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马王爷

第070章 春入长安

大唐马王爷 东风暗刻 4506 2024-11-16 03:46

  高峻闻言呵呵一乐,对那人道,“但愿借你吉言”。又问他为何到了这种地步,那老人道,“这个娃娃是我的孙子,他父亲原是可汗卫队中的旗手,去年死在战场上了。他母亲也改嫁去了别处。”

  老汉说,只因可汗常动刀兵,自己祖孙二人老的老、小的小,在颉利部只能算无用之人,不想再给思摩可汗添麻烦,因而带了孙子想去大唐境内找处安定的村子、或是给人家做个部曲,或是买半亩地,趁自己能动,把孩子抚养长大。

  “哎,如今看来,买地是不用想了!银子已没有了!给人家为奴,看来也成了泡影,谁会要个腿瘸之人!”

  高峻道,“大漠里的狼也是怪,专抢银子!”他一直认为这老汉是让狼咬的。

  老汉说,“不是狼,我是被颉利部那位新任的罗副丞相带人打伤的。他们带了狼牙齿子的铁棒,难怪你会看错……原来可汗对族人南北往来之事倒不多计较,但是他来之后,不知与可汗说了什么,一下子就控制得严了起来。”

  高峻一边听他说,一边察看他腿上的伤势,看来下手之人成心只想废了他,并不往致命处打。只有一条腿能凑合着接上,另一条却是彻底废了。

  高峻懂得接骨之法,让老汉忍了痛,双手握了老汉那条麻杆一样的细腿,运力一拉一合,把断骨接上,只是没有止血药。他去找了一段结实木头,挥刀削了两片夹板,将那条腿夹住了。只是没有绳子捆缚。

  高峻把毯子展开铺在地上,用乌龙刀切了两指宽的带子,一点点地为老汉把伤腿绑扎好。对他说,“你是想再去唐境,还是想回去?”

  老汉愁道,“我想去又如何,要钱没钱,要腿没腿,无亲无故的带了个小娃娃谁会接收。”说着脸上再次拢上一片愁云。

  “这个你不用管,从今后我高峻便是你的亲故。我可与你写封信,你带着去西州柳中县牧场,找刘武牧丞,他见了信自会接收你。”

  老汉听了又要磕头,让高峻止住。将他抱上那头驴背,又将孩子递到他的怀里。干粮和水、银子俱都留给他,“你骑驴到了牧场村,会有人向你要它,你自管替我还了。”

  待要写信只是没有纸,只好把最里面衬衣撕了一块。又没笔,高峻抽出宝刀,食指在刀尖上浅浅地划了一下,鲜红的血立刻流了出来。

  高峻写了书信又告诉老汉道,往南到了赤亭守捉,副使高让也可以求助。老汉听了千恩万谢,又道,“恩公,你把驴子给了我,自己又骑什么。”

  高峻道,“我也许就回不去了,还要驴子做什么……只是可惜了这把宝刀了!”

  老汉一听,呜呜哭道,“我只想绝处遇到了恩公,今后日子或许苦尽甘来……怎么,你这是要去赴死么?”高峻不置可否。

  老汉道,“恩公不生,我岂能离你而去,不如就随你北去。我不知你犯了何罪,但你这样的心地哪有必死之刑?老汉拼了性命,也要向可汗喊冤……即便不成,也定要为恩公办了后事,有生之年定要日日陪伴恩公!”

  思晴一直在边上看高峻做了这些事,看他救助老汉祖孙尽心尽意,也暗暗地受了感动。心说,这祖孙二人还是我颉利部的人,为什么却想离了故土南去?打人的虽是那位副丞相指使,多半也是自己的同族人。想不到,一位大唐的官员,对待这无亲无故的二人也有如此的耐心,一点一滴都不马虎。

  再看高峻忙了这一阵,额上有了一层细细的汗珠,正在愣愣地想老汉的话。思晴想,这么多天才发现他原来有多英俊,痴痴地看了他有些走神,高峻问她话也没听到。

  “我也想这里离了南方太远,看老汉一时半会的下个驴都不能,万一夜里再遇狼群,不是反倒害了他和孙子!公主你的意思呢?”

  高峻问了两遍,思晴才转过神来,试探着说道,“高大人你说的不错,再说你这驴子……你这……等你办完了事一路带他回去,岂不更为稳妥!”

  老汉听这位高大人叫思晴公主,认出思晴身份,在驴上作揖道,“既然公主说恩公能回去,那就一定没事的,老汉这就与你们同行。”

  思晴一听有些糊涂,在想自己此行的目的。方才的话抛却了所有的枝蔓,只拣内心里最想说的话随口说了出来。这是自己最想说的话么?

  长安古都坐落于渭水南岸、终南之北,山川拱会,帝王之都。早春二月,街头的的柳枝已然微微泛青,再有些日子,那满眼的绿色将会在所有的街坊间镶上一道翡翠花边儿。

  唐人尚道,几乎各个坊间均有道观庵堂,在整座长安城中,称得上中等规模的就有二十六座之多。紧邻了西市的崇化坊,正在长安城西城墙下。只因这里地处偏僻,又挨了闹哄哄的市场,坊间并没有高官大户的家宅。

  也正因如此,崇化坊东南角的清心庵并没有什么香火。偶尔来这里进香的,也都是在丫环陪伴下匆匆而来的中、下户的小姐,多半会问些情意中的事。再就是挎了菜蓝子的普通民妇,刚由市场上回来,在这里上柱香、许一下愿。

  附近的女人都说,庵中有位道号作“纯青子”的女道士,最能善解人意,任你是愁肠百结,也能几句话替你梳理清楚。

  早上,清心庵来了位大户人家的丫环,身上所穿绫罗衣裙随着她急切迈动的脚步,把苗条的身子勾勒出来。她一进门,轻车熟路地就找到了这位纯青子。

  “小姐,这些日子家中事多,夫人让我接你去府上住些日子。”

  “你代我回复了夫人,就说我已无意红尘俗事,让她不必挂念着我就是。”一句话如玉碗轻敲,风动银铃。随后,这位身披淡青色道袍的纯青子转过身来。

  丫环看了眼前这位年仅十九岁、凤目红唇的美丽女子,一缕青丝由她的道帽中泻了出来,“崔嫣小姐,你并未落发,说什么红尘?正该回去一趟才是正理,不然夫人又要怪罪我了。”

  “我不落发,只是答应了夫人不好反悔,若非这样,这些烦恼丝早就去了……总之我不会去,你告诉夫人,早没有崔嫣这人了,这里只有纯青子而已。高府的大院门朝哪开也不关我一个出家人的事……你去吧,以后再不许来这里,说不定我哪天就云游访仙去了……我这里来了施主,你走吧。”

  丫环意有不甘,但看小姐已转身去迎新进门来的施主,这才转身离去。

  此刻,位于皇宫脚下的兴禄坊,高阁老府上的大门内外,仆人们正在出出进进。高慎行刚从外面回来,低头入内。让他挂念不下的,是他的侄子高峻被颉利部所告之事。

  高慎行是不必去早朝的,自十天前父亲由朝上下来说了高峻的事,高府一家人的心就没有平静过。

  父亲说,高峻领了柳中牧的人,打死打伤颉利部牧民三百,抢了马匹二百,更有甚者,还将颉利部思摩首领的二弟给打死了。此事已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大唐对于未曾明着反抗的周边蕃属向来本着安抚之策,不但事事商量、还常有赏赐。如今这事就像是天上打了个响雷,把上至玉皇大帝、下至泥土中的蚯蚓都惊动了!对此事的处理,无疑正有不少的首领、可汗们盯着看结果。

  高慎行想着心事,在大门内看到五哥高审行,这事是五哥的儿子干出来的,无疑让高审行成了长安城内的一个焦点。但是他看得出,五哥在极力的回避着这件事。

  太宗皇帝接到颉利部的告发,虽然没有立即下达旨意进行处理,只说派出飞使去西州柳中牧察问详情,这已经是看了高阁老很大的面子。但是具体的情况回来后、事情又是个什么样子,连父亲都说不好。

  一家人此刻都聚拢到议事的大厅里,高慎行看了看,家中哥六个,除了大哥家的高畅、二哥家的高峪、五哥家的高峻和崔嫣不在之外,其余的竟然全都到齐了。

  而不在的四人之中,崔嫣也只算是外姓人,与高家并无血缘。除了她以外,另三位竟然都在柳中,他们恰恰又是高慎行最不反感的三人。此刻,三人中的高峻又是狂风暴雨的核心,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高阁老虽已年近古稀,但身子骨还硬朗,对于高峻在西州做下的事情,他也说不好最后会是个什么结果。这个高峻虽然从十几岁就被丢到了杨州,现在又到了柳中,简直是离着高家这棵大树的树根越来越远了。

  高阁老想,即便如此,他也是自己的孙子,能为他遮避一下总得试试的。当朝的宰相长孙无忌是自己的外甥、已故的长孙皇后是自己的外甥女,真为此事闹得红脸他是不在乎的。此刻他坐在宽大的椅子上,只想听听儿子们对此事的言论,看看能否从中理出一条清楚点的脉络。

  长子高履行道,“父亲,我看这事八成不会好办,那颉利部虽已不如当年强悍,但怎么说也算一号,唉,高峻侄子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去惹了他们。”

  高履行因娶了太宗第九女东阳公主,品级在兄弟几位中也是最高的,官拜滑州刺史,正四品下阶,平日里他的意见父亲是最看重的。渐渐的高履行也把自己看成了高家下一代中的掌门人。

  不过话说过后,高履行看父亲并无明确的表态,闭着眼睛似乎在等下文,于是又说,“无论如何,父亲你在这件事情上一定要体现出我们高家的姿态来。”

  “什么姿态?”高阁老要听的是这个。

  “这个……我倒没有细想过……不过我想,高畅是不能再让她在西州那里胡闹了,听说郭都督的二儿子已去接她了,看她的意思是想在西州完婚。”高畅正是他的女儿。

  “至行,你对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高至行是阁老的二子。

  见父亲动问,身为从六品上阶的国子监助教高至行慢慢开口。在兄弟六人中,他的官阶只大过了六弟,比一些侄子辈的人也是不如。不过因他说话持重,父亲总喜欢听听他的意见,“父亲,我听说颉利部人都凶悍异常,而高峻侄子不过是养马放牧,怎么会伤人、抢马、还伤了思摩的二弟?依我看,这事并没有那么简单。俗话说知子莫如父,不知五弟是什么看法。”

  众人一齐看向高审行,高审行脸一红,说道,“这东西在扬州就闯过祸,本想放在远一些的地方不会惹麻烦,谁知这麻烦倒越惹越大了!总之全凭父亲定夺,到时绝不能牵连到族中兄弟就是了。”话语间有将高峻这枚弃子扔得更彻底的意思。

  高慎行未曾说话,倒是他的女儿高尧一听不干了,“五伯你怎么、怎么这样说!我峻哥哥是个什么人难道你不了解,他的牧场里我去过,要污告他伤了颉利部三百人,谁信?把饮水放料的都拉出去也做不到呀。”

  对于女儿如此抢白五哥,放在平日里高慎行早就制止她了,但今日高慎行不但未加制止,反而频频点头道,“父亲,我看尧儿说得在理,柳中牧我是去过的,即便有似是而非的事,我看也是对方无理。”

  正说着,门人来报说去西州的特使回来,先来拜见阁老。这是临去之前,高阁老特意暗中交待的,于是除阁老外大家纷纷起身相迎。

  特使只有四十上下,也不多话,寒暄几句直入正题,取出一个布包儿,恭敬地放在高阁老面前的桌子上。

  阁老看了看布包,上面有郭孝恪的笔迹,这是不能拆开的。阁老用手摸了摸,里面软软的,夹了个硬芯儿。看来小孙高峻的身家性命都在这里面了。他摇了摇头,又问了些具体情形,命人赏了来人,让他带了布包离开。

  一切都在明日见分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