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三国之最强皇帝

第一四九章闹事的上门了

三国之最强皇帝 剑花如梦 5490 2024-11-16 03:08

  第一四九章闹事的上门了

  洛阳永和里,唐家宅邸之中,马元义召集了洛阳方的十余位骨干教徒,一起商议对策。

  虽然张曼成已经赶赴冀州了,但是马元义身边来自荆州的教徒,依旧不少,这些日子下来,荆州方与洛阳方的骨干之间,已经隐隐的产生了对立。

  唐周虽然没什么本领,但是他毕竟是洛阳的渠帅,马元义一上来就将唐周拿下,在他自己看来,是一心为公,执行教规,但是在跟着他来洛阳的荆州教徒眼里,却是马元义借机立威,重新夺回洛阳方的领导地位。

  再加上洛阳乃是帝都,繁华之地,让这些来自“偏远地区”的教徒,羡慕不已,因此对于长期在洛阳“享福”的洛阳方徒众,他们自然也就有一种妒忌的心态在里面。所以,仗着洛阳方的渠帅犯了过错,而自己又是“来自荆州方的”马上使的部属,这些荆州方的教徒,不免就对洛阳方的人,态度上就有些轻贱了。

  洛阳方是太平道最重要的大方,地位素来尊贵,当然对荆州方表现出的轻贱和敌意,十分的不满。每次议事的时候,两派骨干都要唇枪舌剑的争执一番,今天的议事,也不例外。

  “牛祝师,这么多天了,眼看史贼就快要在整个洛阳城完成种痘了,你们却依旧是一动不动,真不把马上使的命令当回事么?”荆州方的一名祝师诘问道。

  “哼,那史贼一干人等,身边时刻都有护卫严加保护,哪有那么容易得手?”牛祝师反驳道。

  “切,你牛祝师不是自称剑术高明,打遍魏郡无敌手吗?怎么连几个酒囊饭袋的京师子弟都对付不了?你手下的剑客都是白吃饭的吗?”那名祝师依旧不依不饶。

  “你也不出去打听打听!”牛祝师大怒:“弘农王属下的卫士,可都是从各地的剑客、游侠当中,通过比武选拔出来的顶尖高手,随便拿出一个人来,武艺都不在我之下。何况人家出门办事,都是十人一队,每个种痘的区域,至少会布置两队,而我手下也不过十来个剑客,贸然出击,与飞蛾扑火何异?你若是有那个本事,尽管去试一试好了!”

  “嘿嘿,我就不信,他们的防备就一点疏漏都没有?再说了,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刺杀史道人,你们若是有半分为大贤良师效死的决心,我就不信,十几个好手突然袭击,会杀不死史道人。”

  “唉,黄祝师何必如此为难牛祝师呢!这洛阳的花花世界,谁不想留着性命好好享受?不过,话说回来,你们洛阳方平日里,也的确太懈怠了吧?那弘农王广招剑客、游侠,怎么不见你们派人渗透进去?如果当时能早作谋划的话,如今下起手来,可就方便得多了。”另一位荆州方的祝师语带讥讽,而且将话题转进到了“渗透”一事上。什么拼死一搏,这就不难为你了,但是平时的渗透工作,这本来就是你们洛阳方的本职,这都没做好,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那位姓黄的祝师闻言,连忙点头赞同:“聂祝师言之有理,我看你们分明就是没有用心办事!”

  “这些事情还用得着你们现在才提醒?你当我们没有试过?可是弘农王是出了名的精明、谨慎,他门下的剑客、游侠,全都是被查究过身份的,其中有一条,就是要严查门人是不是我教的骨干分子。那个叫什么‘纠察队’的队正胡旭,就跟个积年的老吏一般,鼻子灵着呢!而我教在洛阳,毕竟是在公开活动,教中的人员身份,哪有那么容易保密?最后,也只有一些外围徒众入选,可是一年两年的下来,他们早就被弘农王给管教得服服帖帖的了!我们派人去联系、打探消息,他们都是敷衍了事,支吾几句罢了。这种情形之下,你让我有什么办法?要不然,不如我退位让贤,由你们来试试好了!”牛祝师气得满脸通红,同时,心里也颇为委屈,自己怎么就遇到了弘农王这个难缠的对手呢?难不成对方真是……

  “罢了,不要争执了!”马元义出言喝阻道。对于两派的争执,他也很是头疼。但是,荆州方的人,他不能不用——毕竟他离开洛阳两年多了,洛阳方的人事他已经生疏了很多,使唤起来不顺手,需要依靠荆州方的心腹为他办事。而另一方面,在洛阳办事,又岂能抛开洛阳方的人?没有洛阳方的人配合,荆州方一群初来乍到的外来客,又如何能办得成事?

  “弘农王和史贼,倒是挺小心的,看来,想要拍刺客刺杀史贼,夺取痘苗,已经不大可行了。”马元义拈着胡须,微微叹了口气:“为今之计,只有智取了。牛祝师,听说那痘苗并不是十分可靠,在接种之时,仍然难免有人死亡?”

  “禀上使,确有此事。”牛祝师道:“不过,几率的确很小,一百人当中,最多也就七八个,大部分时候,只会有一两人死亡。”

  “哈哈,无妨,虽然从总体上来看,死亡的人数的确微不足道,然而,对于死了家人的那些人来说,亲人平白无故的因种痘而死,岂会没有一点怨言呢?我们只需要从这方面入手,发动人去闹上一闹,让人们对种痘法心存疑虑,不敢接受。这样一来,至少可以暂时遏制住史贼的发展。只要拖过今年,等到了明年我们按期起事,一举拿下洛阳,那史贼和他的正一道自然是不足为虑了!”马元义志酬意满的说道。

  马元义口中的“史贼”,此刻正在弘农王府中,举办一次规模颇大的讲道大会。这次来听讲的,可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都中有身份的大臣、王侯以及贵戚。这一次的讲道,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正一道在洛阳上层社会的流行程度,所以史道人一点都不敢怠慢。

  而且,这次听讲的对象,有很多饱学的儒士,他们可不像目不识丁的小民那样好忽悠,万一当场辩论起来,如果自己出了丑,那正一道的形象也就算是毁了。

  幸好,史道人能从一个毫无背景的穷道士,混成如今名满京师的仙人、真人,靠的就是不怕艰难险阻,遇强则表现得更强,发挥得更好的拼劲。所以,面对可能的质疑乃至刁难,史道人放稳了心态,大叫“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咳咳,当然,这只是刘照发现史道人在平静的神情之下,暗藏着高昂的斗志后,暗地里的吐槽而已。

  果然,在听过史道人宣讲完正一道的基本教义之后,一些人抛开什么神仙、轮回这一套不理,直接跟史道人讨论起“太极”来。

  太极这个理论,源自《易经》,这部相传是周文王所作的经书,在经过孔子的注解、作传之后,成为了儒家的经典之一,无论是《十三经》还是《四书五经》,其中都包含了《易经》。在东汉,也有许多学者研究这部经书,别人不说,汝南袁氏传家的学问,就是《易经》。除了袁家,当世的很多著名人物,包括马融、郑玄、荀爽、刘表,以及再往后的虞翻、陆绩、王弼等人,都是研究《易经》的行家里手。

  所以,探讨太极就必然避免不了探讨《易经》,而探讨《易经》,纵然在场发难的,都不是什么著名人物,然而以《易经》的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史道人又岂是那么容易应付过去的?

  好在,《易经》这本书,也很得道家的看重,庄子就对其倍加赞赏,声称《易经》可以“通阴阳”,所以,史道人身为道士,对《易经》多少也有些了解,而在与刘照探讨完善太极理论的时候,更是在《易经》方面下了不少苦功。

  一番辩论过后,史道人总算勉强应付了下来。在场之人,也都颇有讶异之色。方才的辩论,如果是不知道底细的人,还以为是在太学里发生的经义辩论呢!而侃侃而谈《易经》的史道人,又哪有一点“方术之士”的样子,倒像是一个饱学的儒生一般。加上继承自后世大儒张载和王夫之的“太极新解”的理论,在场之人,听后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也就自动忽略了史道人在经义方面的疏漏之处——毕竟这是一种新理论,还需要继续完善嘛!

  刘照在场外细细观察了人们的反应之后,也是长舒了一口气,这次赌博,算是侥幸成功了。看来历史上革新了天师道的寇谦之所走的,亲近儒家的路子,是有他的道理和效果的,而寇谦之本人以道士之身,兼通儒家典籍,正是他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大会之后,不少富贵家的子弟,都纷纷来找史道人,表达了信奉正一教的意愿。虽然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只是冲着“善恶轮回”而来,想跟着史道人修一修道,积一积福,好在来生继续投个富贵人家享福。但是,看在他们的影响力非同一般的份上,史道人还是耐心的传授给了他们静修的法门,并且将正一道的教义,也顺带传授了一些基本的概念给他们。

  就在史道人春风得意,一帆风顺的时候,一场变故悄然发生了。

  史道人忙着讲道、收徒,种痘的重担,便落在了张氏一人的肩上。这么多天四处忙碌,经张氏之手种过痘的人,不计其数,因此,张氏也被洛阳百姓尊奉为了“女仙人”,甚至有人说她是“玄女临凡”。

  随着刘照编造的鼓书故事的流传,上古之时,上天派遣玄女下凡,教授黄帝兵法的故事,已经在市井之间流传开了。因此,当人们看到救死扶难的张氏时,便不由自主的将她和玄女连系了起来。

  这天,张氏正在统计这一批次种痘的结果,突然,院子里传来了一阵喧哗之声,杂噪之中,甚至还有哭声。张氏放下了手中的竹简,赶忙出门来到了院中。

  两名卫士死死的堵住了院门,而院门外面,一家人正抬着一张门板,上面躺着一个人,浑身上下都用白色的麻布罩着,显然已经身故了。

  看到张氏出来了,一个男子起身,大声喊道:“我阿爹平日里无病无灾,身子硬朗着呢!可是里长偏偏要强迫我们一家种什么痘苗,如今可好了!把我阿爹给活生生的害死了!”

  张氏闻言,眉头一皱,虽然这次种痘,一直强调自愿,但是,事关正一道的发展,史道人为了加快进度,不免给地方上的官员施了一点压。之前一直没有人闹事也就罢了,如今有人出面这么一闹,而自己这边本身又有一些理亏,处置起来,还真有些棘手。

  张氏走上前,正欲说话,旁边的卫士,已经拦在了她的面前——张氏的重要性,仅次于史道人,卫士哪敢让她出去犯险?

  张氏摆摆手,示意卫士让开。看到张氏执意坚持,两名卫士只好不情不愿的让开了路,放张氏过去了。

  “这位郎君,令尊不幸过世,我们也深觉哀痛。可是种痘难免有些风险,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毕竟痘疮乃是恶疾,哪有那么轻易就能防治的?如今种痘之人,一百人中,仅有两三人不幸蒙难,这已经是大不易了。痘疮这种恶疾真要传染开来,可是会危急整个乡里,乃至周边好几个县的。如今,承担一点风险,却能让全家都平平安安,从此再也不怕痘疮,这个险,还是值得去冒的。”张氏费尽心思的组织言词,想说服眼前这家人。

  “你说得轻巧!死得又不是你家阿父!再说了,这什么痘苗能防治痘疮,是你们红口白牙的一面之词,真正的效用,有谁见过?说是防治,却让好生生的人先得一次痘疮,这不是害人么?谁知道你们这是什么妖法!”那男子手指着张氏,唾沫飞溅。

  “那后生,休要对张仙人无礼!我们这么多人种过了痘苗,全都安然无恙,你家阿父不幸过世,那是他命该如此,有什么好抱怨的!”旁边有个老丈看不过去,呵斥了起来。

  “我就知道!那史道人背后有弘农王撑腰,而你们阿附贵家,各个只知道向着史道人,欺负我们这门寒家小民!今日不给我一个说法,我这条贱命就放在这里了!”那男子的话音刚落,门板边上的其他家人便随之放声嚎哭了起来。

  嚎哭声惊动了周围的人,人们纷纷围过来观看,那男子见人多了,死死咬住“痘苗未必就能防治痘疮,只会害人”,大声的向围观的人宣传起来。

  一旦有人出言维护,立刻会被那男子扣上一顶“阿附权贵,轻贱小民”的帽子,还有人说着种痘法是天子、弘农王率先以身作则,验过的,肯定不会有错,那男子又紧紧咬住“天子与弘农王都曾因种痘大病一场”,驳得在场之人哑口无言。

  “就连当今天子、弘农王那样福禄深厚的人,都抵挡不住这痘苗的侵害,你我小民,又哪有本事抵挡?我看,这一定是史道人的妖法,有他不可告人的目的,说不定,他就是想借痘苗来戕害大汉百姓,颠覆我大汉朝廷啊!”

  这时,就连张氏,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毕竟刘宏、刘照父子二人因种痘而大病一场,几乎不治,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想瞒瞒不住,想解释又解释不通。最后,张氏只能尽自己所能,将痘苗防治痘疮的原理,给大家解释一番。

  “诸位,妾身小时候,曾经患过痘疮。”张氏一边说,一边指着脸上痘疮留下疤痕,说:“这些疤痕,便是证据。你们当中有经过事的,自然能辨识得出。痘疮虽然凶恶,患者十不存一,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凡是曾经患过痘疮却能够有幸痊愈的人,从此之后,终身不再罹患此疾,这一点,我想大家也都有所耳闻。而且,年初宫里的迎春殿发了痘疮这种恶疾,当时我就在迎春殿执事,亲自侍候患病的苏美人,最后,迎春殿上上下下,包括苏美人在内,全都病发身亡,唯有我安然无恙,这也是明证。所以,想要不受痘疮这种恶疾之苦,就先要患一次痘疮。只不过,痘疮这种恶疾实在是凶猛,如果是自己不幸患上的,那就只能听天由命,根本无法救治。但是,如果是通过重重筛选、祛毒的痘苗患上的,那么经过细心的调理,就可以安然康复。自然,难免还会有人因此不幸过世,但是,权衡利弊之后,朝廷还是决定推广天下。所以,请大家放心,痘苗绝对是能够防治痘疮的,如果实在有人不愿意冒险,可以不接种,我们不会强迫大家,回头,朝廷会颁下令旨,严禁地方官员强迫百姓种痘,请大家放心。”

  听了张氏的话,大部分人脸上的疑惑和恐惧,都逐渐消散。那男子见状,又大喊道:“既然如此,那你们可敢将种痘术公诸天下?天下名医众多,你们的种痘术是否有效,到时候自会有公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