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月冷长平

尾声 台倾曲池平

月冷长平 米小亚 4532 2024-11-16 12:32

  寒冬腊月,邯郸,秦质子府。

  一名身披黑色斗篷的中年男子,下了马车,推开质子府的大门。恰好一名十余岁的男童从里面跑了出来,一头撞进了他的怀里。男子扶起了他,对着他身后紧跟着的婢女微嗔道:“怎么不看好政儿,若出了事情怎么是好?”

  “吕先生,你别怪她,”叫政儿的男童扯了扯男子的袖子,笑道,“娘的身子又有些不舒服,我不想呆在屋里打扰她,便出来玩一会儿,不小心撞到吕先生,是我的错。”

  “夫人的身子,又有什么毛病么?”男子皱着眉头,问婢女道。

  婢女面色有些古怪,半晌才道:“吕先生是质子府的常客,还不晓得么?每次只要嬴公子进了赵姬夫人的屋子,夫人便推说自己不舒服……”

  “晓得了,你下去罢。”男子打断了婢女的话,拉住了政儿的手,正欲一同入内,忽听身后远远有一个稚气的声音问道:“尊驾可是姓胡么?”

  男子身子一僵,缓缓转过身来,瞧见对面不远处,不知几时,站了一名约摸七八岁的男童。如此寒冷的冬日,他身上不过只着了一件薄薄的青衫。

  “这是吕不韦吕先生,他不姓胡,你认错人了。”政儿扬声答道。那男童见到男子的脸面,又上前几步,笑道:“我没认错,你一定是胡衍胡叔叔,爹娘叫我问胡叔叔安好。”

  “你爹娘?”吕不韦望着前面的这名男童,见他小小年纪,眉目清朗,且说话条理分明,不禁有些诧异。

  “娘说,若见到一人,同爹爹长的极相像,那人必定是胡叔叔。”男童仍是笑道。吕不韦顿时心中一动,他蹲下身子,仔细地打量着这名男童,见到他双目灿若夜星,一张嘴唇薄薄的,嘴角微微上翘,便是不说话时,也像是在笑的一般。

  他沉声问道:“你姓什么?”

  男童道:“我叫赵泱。”他又微笑道:“胡叔叔,我娘要我同你说,多谢你为她和吕姨娘照顾政儿,甚至不惜改姓为吕。政儿受吕氏大恩,将来定会感怀吕姓,我娘她很是感激……”

  政儿见他话里提到自己,暗暗竖起耳朵细听。吕不韦颤声道:“你娘是……”

  赵泱却不再回答了,他继续道:“我娘还说,应侯被秦王逼死,是他应有此报。胡叔叔虽少了后顾之忧,可一人照应质子府,想必力有不逮,若手中有些钱财,方好行事。她教我将这个给你……”他从怀里摸出了一张青色的丝帕,递给了吕不韦。

  吕不韦颤着手,接了过来,打开这帕子一看,上面写了几行字:

  “感君之深恩,思君之德义,山高海阔,何以答报。微末之物,呈于左右,不足君子一顾,惟盼君善用之。君本非池中之物,当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送质子归于秦,必成万世之功。

  赵门白氏顿首。”

  赵门白氏,赵门白氏……原来她并没有死,还与那人相聚,生下了一子。且直到今天,才让他知晓了一些她的消息。

  在她的心中,他从来都是无足轻重之人。

  吕不韦淡淡笑着,眼神中突然涌现出一丝苦涩,便连抓着政儿的手,都不由自主地紧了。政儿被握得生疼,却一声痛也不喊,只是盯着赵泱。

  “你是政儿?”赵泱又对着政儿笑道。

  “不错,我便是嬴异人之子嬴政,你有话对我说么?”嬴政大声答道。

  赵泱微微一笑,忽然右手一探,将他脖间挂着的一个方寸大小的木盒子扯了下来。他身子一转,又到了吕不韦面前,伸出手道:“借胡叔叔手上的戒指一用。”

  吕不韦毫不迟疑,便将右手中指上戴的一个硕大的翡翠戒指交给了他。赵泱一手执盒,不知怎么一按,那盒子自己弹了开来。他取开里面垫着的白色绸缎,又在戒指的翡翠上一按,那戒圈突地断开弹起,成了一把小匕首的模样。

  赵泱以此在盒内的四边上轻轻一划,那本就极薄的木盒子,竟然被起出了一层木片,翻过木片,背面以极细的刀工,蜿蜿蜒蜒地,似刻着一副地图。

  赵泱将木盒、盒中之物与翡翠戒指又一起递还给了吕不韦,压低了声音道:“东周之都,洛邑城北,有梨树两排。请胡叔叔对着此图,细细查看,必有所得。”

  吕不韦瞧着手中的这三样东西,竟然微有些怔愣。这么多年,他一直未放弃探查,可始终未得消息,几乎已心灰意冷。可不料眼下,却这般轻而易举取到了手。

  这两样东西日日在他眼前,他亦曾私下检视过里面可有蹊跷,竟不知要如此使用,才能开启关窍。

  可他宁可拿这个秘密,去换见那青丝帕主人一面。

  吕不韦整个人都出了神,浑然不知那赵欢已然走得远了。反而是嬴政,眼睛骨碌一转,甩开了吕不韦握住他的手,大步追了上去,嚷道:“赵泱,你给我站住。”

  赵泱转回了身,皱着眉头看着嬴政。他瞧起来比嬴政小了三四岁,可极是沉稳,面对着气势汹汹的嬴政,毫无畏怯,只是诧异道:“你唤我何事?”

  “你弄坏了我娘留给我的盒子,你就想轻易走了么?”嬴政怒道。

  “那你要如何?”赵泱却只是微笑。

  “你……赔给我。”

  “这我可赔不了,”赵泱想了想,道,“这样罢,若你几时能去雁门,我便将李牧叔叔送我的雁翎弓送给你,那是我最喜爱的宝贝。”

  “真的?”嬴政见赵泱这般大方,一开口便将心爱之物相赠,瞬间也没了火气,反而好奇道,“雁门?那边不是有许多牛羊,还有一片草原?”

  “雁门关外便是草原。你若来雁门,我带你出关去玩。那里天为穹庐,笼罩四野,策马奔腾,无边无际,你想做什么便做什么。那里,便是我的家乡。”

  嬴政却想到自己自懂事起,便一直呆在邯郸,甚至极少出过质子府,他对赵泱又是羡慕,又有些不服气,不禁哼道,“草原很大么?那又有什么了不起?等我大了,我早晚……盖……一座大房子,大过你的家,大过雁门草原,大过天……”

  他一抬起头,见到赵泱只是笑看着他,他竟觉得有些心虚,顿时没法再说下去。赵泱笑道:“我娘说你从前极懂事的,怎么如今好胜心这般重了?你的房子盖得多大,与我有何干系?”

  “你娘是谁?怎么认得我?”嬴政奇道。

  赵泱却只是双足轻轻一点,身子腾空而起,跃上了一旁的屋檐,瞬间便不见了。

  嬴政望着他的背影,怅然若失。他转过头,见吕不韦仍是痴立在府门口,嬴政低声道:“你一定是姑姑的儿子。你有爹有娘,你家里房子再破,你还是会觉得它好,可我……你可尝过寄人篱下的滋味?总有一天,我要盖一座比天还大的房子,到时……到时……我盖好了阿……阿房宫,你说我爹娘可会回到我身边么?”

  ※※※※※

  孤月在天,快风楼的二楼,有一名紫袍玉冠的男子,正倚窗独饮。

  算起来,他留在邯郸,已然将近八年了。这八年来,他几乎日日都在这快风楼里,独自饮着酒。

  八年前他窃符救赵。那时他朱轮华毂,驱驰六国;拥旄万里,大逐秦兵,何其壮也!男儿生当如此,立功立业,方才叫得遂所志。为此,他客居邯郸近十年,有国难归,亦是今生无悔。

  此生已然无憾,若有来世,他可会有所期待?

  他望着孤月,忽然想到了此刻的雁门,天地寒冷,一片萋萋,她在雁门,可还过得惯么?

  往昔如梦,他依稀记得,当年似乎也就是这样的孤月冰冷的夜里,他亲手将白狐裘交到她的手中,又亲自为她执缰,送她离开了邯郸。

  他垂头暗喟,听见楼梯声动,待他抬起头来,却瞧见一名**岁的男童,立在几案之旁,朝他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躬:“信陵君安好?”

  信陵君凝目望了这男童许久,忽然叹笑道:“我很好,月……你娘可好么?”

  “我爹娘一切都好。不过娘从前身子受了损,爹爹为她调理了许久,本有好转,可自从生了妹妹之后,又有些复发之状。”

  “你还有个妹妹?”

  “是,妹妹比我小上两岁,还未起名,我们只唤她小字‘心满’。”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赵泱。”赵泱对信陵君,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万年,保其家邦……”信陵君又凝视了赵泱半晌,微笑道,“雁门苦寒,委屈你爹娘了。”

  “娘说,多谢公子以白狐裘相赠,叫她免受多年酷寒相侵,她感激不尽。她和爹爹,与李牧叔叔一起,抵御匈奴,并不觉得委屈,反而畅意无比。”

  信陵君微微颔首,又道:“你小小年纪,是独自一人来邯郸么?”

  赵泱道:“爹娘年年此时会去云梦村探视陆爷爷,可今年……爹娘为陆爷爷料理了后事之后,娘怅怅不已,说想来邯郸见一见故人。娘还说公子寂寞多年,特地叫我来拜见公子,陪公子说一说话。公子若想晓得什么,问泱儿便是。”

  信陵君摇了摇头:“她肯让我晓得她一切安好,心遂意满,便已经够了。我并没其它要问的,你回去罢。”

  可赵泱却没有走,眼睛盯着几案上的酒樽,笑道:“泱儿想求公子一事?”

  “什么事?但说无妨。”

  “爹爹总是同泱儿说,雁门的酒再好,也比不上快风楼的酒香,泱儿故此……想向公子讨一杯酒喝。”听他这话里的意思,他小小年纪,竟然早已学会品饮美酒了。

  信陵君哑然失笑,随手便将手中的酒樽递给了赵泱:“你爹爹从前确实最爱在这里饮酒。”

  赵泱笑着接了过来,仰头将酒一干而尽。他以袖口在嘴角一抹,笑道:“这快风楼的酒固然不错,可我却觉得还是我们雁门的烈酒来得痛快。爹爹挂念这酒,多半不是因为酒好,该是因为家乡之酒,叫他难忘罢了。”

  信陵君哈哈大笑,道:“你很好,不愧是你爹爹的儿子。”

  赵泱将酒樽放在几案上,又朝着信陵君恭敬行礼,才转身下了楼去。

  信陵君微微一叹,忽地心念一动,悄然起身立到了窗边,朝楼下望去。快风楼前的深巷中,一名白衣美妇正倚在对面的墙上,身披白狐裘,一幅弱不禁风的样子。

  她亦似心有所感,抬头凝望着楼上,与信陵君四目相对。她展颜一笑,又屈身一福。恰好赵泱出了门,朝她而去,伸出手牵住了她,朝巷口行去。

  巷口那边,正站着一名青衫的中年男子,右颊上有一道淡淡的疤痕。他一手抱着一名年约五六岁的俏丽女童,正微笑着目视着两人。

  待得两人到了他面前,他伸手牵住了赵泱的另一只手,四人一起朝北而去。

  信陵君默然瞧着楼下的这一幕,他淡淡一笑,转身提手便将酒樽满上了酒。酒樽里倒映着天上的那弯新月,随着波光耀动。

  这么多年,他已经越来越明白,世态便如翻覆雨,人间诸事,都是由着后人评说的。

  千秋万载后,高台既已倾,曲池亦已平,或许那时人人都会称颂他信陵君的贤德,人人都会取笑那赵括的无能。

  可他们谁都不会晓得,他的心里,从来也不曾期盼过来生。他只是偶尔想过,若能再回到十六年前,他只愿再上一次云蒙山,去做一件叫自己永生不悔的事情。

  (全文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