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足感盛情。"宝玉向内努了努嘴道:"袭人,还不快出来谢过宝二奶奶。"
帐榻中,袭人慌手慌脚的将衣服略一束,抿抿头发,出来给宝钗磕头,垂眸颔首的恭敬,脸颊红透,掩饰不住的春色荡漾,看的宝钗格外刺心。原来袭人和宝玉早就弄了鬼儿,她算计黛玉防备湘云,甚至对晴雯、金钏儿之流也存了戒心,独独漏了一个袭人!只说这个袭人性情端和妥当,言语木讷,还将她当做可用之人,便是日后给了宝玉做姨娘,也是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现在看来这袭人也不是什么简单角色。
想到这里宝钗的一口银牙几乎咬碎,但这时决不能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满,嫉妒,乃是七出之一,是女人的大忌,她深谙女德经,自然不会轻易的触犯,想了想道:"那么,二爷,莺儿她..."
"莺儿?"宝玉冷淡的道:"再说吧。"说着拉起袭人:"袭人,伺候我梳洗。"顺势搂住袭人的腰,又扫了宝钗一眼:"你自便罢。"
门再次咣啷一下关上,宝钗倒退了两步,心中恨个不住,什么叫再说吧,为什么袭人就可以开脸,莺儿就不行!说到底莺儿也是自己的人,就算是放在房中也放心,可是这个袭人,以前也罢了,今日,她突然很难有把握了。
过门不足十日,自家爷便纳房中人,这对于任何一个女人都是无法忍受的羞辱吧?
可她是薛宝钗,她能忍。以后,恐怕像这样的羞辱还会接踵而来,而自己又不能如凤姐那样撒泼胡闹,硬的不行,就只能来软的,如今且先顺着宝玉来,将位置稳下来,纵有几个姨娘和丫头,要一个个拔掉也是容易的。
想到这里,宝钗略觉得轻松些,便要到正房去请安,看一眼秋纹,便笑道:"秋纹,好生伺候二爷和花姨娘。"
秋纹在旁看着她神情忽阴忽晴不断变化,接着又绽出笑容,不知为何脊背生生的凉了一下,朦朦胧胧的觉察道这位昔日罕言寡语的宝姑娘,人人都是错看了了她也定不得,想着,嘴上还是应着出去。
袭人被封为姨娘的事几乎是出奇的顺利,一来王夫人早有此意,老太太也顺水推舟,贾政又不甚理会,很快便定了下来。府中人人都称袭人做了花姨娘,薛姨妈那边听见,虽然不满,但也没什么可说的...只要宝钗坐稳了这宝二奶奶的位置便了。
这时候薛蟠已经被下了死牢,看看命将休矣,薛姨妈一门心思忧愁烦闷,托了薛蝌去上下打点。
薛家一门为皇商,富而贱,真要和那些官家交接,除了拿金银珠宝,珍玩玉器往上海填,更无其他办法。那些官家,都是些油皮,乐得拿了银子不办事,只道是你一个落魄皇商又能奈我何?故而薛姨妈银子搭上了不少,事情却一毫没有进展,可毕竟此时的薛家已经露出败象,不比以前的珍珠如土金如铁,银子再要往外拿也头沉,薛姨妈只好将希望再次寄托于贾府,希冀通过贾府疏通关节。
于是,这日薛姨妈以看望王夫人为由,又到贾府来,王夫人一见她便猜到了来意,正巧她也有事要寻她说,便屏退了左右,进了内间,终不知说的什么。
出来时,薛姨妈脸上忧色稍解。
这日王夫人和邢夫人都在贾母跟前请安闲话。小丫头子来上茶,贾母一见并不是往日常用的内贡老君眉,不甚适口,只是漱了漱道:"这茶是官贡的,且是陈的罢?"
王夫人忙解释道:"今年开春,新茶还没下来。"
贾母闻言也就不再说什么,婆媳三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无外乎感叹今非昔比,生计日难的意思。
邢夫人就道:"可是呢,如今比前些年已经大不如了,养得人口却只添未减,怎不难呢。"
王夫人见是个机会,笑了笑道:"这也说不得,二丫头嫁了,宝玉如今也娶亲了,咱们这府中也还就剩下几个未嫁的姑娘,再就是给环儿说一房媳妇,倒也轻省些了。"
贾母对王夫人的心思怎不明白,闻言便接过话来道:"几个丫头也不全是咱们这边的,四丫头还是东府的人。至于,环儿,一则还小,二则也未成器,缓几年也使得。"
邢夫人又道:"老太太这话说的是呢。这么一算,也就是林姑娘和三丫头两件大事了。"
王夫人故意掐指算了算生辰,然后笑道:"我那甥女是花朝节的生日,今年也就及笈了,说人家也不算早了。三丫头更小呢,长幼有序,林姑娘先出了阁,才好给三丫头说人家。"
贾母听得心里不甚舒服,便道:"林丫头原是我亲外孙女,你们也知道,我原就敏儿一个女孩,林丫头又在我这里这些年,她日后出阁,不劳官中,我自有体己可以使用。只是得选个好人家,林家虽然没人了,但六代列侯的门第儿不倒,又是嫡出,身份在那里,不比寻常百姓商户人家的女孩,等闲的人也配她不上。"
这话说的相当有讲究。一来点出了黛玉的婚嫁之事只有她可以做的主,诸如王夫人等不得插手,二来也点明黛玉的嫁妆不劳他们费心,有她这老太君在便可以让黛玉嫁的风风光光,三来黛玉要嫁的人家,必要和她相配,轻贱不得,最重要的是连带着点了宝钗和探春的身份都不如黛玉高贵,一个是商人家的女孩,一个是庶出,王夫人体会出这几重意思,心里怎不羞恼,但还是忍下来,做笑容道:"老太太说的极是。不说别的,但林丫头那样的胚子,等闲谁配的上?可得费费心,择个好人家的是。至于嫁妆,虽说我们这点子东西老太太也瞧不上,但林姑娘也是我亲亲甥女,我们这当舅舅舅母的也得表些心意的好。"
邢夫人听得不甚中意,本来她听见贾母说不用官中出钱,心中暗喜不已,谁料王夫人话锋一拐,竟然将她也捎带上了,可是也说不出什么来,只得口是心非的点头附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