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沐也正是明白这一点,才提议城内的所有民居和官署。
在和平时期,火灾可能仅仅是大火本身,一旦遭遇了战事,就可能整座城池都被烧毁,让敌军轻而易举的攻破城池。
就比如后世,那些红砖建造的房子,都是电器起火为主,很少听说过有点根火柴之类的,就把整座楼都给烧了的。
“敢问陛下,皇宫的话……也是用红砖筑造吗?”孔尚贤提出来一点。
“这个……你觉得呢?”
“……”
孔尚贤很尴尬,瞬间觉得自己很白痴。
这还用说吗?
当然得用红砖!
不过,却不能是一般的红砖,外表肯定比内在是要好的。
比如雕花、楠木、紫檀木这些,必定是最基本的东西,就算是杨沐不交待,也应该要办得妥妥贴贴,一目了然,不该存在任何的悬疑。
“此事容后再谈吧,接下里的一段时间事有点多,你们要多担待一二,再过些天会有各国的使队陆续抵达,此次会盟与上一次不一样,是一次展示我大苍实力的一个大好机会,也希望能促成我大苍的商务部,与各国之间有更多的合作,为我大苍今后的发展,添加更大的助力。”
两位丞相也深以为然,又探讨了一下如何接待各国皇帝的事宜。
之后,孔尚贤问道:“陛下,会盟在即,我大苍作为此次伐晋之战中最大的功臣,对瓜分晋国一事,不知道有何策略?”
“不好说,晋国这一次只是元气大伤而已,远远没有到灭亡的地步,诸国不可能逼之太紧,我联军所侵占之地也好商量……最紧要之处,无非就是王畿了。”
杨沐刚巧也对这件事头疼,不管如何,在会盟之前,苍国的内部肯定要是要商定一套策略的,虽然在这件事上皇帝能够独裁,但是毕竟是为了将苍国的利益最大化,杨沐也怕自己心里的计划不够周详。
如何吞下战果,是一件非常需要政治智慧的事。
自大礼王朝衰落以来,一直有一个传统。
但凡实力大国,在诸国冲突中总要多方斡旋和折冲,使战事结局最终能为各大国所接受。
就比如这次瓜分晋国,没有各方实力大国的协商密谋,一国要将之吞并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连彻国,都不太可能。
在此会盟之际,需要考虑的更加的多。
晋国背弃诸国而设下计谋,私自吞下了王畿之地,结局便是被千夫所指,被诸国共乏。
苍国正是明确了诸国之利害,才促成了合盟攻晋。
伐晋之大战,除了吴国在战端刚开始的时候退出,其余的参战诸国都是出了大力的,就连曹、兰这两个国家,都有将近一半的兵力损失,到了瓜分胜利果实的时候,苍国如果吃相太难看,肯定会引起诸国共愤。
在苍国考虑瓜分胜利果实的时候,还要考虑的就是云国。
尽管民间有传闻,说是云国发兵伐晋,是因为愚忠天子,也为自己的扩张正名,或者是因为想成为苍国的血盟这个说法,杨沐一直都是嗤之以鼻的。
作为一个当了七八年皇帝的人来说,对那种戏文里追崇的大义之说,向来是从心底里藐视的,邦国利害岂能如此荒唐?
云国把大军交给苍国统领,这不仅仅是断定伐晋之战能成气候,而且还断定了伐晋之战,无法灭了晋国的道理。
若不然的话,云国岂不是助涨了苍国?
终究,云国若是想要发展壮大,在地理上距离苍国不是十分的遥远,晋国覆灭的话,对于云国这个尚在发展中的国家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云国出兵便是断定了两点。
其一,诸国动荡,未必能撑持到底。
其二,晋国能够将诸国联军抵挡在本土之外,联军未必有能力接连挫败晋军。
惟其如此,才会有这种不动声色的方略——既维护与周边大国的盟友之情,又能让诸国两败俱伤,而云国只不过是付出了微小的二十万兵力而已,粮草等都不需要操心,便能够给联军强大的信心,与晋国斗个你死我活。
这其中的关窍,自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但是大抵的意思,也不过如此。
兰国与曹国,也该是这个意思。
甚至包括吴国,可能一开始就期望看到这个结局,最后看到家门口有便宜可占,便先对邵国用兵了,随后又坑了楚国一把,本来按照形势的发展这场大战几乎就能结束了,伐晋之战中最获利的应该是巩固了霸主地位的晋国,和夺占了邵国土地,又成功将楚国坑害的吴国。
只是没想到,苍国异军突起,一举从北境挫败了晋军,长驱直入,攻下了晋城……
总之,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如今王畿掌握在苍国与楚国的手中,晋国的东部大片地区,被苍国、楚国、云国所占领,甚至是出兵了的康国,在后期也夺占了少量的城池。
会盟商谈时,肯定不能按照此种军队布局来划分利益的。
最明显的,就是王畿之地,那魏国、阮国、曹国、兰国肯定是想要掺和上一脚,就算是曹国与兰国无法直接占领土地,肯定也会采取与阮国置换城池的方式,夺得一些利益。
“两位爱卿以为,此次会盟我苍国该持何种态度?”杨沐颇为头疼,直接问两位丞相。
略为思考之后,范宏济说话了,道:“老臣这辈子也没出过苍国,所以对军事有些不知,并且也不建议陛下采纳我等文臣的言论,该占得什么土地,还是得要问前线的将士才可。”
孔尚贤也在一旁附和,道:“诚如右相大人所言,王畿之地是我大苍日后西出之要地,攻守便利如何,是首要堪虑之处,同时日后若是迁都,肯定也要考量如何控制,臣恳请陛下,派出一些工部与兵部的官吏,前去勘察地形,同时召回一些前线将领,询问划地之法。”
“也对,这一点倒是朕忽视了,你们所说的的确有这个必要,如果是划分了一些被山川阻隔之地,管控起来也十分不利,如鸡肋一般,反而劳神。”
杨沐很赞同这个观点,于是立即下诏,按照两位丞相说的办,同时也将此方法推及到了其余各军,一一照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