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魏桐在园子里待的时间并不长,原本打算出宫回去,但人还没有走出门的时候,他便已经见到梁九功在门外守着了。
他无奈地揉揉额间,走向梁九功,“什么风把梁总管给吹过来了?”
梁九功说道:“魏大人才是贵人多事,所以才得守着免得一眨眼人又不见了。”前些日子魏桐忙得后脚跟不着地,康熙找了他几次都扑了个空,后来更是因为讨论事情忘记了吃饭。康熙在知道之后,命令梁九功掐着点数就去叫人。
魏桐抿抿嘴,叹了口气,“我这双脚又不是白长的,不会出什么事情的。让其他人过来就好,还累得你这个大忙人过来。”梁九功闻言瞪了他一眼,“皇上金口圣言,魏大人还是小心为妙。”
奴才毕竟只是奴才,说到连累这个词语就太过了。
魏桐又一次揉揉眉间,“是是是,梁总管,小的错了。”这里较为偏僻,魏桐说话的时候也没有那么顾忌。
梁九功道:“魏大人还是快点请吧,免得皇上久等。”
“请梁总管带路。”
前头小太监在前面引路,梁九功跟魏桐走得比较近。在魏桐的视线又一次落到梁九功身上的时候,他知道梁九功真正想说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几步之后,梁九功终于开口:“魏大人,您在别扭个什么劲呢?”
“……并没有。”
若真说是别扭,在魏宁说那段话的时候的确是有些许遗憾,但认真想来,那么多顾忌又有何用?他虽然把妹妹劝诫的话记下,但真正忧心的却不是这件事情。他到底不是优柔寡断的人,怎会到现在还否定自己的心情?
“皇上已经一年未踏入后宫,杂家听说朝廷上已经有人在上奏请求立后。”
这两句话前后并没有很直接的对应关系,但魏桐知道梁九功想说什么。而那个立后的消息他也的确听说过。只不过上奏的人想给自己留个名垂青史耿直上谏的名声,却忘了现在的康熙可不是温纯性格,若要说他手软,那至少得到康熙末年。
短暂的几句话后,两人又沉默了。路途一点点缩短,乾清宫很快就近在眼前。魏桐听到梁九功最后一句话飘入耳际,“你好自珍重吧。”
魏桐无奈摇摇头,梁九功向来口是心非,作为皇上身边的大总管总是连一句真话都没有,每一次从他嘴里抠出来这么一句真话很快又落跑。
他进到乾清宫的时候,康熙手里正拿着一份折子在看,魏桐还未走近康熙就已经招手让他过来,温声道:“已经过去四月,想来另一只船队已经到达英吉利。不过光凭现在的消息,的确是证明了之前的眼光有些许狭隘之处。只不过奏报中倒是提到了一个奇特的地方,所到之处,英吉利人甚多。而所使用的武器也很是奇怪。”魏桐顺着康熙的目光看去,这才发现刚才没注意到的地方。
桌上摆放着一支样式奇特的木仓,看起来跟以往所用的不大一样。当然在魏桐看来太过老旧,但是依着当时而言,这的确是最先进的武器。魏桐拿起了这物,琢磨了几下说道:“可寻个有用鸟铳经验的人过来,虽然样式有所不同,但应该是一致的。”
康熙沉吟,命人过来,在庭院中摆了靶子,拿起木仓摸索了几下,而后开枪射击。略微大的声音响起,对面的靶子早已经被穿透,并且连几米开外的柱子上还残留着一个小坑。
虽然火药味甚浓,但是这把木仓的威力已经实实在在展现出来,比起弓箭威力大了许多。
魏桐看着康熙严肃的脸色,心里却是想着,差点忘了这位帝王本身便武艺不错,也曾经见过他用过鸟铳。
“这武器威力甚大,比起弓箭的确强劲不少且更容易上手,若是外朝皆人手一支,不可不防。”魏桐看着康熙在三两下之后就把木仓给拆了,有点小懵逼,这架势看起来不是一般的熟练。
“这倒不一定,即使此时外国在武器上较为先进,但也不可能高出很多。这代表了这样的武器不可能人手一支,至少在他们本国内不可能。奏报上说的英吉利人,怕是离开本国的人随身携带的可能性更大。”当然无论如何,外国从始至终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禁过木仓,带着木仓的人定然不少。
“凤之认为威胁不大?”康熙把手里头的东西丢到宫人的盘子里,让人先收起来。
“不是不大,只是他们能够研发,为何我们不能?”魏桐反问。
“不觉得有伤天和?”康熙轻笑道。
“当他们端着大炮跟木仓冲到我们面前的时候,就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有伤天和了。””魏桐正经地说道。
如果不是因为跟魏桐多年的相处,康熙觉得现在他定然要暴躁了。他搭着魏桐的肩膀有些无奈,“你啊你,说话总是这么直接,可不得得罪许多人。”魏桐轻声说道:“其实现在看来已经得罪不少人了。”
索额图跟明珠他都得罪光了,仔细想想魏桐也觉得自己挺厉害的。
“可是凤之,这样笃定的态度是为何?我看不出你半点迟疑犹豫。”康熙顺手搂着他往里头走,魏桐很少跟人这样大面积接触,一时之间肢体有些僵硬,在走到里头的时候下意识便挣脱了出来,索性康熙的力道也不大。
“因为事实如此。”魏桐看着康熙,毫不犹豫地说道:“我最着急的其实是英吉利的船队,因为我想知道英吉利现在的发展,至于为何.....你可以召集几个传教士问问。玄,虽然他们的某些地方是不如我们,但木仓支却比我更进一步,证明在另外一些地方他们已经发展起来了。”
“你知道的,一个地方的市场是有容纳程度的,正如同魏氏在发展的时候挤掉了不少本地的商铺,那是因为本地没有那么多消化的能力。如果西方在机器的研究上已经先进一步,那么证明他们在某些工作上可以用机器去替代,如此一来生产的时间会大大降低,生产出来的产品会大量增多。然而市场在短时间内是恒定的,他们就需要不断地对外扩张,寻求更大的市场。但是,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如同清朝这样地大物博?”
“我们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市场。只要这个事实不改变,我们永远会是最美味的一道菜。”
“这就是为什么,我始终认为,即使我们关闭国门,当做这些事情不存在,不去看,不知道,也没有任何用处。我们的海岸不是虚假的,我们的码头依旧存在。即使我们在每一处都驻扎了军队,但是你刚才也看到了,西方的普通百姓已经可以偷着私有木仓支,那么作为国家防线的军队,会不更新换代吗?”他们只会更多,更强大。
魏桐跟康熙熟识已经十数年了,占据了现在人生岁月中一大半的时间,他对康熙何其了解。明清时期一贯对外消息闭塞,与外国除了日常朝拜外并没有过多的接触。这导致清朝对世界一点点的变化并不清楚。康熙是一个有野心的君王,不然历史上不会御驾亲征也要驱逐葛尔丹,他现在所做的事情只不过是把他眼前那一层朦胧的白纱扯开,让他真正看到为何不同。现在英国的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但整个社会的前期动作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累积着。量变才会质变,所以英国才会成为第一个摘桃子的国家。魏桐不奢望立刻改头换面,但是那些开放的思想能传达一些进来也是好的。
当然魏桐最后的小心思就跟他穿越这件事情一样,是绝对不能说的秘密。
康熙一直认真地听着魏桐的话,直到最后才说道:“凤之,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些想法是如何从你脑子里蹦出来的。即使原先是想着找法子辩驳,却往往被你说服。”魏桐微笑起来,没有说些什么。康熙看着魏桐嘴角终于露出的笑容,温和说道:“是不是太子做了什么事,你的情绪不太对。”
魏桐轻叹了口气,“我不是因为太子。太子本身已经做得足够好,只不过你知道我的性子,如果太子并没有什么触动的话,我不会去硬掰。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道路,说白了每一位皇帝的作风也不一样,我为何要强求太子?”但是康熙明白魏桐的言下之意,如果太子真的没有改变的话,魏桐也不回再多加干涉了。他在太子眼里毕竟只是个小小的太傅,魏桐可不敢托大说自己一定能改变什么。
康熙轻咳了两下,显然是想到了不久前魏桐曾经说过的话语。人的确是自私的,往往做了什么还有不自知。
“那为什么还是不开心?”
“我想出海看看。”魏桐憋了三秒还是无法骗他,讪讪地说了,随后面对黑了一半脸的康熙,默默退了好几步。(8中文网 .8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