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注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敢轻易表达自己感情时代,陈杨的坦诚、勇敢,让旁人纷纷佩服不已。
曹性转头,看着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曹雪,再回想回到浈阳之后,他们偶遇时的点点滴滴,哪里不知道她与他的意思。
恐怕早在自己南下日南的一年多时间里,就已经互有情愫了。
曹性拍了拍陈杨的肩膀,看着他眼睛:“长兄如父,这桩婚事我同意了,并会传达给叔叔婶婶,征求他们的意见,但有个前提!这次出征,你必须拿出一份像样的功勋,来做彩礼!”
“诺!”
陈杨大声应道,高兴的看向曹雪,传神的眼睛好像在说,等着我来娶你。
曹雪羞怯的躲在了曹性的身后,拿着曹性的衣角,来回的揉捏。
空气中弥漫着满满的爱,一旁的将士为陈杨高兴的同时,不由大发思亲之心。
大军出征,前果未定,这时想家中妻妾,可不是什么好事。
曹性当机立断:“我以为你是舍不得我呢?原来是为了如意郎君而来!可怜的我啊!最心疼我妹妹都成别人的了!连个心疼的人都没有了!呜呼哀哉!”
曹性大声呼喊,那叫一个忧伤,突然又来了个三百六十度转弯:“不行!这次我要努力,一定要纳一房美貌的小妾,来慰藉我满是伤痕的心!”
“哼!讨厌的兄长,你不是刚纳了两房小妾吗?在家呆了数日,忙都忙不过来!难道嫂嫂她们不够体贴吗?”
本想说曹性妻妾多,可曹雪话一出口,瞬间感觉有些怪怪的。
“噗~”
不知谁发出了声音,周围人一个个脸色酱紫,憋笑快憋成了猪肝色,保不准整出个什么内伤来。
关于妻妾够不够体贴,这点小难题,哪能难倒曹性,只见他一本正经的道:
“正因为你的嫂嫂们体贴,某才应该更加努力!”
曹性感情万丈的仰着头,一挥手,说出感染力十足的话:“此行必将再立大功,如今已是新楚亭侯,嫡长子得已萌阴亭侯之位。
但这还不够,燕儿是那么的可爱,还有未来我的其他孩儿们,都是我的骨肉,绝不能落下他们。”
大汉自西汉就实行推恩令,汉武帝更是将它全面推广,主要内容就是提倡,子不分长幼,都是骨肉,王侯之封地,应分封与所有的儿子。
而且时下,很多人多爱幼子,因此,对于萌阴子孙,是十分愿意面面俱到的。
此刻的曹性,道出了众人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梦想,伸出一根手指,一字一句的道:
“五十个孩儿!不多!
五百户封邑!太少!
就算让五十孩儿,萌阴没有食邑的关内侯,都不够!
如今天下风起云涌,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之时!
让自己的所有孩儿,萌阴侯爵!就是我曹性的一生的目标!”
如今是东汉,不是西汉,推恩令实行了数百年,侯爵一拆,可不再是最初的几除几那么简单,没多萌阴一位侯爵,食邑总额,免不了打个折扣。
所有儿子都萌阴侯爵,就算是是三五个,也非千户侯不可,五十个儿子,还都是萌阴侯爵,巨大的量摆在那里,就算是没有食邑的空头关内侯,最少都是万户侯!
“封妻萌子!”
有了婚约,急于证明自己的陈杨,举起右手,发出喊破喉咙的呐喊。
“封妻萌子!封妻萌子!”
呼喊声越传越远,相连十余里的曹军队伍,纷纷高声呐喊,士气备受鼓舞,爆发出浓烈的战心。
“哗啦啦~”
万鸟受惊,从两旁的森林中飞出,乌压压的一大片,逃也是的飞走了。
“真虎狼之师也……”
“不愧是黄龙麾下的军队……”
“常胜之军就该如此……”
曹军的齐声呐喊停下之后,从中回味过来,两旁让行的百姓,路旁坞堡的屯兵,通通议论纷纷,毫不吝啬的夸赞着。
曹性的一番豪言壮语,将思恋妻妾的气氛,一下子进行了发酵,酿成浓浓的奋斗精神。
从亲卫营调了一个曲,将一脸幸福的曹雪,护送返回浈阳。
马上就要翻过南岭,这次区星造反,有了山越赵慈联合五溪蛮的响应,比历史上更为宏大,那时区星麾下万余叛军,就已经让朝廷焦头烂额。
孙坚平定区星,再越境南下,平定周朝、郭石,加起来最多三万叛军,就荣登了乌程侯,这可是最高的县侯。
而如今,区星学到了当初,陈应、郭石投靠赵慈时,使用的挟裹百姓之招,造反以来,声势可比历史上,浩瀚的多。
可以这么说,跨过南岭,就已经到了区星、赵慈、五溪蛮,三方联合叛军的活动区域。
曹性叫上陈杨,两人步入中军一个特制的车队,车队有密封车辆三辆,曹性随意的选择了一辆,两人步入其中,再将车门关上。
车厢还算宽敞,坐下七八人都够,两人坐上去,还显得有些空旷。
车厢通体硬木,外包牛皮防火,内镶铁皮防箭,又有三辆混淆视听。
即安全,又隔音。
正是曹性行军时,商量军密之所,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过笨重,一般的托马都拉不动,只得用牛,关键时刻跑不快。
因此需要虎豹义从层层保护,随时准备接应。
车窗开在顶上,成狭长型,阳光照进车厢,让两人可以清晰的看清对方的面容。
曹性直奔主题的道:“作为锦衣卫的指挥使,说说你的情报吧!”
“诺!”
陈杨拱手领命:
“据各路情报汇总,得知,区星最终还是反了,原就有一万山贼喽啰,现在又有挟裹数万百姓,人数不下八万,对外宣称二十万,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也!
赵慈上次败逃后,沉寂了两年,随他逃入山中五万老叛军,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三万还都是陈应、郭石二人部曲,还不吸取教训,如今也不甘寂寞。
杀下了山,并顺利的挺进荆扬交界的大山老巢,拉起了两万山越叛军,此一路最过精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