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大周女官

第六章县联考

大周女官 否不言 3896 2024-11-16 07:44

  在县联考前五日,本次的联考地点才通告出来,是定在青阳书院。

  每年的联考地点,也是有其规章制度选取。每次联考之前,由府衙在当地县城前一次县试进取率最高和最低的两所书院中进行择定。

  县试每两年举行一次,于是这两年的联考地点约定俗成由两个书院各承办一次,只是先后由府衙定下即可。

  但是去年已经是青阳书院承办过一次了,今年按例该由经年垫底的青山书院承办,但是这到底也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在大部分人看来,也是无关痛痒,闵清却是秉承着事出反常必有妖的念头,去找白露询问其中门道,只是白露一向对这些事不敏感,她娘也是让她别想有的没的。

  只是她去找白玉柏的时候,白玉柏一点也没有被侮辱的感觉,照样人前温润如玉,人后吸孩狂魔的做派,在白露付出人权丧尽被狠狠扯了脸蛋使命揉搓的代价后,白玉柏也只告诉她八个字,让她转说给派她来打听的闵清听。

  明哲保身,欲扬先抑。

  白露告诉闵清的时候,一脸的愤愤,什么莫名其妙的八个字,这不敷衍我们拿我们逗着玩呢!

  闵清虽然疑惑,心头又隐隐有丝明悟,但是以她目前的身份,别说身处权利中心的皇都,就是这县城各方权贵的信息,她也只知晓一部分。

  尽管对这种看起无关的变故事件有着别样的敏锐,但是信息不对等,再怎样她也只得按下心思,专心备考。

  由于青阳书院距离青山书院有些距离,所以考试前一天书院便放假让学生们自行回去准备相关东西。

  历来考点只提供考场,别的如笔墨纸砚食物,都得需要考生自行准备。

  这晚,闵家早早就吃了晚饭,闵文周月两夫妇便乐呵呵的去给闵清准备面饼,实在是家里条件所致,再好的糕点也是没有了。但是闵清也很满足了,这给她准备的面饼里还掺合了鸡蛋,还有一些难得的猪肉。

  这可是平常难以吃到的。

  许是闵清这些年行事越发稳妥,又有主见,闵智也越来越正视自己的这个长孙女,看了看闵清那瘦削的身体,又发话给闵清准备的食物里,每吨多加一个水煮鸡蛋。

  闵氏咧蠕了嘴,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就连平常活泼好动的闵江,此时也难得安静,不给家里增添麻烦,还乖乖的帮着王萍带小三儿。

  小三儿是周月的二胎,闵清的弟弟,今年正月生下的,还不满一岁。

  闵清陪着逗弄了会小弟,把东西准备好,便早早休息。

  到了寅时末,闵文便来叫醒女儿。

  闵清睡眼惺忪的洗漱好,还没回神就被闵文送到村口。

  秋天的凌晨天气还是有些凉,一阵秋风吹过,闵清被寒意一激,打了个哆嗦,顿时清醒很多,此时明叔已经牵着牛车并几个同村的考生,也到了村口。

  此去青阳书院路途遥远,这些考生又都是半大孩子,为防赶不及以及安全,村长还特意找了明叔用牛车载他们去。

  也幸好如此,待闵清他们到达青阳书院时,此时太阳也高高挂起,已是辰时。

  此时青阳书院大门紧闭,门前熙熙攘攘到处是人。

  有考生还在抱佛脚,也有来陪考的家人仆从在旁端茶倒水,还间杂牛马嘶鸣,好不热闹。

  众人下车向明叔到过谢,巡视了一番找到青山书院的带队左夫子,连忙挤过去,又等了一会,人都到齐了,左夫子向青阳书院的负责人报过。

  又过了一会,其余书院的人也过来报备,负责人向旁边小厮说了啥,小厮登登的跑到后面不见人影,然后青阳书院大门打开,县官白大人和青阳书院的院长青娉带着一群人走出。

  白大人惯例讲了几句话,祝福考生们考试顺利,又表示期待出色的考生来县学就读等等便走了。青娉也随后讲了一些考试规矩和注意事项,见时间也差不多了,宣布开始进场。

  考生们按着同一书院排成男女两对,先前那个负责人拿着花名册在台上点名,每个书院点四个名共二十人为一队,出列排成一队跟着一个兵士进入书院走去考室。

  闵清和白露恰好也在一队,不恰好的是,闵正也在此队。

  到了考室,有一个监考夫子坐在讲课案桌后面,旁边的小厮上前接过兵士手上的名册,递给夫子,夫子按四四交叉的原则再把众人打散排位。

  闵清在自己案桌坐下,瞟了一眼白露,给她一个加油的眼神,再拿出事先备好的笔墨纸砚一一在桌面放好,又把吃食饮水放致桌下,方便考时取用。

  待众人坐下,小厮先是上前把众人的草纸并一些书籍收了,在再某些人的哀怨眼神中淡定的发放草纸。

  闵清倒是猜出有可能是作弊小抄,联考不似县考,虽也重要但也不是特别重视,所以并不查看夹带等作弊方式。

  三声钟响,夫子站起来拿出封好的试题,当着众人面前解开,再发放试题并空白答卷。

  试卷只有一张,而答卷有五张。

  今天是联考第一天,考的是文科,文科试题共有三道。

  第一题是最简单的,考明经,即对四书五经进行墨义、贴经。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贴经是把经文贴去几字,令其填补。正式科举时,这道题两种类型分别有十道,主要考察记忆力和熟练度。

  第二道题考杂文,给出几个字或者几个词,或者是几句话,然后以此为中心要求写出诗词赋共六篇。主要考察诗赋才华。

  第三道题考国策,针对政治、教育、管理三方面出题,此题有三种考法。一是择取一个国家已经颁布的政策,让考生探讨此策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要怎么完美执行,这种考法比较容易,因为每个政策都有可能是试题,所有一旦颁布,就有人做出分析,但是若照搬照抄没有自己观点,没什么出彩地方,反而会得分平庸,和高分拉开很大的差距。

  第二种也是取史经,即从四书五经史记里抽取一个旧策,对此进行解读,这个中等难度,比较难的是对题目进行审题,因为出题人可能是想考问策,也可能是想考策问。

  还有一种考法,则是给出一个地方案例,让考生提出对策去解决这个问题,这种题型就比较难了,如若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与之相配套的理论知识,很难给出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案,或者又有很多不合理之处。

  国策一般也会出两到三题,最多不超过四题。

  所以大周科举选拔的官员,莫不是上了一定年纪,或有着丰富经验,实在是科举之路漫漫又难考。很多人一路上不是才能有限读不下去,就是财能有限,支撑不了。

  但联考最主要目地还是考校学生们,所以题目不会太难,而且题量也只是科考时的差不多三分之一。

  第一题照例是明经,考墨义和贴经,闵清看了一下题目,墨义考的是论语《学而》篇和春秋《公羊传》桓公卷第三篇,贴经选取的是诗经《鹿鸣》《生民》两诗。

  闵清在心里把这些默背了一遍,确认记忆准确无误后,再看第二题杂文。

  杂文这题只考了诗词两题,诗的题目是“秋”,词则选的是“清平乐”。

  还好是联考,没有选赋出题,闵清在心里默默松了一口气。她记忆力还行,所以明经不怕,但是杂文里有赋。

  赋要想写的好,非不是一般的要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而且还需要一点灵气。

  闵清两点都缺了一些,所学所知应付诗词还好,赋题就真的是她短板了。

  秋诗和清平乐词,是很常见的题目,闵清便把之放到最后,再去看国策题。

  国策出的也不难,选取圣祖定下的学策为题。

  圣祖这位开国女帝,她的一生传奇事迹在大周可谓是人人皆知,直至如今,这位也是广大百姓津津乐道的对象。而她在位以来,所有的政策莫不是利国利民,绵延后世。

  所以圣祖时期的政策,也是国策最喜欢的考试题目之一。

  自然也被无数人从里到外,由点及面挖掘挖掘再挖掘,随便来个学生,也能说出一二,但是也因为广为人知,圣祖这国策很难有人答的有新意。

  当中心都差不多,那么这题就考校考生的文采了,大家都一样的中心,你若是写的极有文采,能作为经典广为流传下去,那么得分自然比别人要高。

  三道题都不是很难,思索片刻便有了计较。

  闵清喝了一口水,把答卷和草纸铺开,又磨好墨,这才提笔。

  先答明经,略一思索把答案写在草纸上又确认无错字漏字,再仔细用小楷藤抄到答卷上。

  卷面整洁和书法也是重要加分项。

  之后闵清再看杂文,先在心里大概写了几首诗,有了计较后写在草纸上,再慢慢每首推敲改字换字,或是引经据典,逐渐完善。

  之后作词也如法炮制,等做完诗词,已经到了中午,考试时间也差不多过半。

  到了这时,众人也抵不住饥饿,纷纷放笔开始饮水进食,连监考夫子也有专人送来食水。

  闵清放下笔揉揉手,趁着夫子低头喝水的瞬间偷瞄了白露一眼,白露正在抓耳捞腮烦躁的写写划划。

  得,这只小老虎肯定在着急杂文了。

  闵清暗暗摇头,给她突击了十多天,这次的明经恰好也背过,诗词呢,闵清之前猜过题,其中就有一首秋诗,让白露写过给她看,也改了。

  剩下的词和国策,这个就只能考白露自己的积累了。

  拿出面饼和水煮蛋,闵清悠悠的享受,间或观察一下其他考生,或是如白露一般抓耳捞腮,或是贼头鼠脑东张西望,或是进食后疾笔书写。

  把最后一口鸡蛋咽下,闵清点点头。

  嗯,真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