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毛遂自荐——被君王赏识的捷径?(2)
因此,要做到明察,首先要审时度势。为什么要把审时度势放在首位呢?这是因为,时势造就功业。我们过去常说,时势造英雄,这话不错。顺应时势,自然会成就英雄。但另一方面,逆时势而强行,也同样会成为英雄。楚霸王项羽难道不就是这样吗?尽管项羽以悲剧告终,但悲剧的英雄也是英雄,甚至是更加令人同情的英雄。
因此说,做英雄不难,敢于玩命就行。建功立业就不一样了,必须顺应时势才能实现。谁都想建立功业,谁都知道要顺应时势,但究竟时势是怎样的,却要下一番工夫来察明,不是所有人想认清就认清得了的。
邓禹其人,只是一介文士,虽然领兵打仗立下了不小的战功,但比他勇猛者有之,比他战功显赫者有之,比他富于谋略者也有之,为什么偏偏要把他放在功臣的“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呢?这是因为,邓禹为刘秀指出了天下大势,并根据这种时势订立了战略目标。根据我们上面所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项羽和刘邦打仗,刘邦屡战屡败,但最终在垓下把项羽团团围住,让他上演了霸王别姬的一幕。这是因为,刘邦的战略是对的,而项羽失败就失败在大的战略方针上。
刘邦会用人,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他采纳了张良等人的谋略,顺应了时势,成就了功业。而刘邦的后人刘秀颇有乃祖的遗风,也接受了邓禹的主张。因此,西汉和东汉的建立,是颇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五、房玄龄投靠李世民
房玄龄(公元579年—公元648年),字乔,齐州临淄(今属山东淄博市)人,自幼聪敏,博览群书,有惊人的洞察力。在隋初,一般人根据当时的太平景象,认为隋朝政权将会长期稳定,而房玄龄从隋帝“无功德”、诳骗百姓且皇族内部互相倾轧等情况得出结论:隋朝灭亡“可翘足而待”。
隋炀帝继位后滥用民力,挥霍无度,驱使千百万农民建东都,修西苑,开运河,掘长堑,筑长城,通驰道。又数游江都和巡边,沿途各地常有几十万人迎送,极其奢华。还多次进攻高丽,人力物力耗损巨大,使“耕稼失时,田畴多荒”,水旱灾害不断。短短几年,隋朝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各种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些隋朝官吏也拥兵自重,伺机取隋而代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五月,太原留守李渊在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辅佐下起兵反隋,挥师南下,沿汾水进军关中。
在李世民所部进抵渭水以北时,房玄龄从隰城(今山西汾阳西)赶来投靠李世民,当上了记室参军。随后,在唐军入据关中、建立唐朝及李世民挥军取河陇、北救晋阳、东定中原、攻取河北等统一战争中,房玄龄均“罄竭心力,知无不为”,给秦王李世民出谋划策。作战中,唐军每歼灭一部敌军,别人都争着寻求珍宝之物,房玄龄则总是先收揽各种人才,安置在幕府之中。发现有谋臣猛将,房玄龄便想方设法与之结交。因此,那些谋臣猛将均愿为李世民“尽其死力”。在用人问题上,房玄龄还常给李世民出主意。例如,杜如晦原是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迁陕州长史。房玄龄认为杜如晦人才当用,便向李世民建议说:“杜如晦,王佐人才。大王欲经营四方,非如晦不可。”李世民接受了这一建议,将杜如晦又调回秦王府。后来,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跟从李世民东征西讨,参谋帷幄。“玄龄善谋,如晦能断”,二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李世民,为唐朝统一中国立下巨大功勋。李世民称赞房玄龄为“汉之萧何”。
六、杜如晦的进身之路
杜如晦(公元585年—公元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少年时聪悟好学,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认为其“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隋大业中,补滏阳尉,不久即弃官归里。李渊父子进入长安后,杜如晦到秦王府任兵曹参军。
杜如晦刚当上秦王府兵曹参军,就显示出超群的才华。不久朝廷欲调杜如晦任陕州总管府长史。秦王李世民感到秦王府的英才外迁实在可惜,便问计于房玄龄。房玄龄说:“秦王府的僚佐外迁者虽然很多,但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是王佐之才。若大王守藩端拱(保持现状不求进取),则此人无所用之。若大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不可。”李世民闻言大惊,说:“尔不言,几失此人矣!”因而,李世民奏请唐高祖李渊,仍然将杜如晦留在秦王府中任职。在唐统一战争中,杜如晦跟从李世民,西平陇右的薛举、薛仁杲和河西的李轨;北救晋阳,击破刘武周;东定中原,消灭盘踞洛阳的隋残余势力王世充和窦建德领导的河北义军;攻取河北,镇压窦建德旧部刘黑闼领导的义军,南灭在江陵(今湖北江陵)称帝的萧梁后裔萧铣;平定在丹阳(今江苏南京)称帝并统治江淮一带的辅公祜。在历次作战中,杜如晦都“参谋帷幄”,“剖断如流”,深为秦王府诸僚属所折服。秦王府改称天策府时,杜如晦作为重要僚属“从事中郎”受到画像表彰,并名列榜首。画像上的赞语是:“建平文儒,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
七、李靖主动示好
在唐王朝的开国功臣中,李靖沉厚恭谨,才兼文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杰出军事家、政治家。李靖长期追随李世民,为大唐王朝东征西讨,战功卓著,并因此出将入相,成为贞观时期权力中枢的核心人物之一,后人多尊称他为李卫公。
李靖本名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生于一个官僚士族家庭。其祖父李崇义,为后魏殷州刺史、永康公;父李诠,为隋朝赵郡太守。李靖姿貌英伟,少年时代即通读书史,以文才武略而闻名。李靖胸怀大志,时常对亲近的人说:“大丈夫如果能遇明主,逢对时势,一定要建功立业,博取富贵。”其舅是隋代名将韩擒虎,文韬武略,饱读兵书,有一次与少年李靖探讨用兵之道,对他赞赏不已,抚其背感叹地说:“可以与我谈论孙武、吴起兵法的,只有你啊!”
隋朝大业末年,身任隋朝小吏的李靖觉察到李渊的图谋,但由于缺乏政治经验,对隋王朝还抱有幻想,所以他决定要告发李渊。李靖没有料到,他的这一行动差点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成为隋王朝的殉葬品。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太原公开起兵,李渊集团乘农民起义军主力瓦岗军在东都洛阳一带与隋将王世充相持不下、关中地区非常空虚之良机,迅速南下渡过黄河,直取长安。于是,李靖就成了李渊的阶下囚。李渊对李靖恨之入骨,决定将他处死。
临刑之际,李靖毫无惧色,大呼道:“你唐公举义兵,本来是要为天下除暴乱,成就一番大事业。值此大业未成之际,为什么要因为一点私怨而杀壮士呢?”李渊见李靖仪表凛然,言语雄壮,且所言极为中肯,竟心中迟疑起来。就在这时,正在一旁注视的李世民知其决非等闲之辈,顿生英雄相惜之情,早已坐不住了,连忙起身,然后长跪向李渊求免。李渊见此,便顺水推舟,赦免了李靖。李世民正在大肆网罗人才,便将李靖延入幕府,任用为侍卫军官。李靖见李世民少年英雄,便谢他再生之恩,愿以死相报,追随其左右。李靖,因祸得福,从此如蛟龙入海,奋展雄威。
八、赵普主动投靠赵匡胤
赵普(公元922年~公元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今属天津)人。后周时,赵普是为赵匡胤的亲信幕僚,帮助赵匡胤策划陈桥兵变。北宋建立后,赵普历任枢密使、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太祖死后,赵普帮助宋太宗制造了所谓的“金匮之盟”。
唐末、五代战乱不断,赵普的祖先虽然都是官吏出身,但不是由科举入官的,都是藩镇僚属。赵普少年时也曾读书,但没什么成就,也谈不上学识,科举之途无望,遂步父、祖后尘,投兖州镇为僚属。
赵普与赵匡胤的初次相见是在滁州。当时,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领兵在淮南作战,生病于滁州,赵普不仅朝夕侍奉,又与赵匡胤父子攀附为同宗。不久,后周退兵,滁州复归南唐,赵普调任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同年,赵匡胤升任殿前都指挥使,随后又兼领匡国军(同州,今陕西大荔)节度使,升赵普为节度推官,赵普从此投入赵匡胤的幕府,成为赵匡胤的心腹。
周世宗死后,年仅7岁的柴宗训即位,为赵匡胤篡夺帝位提供了良机。赵匡胤改领归德军节度使,赵普升为节度掌书记。公元960年正月,在赵匡胤的精心策划下,指使人谎报北汉和辽军入侵,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便仓促命赵匡胤率禁军北上抵御。在赵普等人的策划下,赵匡胤顺利地“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大宋王朝。
九、李善长投靠朱元璋
在封建官场上,有不靠真本事吃饭的:吃特饭的是皇上老子,他们凭的是世袭;吃霸饭的是豪门权贵,靠的是门第;吃软饭的是寅缘附会者,靠的是出卖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但这些人难以在历史的河流中流芳百世,他们不是匆匆的过客就是臭名昭著的小人。
李善长胸有大志,腹藏韬略,等候时机投靠明主朱元璋,身效法家、谋比萧何,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总会有许多有才之士没有被重用,终其一生郁郁而不得志。但也总有人是幸运的,即使是不惑之年才得志,也终究可以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一路攀升,直到权倾朝野。李善长就属此例。
李善长(公元1314年—公元1390年),字百室,定远(今属安徽)人。李善长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博览群书,智谋过人、心怀襄助帝王成就霸业的强烈愿望。
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郭子兴与孙德涯等起义将领不和,其麾下的朱元璋率徐达、汤和等24名骨干人物离开濠州,往南到定远一带发展。通过此举,李善长一眼就看出出身贫寒、暂居人下的朱元璋有成就大业的气势,绝非等闲之辈,心中顿生归附之意。朱元璋率军进攻滁州,行至途中,李善长率家乡老小前往迎谒。朱元璋得知李善长是颇有声望的乡贤,对他优礼以待。欢声笑语之际,李善长以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启迪朱元璋。朱元璋虽读书不多,却心有灵犀一点通,顿时对法家的法、术、势产生浓厚兴趣。朱元璋对李善长如获至宝,将他留在身边,执掌书记,负责军中文字事务。
这一年,李善长已40岁,正值不惑之年。李善长投靠明主朱元璋,兴奋不已,决心从此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
加入红巾军后,战事频繁。每逢战斗,李善长运筹帷幄,表现出惊人的政治和治军才干,逐渐成为朱元璋深为倚重的谋士。
十、主动投靠的胡惟庸
胡惟庸,安徽定远人。历任明朝主簿、知县、通判、佥事等职。公元1373年,升右丞相,后进左丞相。胡惟庸在他任相期间,凭借皇帝的宠信,骄恣渐露,在朝中有恃无恐,结党营私,对皇权造成极大威胁。为了罢中书省、废丞相,朱元璋经过缜密的考虑和多方面的改革,逐渐削弱胡惟庸手中的权力,相权和皇权的斗争不断激化。胡惟庸为此密谋起事,后被告发,朱元璋借此诛杀胡惟庸及其家人。此后,朱元璋以肃清逆党为名,大规模地屠杀,坐诛者三万多人,株连蔓引,十几年未靖。胡惟庸伏诛后,朱元璋定制不设丞相。
胡惟庸在朱元璋起事后便追随左右。当时太师李善长柄政,胡惟庸以黄金200两行贿于李善长,从此青云直上。朱元璋称吴王后,由于李善长的推荐,胡惟庸被召为太常少卿,不久升为太常寺卿。朱元璋建国后,胡惟庸更是春风得意,三年后便入中书省,拜中书参知政事。
公元1373年,右丞相汪广洋出迁广东参政,胡惟庸升为右丞相,四年后迁左丞相,汪广洋仍为右丞相。但自从汪广洋第一次罢相后,中书省的大权实际上全由胡惟庸一人独揽。
十一、纪纲晋升之路
纪纲(?—公元1416年),山东临邑人。县生员(即秀才)出身。纪纲年轻时头脑灵活,巧言善辩,总想出人头地。燕王朱棣起兵发动“靖难之变”反对建文帝后,率军南下攻打南京。大军路过山东临邑,纪纲听到这个消息,赶忙跑到燕王马前,跪下叩头请求朱棣收留自己,并表示愿意忠心耿耿为之效劳。燕王与纪纲交谈一阵,觉得十分投机,认为此人可用,于是就把他收留下了。纪纲虽然是个秀才出身,但善于骑马射箭,武功不错。纪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奸诈狡诘,善于揣摩人意,察言观色,溜须拍马,看风使舵。因此,纪纲很受燕王青睐,给了他一个“忠义卫千户”的官干。纪纲一路上鞍前马后,为燕王效尽了犬马之劳,因此当朱棣攻下南京,继承皇帝位后,马上提升纪纲为锦衣卫指挥使,令他执掌皇家亲军,并管理诏狱。在他的指使下,其下属诛灭了建文朝的忠臣几十家,屠戮、株连亲属几万人,造成了一个又一个冤狱。纪纲很善于揣测明成祖的心思和旨意,到处派遣特务(即校尉),探察百官和百姓的隐私,搜集他们的点滴言行,抓住一点把柄,就作为他们的“罪行”,大做文章,然后上报给皇帝朱棣,朱棣又把处理大权交给纪纲。纪纲往往苛求细节,施以严刑,大搞逼、供、信,罗织罪名的把戏,有的甚至屈打成招。明成祖认为这一切都是纪纲对他的忠诚,因而把他看成自己的心腹,委以重任,提升他为都指挥佥事,并仍然让他执掌锦衣卫事务。同时,明成祖也把一些惹他生气、动怒,或他看着不顺眼的太监武臣等,统统交给纪纲,让他处置。纪纲往往是带到自己家里,先是热情招待,让他们洗澡更衣,然后酒肉款待,并安慰他们说:“请你放心,如果我见到皇上,一定替你美言,请求皇上宽恕,赦免你的罪行,让你早日回去,与家人团聚。”但这一切绝不是无偿的,更不是纪纲发什么善心,而是以此诱骗被害人的金银财宝,索取大量钱财的手法。一旦将被害人钱财榨尽,纪纲马上就改变脸色,将被害人拉到刑场处死完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