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给熊廷弼的一封信
祖大寿和韩斯文俩人倒还好些,他们一个只是得了虚衔,官职却没有动,另一个则是晋升的军衔,并且给配齐了编制,但他们心里却清楚,现在得到这些是最好的,所以也落得个心满意足!
这里面唯一感到忐忑的就是熊廷弼了,他作为九边提督,又亲自坐镇大同镇,这次胜利他可是名正言顺的最高指挥官,可是皇帝的圣旨里连他的名字都没提到!
这不禁让熊廷弼心里发慌,但又猜不透小皇帝的用心,因此在李进忠将旨意传达完毕,熊廷弼除了谢恩之外,一个字都没敢多说!
李进忠将圣旨卷好,供奉在香案之上,又对曹文诏、韩斯文、贺人龙、祖大寿说道:“靖北伯,三位将军,万岁爷对你们的功绩很是赞赏,但咱家临来之前,万岁爷叫咱家给四位带句体己话!”
四人连忙躬身施礼道:“臣等聆听陛下训示!”
李进忠拿着腔调道:“万岁爷说,军人最忌讳三件事,一是居功自傲,二是好大喜功,三是贪生怕死,而这样的心思最容易在建功立业的时候滋生,或是有了功劳就目中无人,觉得天下谁都治不了自己了,或是觉得自己功劳还不够大,急功近利,做些不切实际的事情,或是觉得自己已经捞够本儿了,也爱惜自己的小命了!”
说到这里,李进忠看了看已经吓的冷汗直冒的四个人,又接着说道:“万岁爷说,这样的人多半难以持久,早晚会毁了自己的一切,唯有那种眼光准,心思稳,知进退的人,才能不断进取,最后也能得个好结果!”
曹文诏、韩斯文、贺人龙、祖大寿被敲打的够呛,听李进忠说完了,连忙齐声道:“臣等谨遵陛下教诲,万不敢忘了陛下的恩德!”
李进忠这才露出笑模样说道:“万岁爷一向赏罚分明,四位都是大明朝的功臣,万岁爷自然不会亏待了诸位,所以诸位还是要把心思放在建功立业,报效万岁爷上面!”
曹文诏四人又齐声
道:“多谢公公提点!”
李进忠连忙摆手道:“四位可别这么说,咱家不过就是个废人,也就是伺候万岁爷伺候的久了,知道万岁爷的为人,跟四位提个醒罢了,对了,咱家还有些话要与提督大人说,还请四位先去休息一下!”
曹文诏四人心知李进忠跟熊廷弼说的话必定不简单,绝对不是他们能听的,立即道:“下官告退!”
等曹文诏四人走了之后,李进忠从前怀中取出一封信,双手递给熊廷弼道:“提督大人,这是万岁爷给您的亲笔信,请提督大人看看吧!”
熊廷弼诚惶诚恐的双手接过信件,口中微微颤抖着说道:“微臣熊廷弼接旨!”
随后熊廷弼恭恭敬敬地拆开信纸,先看了看署名和印信,只见信的最后,署名用的是朱由校,印信也是朱由校的私章!
皇帝以私人名义给大臣写信,历朝历代都是极其罕见的事情,在大明朝更是绝无仅有,这不禁让熊廷弼疑惑,小皇帝到底要干什么!
带着满心的疑惑,熊廷弼展开信纸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
只见信纸上用一手极其俊秀的行楷写道:
飞白先生
朕深知先生有定国安邦之大才,因此才将九边重任托付先生。然朕亦深知先生乃进士出身,必然于文武之别看的甚重!
故此朕先以私信告知先生,如先生不愿操持军伍之事,朕便请先生回京入阁。如果先生愿镇守九边,朕便以柱国待之,将来平定外虏,公侯之位朕亦不吝惜!
从文从武全凭先生一言而决,朕绝不强求,先生如有决断,便告知李进忠,朕自有旨意!
朱由校手字
这封信简短而明确,就是要熊廷弼自己选择,今后到底是走文臣的路子,还是走武将的路子。
熊廷弼合上信纸,闭目沉思起来!
作为一个文人,熊廷弼内心深处当然是希望自己可以入阁拜相,这也是所有文人的终极梦想,但是熊廷弼却很清楚,入阁对他来说并不是好的选择!
因为现在两位阁臣之中,方从哲是楚党,刘一燝是东林,这二人在内阁坐镇,正好起到了一个平衡作用,让朝局出现了难得的平静时期!
可熊廷弼自己本身就是楚党,如果他选择入阁之后,势必打破这种平衡,到时候他就是火种,不但要点燃党争的导火索,最后弄不好还会引火烧身!
可是如果从武的话,熊廷弼心里却有些不甘心,这自然是文贵武贱的老思想在作祟,堂堂进士出身的文官,最后竟然成了卑贱的武将,对于熊廷弼这种传统文人来说,这种心理落差还是很大的!
可是熊廷弼却很清楚,从武是他最明智的选择,因为镇守九边不但可以远离朝堂纷扰,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
最重要的是,小皇帝已经在信里说的很明白了,只要他选择镇守九边,将来平定了蒙古和女真,公侯之位可就在望了!
如果是以前,熊廷弼会认为这是小皇帝在空手套白狼,因为以过去明军的实力,平定蒙古和女真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可现在熊廷弼却不会这么想了!
因为他亲眼见证了一场大胜,这带给了熊廷弼极大的震撼,也让他认识到一件事,以前明军之所以面对蒙古和女真一败再败,或许只是在大明自己军队的治理上出了毛病,而不是蒙古和女真有多么强大,多么不可战胜!
如果大明所有的军队,都能辱韩斯文率领的宪兵那样,蒙古和女真算什么?不过就是樯橹间灰飞烟灭的事情!
反复权衡之后,熊廷弼猛然睁开双眼,目光坚定地冲天抱拳道:“臣熊廷弼蒙陛下圣恩,委以九边重任,臣愿为陛下披甲戍边,不灭鞑虏誓不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