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浪漫青春 六十年代小军嫂

第30章 放卫星

六十年代小军嫂 你好好想想 2515 2024-11-15 18:33

  “你牙咋那么大?你塞一个我看看?”一个老汉磕了磕手里的烟袋锅,沉着脸道。

  “......社长,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开玩笑?”

  封华抬眼看去,还真没想到,这个年龄最大,最黑最瘦,看着最像农民的老汉,竟然是复兴公社的社长。

  “不开玩笑能咋地?就给你这么点,你不干能咋地?退回去?”

  直接怼得四人无语。

  老汉咂了几下烟袋锅,道:“给多少用多少,愁死也没用,他是真没有,又不是不给。真正要犯愁的是秋收,我只盼今年任务粮能少点。”

  封华心里却道,你恐怕要失望了,今年的任务只会更重。

  “愁那个,也没用啊,上面要多少就得交多少....”角落里的一个年轻汉子道。

  老汉伸手就给他一烟袋锅,砸在他肩膀上。年轻汉子撇撇嘴,扑拉两下掉出来的火星,不吱声了。

  “我就希望别再让放个卫星出来我就谢他八辈祖宗了!”

  “噗~”封华忍不住笑了。

  五张愁苦的脸转过来,看着她。沉重一下子扑面而来,封华的心跟着一沉,突然反应过来,这不是几十年后,“放卫星”可以当做一个天大的笑话来看。

  这是60年,这是眼前,这是当下,“放卫星”是一件极其惨痛的教训。

  自从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成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荣耀,是***;高精尖***;的象征,是这个时代的***;热词***;。

  人们纷纷开始“放卫星”,真的放不了就放其他的,小麦卫星,包谷卫星,水稻卫星,烤烟卫星,农业卫星,工业卫星......

  一开始...胆子小,亩产只敢吹到几千斤,后来看人家卫星越来越大,自己也不甘落后,一万斤,两万斤......

  据封华后来了解,最大的卫星是稻谷亩产1万斤,山药亩产10万斤......你没有看错,不是1万,是10万斤!

  当时有个很响亮的口号叫“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在后来人看来,真是极尽讽刺,不知道第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最厉害的是不但有人说,还有人信,说的人还敢让人去看。

  当然这些说亩产几万斤的人,不敢说天下所有土地都这样,只说是一亩两亩的试验田。

  参观之前把其他地里的庄稼连根拔起,种到一亩地里,密密麻麻,耗子都挤不进去,号称稻谷上可以坐人.....

  好在这股风一阵就刮过去了,但是在60年初,余威还是很大的,怨不得老汉害怕。

  “小丫头,老五屯到了。”牛国强喊了一声,打破了沉闷的气氛。

  封华赶紧道谢,下车。

  站在车下发了会愣,甩甩头,顺着羊肠小道向村里走去。

  这是时代洪流,她抗争不了,不会天真地以为自己重生了,有了个空间,就是天道宠儿,就要去拯救世界。

  ......

  顺着小路走了10分钟,就到了一个小村子,封华脚步不停,继续往前走,老五屯后面还有个更小的村子,叫四屯,过了四屯还有个三屯。

  也不知道这些名字是怎么起的,不过三屯后面倒是没有二屯一屯。

  封华在四屯有“熟人”,在五屯却有个“仇人”,所以她第一次交易选择去四屯,看看她的老熟人。

  那是个叫翠花的小姑娘,跟封华同岁。翠花这名字在当下非常受欢迎,相比与美啊,秀啊,芳啊,荣啊什么的,翠是比较高大上的。

  很多人都知道玉是什么,但是很少人知道翡翠是什么。

  封华上辈子第一次来五常是18岁,正是含苞待放的年纪,又涉世不深,为人处世都显稚嫩,难免遭人惦记。

  是性格泼辣的翠花维护了她。

  想起前世第一个好朋友,封华不自觉笑起来,加快了脚步。

  五常三面环山,又有一条大河经过,所以虽然地处北方,也适合水稻生长。

  封华走了半个小时,就到了四屯,一个位于山脚下平原地带的小村子,整个村子非常小,只有十多户人家,老弱病残加起来六十多口人,自成一个小队。

  封华按照记忆来到村头一户人家门口,放下背筐,坐了下来。

  这就是刘翠花的家,院子里静悄悄,一点声音也没有。封华一点不意外,刘翠花的爸爸是四屯生产小队的队长,为了起到表率作用,她们家上到66岁的老人,下到8岁的孩子,全部下地参加劳动。

  好在现在已经是午饭时间,封华坐下没几分钟就看见陆陆续续有人回到了村里。

  一个个沉默,缓慢地走着,无精打采,有气无力。有人眼尖,看见了封华,不过没有人好奇地过来询问,实在是没心情,也没力气。

  作为小队长,刘保柱一家走在队伍的最后,同样的有气无力。

  封华一眼就看到了走在最最后的翠花,几乎是拖着她的小妹妹一步一步往前走。

  不同于大人的麻木,小小的翠花脸上还有几分灵动和倔强。

  封华微微一笑,翠花一定是又想进山打猎了。

  这里紧邻大山,几乎个个男人都会打猎,而假小子一般的翠花自然也会,还是个中好手,即便在这几年,十次进山也有九次不空手出来。

  封华都跟她学过射箭、挖陷阱,偶尔也是有收获的!

  刘保柱第一个发现了坐在门口的封华。

  “小姑娘,你是谁家的?找人?”刘保柱一边问,一边回想村里谁家有这么体面的亲戚。

  封华一身毫无补丁的新衣服比较扎眼,更扎眼的是她白嫩的脸和纯净的气质,似乎从未受过人间疾苦。

  而现在这个时候,什么样的人能感受不到人间疾苦?刘保柱甚至一时都想不出来。

  封华站起来,小声道:“大叔,换大米吗?”

  别的不用多说,一句“换大米”谁都懂。这里往年一直有人来换大米,家家户户都换过。

  一家子人都愣住了,现在这时候,还有人来换大米?看看封华脚下的筐,被一个麻袋盖着,并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不过看样子,并不是空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