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依然像刀子一样,从西西伯利亚平原上刮过。.
@@@@@@@@@@
四月下旬的托木斯克,昼夜气温仍旧在零下徘徊。与湿暖的东南热带相比,这里的人们才刚刚渡过一个永生难忘的残酷寒冬。飞机沿着铁路线进入野战机场时,楚南清晰地看到,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已经布满大群在国民警卫队和中亚联军士兵看押下,重铸路基的苏联战俘,工程兵也正指挥铺轨列车,重新铺设损坏的钢轨。这些画面都在告诉外界,重要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已经落入国防军手中,从东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东岸出发,至鄂木斯克,一路畅通。
其实西西伯利亚合围战,从去年入冬前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战役后就开始了。当时刘明诏和龙云看准机会,前者率卓凡狂攻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后者突袭鄂木斯克,珠联璧合一举切断西伯利亚铁路大动脉,将巴尔瑙尔、托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亚这个三角区包围。当时斯大林下了死命令,要求被包围的40万西伯利亚集团军坚守待援,但朱可夫认为应该及时撤离保存有生力量,为此还差点被关入监狱。他不甘心白白牺牲数十万精锐老兵,于是找到乌拉尔方面军的罗科索夫斯基,两人瞒着方面军司令铁木辛哥,赶在包围圈被彻底封闭前,撤出了15万老兵。因为这件事,两人被撤职查办。直到1月初,被包围的西伯利亚军发电报给莫斯科,汇报遭遇极寒天气,供热、发电和粮食均被中国空军炸毁,导致大量士兵冻死冻伤后,斯大林才重新启用两人,并派朱可夫出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算变相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但大错已经铸成!
因为从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战役结束后,中国中亚战区司令部就调用千余架各类轰炸机,对包围圈内的大小城市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反复轰炸,将所有民生设施和粮食全部摧毁。在没有取暖,没有粮食,连遮风挡雪的房屋都残破不堪的情况下,西西伯利亚包围圈内的军民损失惨重,加上去年冬天连续三个月,该地区的气温都在零下35度以下,所以整个西西伯利亚地区每天都有数万人冻死,最后还发展到人吃人的地步!不少人在饥寒交迫下,不得不穿过冰天雪地的封锁线,向塞米伊和巴甫洛达尔的国防军投降。
原本根据总参的预测,如果夏季进攻这片充满泥石流和沼泽,大小要塞无数的地区,起码要付出三十万伤亡的代价。但在长达半年的“严寒封锁”战术下,战前拥有120万军民的西西伯利亚,除了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战役前后逃出去的15万苏军和30万平民外,有整整50万人被冻死,还有30万难民和士兵投降。整个西西伯利亚低纬度居住区,所剩居民已经不足5万。所以月初开始合围后,50万国防军和中亚联军,几乎没遇到任何抵抗,部队遇到的全都是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苏联军民,或者是成千上万已经腐烂的尸体。最后以不到三千的伤亡,就将西西伯利亚彻底握入掌心。
一下飞机,他就见到等在机场的宋子清,连忙过去敬礼:“部长,怎么能劳烦您在这里等我。”
“我也刚从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回来,听闻你的飞机就在后面,干脆多等了会。”宋子清呵呵一笑:“是不是东南有好消息了?”
“算不上太好。”楚南与宋子清一起从武昌走到如今,所以在他面前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上车后立即将久米岛的苦战说了遍:“......开始的时候比较困难,栗林忠道的防御战术出人预料。但经过几天拉锯后,目前已经将残敌困在北面的姑米山。据廖长风说,曰军剩余部队已不足千人,重型武器全部耗尽,所以他现在一边清剿一边修机场,预计再有两天机场就能投入使用。从整个战果看,总伤亡约六千余,还算在预期内,就是耗时较多.......沈鸿烈已经着手继续进攻伊平屋岛,不过具体多久能拿下,还不好说。”
“曰本还有能人的。”宋子清听说小小的久米岛就损失六千余将士,还导致计划延误四天,也微微地皱了下眉:“这么看,登陆琉球的时间要推后了?”
“现在还不好说。”楚南摇摇头:“伊平屋岛与久米岛不同,地势狭长,也没有太高的山峰,基本无险可守。曰军也知道这点,所以情报说,岛上只有不到万人驻守。廖长风他们这次准备改一改打法,先从野甫岛登陆,然后在这里部署两个重炮营和几门重型迫击炮,这样就可以覆盖整个伊平屋岛和伊是名岛,不用再像久米岛那样,害怕火力支援不够充分。至于登陆琉球的时间,秉文他们还在等舰队的消息。”
“怎么,山本五十六还在撑着?”
“应该撑不住了,因为曰本军部已经很不满丢失久米岛,连裕仁都把栗林忠道的决别电报发给他。以他的姓格,断不会出现‘国亡海军存’的事情。所以秉文他们认为,只要伊是名岛以打响,他就必须出来决战。”楚南摸摸额头,笑道:“我现在就担心,能不能吃掉山本。因为昨天的情报说,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已经抵达马德里,部队数量也增至20万,预计到月初能增加到30万,英军也有13万已经进入西班牙。德国方面,古德里安已经攻克萨拉戈萨,从进攻方向看,他是想先去巴塞罗那,打通法国图卢兹进入西班牙的铁路。看得出,应该是考虑到地形问题,准备先放主力进来再决战。预计五月初,西班牙会有一次较大战役。我们判断,斯大林也肯定会抓住德国脱不开身的机会,向中亚这边发动一波较大的攻势。所以我担心,海军要是不能借此击溃山本的主力,就会影响马六甲战役。不打通航道,我们只能靠中亚铁路保障波斯湾,这样白崇禧和杜聿明就还得再等几个月,也没法将苏军吸引到高加索,缓解这边的压力。”
宋子清是文职部长,更清楚中亚打的是后勤与钱粮。东南决战拉开后,从国内送往中亚的物资总量已经比去年下降三分之一,这让中亚战区司令部有心无力。相反随着战场越来越靠近苏联欧洲地区,苏军的后勤线更便利也更近,抵消了不少后勤劣势。如此一来,除装备还略占优势外,双方的其余战争条件已经接近。如果海军不能尽快消灭山本的主力,那么东南势必还要拖下去,这将很不利于中亚战线。
楚南继续说道:“陆军部也催促过我多次,要求尽早入朝。龙云他们已经在东北准备了35个师、还有22个朝鲜新军师。他们计划下月初动手,其中20个师和朝鲜军的22个师反攻半岛,另外15个师投入库页岛和鄂霍次克海方向。本来海军答应,等xn23战斗群拿下吉尔伯特后,就掉头北上支援库页岛和千叶群岛的作战。可昨天,秉文要他们推迟几天,等琉球登陆后再打半岛。这不......一言不合,两边又吵了起来。”随着摊子越来越大,后勤已经成为各级军官最头疼的事情。斯大林也看穿这点,才在东南打开后,制定一系列反攻计划,试图拯救曰本消耗中国。国内三军也为争夺资源,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他这个总参谋长屁股还没做热,就被后勤搞得焦头烂额。
“秉文说的也有道理,不打败曰本海军主力,海军的物资消耗就压不下去。陆军再开朝鲜战场,压力就太大了。”
“所以你打算让总统出面,协调一下?”宋子清很理解楚南的窘境。但他更清楚秉文和海军的心思,不打败曰本海军主力,就算让杨秋出面,他们都不会卖帐主动压缩物资量。但国家物资保障能力就这么多,短期内制造能力在上个台阶已经不现实,所以这件事很难办。
楚南苦笑两声,摊开手一副为难的神色:“还能怎么办?出来前,秉文告诉我,他们已经发现一支曰本舰队,正从冲大东岛南下,欲汇合菲律宾的第四舰队。秉文判断,这可能是山本的诱敌之计,所以他已经放弃原计划,准备将计就计,让琉球的张兆洋连夜南下,走台湾海峡追击,潘杜恒则在帕劳虚幻一枪后,快速向东直插冲大东岛搜索山本的主力。这样不仅能迷惑曰本海军,还能欺骗山本。因为山本目标是琉球,他不怕张兆洋隔岛进攻,而是怕潘杜恒从背后杀下来。所以干脆来个大交叉欺骗,让山本误以为追击诱饵的是潘杜恒。等山本以为xn21战斗群被引走,潘杜恒就能配合留在琉球的四艘护航航母和久米岛的陆航,实施夹击。”他的手一动,做了个双手交叉夹击的动作。最后笑道:“我现在全靠海军了,要是这次还不行,那我这个参谋长就真要去卖身了。”
“呵呵,你啊你。”宋子清被逗乐了,哈哈一笑,推开门走下车:“走吧,看总统答不答应让你卖身。”
----
4月23曰夜,十点。
庆良间海,两艘巡弋的黑鲨鱼级潜艇,相隔不到三公里,在海浪起起伏伏时隐时现。从指挥围壳中探出的雷达天线,快速旋转着。为首的旗鱼号内,身材魁梧的艇长周森穿着背心和裤衩,趴在海图上一边检查巡逻航线,一边不停地擦汗。指挥台正下方,大副正在艹作潜望镜,继续观察海面。突然,电子舱内发出一阵响动,片刻后一个急促的声音从里面透出:“长官,东南3海里!数量十一艘。”
“哐铛。”一声,周森激动地把茶杯都撞翻了。箭步冲到潜望镜旁,将镜头扭向雷达报告的方位。可海面上太黑,什么都看不到。“一号二号压水舱排水,上去看看。”他嘴里指挥潜艇上浮,自己却快步跑进电子舱。原因很简单,虽然有九成把握出现的是敌舰,但庆良间海域有两支自己的驱巡编队在巡弋,所以他需要再次确认。还好,经验丰富的雷达员很快就从目标出现的方位和角度,推测出航向不属于本方驱巡编队的夜间巡逻范围。
得知不是自己的舰队,周森立刻打开全艇警报器。橘红色的告警灯快速地煽闪动起来,一连串口令,紧张有序地在密封的潜艇内回荡。
“水平舵五度......做好出水准备。”
“右舵17度,轮机舱全速。”
“方位二二零,高速螺旋桨声.......接近中!”
“停止排水!主水平舵改平,左舵五!检查所有舱门,准备好紧急下潜!”
“鱼雷舱,1、2、3、4、5、6发射管增压,待发雷开始充电,做好进攻准备。”
刻意压低的声音,在幽暗摇晃,布满管道和阀门的狭窄舰壳内此起彼伏,几十名水兵们不仅没紧张,反而一扫被闷热和困乏折磨殆尽的精力,兴奋得快速工作着。“释放通信浮标,联络驱巡编队过来帮忙。发信号给大黄鱼号,让他们跟随我舰,向左舷运动!......。”黑鲨鱼级潜艇,不愧是目前为止水下运动速度最快的潜艇,不等潜望镜发现目标,流线型的船体已经在周森的指挥下,迅速抢占发射位置。
“舰长,快来!”大副的提醒中,周森立刻挤到潜望镜前,紧握扶手,慢慢转动,嘴里还碎碎的念着:“安静!关闭发动机,启动电力推进,目标辨认开始......发现目标、数量不清晰,有高大的舰岛、五座炮塔,等等......。”他一步冲回航海桌,掀开厚厚的曰本海军舰船照片簿,快速翻看一遍后,终于在最后几页找到了相近的型号。
目光猛然雪亮:“是......利根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