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王起明将军口令,10分钟后开始炮击,火炮停止轰击后,对图森要塞外围进行步兵猛攻!”从战马上下来的阿帕多,跑到蒙多拉身前立正汇报道。
“嗯,我知道了。”
说完,蒙多拉看着早已站好队列,最前面的日本仆从军,不禁有种造化弄人的感叹,曾几何时,自己就是站在最前排人群里的一员。
想当初大汉帝国刚刚立国时期的战斗,哪次不是印第安族裔的士兵担任这种损失巨大的排头兵?
当时的蒙多拉最怕同时也最羡慕的,当属后方那些举着燧发枪瞄着自己屁股的汉人士兵了……
“没想到,从日本国转一圈回来,我们印第安族裔士兵,也可以轻轻松松呆在后面当督战队了,帝国的扩张,给我等军人带来的好处,还真是全面啊!”
只有经历过亲身充当炮灰的人,才能体验到这种躺在后方安稳当督战队的难得!
日本仆从军上到军官下到士兵,与后排不用上战场的虎狼陆战队感受可是截然相反!
毕竟日本仆从军里,无论是印第安人还是汉人,都是高层军官,哪怕是在这个时代中的战争,也不用走在士兵前头!
实际上,在排队枪毙时期,带头领队的军官,大部分都是士官和尉级军官,当然,如果是军衔普遍高一个档次的骑兵部队,也会出现校级军官带头冲锋的时候!
因此……
“前方就是懦弱无能的白佬,体现我们黄种人勇气的时刻到了,为了帝国,为了荣誉,杀敌!”
随着火炮轰鸣声的落下,日本仆从军第一师团中,汉人担当的高级军官,用不是太熟练的日语简单的进行了一下战前动员,虽然用处不大,但起码也要意思一下嘛,反正真正让这群日本人忌惮的,是那群毫不掩饰的督战队!
当然,之前排山倒海一般的火炮轰击,与对面防御工事里不时被炸飞的人体零部件,也让这些日本仆从军士兵稍微有了点底气!
蒙多拉他们都知道,将日本仆从军拉到美洲本土后,日本仆从军的士气降得很是厉害,陌生的环境还被当作炮灰使用,能上战场已经算是很勉强了,要不是后面十多万大军看着,恐怕这些日本兵哗变都有可能!
当初这帮日本人参军时,可没被告知要远赴万里之外为汉人打仗卖命,对手还特娘的是传闻中很厉害的白人军队!
这群日本仆从军士兵,看着前方被数百门火炮几轮齐射轰击的千疮百孔的外围防线,在高级军官的驱使下,慢腾腾的向前发起了刺刀突击!
排队枪毙?
开什么玩笑,就这种士气值快跌到底的军队,让他们跟胸墙壕沟后面的西班牙正规军玩对射,是嫌崩的不够快么?
英国人0米抵近开火齐射在开阔地带天下无敌的战绩已经证明了铁一般的事实,能挺直腰板挨枪子比近身肉搏需要更多的勇气!
在铁杆日奸,也就是仆从军基层军官的呼号下,上万人冲锋的势头,还是让日本仆从军的士气提升了不少,这些带着斗笠军帽的日本小矮子士兵,只要随意看看四周全是自己人,那安全感和对胜利的信念,就大大增加!
团队和集体是战争中给予士兵勇气最好用的招数!
在机枪大规模普及前,军队之所以每次冲锋必以密集队形,就是这个原理!
大家都知道,人挨着人冲锋,对面无论是枪弹还是炮弹,打出的战果都会相当喜人,但却没有一个指挥官愿意放弃密集冲锋,即使在机枪普及的年代里,密集冲锋也流行了很久!
当年的日俄战争,日本人的猪突战术,在给己方造成了成吨的伤亡时,也让俄国佬的灰色牲口们吓得俩股颤颤!
诚然,顶着机枪冲锋看起来很傻很白痴,但就是这种异于常人的傻叉行为,才会让人更加容易恐惧!
其实,一战时期士兵伤亡人数始终降不下来,与步兵群经常顶着机枪冲锋有很大关系!
图森要塞外围防线的西班牙士兵,此时已经被一眼望不到头的小矮子冲锋吓蒙了,这一次冲锋的人数,都快赶得上图森要塞里所有作战士兵的人员了!
“开炮!他妈的给我开炮,所有的火炮都开火,绝不能让对方冲上来!”
图森要塞外围防线的指挥官气急败坏的呼喊道!
之前为了放置被大汉帝国优势火炮集火的西班牙炮兵,不得以拉出一门门火炮,其中最扎眼的要数多管风琴炮了!
没办法,殖民地的西班牙军队火炮除了铁蛋就是葡萄蛋,铁弹的杀伤力在爆破弹面前不知被甩出了几条街,即使在密集冲锋下,杀伤效果也不尽人意,至于葡萄蛋嘛,那玩意的射程比火枪远不了多少,装填还贼费劲,一般也就是一杆子劲……
当然,最重要的是,火炮这玩意的耗费可要比小巧玲珑的风琴炮贵的多!
并且,风琴炮目标能小点,比火炮移动也灵活的多,打一炮换一个地方还是可以勉强机动的,不至于跟那些大个子火炮一样,只要开炮,很快就会被大汉帝国炮兵集火……
然后……西班牙人就只能用火枪和刺刀杀敌了……
现在就是这种情况,西班牙人的火炮一出,铁弹和近距离葡萄蛋扑哧扑哧的在日本人冲锋人群里打出漫天残肢血花后,日本仆从军负责冲锋的第一师团理所当然的崩溃了……
随后,早已等待多时的大汉帝国炮兵师团,不顾前方还没有溃败回来的日本小矮子士兵,对着西班牙人暴露出来的火炮就是一顿……
不是大汉帝国的火炮命中率高,实在是数量太多了!
几乎达到了十多门打西班牙人一门火炮的比例,这还怎么玩?
再就是,那爆破弹里即使填装的是黑火药,炸起来也是一个小坑,特别是其中一些大口径野战炮,只要命中了西班牙火炮周围,妥妥的连人带炮一起送到上帝他老人家那里报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