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欲扬明

第四十一章 与子同仇

我欲扬明 红尘俗世蒙面人 3685 2024-11-16 07:45

  看着这些内阁大臣、六部九卿同仇敌忾的样子,朱厚熜心里稍微安宁了一点:果然是当民族矛盾激化时,阶级矛盾都能退居次要位置,更不用说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相信大敌当前,那些满脑子“忠君报国”思想的官员士子该能分得出轻重缓急,不会再为争论新政得失而怠废了政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鞑靼入侵给了自己缓冲的时间和挽回政争危局的机会,这倒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必须打赢眼前这一仗。

  议定了战守大计,剩下的事情自然有内阁督导着六部等各大衙门去办,他就来到了设在丰台的京师营团军大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信心和希望全在俞大猷、戚继光训练的这三万营团军健卒身上了!

  皇上驾到,俞大猷、戚继光自然要出来迎接,以前他们总要整军跪迎,被朱厚熜骂了好多次,后来见他经常来,不胜其烦之下礼数也就遵照皇上的吩咐改了,如今见他只是躬身抱拳行礼,说一句:“甲胄在身,请皇上恕末将不能行参见大礼!”文官出身的高拱身为监军,也装模作样地穿着一身甲胄,也省了给皇上跪拜叩头三呼万岁。

  跟直来直去的军人说话不用客气,朱厚熜就直截了当地说:“集合全军百户以上军官,朕要讲话!”

  京师营团军组建成军刚刚一年,但俞大猷和戚继光治军甚严,训练已见成效,不待三通军鼓的响声停歇,几百名军官就列队站在了皇上的面前。

  看着眼前这些勇武的武将,朱厚熜缓缓地说:“我大明立国近两百年,历来只有战死的勇士,并无投降的将军。可惜,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了……”

  众多军官还没听明白皇上的意思,站在前排的高拱、俞大猷和戚继光脸上立刻变了颜色。

  不待他们跪下询问,朱厚熜说:“鞑靼俺答部兴师二十万犯边,大同镇总兵、咸宁侯仇鸾献关投降了!”

  他的话无异于平地而起的一声炸雷,原本鸦雀无声的队伍“轰”的一声乱了起来,所有的人都震惊了,高拱、俞大猷和戚继光立刻跪了下来:“请皇上发旨,末将愿带本部兵马讨伐叛军,捉拿逆贼!”

  所有的军官都跪了下来,齐声说:“请皇上发旨讨伐叛军,捉拿逆贼!”

  “不劳各位将军劳师远征,仇鸾逆贼已经带着所部十万兵马,与鞑靼大军合兵一处,杀奔京师而来。”

  众位军将正在惊谔之中,俞大猷已不顾御前礼仪,狠狠地骂道:“他娘的!我大明军中竟有这等辜恩背主、认贼作父之人!”

  戚继光也愤恨不已地说:“待末将捉住那逆贼,定要将其碎尸万段!”

  “大家都起来吧。”朱厚熜说:“仇鸾逆贼曰新政‘乱祖宗之成法,毁国朝之根基’,他要‘清君侧,正王道’,这才起兵靖难。”

  高拱是何等聪明之人,立刻明白了皇上在试探他们,想知道京师营团军对嘉靖新政的态度。维护军队对皇上对朝廷的忠诚是监军的职责,他当即说:“皇上圣明天纵,亲贤臣,远小人,奋万世之雄心,开中兴之伟业,嘉靖新政上膺天命,下安黎民……”

  朱厚熜不耐烦地摆摆手:“罢了罢了,你如今已不在翰林院,这等阿谀奉承之话不必再说。”

  高拱悄悄使了个眼色给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人会过意来,赶紧表态说他们虽然是粗人,不懂得政治,却也知道新政利国利民,是天大的仁政,不但天下苍生颂圣之声不绝于耳,军中弟兄们闲暇之时谈及新政也是赞不绝口。那仇鸾逆贼说什么新政“乱祖宗之成法,毁国朝之根基”,不过为着一己之私利,蜀犬吠日越犬吠雪而已。那些宗室豪绅持强不法,恣意**盘剥百姓,早就该收拾他们了,请皇上放心,京师营团军三万将士一定效死疆场,杀敌卫国,以报君父知遇之恩云云。

  他们这样君臣奏对之时的套话与高拱方才所言如出一辙,当然不能让朱厚熜满意,阴沉着脸一直沉默不语,直到两人说到目前将士们每月都能按时支粮领饷,也不用到军官家中应付差役,受军官责打欺辱,将士们感怀圣恩,训练热情高涨,都决心以死报效家国之后,他才露出了笑脸,对全体军官说:“前元无道,太祖兴兵灭之,一承大统,逐蒙古诸部回蒙古,但其染指中原、南下牧马之心无一日不有。近年来,鞑靼虏贼更是屡屡犯我边境,往来剽掠,使我北边诸省田不得耕,民不得息,百姓死伤无数。如今又兴二十万大军大举入侵,自大同至京师沿途城池村镇想必难以保全,数十万百姓不死于虏贼之手,便要死于流亡道途之中,更与我天朝积下血海深仇。朕只想对你们说一句:血债血偿!”

  静静聆听皇上讲话的几百名军官爆发出响彻云霄的怒吼声:“血债血偿!血债血偿!”

  等到大家的情绪再一次平息下来,朱厚熜才又缓缓地说:“仇鸾逆贼献关降敌,鞑靼虏贼势必长驱直入,拱卫京师之重任便在你等身上。诸位将军,京城能否安然度过此劫,就看你们的了!”

  俞大猷带头喊了一声:“誓死保家卫国!”

  所有军官齐声吼道:“誓死保家卫国!”

  戚继光高声说道:“国家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想想大明的朝堂社稷,想想诸位的父母妻儿,我们如今已是无路可退,惟有奋起一战,保家卫国!把我们营团军的军歌给皇上唱起来——”

  所有的人都肃容而立,低沉而有力的歌声缓缓响起在京师营团军的上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歌声一起,朱厚熜便听出来这是秦国著名的军歌《国风》,不由得象那些军官一样肃容而立,凝神倾听。

  曲调是那样的简单而又激越,歌词是那样的古朴而又悲壮,洋溢着军人面临死亡的无畏、淡然、迎接战争的荣誉,以及与自己君王一同作战的自信和骄傲……

  正在操练的兵士听见了那阵阵的怒吼声,此刻又听到军官将佐们都唱起了军歌,有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营团军全军将士们一起放声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随着《国风》唱响在营团军演武场,士兵们整齐地迈开脚步,有力地挥舞着手中的刀枪,发出低沉而苍劲的喊杀声。

  歌声结束了许久,朱厚熜才渐渐平息了情绪,轻声问侍立一旁的高拱:“这是你为营团军所制的军歌?”

  “回皇上,是臣选的。”高拱偷眼看看皇上,小心翼翼地说:“不过,臣不通音律,乃是当日受命为营团军监军之时,求着臣那罪员同年赵鼎给谱的曲子。”

  “赵鼎啊……论说起来他也是个有才之人,可惜不识大局……”朱厚熜突然说:“你当日求朕让他们在京城歇息养伤后才遣回原籍,朕未曾准你所奏,你可知为何?”

  高拱当日曾为此事被皇上骂做“妇人之仁”,见皇上突然又提及此事,忙说:“那等罪员不能上体圣忧,非议新政干扰视听……”

  朱厚熜打断了他的话:“还在埋怨朕当日责骂你吗?那等境况,朕又怎能准你所奏!实话告诉你,即刻将他们遣回原籍是你恩师夏阁老的主意。”

  高拱不明白这样的主意怎会出自恩师,不禁有些**。

  朱厚熜微微一笑,说:“师者,并非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已,你可知道,着锦衣卫搭漕船将其遣回原籍也是你恩师的主意……你是朕一直看好之人,要好好跟你恩师学着点!”

  高拱恍然大悟,念叨了一声:“师相……”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明白啦?”见他如此机敏聪慧,朱厚熜目光殷殷地看着他,说:“你是朕一直看好之人,要好好跟你恩师学着点!”然后转头面对着俞大猷和戚继光,恳切地说:“定要严加督导训练,大明社稷安危、天下苍生存亡,就拜托二位将军了!”

  两人不约而同地说:“末将誓死报效家国,不负君父社稷之托!”

  “对了,你们营团军复设之初,碍于国朝军制,现只有三万人马,这点兵力遇有大战当然不够。昔日汉高祖刘邦筑台拜将,曾问淮阴侯韩信可将多少兵。朕今日也问你们一句,你二人可将多少兵?”

  俞大猷和戚继光对视一眼,为将之人哪个不想手握重兵,但两人都是才由低级军官擢升不久,也没有信心能带数十万大军,沉思了片刻,俞大猷才说:“回皇上,末将无法与兵圣韩信相提并论,自不敢说出‘多多益善’这样的话。不过,以营团军建制而论,或许五万兵力较为相宜。”

  朱厚熜笑着说:“呵呵,看来你俞大猷也不是很贪心嘛!朕也以为将不在勇而在于谋,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朕就许你五万人马。不过如今情势紧急,不能再打乱其他军旅建制,你营团军所缺两万兵员可自行去招募。朕给你们出个主意,除于京师周边村镇招募乡勇从征外,怀柔还有数万矿工,多是血勇任侠之人,平日又依军伍之法管理,时下大战将起,铁厂少不得要关门歇业。你们若能将其招募入军中,稍加训练便可为精兵。”

  俞大猷为难地说:“末将也知矿工身强体健,是当兵的好苗子,但末将闻说矿工酬劳已几近军中百户饷银之半,不晓得会否有人愿意从军……”

  朱厚熜说:“试试吧,朕相信他们也不会坐视鞑靼虏贼亡了我大明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