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安平可为将。”
“行,就照右相国的意思办吧,令郑安平为将,领五万大军支援邯郸。”
“诺。”
“另去武安君上将军衔,使其前往巴蜀安心养病。”
“诺。”
是年十月,披靡天下数十年的武安君白起在去巴蜀的路上因病逝世,秦王稷严令封锁消息的同时再次组织五万大军以郑安平为将开赴邯郸。这一批援兵几乎倾尽秦国最后一点可战之兵,连咸阳城卫都被抽调了一万,可见秦王稷攻破邯郸的决心。
“终于来了。”
看着手中的绢布,李御的心终于放下了,武安君终究还是去了,不管他是怎么死的,至少这把悬在六国将帅头上的利剑已然去了锋芒。
“马上把这个消息送入邯郸城,另各送一份前往魏楚两军大营。”
“诺。”
走出营帐,李御信步走上城墙,望着邯郸城的方向,双手不禁紧握了起来,纵横天下的秦军终究要大败了。
早在驻停磁州之时,李御就派了数名斥候前往秦国刺探消息,严密关注武安君的动向,等白起一死便把消息传递回来。
苦苦在磁州等了这么久,秦王果然没有让他失望,斥候也赶在秦军五万援军到来之前把消息送回到他的手中。
李御知道,这个时候即使秦军援军到达也已无济于事,申君绝对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甚至晋鄙也可能会因此改变心意。毕竟六国所俱,武安君在其中占了一个极大的成分,他现在倒是可以去见一见这位和平原君齐名的战国四公子了。
“哈哈哈哈哈……”
看到手中的绢布,赵胜的心里充满了喜悦,武安君死了,那位无敌于天下的秦国战神死了,那位坑杀了二十多万赵**士的战神死了,那位一直悬在他心头之上的不败战神死了。
“来人,马上去请廉、庞、李三位将军。”
“诺。”
对于李御传回来的消息,赵胜没有任何怀疑,他相信李御绝对不会拿这个开玩笑,至于李御怎么得知的,现在已经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
“武安君死了?”一位身着黄sè华服、有点肥胖的中年男子坐在楚军大帐里面,看着赵军送来的消息,让他有点不敢置信。
“武安君死了?”晋鄙看着手中的绢布,声音里带着无与伦比的震撼。
“报大将军,君上已到营外?”
“君上?”
听到属下的报告,晋鄙压下心中的震惊,疑惑地放下手中的绢布,带着几名亲卫到了大营门口,就见到了一辆马车旁边站着的信陵君和一位体格粗壮的护卫。
“末将见过君上。”
“上将军不必多礼。”
“请君上随末将到营帐歇息。”
“善。”
来到营帐之后,晋鄙对着信陵君问道:“不知君上此行何事?”
“王兄令我前来督促上将军进击邯郸,击退秦军。”
“可有虎符和王上谕令。”
“请上将军过目。”
看着手中的半块虎符,晋鄙拿出他的那一块对了一下,严丝合缝,再看看那谕令,笔迹和王玺都是对的,只是这信陵君来接管大军,却只身前来,让晋鄙有点疑惑。
“来人,请韩大夫前来。”这种事情不敢擅自做主,晋鄙还是请了魏王特使前来一起确认。
很快,大夫韩秧就进了帅帐,看到信陵君的时候愣了一下,不过还是恭敬地行了一礼:“秧见过君上。”
“韩大夫不必多礼。”
“上将军,不知道如此着急来请秧,所为何事?”
“君上奉我王谕令前来接管大军,进击邯郸。”
“哦。”
接过谕令看了一下,韩秧再看看那对上的虎符,心中疑惑顿生。作为魏王特使的他可是没有接到过魏王的谕令,魏王怎么就突然让信陵君接掌大军,他可是知道魏王虽信任信陵君,但是一直不让他接触军队的。
“不知君上此行几人?”
“兵事不可延误,无忌来得匆忙,只带了随行护卫一人。”
“如此,下臣对此谕令有些许怀疑,还是让下臣派人前去大梁确认一番为好。”
早就预料过可能会发生此种情形,魏无忌没有再争辩什么,双手紧握,直接看了一下旁边的朱亥。
得到信陵君的示意,朱亥迅速一拳打向韩秧,再冲至晋鄙身旁,拔出架上的铜剑劈向晋鄙,偌大的人头飞起,鲜血溅满了整个案桌。
“来…”
韩秧正想喊什么,却是感到一阵剧痛传来,往下一看,只见自己的胸口整个都凹陷下去,那一声再也喊不出来了。
看也没看地上躺着的两人,魏无忌朝帐外喊了一声:“来人。”
“君上……上将军,这…”
一名亲卫走了进来,正准备回话,却发现了帐中的两具尸体,一阵惊愕,正要下意识地拔出随身佩剑,却是看到了一脸漠然的信陵君和那满身鲜血的护卫,惊骇地支吾了一声。
“速速召集各裨将、都尉前来帅帐,听候本君调遣。”
“…诺。”
这个时候,那名亲卫强忍心中的恐惧和疑惑,听从信陵君的命令去召集诸将。
来到大帅主位上,魏无忌毫不在意那满桌的鲜血,拿起了那两块虎符和他伪造的魏王谕令,却不料看到了一块绢布。
拿起那块绢布看了看,细读一下,魏无忌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狂喜的笑容:“哈哈哈,真是天助本君。”
很快,魏军大营中的十位裨将和二十位都尉都来齐了,他们看到躺在血泊中的上将军晋鄙和大夫韩秧,心中都是充满了惊异,不少人发出了惊呼声,却是在信陵君冷漠的眼神下快速安静下来。在魏国,信陵君代表的就是魏国王室,加上他乐善好施,军中众将大多都受过他的恩惠,威望卓著,众将自然信任于他。
“上将军晋鄙不听从我王号令,驻足不前,本君代王上诛此两贼。现由本君统领大军,众将听令,准备拔营前往邯郸。”
“遵令。”
在信陵君出示了虎符和魏王谕令之后,三十位将领都服从了信陵君的统辖。其中不乏有人质疑,却是都埋在了心底,大势所趋,岂能蚍蜉撼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