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十五章 卖
这个要求不高,赵顼立即以粮价太贱伤农为名下诏,朝廷用一千五百万缗钱购买粮食。在这之前,从前年到去年再到夏收,朝廷已经准备了大批粮食,但未来不仅是供出征的将士食用,一场大战,陕西与河湟也多少会伤及元气,西夏的农业更是全面性的破坏,西夏打下来还要占领,想占领就得安抚,不然西夏残余势力再象李继迁那样来一个敌进我退,敌退我进,西夏就是占下来,过了几年又会易手。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最主要的。
至此,粮食已经准备完毕。但不让西夏人警觉,大多数放在京畿一带,暂时不运向西北。
郑朗又说道:陛下,可以派使对李越王朝警告,特别是那个李道成,让使者直接对他说,若他不老实,我朝不介意对交趾清君侧,再诏让苏缄出知桂州,兼任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
熙宁大旱前李日尊去世,其子李乾德继任,李乾德此时才几岁,朝政由权臣李道成掌控,可是这个李道成很不老实,勾连谅山诸部使三关以南各地区产生了严重的动荡,随后河湟大捷传出去,交趾这才害怕了,派使来贺宋朝大捷。
现在李乾德仍不大,才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交趾朝政仍控制在李道成手中。但宋朝由于逼困于契丹与西夏,重心仍在西方与北方,不但对南方,就是西南许多地区,宋朝只能暂时放在一边。只要不出大乱子,朝廷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郑朗为相,也是无奈困于这种形式。这几年,不但交趾不太安份,西南也有动荡。
但西南动荡原因很多,也有宋朝的民族政策错误。官员之错,当然更有各蛮部桀骜不驯之错,想要西南安,首先要解决这种种千头万绪的纠结,然而必须花大钱去修路,交通不便,朝廷官员官兵不能轻易到达各部族,就无法治理。然后王化,改善百姓生活,可西南山高水远。即便郑朗有金手指,也无法使当地百姓生活得以迅速改善。
西南暂时不管,不过伐夏时一定不能让交趾在南方闹事。这些年朝廷治理南方,苏缄也活动在南方,颇有威信,不过苏缄也老了。因此郑朗又说了一句:若等西夏事了,陛下可以将苏缄召回京城。
嗯,这是一个能臣。
郑朗走出皇宫。
秋已深,落叶纷纷。
忽然一支锤骑从街上行过。引得先街道两边百姓全部驻足观看。
因为马匹多了起来,宋朝骑兵陆续增加,包括步兵,也教导他们会骑马。非是让他们在马上作战,而是在一定时候,利用战马将行军速度提高。这是全能化的一面,但郑朗却将兵士集中化。
宋军重甲骑兵最少。但不能说它就不起作用了,正面战场上重甲骑兵冲击力仍很大的,因此保留了一支重甲骑兵。在改团编军时,郑朗将重甲骑兵分为锤骑兵与刀骑兵,全部选择身强力壮的兵力,锤是铁锤,刀是大刀,增加重甲骑兵的杀伤力。锤骑兵平时训练以练锤术为主,其他的为辅,这也叫术有专攻,让他们技艺更熟练,那么战斗力也会更强。
轻骑种类更多,有射骑,也就是专门在马上游射的骑射兵,还有胡刀骑,非是重甲骑兵那种大刀,而是郑朗推广出来的弯刀,掷骑,在马上掷投短斧短矛的兵种,以及槊骑兵枪骑兵矛骑兵,矛骑兵手中执的是长矛。步兵又分成盾牌兵枪兵刀兵斧兵棒兵弓箭兵弩兵,以及对臂力要求严格的神臂弓兵,还有专门克制敌人骑兵的钩镰枪兵削马刀兵削刀斧兵。
原先还有砲兵,也就是投石机兵,现在改成石炮兵,以及几种新式真正的火炮兵种,甚至还包括医务兵种。
想要宋军恢复汉唐时的战斗力,那是不可能了,因此郑朗意图将各种兵种细致化,使他们变成一部严密的机器,通过军纪与完美的配合,将其战斗力提高。
各个兵种在郑朗眼中,作用是平等的,比如百姓轻视的医务兵,他们作用难道比骑兵差吗但百姓不这么想,特别是两种重甲骑兵,让他们最仰慕。
听着百姓的议论声,还有一些少女眼中的热情,郑朗又看着这支重骑,哭笑不得,对仆人说道:备车,载老夫去城外。
喏。仆人备好了车子,将郑朗拉到郊外。
一是郑朗现在对政务渐渐放手,空余时间多了,二是他刻意去郊外看棉花去的。
几乎所有人眼光一起集中在几种杂粮上,一个个全部忽视了这种新式棉花。
但它的作用,不亚于任何一种杂粮,甚至按照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未来还超过了这几种杂粮。
郑朗来到郊外,看了看,又问了问。
棉花同样开始收获了,因为是才移载到宋朝的,虽精心照料,产量仍不是很高,与一些高产的粗绒棉相差不大。这也是造成诸人轻视的原因之一。
实际它的产量在未来会远高粗绒棉,并且皮棉比例更高,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的棉纤维,因为它的纤维长,不需要缠杂蚕丝,就可以织成精美的棉布。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未来棉布价格会猛烈下跌,那么越来越多的百姓能穿上新衣服,甚至麻与葛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挪出更多的耕地空间。其意义不可想像。
不但这种细绒棉,今年在兰州与秦州渭州又挪出七千顷耕地,种植从西域引进过来的长绒棉。七千顷耕地棉花,是无法满足西北百姓需求的,但能满足前线兵士的需要。
仅是这一条,就为国家节约大量经费。一个兵士所需的棉被棉衣与布料不是很重,但几十万兵士呢为了满足几十万兵士的需求,必须从中原一步步地将这些用品运向西北,得用多少钱帛
同时种植棉花虽累人,但是它的经济效益更高,大肆种植棉花,会给西北许多百姓带来富裕。
不仅是这个棉花。这两年大丰收,西夏经济瓦解,也不敢犯边了,这一年西北十分平静,因此让宋朝腾出来更多的财富,郑朗自春天起,从国库里拨出五千五百万缗钱,储备了大量的粮食物资武器,其中为武器盔甲动用了三千万缗钱,虽然经郑朗这一折腾。国库又再次空荡荡的,但至少征伐西夏所需的武器物资准备了九成以上。但与粮食一样,为了不惊动西夏,多在京城。
这才是战争。
没有战前精心的准备,仓促而战,危矣。
秋去冬来,宋朝这边十分平静,西夏那边继续苦逼。
看上去,宋朝似乎没有任何对西夏用兵的趋向。但不介意宋朝对西夏落井下石。
自从西夏银行崩溃后,宋朝立即封锁边境,严禁任何商贾将宋朝货物走私到西夏,这更使得西夏百姓雪上加霜。
出现这种局面。关健就是银行。
为此,两派大臣吵个不休。
后党责备保皇派,保皇派要恢复汉礼,现在仅学习一个银行。看看成了什么局面。
其实所谓的汉礼蕃礼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趋向,保皇派若成功恢复汉礼。等于将梁氏的政策推翻,梁氏危矣。若连汉礼都立不起来,更不要说从梁家手中将政权夺回。
面对后党的无理取闹,保皇派同样不甘心,所谓的银行是谁的主意,梁永能与梁氏的主意,并且为什么要设立银行,若不是梁氏不顾大局,非要向宋朝用兵,绥州会不会失去,兰州会不会失去,需不需要设立银行,从老百姓手中骗取钱财。
本来经济困窘,两党争执不下,更使得西夏百姓民不聊生。
在这种情况下,李清又找到了冯高,说道:李将军,如今国家到了生死存亡时刻,你是先帝的栋梁之臣,不能坐看西夏覆灭。
梁家控制着西夏的军政财大权,后党占据上风,李清想李秉常真正掌握政权,不得不借助冯高四将的力量。
冯高睁起眼睛,无力地说道:李清,我老了,只想过一个太平晚年。
李清多机灵,这个老家伙话中有话啊,于是上前深施一礼,道:李将军,就算你想过一个太平晚年,也要为子孙着想,而且国家危在旦夕,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陛下是天,太后也是天,与昔日没藏讹庞不同,冯高仍摇了摇头。
李将军,非是针对太后,而是铲除梁乙埋等奸邪之辈,没有此数人蛊惑太后,太后与陛下母子联心,我国有救。
李清,对方力量很强啊。冯高仍没有答应,但话音渐渐松驰。
李清劝说良久,冯高这才说道:李清,你给老夫两天时间,让老夫考虑考虑。
冯高不仅冯高一人,还有吕毅赵善金与魏治方,若这三兄弟不答应,冯高也不会答应,李清无奈的离开,心中忐忑不安,不答应事小,就怕这四兄弟做四姓家奴,去梁氏哪里告密。
但他哪里知道,随后消息就悄悄送到宋朝京城了。
两天后冯高派人将李清请来,说道:李清,老夫与老三老四老五商议过了。
他们怎么说
他们也担心,本来我们手中有一些兵权的,然自从葫芦川战役后,梁大相几乎全军惨败,开泰却保住了三军,这反而遭到梁乙埋的排挤。
正是,奸邪当道,国家怎安
冯高心中暗骂了一句,国家不安才是好事呢,否则我们得到那一年落叶归根脸上没有表露出来,道:是如此,看到国家如此,我们也心痛,可因梁大相的排挤,我们手中都没有多少兵权了,想匡扶皇室,力量薄弱啊。
冯高说完,看着李清。
想要我们帮助你可以,你得将你的底牌拿出来。
李清会意,说了几个名字。
这十几个人于是开始商议,如何举事。
然而这次精明的李清悲催了。
前面在商议,后面就让冯高将消息卖给梁乙埋。
梁乙埋听后大惊失色,连忙秘密将冯高喊到府上。冯高一五一十将事情经过交待,梁乙埋说道:李将军,这次多谢你们兄弟四人了。
明面上看起来冯高几人做法品德很不耻,可是若冯高四人与余下发难,有可能就让他们得功,那么梁家凶多吉少了。梁乙埋又说道:李将军,你且等。
说完立即进宫,向梁氏汇报。
梁氏听后脸上阴云密布,半天后说道:哀家这个儿子算是白养了。
太后,怎么办
你让李岩四人率兵将这些贼党击杀。
太后,让我去吧。
勿用,这四人看似老实,实际狡猾之极,每每投机皆能成功,必须让他们亲自动手,不然以后又能反哀家。
让冯高四人亲自动手,等于向西夏全国宣告,他们背叛李秉常,投靠了梁氏,自此与保皇派再也没有了回旋余地。并且梁氏心中还有一个想法,这些年屡屡与宋朝开战,败多胜少,这也是西夏缺少得力大将之故。这几人颇有军事才干,绑捆到自己战车上,就能为自己所用。
梁乙埋带着任命书下去,通知冯高,冯高假意面露难色,过了很久这才答应。
卖李清,正是为了谋换梁氏的信任,重掌兵权
第二天黎明,冬天来临,城中一些旮旯里积了一层白霜。忽然无数兵士涌入兴庆府城,闯入一些权贵家中。其中包括几个皇叔,以及李清。
李清猝不及防,迅速让吕毅率领兵士将一家老小抓获,李清反应过来,自己最担心的事发生了,破口大骂道:李岩李段明李开泰李茴,你们这四个无耻四姓家贼,将来一定不得好死。
吕毅努了一下嘴巴,手下亲兵会意,上去一刀将李清脑袋削去。随后梁乙埋又率领冯高仁多零丁,将李秉常囚押起来。这次变故,西夏举国大哗,许多人暗中唾骂冯高。
但冯高一直是宋朝的大臣,所做所为为了宋朝平灭西夏,又怎能算是四姓家奴
西夏的十月事件发生,郑朗所期盼的东风也就到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