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三国志

第011章 冤啊!吕伯奢

汉末三国志 三国魏家 2729 2024-11-16 14:28

  在曹操逃离洛阳之后,根据《三国演义》上的描述,一共发生两件的事情。一件事是陈宫在中牟县把被捉的曹操救了出来,放弃了当县令追随曹操一起逃跑,另一件事是曹操跑到他父亲的老朋友吕伯奢的家里,然后吕伯奢盛情款待曹操,结果一家人反被多疑的曹操所杀,陈宫也因此离开曹操。这两天事情都是在历史上有迹可循的,中牟县的事情在《三国志》上有明文记载,吕伯奢的事情也在裴松之的注里也有三处记载。

  中牟县的事情大概是这样的。曹操那时候改名换姓,向东走路离开洛阳逃往家乡。他在出虎牢关途经中牟县的时侯,不心引起了当地亭长的怀疑,被抓回县城。但城中有人暗中认出了他(有记载是功曹),为他求情使得曹操最终被释放。在历史上这个事情并没有陈宫的什么事,陈宫是在后来曹操成为东郡太守之后才来投奔他的,陈宫之所以背叛曹操也当然和吕伯奢事件没什么关系了。

  中牟县的事情和吕伯奢的事情按照裴松之的注里的顺序应该是吕伯奢的事情发生在前,但具体是怎么样的,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

  吕伯奢家的事情一共有三处记载,但都不尽相同,甚至于互相矛盾,让人无法分辨真假。

  第一处是《魏书》的记载。“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意思是曹操与随从路过吕伯奢家,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伙同宾客打劫曹操抢他的马和物品,曹操反击,自己一个人就杀掉了数人。

  第二处是《世语》的记载。“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第三处是《孙盛杂记》的记载。“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这些在裴松之的注里是对第二处记载的一个补充。

  在这三处记载中,《魏书》里的记载表示曹操是因为正当防卫而杀人,《世语》和《孙盛杂记》则表示曹操是因为多疑而杀人,综合而言曹操杀了人是确定无误的,我们需要确定的是曹操杀人的动机。

  在《三国演义》里的记载中,曹操因为刺杀董卓而被董卓下令天下通缉,在逃往家乡的过程中曹操借宿于吕伯奢家中,尽管遭到了伯奢家里盛情款待,但曹操依然怀疑伯奢将自己出卖给了董卓,遂将其一家杀害。但我们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上,曹操并没有刺杀董卓,反而是董卓拜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不愿意在他手底下做官弃官而逃。

  在《世语》中有“时掾亦已被卓书”的话语,明当时曹操已经被董卓下令通缉,《世语》和《孙盛杂记》在伯奢事情里也有“以背卓命,疑其图己”和“以为图己”的描述相照应,但在《魏书》的描述上则完全没有所体现。

  在《魏书》中记载的是伯奢的儿子和宾客们为了马和财物打劫曹操,然后曹操奋起反抗将他们都杀掉了。从描述上的确可以自圆其,但这样有不合常理,我们都知道伯奢是曹操他父亲曹嵩的老朋友,曹嵩是什么人?从就被大宦官曹腾抱养到洛阳里,后来当过三公的人!所以他的朋友可能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吗?伯奢家应该非富即贵,至少是穷不了的,不会是什么贫苦百姓,还有可能就是吕伯奢给曹操推举的孝廉。

  而那时曹操是什么情况。曹操同学正在逃跑呢,他身上能有什么好东西?而几批马又能值多少钱呢,将几匹马都放在眼里的伯奢家就算被曹嵩放在眼里也不可能被曹操放在眼里,不要忘了可不是伯奢家将曹操请过来的,而是曹操自己去的。曹操会选择伯奢家的理由一个当然是熟人好照顾,另外一个就应该是伯奢家当时应该有能力庇护曹操,也可能曹操还想从伯奢家拿补给,否则的话曹操主动去伯奢家意义不大。

  而且《魏书》是魏国的官方历史书籍,在描述魏国实际上的开国皇帝方面有所偏向,在某些地方对曹操有些美化润色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就算这样《魏书》也至少告诉了我们三件事情,一件是曹操在历史上的确去了伯奢家,另一件是曹操当时杀了很多人。

  这在《世语》中也是有明确记载的,还详细的记录了具体人数,曹操杀了八人离去。在《魏书》上描述是杀数人,也就是曹操自己至少杀了三人。而且在这些历史材料上的记载中,都没有显示曹操自己受什么伤,也没有任何历史材料支撑当时曹操受了伤,这些都向我们明了当时曹操几乎是无损杀多人的。

  纵观整个三国历史,曹操本人虽然武艺不差,但他也不是什么百人斩、千人敌,在正史上曹操也不以勇武而出名。在吕伯奢的儿子和宾客们先手的情况下,曹操还可以在几乎不受伤的情况下反杀对手数人是不可以想象的。如果要打劫的话伯奢的儿子再加上宾客们人数不少了,实力不可能差到这种地步,如果他们这么弱的话怎么可能还会有胆量准备打劫呢!

  所以打劫之是不成立的,吕伯奢家不需要也没想过打劫曹操。那么为什么曹操会对伯奢家动手呢?

  首先肯定那不会为了求财,因为曹操带不走也不需要,曹操那时是准备召集人马起义反董的,但他第一步先要逃回去,逃跑的时候是带不了多少东西的,他需要的话还不如直接问吕伯奢的儿子们要一些。

  在这件事情上《世语》和《孙盛杂记》上的记载更接近于历史上我们所知道的曹操,曹操是因为多疑而杀人。

  曹操在年轻时是一个非常有志向的热血青年,他在离开董卓之后一心一意的就想着如何讨伐董卓、匡复汉室。但在另一方面曹操也非常害怕董卓的报复,尽管董卓不知道曹操正在准备对付他,但曹操自己知道啊!那个时候操董卓权势倾天,连皇帝都随便废立,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恐惧魔王,曹操认为自己落到董卓手里绝对没有好下场(实际上是曹操想的有多,那时董卓真的不知道曹操是怎么想的,他只知道曹操不给他面子而已),所以曹操一路逃跑时总是疑神疑鬼的。

  然后他到吕伯奢家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开始怀疑起来,然后曹操越想越觉得可疑,接着他就忍不住下杀手了。伯奢家里的人完全没有防备,曹操本人武艺又不低,结果曹操就把伯奢一家在家的人几乎都杀光了,但曹操是多么聪明的人,事后他就觉得不对劲了,但已经覆水难收了,这个时候曹操看着满地的尸体,苍凉凄惨的自我安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据历史记载上伯奢一家是曹操因为多疑杀的第一次好人,但绝不是最后一次。

  最后至于《魏书》告诉我们的第三件事情,这件事也被其它的历史材料所确认,那就是———曹操来的时候吕伯奢不在家。所以曹操杀了吕伯奢可以是一个千古冤案,但也可以曹操一也不冤,这是幸亏人家不在家啊。

  但真冤的是回家发现家人都已经死亡的吕伯奢啊,伯奢得罪谁了啊,要白发人送黑发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