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白首太玄经
而那慕容追忆,武学造诣之高,早已远超当年的石破天。
其聪明颖悟之程度,更是远超当年的石破天不知凡几。
再有西门无恨一代怪杰,将那侠客岛上石刻武功的心法,分毫无误的传授给了追忆。
追忆自然而然的避免了崖壁石刻之上,引导别人误入歧途,直至走火入魔的文字图解。
因此,追忆在西门无恨的引领之下,自然而然的领悟到这一派武功的修炼心法。
自此登堂入室,一发而不可收拾。
要知道,这门武功只要掌握了修炼心法之后,其易学之程度,远胜于追忆所修炼过的其他武功。
再者,他武功本来就极有根底,比之当年的石破天而言,更是胜出不知多少。
因此,虽然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却在追忆日夜琢磨的情形之下,已然掌握了七七八八。
除了最后一门白首太玄经,和其他几门内功修炼之法除外,那侠客岛上,其他诸如轻功、剑法、拳掌之类的武功,追忆早就修炼的谙熟于胸。
而他刻意不练那白首太玄经和其他几门内功心法,却是自有一番道理的。
要知道,追忆自幼奇遇无数,获得了很多武林耋老的真传。
因此,他不但各门各派的武功绝学,全都一股脑的记载在心里。
更有无数令武林人物梦寐以求的内功心法,也一一记载在自己的脑海里。
其中便有九阳神功、易筋经、天竺洗髓经和伐骨神功等等,更是被他修炼到了极高的境界,全部聚在他一人的丹田之内。
除此之外,他还曾经在虚竹的指点之下,记忆了逍遥派北冥神功、小无相神功和八荒六合神功等等。。。
如此多盖世内功的修炼心法,全都记在他的心头,却又怎能让她再有非分之想,再去多练一门内力呢?
不要说没有这份贪念,即便是往这方面多想一下,追忆也是避之不及的。
因为,单就体内的四道真气,相互之间不相上下的胶着在一起,已然让他头痛不已了。
哪里还敢再练一门奇功,再又多增加一道不同的内力呢?
因此,追忆不敢修炼那白首太玄经和其他几门内功,却也是无奈之举。
但是,他却又不知,那白首太玄经奇功,却是相当于侠客岛上所有武学的总纲一样,来的那般重要。
而其他几门内功,却也是修炼白首太玄经之前,用来扎根基的基础内功。
因此,如果不学这些基础内功,就无法修炼白首太玄经。。。
而不练白首太玄经,却是无法将岛上的其他武功,融汇在一处。
当年那石破天练成白首太玄经之后,在内力鼓荡之下,不知不觉之间,将武功使将出来。
后来,木岛主和龙岛主联手试探之下,更是激得石破天将侠客岛上所有武功,在不假思索的情形之下,一气呵成的使将出来,其时剑法、掌法、内功、轻功,尽皆合而为一,便是这白首太玄经之故。
而且,石破天当年与龙、木二岛主切磋到最后,情不自禁的纵声长啸,霎时之间,将谢烟客所传的炎炎功,自木偶体上所学的内功,从雪山派群弟子练剑时所见到的雪山剑法,丁当所授的擒拿法,石清夫妇所授的上清观剑法,丁不四所授的诸般拳法掌法,史婆婆所授的金乌刀法,都纷至沓来,涌向心头。
最后他随手挥舞之时,已是不按次序。
但觉不论是何门何派的武功,皆能做到随心所欲,既不必存想内息,亦不须记忆招数,石壁上的千百种招式,自然而然的从心中传向手足。
因此,白首太玄经上的内功心法,固然威力强大之极,而且更有一个好处,其实对于追忆来说,乃是极有用处地。
要知道,中国的儒家思想,乃是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精粹。
尤其是在两千多年的时间内,中国的儒家文化,曾经数度受到外来文化思想和本土文化思想的碰撞和冲击。
但是,最终中国的儒家思想,却是始终能够做到兼容包并,将各派的思想包融于儒家思想之中。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汉代之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这便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兼容包并。
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势中国本土化;道教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南宋时期,一代大儒王阳明精通释道儒三派之精华,吸取了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又将儒学与其他诸学派进行了一次融合和提升。(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