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之石头新记

第二百一十七章 千金散尽还复来

  傅秋芳没想到,濯清会让尚报对当下时政做评论。

  傅秋芳问道:“二爷不是一直不让我们针砭时弊,怕朝廷查封吗?”

  濯清笑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这样做,我是看看皇上的态度。如果朝廷反应激烈,尚报再调整策略,或者干脆就停刊。”

  濯清觉得目前形势下,如果皇上要收紧手中权力,舆论控制是必然的。

  与其到时候被查封,不如现在试试看。不行就主动关了,毕竟林妹妹她们的性命要紧。

  科举考试出现舞弊行为,这既是政事,也是文人的事,尚报对此发表看法也属正常,濯清决定借这个机会试试水。

  反正黛玉、宝钗、湘云、傅秋芳她们都得到了锻炼,以后想复刊也很容易,到时未必非要在都中这个深水潭里游泳。

  现在许多理工学院和外交学院的生员,经常会给尚报投稿。尚报影响范围,已经不仅仅在都中的闺秀圈。

  加上广告的作用,许多商家富户也会订阅尚报,主要是寻找商机,发布广告等。

  濯清的战略就是进两步再退一步,慢慢让都中百姓习惯读报,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为理性思维和科学知识传播创造条件。

  在农业社会,统治阶级都希望社会阶层固化,结构稳定,所以通常都是重农抑商,控制舆论。

  这对国家有利有弊,利就是社会稳定,弊就是发展缓慢。

  傅秋芳并不知道濯清想得这么深远,她心里高兴,濯清与她一起商议尚报的主题,显然是赞同女子有自己的事业。

  虽然尚报的道路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

  以后应该会有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大家闺秀,不仅仅只在家相夫教子,也会有自己的事做。

  濯清并没有留宿枕霞阁西院,因为老太妃派鸳鸯来,请他去正堂议事。

  鸳鸯深得老太妃的喜欢,时不时把她从潇湘馆喊去服侍自己。

  鸳鸯原来就是侍候贾母的,最擅长的就是和老太太打交道。

  鸳鸯聪明伶俐,模样又好,把老太妃哄得开心不已,一个劲地夸濯清眼光好,选了个好庶妃。

  鸳鸯领着濯清走去正堂,他看到鸳鸯细细的腰,笔直的腿,心下有些意动,便对鸳鸯说:“多时都没让你服侍我,不如今晚你来侍寝?”

  鸳鸯多聪明的女子,一听就知道濯清动了色心。

  鸳鸯现在辅助探春和黛玉,负责帝国银行许多事务,可谓帝国银行内务里,仅次于平儿的第四把手。

  这一切自然是濯清给她的,得罪谁也不敢得罪濯清。

  鸳鸯笑道:“今儿恐怕不行,老太妃最近有些落枕,要我服侍她睡觉呢。等几日,老太妃身体好些,再去服侍二爷!”

  濯清虽然遗憾,但反正是自己锅里的肉,早晚都是被自己吃,也不急于这一时。

  老太妃看到濯清请安,连忙喊他起来,老太妃说道:“今儿喊你来,是为浮儿的婚事!”

  原来甄姨娘得知,濯清年底一下子要娶九位妃子,这还是有名号的,没名号的庶妃、侍妾还有一堆。

  甄姨娘坐不住了,本来几年前,濯清只和黛玉一位闺秀定了亲,水浮都有了好几位侍妾。

  如今濯清一下子娶回去这么多妻妾,远远超过了水浮。

  甄姨娘开始对老王爷发火,说他偏心长子,庶出的次子就不重视。

  这就是冤枉老王爷了,濯清这些妻妾,基本都是濯清自己找的,或者自己找上门的,跟老王爷一点关系都没有。

  老王爷没办法,只能找了一些适龄闺秀,让水浮挑选。

  老王爷急切之间,根本找不到这么多美貌女子,年龄要适合,家世要匹配。

  要知道濯清那些“美人”,可是前前后后,断断续续网罗了好几年才有如此规模。

  老太妃明显语气带着打了翻身仗地喜悦:“你甄姨娘的意思,希望年底乘着你办喜事,水浮也一起把婚事办了,到时候东西两府,双喜临门!不知道清儿意下如何?”

  濯清笑道:“这是好事,三弟和我年纪相当,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这样王府还能省下不少开销!”

  老太妃不以为然道:“拉倒吧,还指望她省钱,她只嫌浮儿找的妻妾没有你的妻妾多。”

  甄姨娘比老太妃年轻多了,老太妃原来还有一个儿子,濯清只是次子。

  甄姨娘凭借自己年轻貌美,赢得了老王爷的心,老太妃干脆搬到随园来住,眼不见心不烦。

  如今老王爷年龄大了,慢慢觉察到老太妃的好,时不时借着来看孙子、孙女的名义,来陪陪老太妃,两人关系缓和不少。

  老太妃虽然对孙子、孙女疼爱,可是终究比不上对儿子的爱。

  在老太妃眼里,濯清就是完美的儿子,模样好,本事好,勾女人的本事更好,全面碾压水浮。

  获胜者总是更宽容,濯清笑道:“三弟为人刚直,与我相处融洽。婚礼是人生大事,母亲也不要太抠了,该花的银子就花,不够的从我这拿!”

  老太妃冷哼道:“我要不是看在浮儿的面子上,才不会搭理她!如今西府这边开销也大,我和老王爷商量了一下,我出三十万两银子,让你甄姨娘自己操办去。”

  濯清暗自好笑,自己婚礼需要花销一百多万两,这还是省了许多繁琐的礼仪,老太妃却只肯给水浮出三十万两银子。

  当然了,三十万两银子在别的府邸,就算是荣国府,这嫁娶的预算也是最顶格的。

  濯清想了想对老太妃说道:“母亲你出三十万两银子,儿子再拿二十万两银子给三弟。这样东府的婚礼也不至于太寒酸,免得不知情的外人,说母亲厚此薄彼!”

  老太妃叹口气道:“外人都只知道我们郡王府富裕,有的是银子。可是谁家没有本难念的经,我们府上开销也大,用银子的地方也多啊。”

  濯清安慰道:“母亲,有道是千金散尽还复来,只要后世子孙成材,还怕赚不回来银子吗?”

  老太妃心疼银子,问道:“清儿,你哪来这么多银子?”

  濯清笑道:“现在春夏之交,都中粮价奇高。我购买的占城稻米,已经陆续运抵都中了。儿子就算是平价出售,也能赚不少银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