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标题:
天涯标题:保守的讲:黄易至少领先金庸30年
新浪标题:金庸春秋80年难抵椴风雨20载武侠界最大水货竟是金牌大师
三位大侠:
椴啊!你仅用了一篇风采飞扬的杯雪便吸引了我,而我却将用一生去遗忘你的飘洒飞扬。
古龙啊!如同风中飘散的樱花您渐行渐远,但您的微笑却在血阳的浪漫中,悄悄地流走了多少年华……
黄易啊!你智慧的眼睛闪动着武侠艺术的光芒,凝神的睫毛下是海浪波纹般深邃的星光。
四大罪状:
首先在这里我要声明,从写作的功力上看,金庸当然是稳坐(武侠)文坛第一把交椅,无人可与争锋。但,仅限于此。
下面从四个角度分析仗剑的王者至尊
一,庸俗
金庸庸俗的男人们:各大男猪脚多因奇遇习得盖世武功。
譬如掉进山洞,代表人物:段誉,张无忌。
譬如吃大力丸,代表人物:杨过,石破天。
譬如巧遇高人,代表人物:郭靖,令狐冲,虚竹,狄云。
金庸庸俗的女人们:一定是大家闺秀,身份尊贵,且为色艺俱佳之美女。譬如:黄蓉,赵敏,天龙三女,任盈盈。纵观,也只有程灵素是个特例。
金庸庸俗的孤儿主人公们:纵观金庸武侠各大主人公,从来没有父母健全的,不是少爹就是没娘。单亲孩童或者孤儿,其中张无忌算是较为幸运的。
金庸俗套的模式:不管聪明愚钝,豪放痴情,只要每天扶老婆婆过马路,便可以武功盖世,坐拥红颜。如果你是智障白痴,那么恭喜你,你还可以抽得大奖,得个善终,代表人物:郭靖,狄云。
这些都还属于可以忍受的范畴,而金庸最严重的俗套表现在:所有都是清一色的人物成长史。一部一部的成长史看下来,基本上已经能猜出过程,因奇遇习得上乘武功,并得到一生挚爱,不同的只是以何种方式收局:悲剧抑或是大团圆!
进程守旧,情节俗套,在我读完金庸3部书之后就发现了这个最严重的通病,以后再看金庸只是印证我的结论,佐证我的判断。所以金庸作为家,充其量也就一大师。当然金庸也留下了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鹿鼎记。这篇无论是构思,还是文章的脊梁,都堪称金庸武侠之冠。至此,金庸也就遇到写作的瓶颈,于是选择了封笔,不得不承认金庸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然而,有一已经达成共识:金庸一定受到了“江鱼”这个人物形象的启发,才塑造出金庸武侠第一人——“韦宝”。否则单凭金庸的天分,他就算想到与古龙再次谋面,也万万想不到武侠可以这样写。但是在鹿鼎记中,韦宝就是十面埋伏的章子一,金庸就是张艺谋。
二,落伍
金庸写不仅先天发育不良,而且后天营养不足。
相比同时代的古龙,金庸有两大优势:1,优越物质条件。2,高等文化教育。这使得金庸有充足的时间去查阅资料,完善作品,掌控文字的能力胜于古龙。古语有云:福兮,祸之所附。这恰恰也是金庸平庸无奇的重要原因,由于金庸不会为了生存去绞尽脑汁,自然无法擦亮强压下的灵感火花。由于金庸受过传统的文化教育,叛逆和天性早已遗失在某个童年的角落。但即便如此,我也要客观地:金庸还是有一聪明的。因为金庸经常披上儒,道,佛,历史,人文等光艳外皮来充实其武侠作品,使枯燥乏味的瘦骨嶙峋貌似饱满灵动。在此我要感谢古龙,在那个死气沉沉的年代里,他就像是沙漠一条倔强的溪,冲淡了死寂,孕育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进入了信息社会。黄易,椴等人前赴后继的涌出,使武侠终于迎来了盛事王朝。金庸活在信息闭塞的20世纪中后期,他无法接触到世界领先的文化,只是能从古龙中汲取营养。而反观黄易,椴这些为武侠而生的天才们,进入信息社会后,他们紧跟时代的步伐,站在当今文化前沿。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充分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如此方有了这般天马行空,轻灵飘逸的武侠。有了令我们耳目一新的项少龙,沁人心脾的双龙;有了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樽前相属”的《杯雪》一剑。
对于金庸的,他早就落伍了,从一开始便已如此。
三,虚伪
首先,虚伪的角色定位。
关于这一,我不得不搬出黄药师,这位在金迷中享有崇高声誉的人物。我们从下面几个角度重新审视黄药师的人物形象。
1,黄药师撮合陆冠英和程瑶迦,训斥其家长迂腐不堪,却对自己女儿的婚姻幸福横加干涉,这就是开明的黄药师
2,陈梅二人盗取经书,他却迁怒于其他弟子,打断双腿以至残疾一生,这就是展现自我的黄药师
3,妻子身怀六甲,他却忍心让妻子默写真经,耗尽心力,以致阴阳永隔。这就是专情的黄药师。
4,江南5怪死于桃花岛,黄药师被人冤枉而不去争辩,当然可以理解为天才狂士不屑与宵之辈一般见识,活得的确潇洒。但黄药师却连女儿的幸福美满都不加考虑。这就是作为慈父的黄药师。
5,从老顽童处骗来真经,直接导致孩儿她妈的死去,而黄药师却认为:“老顽童,你也不必假惺惺了,若不是你炫夸甚么狗屁真经,内人也不会离我而去。”这就是明事理的黄药师。
当这位金庸武侠第一真名士蜕去鲜艳表皮之后,却惊人的看到内壳里是一个虚伪至极的人。黄药师只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罢了,类似的人物数不胜数,例如纵容姘头胡作非为的方丈玄慈,不顾爱人情感一心求死的痴情阿朱,得知生父杀死养父却无动于衷的豪情萧锋,为了自己名声断绝全真前途的仁义王重阳。这些貌似真诚实则虚伪的人物形象不愧为金庸的亮,这些人物的内涵也远远超过岳不群等人的存在意义。
其次,虚伪的改版
金庸40多岁便已封笔,致力于他的政治,经济甚至是人文势力培养。却不成想一把年纪,又开始改版,这次改版与其是对自己作品的完善,不如金庸梦想着再年轻一把,再风光一次,再大卖一场。因为很多改写注重的不是提高文学价值,更不是深化精神内涵。而是注重于吸引人气和噱头,譬如黄药师的师生恋。其他的改写更多的是效仿黄易,将对白精简。然而当金庸历经人生沧桑之后,他本就不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随之消失殆尽。也许金老爷子在想着不朽,却不懂得不朽的人没有一个人能为了不朽而不朽。
最后,虚伪的金庸
金庸自称儿子死后,潜心研究佛学,自认为是虔诚的佛教徒。当李敖问道:“佛教无不以舍弃财产为要件。所谓‘舍离一切,而无染着’,所谓‘随求经施,无所吝惜’。你有这么多的财产在身边,你你是虔诚的佛教徒,你怎么解释你的财产呢?”
金庸大窘,不知所措,无以为答。李敖得出结论:金庸信佛,其实是一种“选择法”,凡是对他有利的,他就信;对他不利的,他就佯装不见。其性质与善男信女并无不同,自私的成分大于一切。金庸是伪善的,这种伪善,自成一家,可叫做“金庸式伪善”。
不由得想到《新约》所:“没有仆人能侍奉两个主人:不是恨这个,就得爱那个;不是重这个,就得轻那个。你不能同时侍奉上帝,又侍奉财神。”
四,圆滑
与其金庸是个武侠家,倒不如他是一名商人较为贴切。李敖骂他香港基围虾,为富不仁,空有几亿身家,却从没舍得为社会公益事业抛出一个子。此语足见金庸的事故圆滑。文如其人倒也不假。
为了满足读者的YY情节,金庸无所不用其极。
再回到金庸“奇遇”的俗套情节,对于不经事的孩童来,无疑是在灌输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思想,这种毫无可能的yy,无疑就是自闭的成人大雄空想出一个多拉A梦。
为了吸引男性读者,金庸无所不用其极。
1,譬如《神雕侠侣》,金庸本人也过本不打算让杨过龙女重逢的。这一个人非常认同,从情节发展来看,结局本应是悲剧,而重逢那段写的更是过于牵强。但是金庸怕读者不去买报,于是安排了团圆的大结局,这一做法使作品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
2,金庸不尊重女性角色的特数不胜数,如迷药,春药,诱奸,强奸比比皆是。最令人发指的是,强奸后很多情况下都以女性的默认甚至是屈服而告终。这些都是即便黄易也断然不会使用的下流手段。
3,金庸多次出现一男多女的写法。只因为每个男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韦宝。
4,个人最不能忍受的是:金庸中的众多女性都为男人付出了很多甚至是生命,即便是这样的付出,如果你不是女一号,你也不会得到任何回报。代表人物:华筝,程灵素,穆念慈,岳灵珊,一干神雕傻女。
金庸中的男主角,可以肆无忌惮的攫取女人的情感甚至是生命,而不用负任何的责任,如此这般的天经地义。这一完全和金庸争名逐利,人人为我我为我的性格相符。
金庸为了卖座,他的武侠总是情节高于一切。其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为了服务故事情节,即使泯灭人性也在所不辞。在这一上号称武侠第一人倒也实至名归。
最后再来看看金庸培养了一批怎样的fans
诚然,金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知识分子,他们和古迷还有俺们一样,对于偶像的作品,探讨的是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启迪。但是金迷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下面这种帖子:《金庸笔下不该娶的九大女子》《金庸书中谁才是第一高手》《葵花宝典出自何人之手》《金庸武侠人物的星座血型》《萧峰与郭靖与杨过谁的武功最高》。
有的时候很怀疑这些金迷的智商,明显不是一本书里的人物,他们也能拿来横向比较。甚至可以为了独孤求败还是东方不败抑或是无名老僧谁更厉害而大骂出口。
到这里就不得不金迷的另一大特——骂街。只要有人稍微质疑金庸,就会有金迷排着队的进来破口大骂。至少在天涯仗剑,金迷中的菜市场大妈绝对是有压倒性优势的。金庸虽然资质有限,但终也是一代大师,当金庸大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时候,他的作品却培养出一票破口大骂,口出秽语的市井野徒。真是一大奇观。
最后了,有一句话我憋了很久,到了现在不得不:你金庸长了一张柿饼子脸,也好意思出来写,简直侮辱斯文!诚然,像椴这般色艺双全的着实罕见,但也至少要长得像古龙那般纯真可爱才够格出来混!
后记:
此时,我只有轻轻地燃一根烟,深深地吸一口,然后缓缓吐出,任凭寂寞的思绪在香气缭染中蔓延。
窗外,夜空如此阴霾,在这个被工业和金钱污染的世界里,稀少的星光却缀出些许浪漫。
也许,这个秋夜的天空注定云雾迷漫,但我却不会遗憾。
因为,希望已经盛开了,就在今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