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有缺失代替,看到括号之后请不要订阅,等作者修改补充)
……
……
……
管事连忙回答道:“当然有,这应该是米记商铺给阿郎的孝敬,我每次都接收下来安置在后厨库房。”
“他每年送我们多少?”
管事很奇怪阿郎怎么突然问起这下人才关心的问题,只好如实回答道:“启禀阿郎,他们每年孝敬一石。”
“才一石?”杨国忠皱起眉头琢磨,胡椒现有的市价六百贯一斗,一石也不过六千贯,比起高尚所估算一年几百万的获利,可算是九牛一毛。
根据高尚的说法,这个米查干就是李嗣业在长安豢养的商贾。这件事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当初就是李嗣业给他引荐了这个商人,还奉送了大量的胡椒钱粮。这三两年来李嗣业在长安花钱极度大方,无论是收买官员,还是向皇帝敬献千秋礼都是一掷千金。
他身为安西北庭河西三镇节度使,正好掌控着通往西域的商路,自然有办法掌控胡椒的运输线路,供养一个坐商不成问题。但他靠这个赚取了这么多钱,却只给自己分润一石胡椒,实在是太过抠门!
杨国忠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西域商会掌控的可不是这么一个坐商,他们每年靠接力运送的胡椒已经多达七百多石,经过今年驿路的大肆扩充之后,运输量已经超过了一千石,中间商已经遍布河西、关中、蜀中、洛阳等地。
他的内心还是有点纠结的,虽然兼任三镇节度使的事情让自己非常不满,但李嗣业并未公开与自己唱反调,况且他功勋卓著,最近极受皇帝宠爱,且在朝中也党羽众多。而且每年他都要派人送自己不少礼物,这样查他实在抹不开面子。
但若是不查,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每年聚敛大量的钱财,自己只能吃他牙缝中漏出来那些,实在寒酸。无论于公于私,这样无动于衷实在不是宰相所为。况且他李嗣业身居三镇节度使,对自己掌控西北藩镇实在不利,如果此次能够查出他以藩镇之利敛财与民争利报给圣人,圣人必然不悦,下旨取掉他三镇头衔中的一个,他权力减弱之后,想必也会对自己恭顺许多。
但查他这种事情也不能做得太明显,免得无端造出太多麻烦,倒不如明面上派出两个人以朝廷的名义去查,不诬告不夸大其词,给他弄个堂堂正正,让他无话可说。
只是这两个人的人选该如何定,需要一人刚正不阿,也需要一人擅长变通以互补。
他立刻吩咐管事道:“你立刻去把中书舍人窦华叫到府上来,就说我有要事详询。”
“喏,我这就去。”
半个时辰之后,窦华踩着木楼梯来到了长廊中,穿过隔扇间躬身对杨国忠叉手道:“杨相,你唤我何时。”
杨国忠对他招了招手:“来窦华,坐下说。”
“本相欲命人调查一桩掌控商路,大肆敛财,与民争利的大案,但涉及之人身居高位掌握兵权,所以需要一个忠勇无畏和一个懂得察言观色,知晓进退的人为互补。你身边可有这样的人,可为我举荐一二?”
窦华抬头细细思虑,随后对杨国忠说道:“既然是查案,就应该从大理寺和刑部中寻找人手,我倒是认识两位朋友,其中一人担任大理寺司直,名叫元载,另一人担任刑部郎中,名为
唐代的地方行政系统,在唐代前期,采用州、县二级制。到唐代中期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同时出现了新的二级行政区——府。
州的长官为刺史,其下属僚佐主要有上佐、判司和录事参军。上佐指长史、司马,没有具体职事,辅佐刺史处理州事,但又往往成为安排闲冗官员的职位。因此唐代后期的中、下州一般都不置上佐之职。判司指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六参军,与朝廷尚书省六部相对应,具体分管州的官吏考课、礼仪、赋税、仓库、户口、驿传、刑狱和工程水利筹各个方面的事务。录事参军则负责监察举劾本州六曹官吏,相当于朝廷御史台与尚书左右丞的职责。此外,唐代的州级官员还有经学博士、医学博士、市令等,分别负责学校、医药与市场交易。
唐代县的长官为县令,下设县丞、主薄和县尉,作为主要僚佐。县丞是县令的副手,相当于州上佐;主薄负责勾检稽失,监察官吏,相当于州录事参军;县尉负责管辖诸曹吏员、追捕盗贼,相当于州判司。唐代最盛的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全国有府州三百二十八个,县一千五百七十三个,可见唐代地方官吏系统的庞大。
随着时间的发展,唐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府与道的出现。唐代把京都和曾作为陪都的州,为显示其地位的重要而称为府。府的设官与州相同,仅名称稍有变化,如其长官改称尹,副长官改称少尹等。此外,在边疆地区还设置都护府,以管辖广大边境区域,都护府的设官也与州相同,仅其长官称为都护与副都护。
道在唐代前期,是一种监察区。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因山河形便,分天下为十道”。各道由皇帝不定期派巡察使或采访使巡视,监察地方官吏和了解各地情况。开元二十一年(733),唐玄宗“又因十道分为十五道,置十五采访使,检查如汉刺史之职”。唐代后期,道的长官观察使一般都兼任节度使,拥有军权,权力更大,形成大小不等的方镇。各个方镇管辖的行政区域也称为道,这样的道到唐宪宗元和时有四十七个。正如宋人洪迈指出:“唐世于诸道置按察使,后改为采访处置使,治于所部之大郡。既又改为观察使,其有戎旅之地,即置节度使。分天下为四十余道,大者十余州,小者二、三州,但令访察善恶,举其大纲。然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谓之郡府,权势不胜其重。”道的长官的下属,有副使、行军司马、判官、使、掌书记、推官、巡官、衙推等一大批幕职官员。
唐代府兵结构,折冲府约一千三百人到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