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祖坟
政殿外,张扬看着面前的三个棺椁,他倒是不怕死去久远的尸体,他就是觉得不对劲,僵硬着脖子回头。
柳公公一直靠着门站着,清了清嗓子,“五殿下,皇上还在殿内等着呢,还请五殿下开棺。”
张扬转过头,脸就阴沉了下来,父皇的举动可不是信任,明显是怕有危险,他是被推出来的,同样是儿子,只因为他从小没养在身边,退后一步抿着嘴,“开棺。”
已经守着的护卫,拿着开棺的工具将棺椁撬开,棺椁打开一股腐味散开。
张扬捂着口鼻,等了一会看着护卫都好好的,才示意人上前去查看。
柳公公见小公公仔细查看,点头,柳公公才亲自上前,等到了棺椁前,瞪大了眼睛,随后飞快的往回走,推开政殿的大门。
柳公公道:“皇上,三个棺木有一个棺木是空口的,里面只有衣服,另外一个棺内是个孕妇,衣服腐烂还是能看到腹部的隆起。”
皇上站起身,已经能确认不是陷阱了,打算亲自去看看,“走,带朕过去。”
太子秉承小心的意思,“父皇,还是让仵作亲自看看吧。”
皇上想了想又坐下,对着柳公公道:“等仵作来,清理陪葬的用品。”
柳公公,“是。”
周家村,昌智站在屋檐下发愁,这天像是漏了一样,大暴雨已经下了两天,“这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
苏萱也发愁,“今年真不是好年头。”
昌智叹气,“是啊。”
刚开始下大雨都挺高兴的? 地里还是缺水的? 现在都希望雨能停了。
苏萱看着连成线的雨水,“幸好丁管家一直有存储的习惯,家里的木柴够烧了? 水也够用。”
昌智道:“我从小就没见到过这么大的雨? 还好咱们这边的河是小河,地势也高不怕爆发洪水。”
苏萱点头? “家乡的确是块不错的风水宝地了。”
昌智又惦记京城? “也不知道京城下没下雨,这场雨下在京城一带该多好。”
苏萱在老家? 但是手下的管事时常会送信过来,今年的天气反常,她在江南的庄子今年大雨不断,京城附近的庄子遭了旱? 她知道持续的升温京城一带的旱情有些严重。
京城? 竹兰接到了礼州的来信,礼州下了雨,虽然没缓解旱情? 但是情况还好,只是果园能保住果树不错了,今年产量不能指望。
武春还说? 边境一带外族也遭了旱? 边境一带不安稳。
竹兰抿着嘴? 持续下去,没有吃的,边境一带也会起战乱。
雪梅见娘皱着眉头,“娘,礼州的情况不好?”
竹兰收起了信,“礼州的情况还行。”
雪梅见娘不多说,也就不问了,笑着道:“京城附近大了不少的井,我公婆说附近的百姓感念皇恩。”
竹兰有了一丝的笑模样,有水灌溉就不至于绝产,“去年是丰收年,家家户户都有余粮,能挺到些日子,等买的粮食回来,哪怕减产也能分到一些救济粮。”
雪梅已经不指望买的田地赚银子了,只希望能多大一些粮食,“朝廷为百姓够粮,百姓都清楚,人有了念想哪怕有旱灾也是团结的。”
竹兰笑着点头,皇上和太子都是明君。
皇宫内,仵作已经仔细检查过,汇报道:“男子腿骨断裂,脊椎骨也裂开,应该是摔死的,孕妇的肚子并不是孩子,打开腐烂衣料是腐烂的枕头,孕妇的死亡应该是大出血。”
幸亏了骨头还算完好,否则真看不出来。
皇上手里的珠串转动的更快了,做了一个假的肚子,假肚子掩人耳目,那么孩子还活着,如果死了应该有孩子的骨头,抓紧了珠串,“你可检查仔细?”
仵作对自己的经验有自信,他是最好的仵作,“回禀皇上,臣检查的很仔细,错不了。”
皇上示意仵作下去,随后看着托盘,托盘上是已经清理干净的陪葬品,玉佩是最显眼的,皇上拿过玉佩,边角没有纹路,这是嫡支男性的玉佩,随后又拿起一对玉佩,这是成对的玉佩,他听娘说过,嫡支的夫妻有都一对成对的玉佩,棺椁是荣家嫡支逃出来的夫妻。
至于另一个空置的衣冠冢,他可不认为逃走会带着仆人,所以还有人活着,就是不知道活着的是男是女。
皇上皱着眉头,也不知道现在是否活着,战乱十年是否还活着,十年战乱死了太多人,兵匪屠了太多的村子和城镇,皇上心里发沉,如果活着,应该来寻他才对,但是没有!
齐王等人看着父皇脸色变幻,大气不敢喘。
皇上闭着眼睛,没找到就有希望,睁开眼睛,“梁王接旨。”
梁王心里苦,他真不想查了,还是要硬着头皮上前,“儿臣在。”
“朕命你即日启程东北,一寸一寸的给朕查,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梁王,“.......是。”
这关键时刻,他不想离京,非常的不想,父皇竟然支他出京!!
齐王不管梁王是否被雷劈了,抬头望着政殿的柱子,父皇这是明明白白的告诉老四,你歇了心思吧!
楚王心里平静,他没想开前一定会不甘,现在心里波澜都很少,就是不知道老四会不会放弃了,估计不会,老四的性子,哪怕是悬崖也要搏命的。
太子目光冷然的盯着老四,这次的机会看在父皇的面子,他给了,如果老四不抓机会,太子眼里有着杀意,老四养了不少人,已经踏破了他的底线。
皇上余光扫了一眼太子,太子感觉到了,抬起头温和的笑着。
皇上收回目光,心里叹气,“老四,你明日就出京吧。”
梁王不甘的与父皇对视,最后败下阵来,抿着嘴,“是。”
齐王真的感觉到了父爱,父皇也是爱他们得,只是江上更重要,传承更重要。
周家村,下午的时候,暴雨终于停了,只是山上出现了坍塌。
明清匆忙的跑过来,“昌智叔,山上坍塌的位置与您家的祖坟很近。”
昌智猛的站起身,祖坟,他们家几代的祖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