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左良玉逃到了九江,九江知府想让左良玉分给他三百个士兵,被左良玉严词拒绝了,结果知府跟左良玉就有了隔阂,知府始终拒绝左良玉入城,结果左良玉一气之下在四周搜掠一空。
于是九江出现了大量难民,九江沿江,许多人就浮江而下,一部分人就到了南京逃难。
另外不止于此,除了九江,跟上游的湖广武昌襄阳等地,被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占领,也造成了大量的难民,这几个月来,涌到南京的难民数量怕不有十万,这还是因为这是大明,要是放在后世,这样的灾难下,恐怕几十万上百万难民都止不住。
对大明朝这样的农业经济过度来说,一座城市突然涌入十万人,造成的结果只能有两个,一个是抬高了物价,一个是压低了工资,最终就是让所有人谋生更加不易。
这也是为什么杨潮能够招到一百个接受训练的读书人的原因,否则这些人肯定不会接受到军营里‘受辱’的。
对南京的冲击也影响到了杨潮,这些人沿江而下第一个目的地大多都是龙江关码头一带,而杨潮开始修建水营码头后,匠头白磊招募了大量难民,结果吸引来了更多的难民,到最后将龙江关哪里的难民吸引过来了一大部分,基本上有上万人聚集在这里。
但是白匠头只招募了三千人,这还是应杨潮的要求,才招募这么多人,白匠头原本只打算招个几百人,后来扩大到一千人,最后到达三千人。
杨潮是出于赈济灾民的心态,能给他们一份工作,等于给他们一口饭吃,可没想到吸引到了太多的难民,都想在这里找活干,每天都在码头上徘徊,哪怕白匠头给的工钱只够勉强为生,可是他们依然期望能给白匠头干活。
但三千人显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活干,码头上除了一部分是招募的工人家属之外,另外还有大量的无业青壮。
青壮没活干,整天游荡就容易出事,因此码头上打架斗殴偷窃各种事情不时发生,搞得杨潮也很头痛,调动军队镇压这些人,杨潮还做不出,而且也没有应对这种事情的经验,弄不好搞成屠杀就不好了,朝廷责罚还是小事,关键杨潮的良心上过不去。
但是不管不顾的话,今天敢偷窃,明天弄不好就要杀人了。
杨潮紧急跟江宁县商议,县令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难民太多了,衙门也巴不得撇干净关系,因此只是敷衍杨潮,根本就没有实际行动。
杨潮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不断的增加工人名额,但是远远赶不上难民数量,而且你加的越多,吸引来的人就越多,隐患也就越大,除非杨潮能将十万难民都雇佣了。
可是雇佣十万人,哪怕以每月一钱银子,那也得增加一万两银子的支出,工钱还是小事,问题是增加工人之后就要相应的增加材料,工具,以及管理的匠头,一个月没有三五万两是下不来的。
而且十万人在码头上干活,每天的粮食供应,居住问题,甚至饮水,都是大问题,弄不好就是疾病,然后就是瘟疫,雇佣这些人干活,那就得提供简单的房屋,哪怕是个窝棚,也是不菲的支出,至少又是上万两银子,然后是防病防疫,杨潮都没有什么经验。
杨潮本想推脱,可是突然心里一动,他不是个轻易被困难吓倒的人,没有经验不是正好积累吗,自己现在确实没有管理十万人的经验,可是不代表日后没有,现在杨潮手下只有不到一千人,不代表以后不率领千军万马,现在逃避这种大规模人力组织的困难,将来依然要正面面对。
现在出现了问题,还只是影响到难民,将来如果十万大军出现问题,那可是影响到战争胜负,国家兴亡的。
于是杨潮不但没有退缩,反而主动去找了史可法,汇报了一下新江口这里的问题,表示自己愿意为朝廷分忧,雇佣大量百姓去修建码头,结果史可法一高兴还给杨潮调拨了一大批石材,并且给杨潮调拨了几十个工部的匠头。
有这批匠头后,就有条件组织大规模施工了。
结果难民一日一日的涌向新江口,人数从一万人不到一个月就增长到了三万人,增长的势头还在继续增长。
同时租用了上千艘船,一个月租金就得十万两银子,这还是因为其中多数是小船,一艘赶缯船那样的大船,一个月没有上百两银子是租不下来的。
这可是十分要命的事情,杨潮已经算是很能挣钱了,航运都已经被他做到了一天一千两的极限,可一个月也不过三万两,金钗楼一个月能挣到一万多,但是金钗楼的股份杨潮只占了三分之一,就是借用康小宝那份,一个月最多也就分到一万两,另一个产业交易所依然在发展中,一个月能给杨潮带来的利润忽略不计,千把两银子而已。
所以杨潮一个月也就是四万两上下的进项,士兵军饷是不能少的,而且还要应付军中各种消耗,比如文书的薪水,武器装备的维修等等,每个月至少得准备五千两银子,圩堤修建,军营休整等等,又需要五千两,这样杨潮每个月的活动资金其实就只有三万两而已,可是才雇佣了三万来人,就已经超支了七八万两银子了。
仗着海州运回来的十来万两银子,金钗楼累积分红的五万两银子,以及航运去年的盈余,倒是有个二十多万两,能够支撑三个月还行,三个月之后就只能破产了。
但是三个月显然是不可能建造完工的,以白磊的预计,就是雇十万劳力,也至少得一年时间,有时候并不是人越多速度越快的,新江口水营码头这么大的规模,一年时间都算奇迹了。
而且就算完工了,这十万人怎么办?到时候他们又面临失业,谁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来。
这些都是杨潮要考虑的,哪怕杨潮生来不怕麻烦,但是也有些头痛了。
但祸总是不单行,就在杨潮苦恼资金来源的时候,反而是自己的现金牛产业,航运业偏偏出现了麻烦。
十月下旬的一天,突然杨潮的三艘船灰溜溜的回到码头上停靠,一个个士兵灰头土脸的走下船,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似乎斗败了的公鸡!
三艘赶缯船和四艘浅船停靠在码头上不到一刻钟,就看到杨潮急匆匆带着十几个亲兵到了码头。
“怎么回事?”
杨潮一到码头,立刻就登船检查了情况,张大桅沮丧的跟着杨潮。
“大人!是诚意伯。”
“我知道是诚意伯。”
简单情况杨潮已经知道了,他来码头是看看具体情况的,他听说诚意伯刘孔昭在燕子矶附近摆开了三十多艘大船,将杨潮的船队截住,还开炮轰击了船队。
“船看来没有大碍?你确定没有人受伤?”
杨潮查看了一番后,发现几艘船也就只有外壳有一些划痕,都不用修复。
张大桅道:“我们的人都没事,不过有几个商户比打死了。”
刘孔昭的船队炮打杨潮的船队,杨潮可不是只有几艘战船和后面的漕船,还跟了几十艘商船的。
刘孔昭爵位诚意伯,是开国功臣刘伯温的后代,是大明王朝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刘家也是历任水军提督。
以前南京的操江提督是顾肇迹,顾肇迹这个人虽然也不是什么好官,纵容小舅子崔嵬为祸一方,但是当时杨潮有熊明遇照着,加上手里的实力够硬,倒是跟顾肇迹井水不犯河水。
可是虏兵入寇之后,大明王朝的官场来了一番动荡,东虏入寇的时候,各种矛盾压着,东虏一撤兵,朝上大量言官集中弹劾顾肇迹,说他在战争期间,江南一带张献忠屡次攻击到安庆一带,可是坐守采石的顾肇迹一次都没有出兵。
顾肇迹因此被皇帝罢免,这当然也有政治斗争的原因在里面,听说顾肇迹跟周延儒关系密切,周延儒上台他也出过力,显然他是受到周延儒的牵连。
顾肇迹离职后,继任的就是这个刘孔昭,相比顾肇迹只是不作为,刘孔昭的行动力还是很大的,而且这个人胆子很大,他上任前皇帝召见他的时候,他就很大胆的向皇帝哭诉,说文官坏事,他到了江南水军之中如果有文臣监督,必然受到掣肘,很难办好事情。
皇帝已经对文臣失望透顶,连信任的周延儒都是那种货色,因此竟然答应了刘孔昭,去掉了操江提督衙门里的文官御史。
崇祯实录中如此记载:“刘孔昭泣陈,文臣制肘,事权不一,故有是命,然孔昭实无片长,惟以空言鼓动主上,上遂信之,竟停文臣掺江之命。”
去掉操江提督衙门的文人,等于将长江下游一带的水军掌控权,都交给了刘孔昭一个人,刘孔昭于是立刻就成了江南最有权势的一个人,而且以他敢跟皇帝痛斥文臣都无用的架势,显然是一个不会给文官衙门面子的人,因此就是史可法都奈何他不得。
但是杨潮实在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刘孔昭,惹来这么一个大麻烦,这才是真正的大麻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