝代都有,他们可是不敢光明正大的,都是私底下偷偷摸摸地进行,挖开墓室、棺材,从中取出随葬的财物珍宝,大发横财。这些人,多半集中在古墓葬较多的地方,如河南洛阳、陕西关中、湖南长沙一带等地。

  这些民盗,基本上规模不大,一般是两个人合伙,多人结成团伙的是少数,一个人单独干的更少,原因也很简单,一个人顾不过来。两个人的配备是比较合理的,可以分工协作。开始时一个人在下面挖洞,另一个人清土,同时在上头望风。之后一个挖进墓室,另一个人在上面接取坑土和财货,这两人多为有血缘亲戚关系或是要好的朋友,但父子关系的很少。兴许是干盗墓这营生毕竟见不得人,老子即便干上这个不光彩的勾当,也要维持做父亲的形象,不好意思拉上儿子一块干,做儿子的后来发现了也装着不知道。为何要找有血缘的亲戚,则是为了防止在洞口接活的人图财害命。洞下的人把活干完将财物都传递上去了,就会拍拍巴掌或拉拉绳子,示意洞口的人把他拉上去。如果洞口的人见财起意,当洞下人快上来时猛一松绳子,洞下的人冷不防从四五米以上的距离跌下去,骨折、受伤动弹不得,洞口的人又赶紧把提上来的坑土向洞下灌埋,下面的人必死无疑。

  一

  %77%77%77%e%64%75%0%0%e%6%6/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