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插手
柳夫人这两天很崩溃,当然,不是完全因为青青。是因为青青说那么她一直引以为傲的古书竟是假的。而经过了细心的研究,她和柳大人一块证实了,青青说得对,这本书就是假的。
黄氏崩溃了,她珍藏了三十年,手都不敢多摸一下,结果青青只是远远的看了眼就说是假的,竟然还让她说对了。这让她情以为何堪?
柳大人倒是挺开心的,拿着书反复的看了很久,也问了黄嬷嬷很久,反复的问,见每一次黄嬷嬷说的都是一致的,他还是兴致勃勃。
“老爷问了多久了,怎么还在问?”黄氏觉得丈夫自己都快不认识了,明明自己都要崩溃了,为什么他还在问,为了多少次了,自己都要背出来了。
“一定是像贞娘了,乔大勇是粗人,哪里懂得这些?不过,能把孩子培养成这样,乔大勇倒是了不起了。”柳大人轻轻叹息了一声。
黄嬷嬷低头,默默无声。
黄氏想想,也点头,“倒是忘记了,青青要嫁的是干什么的?”
“听说是个厨子,不过看着规矩倒是不错,还有就是对小姐极好。”黄嬷嬷低头沉声说道。
“所以她和她娘一样,选择了一个平凡的人。”黄氏皱紧了眉头,“我得跟她再谈谈,贞娘怎么那么早亡?真的嫁一个粗人,以为很幸福?”
柳大人没作声,他已经知道西门家最早向乔家求亲的,而且老太爷亲来,他这两天特意和西门开相处了一下,倒是觉得西门开各方面还不错。
“老爷!”黄氏看柳大人没做声,扯了他的袖子一下。
柳大人沉吟了一下,“好了,当初贞娘的事,我们在外任,虽说老师有写信告知,但好些事,我们也鞭长莫及。现如今回来了,倒是不太好伸手了。”
“不行,我得去跟青青谈谈,她这般的聪慧,怎能做个饭馆的小老板娘。”黄氏坚定的摇头了,“黄嬷嬷,你去叫青青过来一次。”
“夫人!”黄嬷嬷低头轻轻的叫了一声。
“你让我去见她不成?”黄氏差点没跳脚了。
“奴才想的是,小小姐聪慧过人,有些事,若是不清清楚楚,只怕她是不会应的。”黄嬷嬷低头沉声说道。
“她在说什么?”黄氏又气闷了,她用了这么多看书的时间在这儿跟他们说话,现在却说这种让她听不明白的话。
“她是太聪明了,只怕不给一个解释,她根本就不会认我们。既然不会认了,她又怎么会听我们的呢?”柳大人刚刚想的也是这个。
“是啊,多么的聪明,我们叫她来,就是要告诉她真相的,结果她竟然凭着您一句似是而非的话,就猜到了全部,这个孩子真是……若是男孩……”黄氏想到这儿都不禁有些叹息了,若是男孩子,这样的智慧,根本不用像她一般只能躲在深闺之中,以读书画画自娱了。
“也不知道乔家知不知道。”黄嬷嬷忍不住说道,她急死了,自己跟着黄氏嫁过来,跟着她担惊受怕了这么多年,到了她这个岁数,竟也不得闲,这两口子能不能让她省点心。她是看着贞娘长大,嫁人,然后看着她幸福了五年,她死亡不怪任何人,只能是天妒红颜罢了。她也远远的看着青青长大的,一直照顾青青的上灶娘子就是柳家的下人。青青重病时,她也心急如焚,她也透过上灶的那位娘子给青青送去了不少好药和大夫。
那天青青过来请安,她亲自去二门相迎,那还是她第一次真实的接触到这个孩子,她才明白,她对这个孩子是有特别感情的。所以她那天很失态,但她也深深的明白,乔家把青青养得很好,就算没有自己的远远的关注,青青也被带得很好。
而她送书时,也清楚的知道,青青并不是那种平凡人家的十五岁少女,她比自己从小带大的黄氏聪明百倍。
“是啊,乔家知道吗?老师当初有没说过?”黄氏忙看向了柳大人。
柳大人摇头:“老师的信你不也读过吗?只说觉得乔氏一族急功好义,市井中颇有人望,贞娘与乔家大郎幼年相识,颇有情谊……”
柳大人慢慢的默念出当初关于贞娘的婚事的那封信。
“你呢?你在京城,你觉得贞娘嫁得好吗?”黄氏转向了黄嬷嬷,自己的奶娘,把贞娘托负出去之后,他们出京外任,柳大人觉得京中还得有人看顾,于是把黄嬷嬷留下了,顺便看看杨家有什么要帮忙的,她能搭把手。黄嬷嬷认字不多,写信写得也七零八落的,他们远在地方,自是信息不畅的。再说,当初杨先生跟他们写信也不是商量,而是通知。
“当初大小姐被西门家西门编撰看上,要强纳为妾,幸得乔家及时下聘,以解燃眉之急。而乔爷似与西门老大人有旧,倒是帮着把事平了。”黄嬷嬷回话还是不错的。
“西门家要强纳进士之嫡女为妾?”柳大人手上的杯子轻轻的叩上,发出清脆的一声。
“似西门编撰无意遇见过大小姐一次,心慕之,未与家里商议,就送了聘礼。后西门家收回了,还向杨老大人道了歉。”黄嬷嬷对这件事很清楚,当时她也急,她只是个下人,说句不好听的,老爷子在京中留的人,也只够打听一下消息,她那时能想到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贞娘打包送到柳家的任上去。其它的事,等着老爷回来再说。等着乔家出手,她其实还是这么想的,在她看来,这是前有狼,后有虎的事。所以她真去了杨家,问清楚了,贞娘这是故意等着乔大勇着急,去求娶于她呢。知道了这层,她自不会把这些事写进信里告诉柳大人夫妇了。
“为何没传口信,写不清,难不成也说不清?”黄氏跳脚了,这种事,竟然事情过了十五六年才告诉自己。就算他们没空带孩子,这种人生大事,他们也是想知道的。
“奴才错了。”黄嬷嬷退了一步,也懒得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