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虽然住在汪家,但是齐老爷连见太子面的资格都没有。
这些天能见到太子的临清人只有临清知州一个而已。
而临清知州也只见了一面。
杨潮大军到临清之后,临清知州也是跟其他文官一样,拒绝士兵入城。
结果杨潮派人进城,告诉他太子御驾在此,并且拿出了皇帝密旨,临清知州屁话没说,打开大门跪迎太子。
接着就跟前跟后伺候着,一天能请安三回,责成汪家好生招待太子,千万不可怠慢了,而且一早就来,晚上才回去休息,把政事早忘到了一边,此时巴结好太子才是最大的政绩,将来太子继位,他可就是从龙的功臣,虽然没有什么功劳,但是也有苦劳不是,皇帝一句话他这个知州就翻身了。
临清虽然只是一个州,可是却是运河大城,这里的富庶程度可比淮安,只是规模上小了些而已,号称: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这里的富商也是牛毛一般的多,据后世考证,名著《金瓶梅》就诞生在这里。
临清知州名叫金堡,是一个十足的官迷,自诩清高,在百姓口中是一个清官,但是钱也没少挣,坐拥淮安一样的商贸重镇,光是商贾给的常例,就足够他挥霍了,犯得着去扣老百姓嘴里的钱?
但是也有一副文官的架子,刘泽清在山东做总兵,位高权重,就因为是一个武将,在临清做生意,没有照规矩给他孝敬,他就时常刁难,结果被刘泽清上书弹劾,朝臣为了笼络刘泽清,逼迫金堡辞官。
金堡的辞官文书已经上交,他正准备离职回家呢,结果杨潮就来了,毕竟临清现在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李自成随时都可能打过来,结果杨潮来了,还带来了太子。
“金知州,多劳照拂,本督敬你一杯!”
杨潮官架子十足,在酒宴上大方亮出左都督的身份。
金堡颇为局促,因为此时皇太子朱慈烺坐主席,杨潮在左,他陪在右边,杨潮的手直接身在皇太子身前敬他,杨潮不在乎,皇太子不在乎,但是金堡却觉得直接去接有些无礼。
他当即离席,绕道杨潮后面,结果酒杯一口喝干。
经过跟刘泽清这样的武官争斗,金堡认识到文武地位的逆转,知道武将以后得罪不起,更何况是杨潮这样护驾有功的武将,将来肯定是要封侯的,更是得罪不起,因此态度极为谦恭。
喝完酒后,金堡拱手连拜,拜杨潮,拜太子。
汪有全陪在末席,却一直点头哈腰,脸上的笑就没断过,但是一句话都不敢说,只是不断的给别人斟酒。
太子则摆着一副皇太子架子,端坐主席,也不说话,只是听着,时而点点头而已。
就是杨潮一个人在说话。
“金知州,听闻南京福王监国了,你怎么看?”
杨潮说到此处,太子也有些不淡定了,神色稍微动了动,小心的听金堡这个文官说话。
金堡心中一顿,知道是表态站队的时候了,现在表态就意味着跟太子捆绑在了一起,也意味着跟已经在南京监国的福王为敌。
可是他没机会跟福王绑在一起啊,那只能跟太子绑在一起,才有可能一飞冲天。
人为财死,官为权亡,此时不拼还待何时。
金堡立刻站起来,跪在地上:“太子殿下明鉴,杨都督明鉴。福王监国乃是权宜之计,并不知殿下大驾正在南下,是以权且监国。太子御驾南幸,福王殿下定然迎奉太子!”
太子松了口气,他也知道当前的局势,听说南京留都让福王做了监国,下一步肯定就是登基了,那他这个太子怎么自处,权力的游戏只有往上一条路可走,否则就是死,这点道理他们这些皇子从小就明白,因为他们每个人的讲读会不断的跟他们讲。
现在有一个小知州表态证明文官中还是有支持太子的人的。
杨潮点了点头:“那好。不过太子殿下从北京南幸,到此处劳顿不堪,需要歇息数日。尚不能即刻南下,所以殿下有意派一要员南下宣意,昭告江南。你可愿做这个宣慰使!”
金堡听完,顿时激动起来,虽说南下很危险,但是南下可是代表太子的,自己南下说服江南文武迎接太子登基,这最大的一份功劳就是他的了,当然他只能排第二,第一肯定是杨潮的。
但是第二也足以让他一步登天,入阁办事或许急了一些,但是在六部挂一个侍郎或者主事应该没有问题了。
当即叩头:“臣万死不辞!”
太子这才抬抬手:“爱卿平身,爱卿忠勇,孤王甚慰。”
金堡这才激动的站起来,又被杨潮请下来喝酒,可是他早就坐不住了,恨不能立刻南下打着太子旗号争权夺利去。
一场酒宴吃完,太子竟然能忍住没吃几口菜,没喝几口酒。
杨潮当即吩咐齐老爷,让他另外准备一份好酒好菜送到太子处。
汪有全立刻就去准备,生怕伺候的不周到,这几日伺候皇子公主的,都不是汪家下人,而是汪有全的女儿和小妾们。
第二天杨潮继续听取吕末的汇报,总共招到了一千两百个读书人,还有三百个读书人倒是愿意当兵,但是他们都是有家人的,说只要杨潮答应带他们家人一起南下,他们就愿意给杨潮当兵。
杨潮同意了,有恒产者有恒心,这些人看来是有责任心的,北方的大乱恐怕没有这么容易结束,按照历史演进,此时恐怕李自成正在跟吴三桂较劲,而吴三桂正在跟多尔衮斗心眼呢。
很快吴三桂、满清和李自成的大顺就要开始混战了,北方的大乱才刚刚开始,能把尽量多的人带去南方,也是功德一件。
一千五百个读书人,也算是很大的收获了。
接着开始招兵。
招兵比招读书人当兵要容易多了,杨潮决定招募五万人,以五千人扩充五万,又是十倍的扩张,也是一个极限,再快的话,就没有打过仗的老兵做军官了。
五千人中其实也只有五百人在海州血战过,即便全都当军官,没人属下也有一百人,是一个百总的官职,队正、伍长这样的基层小官,就只能让没有实战经验的士兵充当了,好在他们去浙江转了一圈,也算是有长途行军的经验,在锻炼一番,经历实战不失为一支精兵。
竖起招兵旗,不缺吃粮人,中国历来如此,更何况是乱世,更何况是难民。
结果报名当兵的人挤破了招兵的桌子。
招兵十分严格,要身材最魁梧的,起码超过五尺半(一米七),要力气最大的,能举起百斤粮袋的,可第一天依然招到了两万人。
兵招到了,练兵是个问题,老金还在南京坐镇,教官们也都在南京,没有专业的教官,只能让那些经验不够的基层军官训练。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军队扩充十倍,战斗力如何保证。
自己的老兵稀释进去后,等于全都是新兵蛋子了。
这个事情很严重,李自成进京意味着最大的混乱才刚开始,杨潮需要手里有一只立刻能战的强兵压阵。
召开军官开会商议。
“每个千总部都要抽调军官!但是必须保证一个千总部基本不动,维持战斗力。议一下,保留谁的千总部!”
杨潮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尽可能保留一个千总部的老兵,其他各部都可以打散了重编。
没人说话,谁都不想把自己的老兵打散了。
终于李五六第一个说话,说的大义凛然:“大人,标下愿意将部下老兵打散!”
杨潮不由瞪了李五六一眼,这小子看起来五大三粗,小聪明倒是不少,他明知道不可能打散他的人马,却主动请缨。
李五六现在带的是远程部队,手下都是鸟铳手、弓箭手和弓弩兵,训练不易,怎么可能打散,打散了也没有意义。
王璞和许多男的千总部倒是无所谓。
此时杨潮手下有五个千总。
上次去浙江有一个意外收获,当时杨潮奉旨全军出发,当然也包括原本的左右部的兵痞们,可是那些军官不愿意将官职让出来,更不愿意去打仗,一听去打仗,当即就纷纷哭诉,史可法坚持支持杨潮,结果最后他们自己主动活动,两个千总调去了燕子矶投靠贾世禄去了,一群小把总、百总们没有门路,却恐惧打仗,最后干脆辞官了。
所以杨潮立刻编组,将手下兵力编为五个千总部,赵康得到了左部千总的头衔,但是右部千总尚空缺,杨潮在将这个千总加在老资格的吕末头上,还是给表现出色余继业两个人之间犹豫,一直也没有定下。
这次就不用顾虑了,扩军十倍,扶助太子登基大宝,杨潮一个总兵是跑不了了,而且他提出的官职,大概不会被兵部驳回的,此时别说吕末了,就是一批百总恐怕都得提升到千总去。
而王璞这些千总,最少也会升为副将了。
“大人你决定吧,标下领命就是。”
许多男也表态了,他不主动请缨,也不拒绝。
王璞犹豫了一下,也同样表态。
杨潮点点头:“好,既然如此,我就决定了。许多男部目前为我的中军,就先不动吧。王璞升任副将,所有官兵打散整编,扩充到三万人!”
王璞一听,这还不坏啊,虽然老兵被打散了,但是自己的手下扩充到了三万啊,早知道自己早表态了,还以为要抽走自己的精兵呢。
杨潮接着道:“我的亲兵也不能动!李五六,你部扩充到一万人,兵员你自己挑选,我要你三个月内,把这些人都给我训练出来!”
李五六领命!
杨潮又道:“胡全你的炮兵也得增加一批人手,也从新兵中挑吧。正好招了一千多个书生,你优先挑选补足一千人。尽快训练出来,虽然是书生,你也要把他们训练的有敢把大炮驾到敌人的脑袋上的胆子。”
胡全领命!
杨潮又对吕末道:“吕末你也领一万新兵吧,也是副将职衔。你的把总队交给余继业,升余继业为千总职衔。”
余继业替代了吕末,就是许多男手下左司把总,现在顶一个千总衔,那许多男怎么办?
果然杨潮接下来就不断的任命:“许多男加副将衔!李五六加副将衔!其余郑永旺、孙长福升实职千总。谢飞授实职把总。宋坤加千总衔,留任中部右司把总!……”
接着杨潮任命了一大批中高级军官。
最早跟他的那批军官,许多男、王璞和吕末都升任副将,孙长福、郑永旺和宋坤则是实职千总。新锐李五六也是副将,谢飞是把总,张二棍把总等等。
至于赵康,并不再临清,当然一个副将也是少不了的。
杨潮手里一下子就升了五个副将,跟左良玉相比还差一些,但是跟黄得功、高杰等四镇相比已经可以势均力敌了。
“从现在开始,都给我努力练兵!三个月内,我要看到一只精兵,如果谁练兵不力,立刻降职,本官说话从来不打折扣。听明白了没有?”
所有军官起立回答:“听明白了!”
接着又是一轮疯狂的练兵。
李五六不要命的操练鸟铳手等,火药不断从临清城里生产出来,然后送入城外新建的军营中,杨潮告诉李五六不要担心打坏了鸟铳,就造多少鸟铳。
胡全也开始给书生们讲解如何开炮,如何瞄准等事情。
最忙的是王璞,他手下打散重编,扩张太大,很多军官都不太合格,需要他天天盯着,每天手里就拎着一根棍子,凶神恶煞一般的巡视新兵训练。
一切步入正轨,五万士兵三天就招够了,剩下的就看黄凤府的运作了。
看到不断从淮安送来的船和粮食,杨潮觉得,黄凤府应该很快就能说服淮安官府了。
还有南下的金堡,金堡离开前,把师爷跟州衙所有官吏叫道一起,告诉他们一定要听杨潮的命令,杨潮的命令就是他的命令。
因此临清极力配合杨潮,衙门调动全城匠户归杨潮截止,杨潮又一次启动了海州模式,临清虽然跟海州一样是个州,但是却是运河边上的大城市,按理来说工匠和手艺人比海州要多得多!
所以理论上来讲,临清的生产力比海州强大的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