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楚越之战末
帝元七年,10月初。
南方楚国的50万大军,已经彻底的踏上了越国吴郡的土地之上。
越军举国动员,勉强拉出了5万大军,全部压在了宛陵县以及曲阿县,这两地多山,又扼守了楚军通线吴郡以及会稽郡的交通要道,乃是必不可失的地方。
楚军与越军交战连绵,双方死伤极大。
不过月,到了彻底进入1月的时候,双方因为天气的原因,已经极为寒冷,士兵难以再战,这才慢慢停息了战事。
然而,就在这区区的两个月,50万楚军就战死了整整15万,折损了近乎1/,损失颇大,楚军士气陷入低迷。
对面的越军虽然有着地利,处于守势,在战场地形上颇有优势。不过,奈何对面的越军实在扶不上墙,就是一滩烂泥。
越军的组成大多都是刚刚拉上战场的农夫,根本没经过有效的军队训练,越军也没钱给他们训练。
越国初立,很多地方都要用钱,并且缺少了一大批基础士官。
而训练军队,那可是要钱的,要大把的钱。
别的不说,就说你训练士兵体力消耗很快的对吧,那就得让他们填饱肚子,而且隔三差五还要有一顿肉,这才能让士兵有力气来训练。
可这么训练,士兵的人数又多,越军足足有着0万,哪来这么多钱那么多粮食给他们花销?
哪怕不过训练他们区区三个月,让他们稍微了解一下军队到底是怎样,越国也支撑不起这庞大的消耗。
再说了,越国也没那么多底层的教练士官,来带领训练这些新兵蛋子。
所以训练这事,尽管越国上下老是嚷嚷着要进行,可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最后不过训练了一支人数在万左右的越王亲军,作为越王共为国都,震慑越国各地的力量。
至于其他的,除了一些老兵跟随叛军打了几场败仗,成了老兵油子,勉强算是有一些战争经验外。
其他的都是刚刚拉上战场,从农田里脱离农夫这个身份,成为一个光荣而又责任重大的士兵。
只不过这些士兵的士气,以及对于战争的熟练程度,还有对于越王的忠心,那就不好说了。
于是乎,打了这两个月战,一批又一批的越国新兵被拉到战场,然后打不了几分钟又溃败下来,接下来又一批人上场,然后再换下。
如此往复,好几个轮回,等到时间拖延到黑夜到来,一场战争才勉强让越军坚持下来。
可以说,这场战争完全就是用那些新兵的性命和士气,才撑到了最后。
不过也因此,越国的新兵折损颇大,军队数量急剧减少,哪怕越国有着防守的地利优势,最后死亡的人数也真正达到了与楚国齐平的人数,15万大军。
至于剩下的10万越军,打了这两个月的战,倒也打出了一股精气神,有了那么一些精锐部队的面貌,勉强可以称得上骁勇善战的军队了。
最后的结果到底如何,倒也难说。
越国因此牺牲了大量的青壮,整个国内家家哀号,白布挂满了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可谓是哀鸿遍野。
除去剩下的10万军队之外,越国国内剩下十四岁以上的男丁,也不知能不能凑出他10万人来,就算能凑出,越国也拉不出这些人来。
那可是越国剩下三郡土地上最后的种了,那都是越国未来的希望,这片土地上所有家庭的希望。
他们就指着这10万人能够给他们多生一些小孩,让越国土地上无数家庭不至于真的就此绝后,又怎么可能再让越王拉走拿去当炮灰。
恐怕就算越王想这么做,他手下的人也不会同意,真逼急了,恐怕连他这10万精锐都会造反,把他干掉,直接投降楚国。
所以,有着这些忌惮,刚刚上任的越王却是不敢再强拉壮丁了,只能靠着这剩下的10万精锐,勉力抵挡楚军的进攻。
不过好在,如今进入了严冬,楚国这一年收获的粮食也慢慢的消耗,再也难以维持剩下5万大军的出征,这些大军也慢慢解甲归田,各回各家了。
这倒是让越国松了一口气,有了一点喘息的机会。
一场南方的大战,也就此告一段落,新一轮的战事,还要等到半年之后,两国都有一些物资积累才可以继续进行。
不过帝元七年,在楚国的北方,陶国以及魏国的战争,却如楚国与魏国一样,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首先,魏军出动了0万人,这已经是整个魏国能够拿出的所有军队了。除去一些地方维持治安,以及边关的一些防守军队外,所有的力量都拿出来应付这一次与陶国的战争。
而陶国也不甘示弱,全国10万大军屯驻边境,在各个城池重镇严防死守,抵挡着为国的侵略。
刚开始交战,魏国兵马较为精锐,军队之内充斥着许多打过很多仗的老兵,实力颇强,远远胜过对面很多新兵乱民组成的陶国军队。
所以,交战的开始,魏国就连破陶国五座城池。一路横冲直撞,势如破竹,陶国纵观上下,竟有一种难以阻挡的趋势。
不过随后,在陶国境内,一座颇为雄伟的城池上,城中万守军凭借坚固的城防,倒是狠狠的挫了一下魏国先锋的锐气。
魏国10万先锋折损万,亦难以拿下城池,虽然城中守军也折损1万有余,剩下不过六千余人,防守颇为艰难。
但也因此,10万先锋在这小小的城池之下,竟然耽搁了整整十三天,给了逃过许多的时间还口气,得以慢慢整合实力,再次整军备战。
经过这近月的战争,陶军剩下还有5万人左右,除了国都留下1万人戒备,余下4万全部分布到其他剩下的坚城之内,组织百姓修筑城防,一副与魏军打到底的样子。
整个陶国城池不过十七座,如今已经丢了五座,还剩下十二座城池,实力已然折损了四成以上。
所以虽然陶国一副与魏国打到底的样子,但其实如果没有外力的干预,以陶国的国力以及兵力,顶多再撑两三个月就要国破家亡,彻底兵败了。
所以,为了避免国灭家亡的危机,陶国向外求援了。
帝元七年,7月。
齐国出兵10万,进驻陶国,于陶国国都定陶城下,与对面的0万魏军对峙。
战争陷入了泥潭之中,胜负难以预料。(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