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三兴大汉

第103章 猛虎出笼

三兴大汉 青萍剑手 3623 2024-11-16 14:48

  舒邵、苏飞在江夏和九江都各有一定的名气,但是仅凭这点名气还进不了刘和的耳目。刘和对他们的了解大都由后世所得。

  但刘和虽然是从后世所来,对汉末人物的了解的也仅限于某些知名的名臣猛将,能记住他们的名字,纯属偶然。

  舒邵字仲膺,陈留人,与其兄舒雍(字伯膺)俱为东汉末年名士。他曾为伯膺复仇杀人,事发后,兄弟争死,并得免刑,海内称“义”。

  后出任袁术的沛相,时天旱岁大荒,士民冻馁,江淮闲相食殆尽。袁术以米十万斛与为军粮,舒邵却将其悉散以给饥民。袁术闻之大怒,陈兵将斩之。

  舒邵说,“知当必死,故为之耳。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

  袁术深受感动,下马牵之曰,“仲应,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之邪?”后晋升邵为阜陵长。

  这是历史上少数几个表现了袁术正面形象的一个故事,所以刘和印象深刻,要知道三国演义中袁术可是一无是处的。

  而刘和知晓苏飞,则是因为甘宁。苏飞是甘宁的好友,而甘宁之所以出仕江夏,则是苏飞力助的原因。

  历史上苏飞曾为为黄祖军中都督,与巴郡人甘宁交好。甘宁有雄猛逸才,然而出身帆贼,苏飞数荐甘宁,黄祖皆不肯任用,更令人诱化甘宁手下之人。

  甘宁欲离黄祖而去,恐不能得出,独自忧闷不堪。

  苏飞知其意,乃置酒以邀甘宁,劝说甘宁圆滑处世,并欲举荐他出任邾长。得甘宁认可之后,苏飞便以此告黄祖,听由甘宁赴邾县。

  于是甘宁招怀亡客并义从者,得数百人,始踏上了他名震天下的征途。

  可以说这两个人都算作是不错的人才,能得之刘和当然高兴,但刘和之所以有些疑虑是有原因的。

  历史上舒邵散粮救民的义举还没有发生,但其兄弟二人争死的故事却刚刚上演。

  舒邵的兄长舒雍,本是九江官府的一个官吏,与其好友石缪,因为政务上的事情,得罪了寿春士族王家。

  在今年二月初的时候,石缪在乡亭与游侠房陵产生争执,被其“失手”误杀,在王家的干预下免于刑罚。

  舒邵性情刚烈,为其报仇,将房陵杀死,后来事情王家被告发于官府,舒伯膺、舒邵二人争死县寺。

  时袁术刚刚拿下九江,正是显示仁德,收买人心的时候,当然也有可能是袁术感动,二人皆被免死,一时传为美谈。

  本来袁术打算趁机提拔舒氏兄弟,但因为王家的干预,而九江新下,正是袁术依仗这些大家族的时候,所以这一打算被后将军府的幕僚们搁置了。

  舒雍倒是还任原职,舒邵却就只能呆在家里,等待出仕的机会。正好舒雍与蒋敬交好,蒋敬念舒邵其第蒋钦相类,便将舒邵带到刘和这里来了。

  舒邵是袁术名扬江淮的棋子,若是在刘和帐下出仕,难免会使他的美名打折,可能会因此与袁术产生摩擦,所以刘和有些犹豫。

  虽然现在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些僵,但刘和暂时还需寄人篱下,所短时间内还是需要与袁术缓和关系。

  至于对苏飞的疑惑则是因为甘宁。历史上甘宁可以算得上是智勇双全,不单单是一员将才,还勉强算得上是一员帅才,这可是真正的一流武将。

  目前刘和麾下的武将一大堆,但现在能比得上的甘宁的一个也无,而甘宁是目前刘和最有可能得到的一流大将,刘和对得到他的渴望可想而知。

  要知道历史上甘宁可是先出仕荆州,不得刘表重用才去江夏投奔苏飞的。江夏毕竟还是属于刘表的治下,投靠黄祖还在刘表的容忍范围内。可是苏飞投靠了自己,甘宁还会来吗?

  刘表可不是三国演义里说的那么窝囊!

  刘和的担忧是很有道理的,在“蝴蝶效应”的影响下,历史很可能出现巨大的转折!而这些巨大的转折可是都从小的变化开始的。

  当然,让刘和拒收二人更不可能,那才是真正的鸡飞蛋打!

  所以刘和只能在等待的过程中,纠结着。

  片刻后,便又有而二人,进来拜见,刘和一扫而过,眼皮轻微的跳了一跳,不过这时他养气工夫就渐渐深了,除了这跳了一跳,没有异样的表情,只是热情的问道,“二位就是苏军侯,和舒义士吧?”

  苏飞现在还只是黄祖帐下的一名曲长,还没有凭着军功成为后来的都督。由于其人比较耿直,现在还没学会圆滑处世的道理,得罪了不少人。

  现在的他在江夏军中混得很不如意,故一接到好友霍笃的邀请,便直奔合肥来了。

  至于说舒邵还是布衣一个,但因为有了兄弟二人争死的义举,称一声义士也不为过。

  在两人应是之后,就笑的吩咐道,“二位都是大才,苏军侯就到霍司马的第二水师中担任他的副手吧!至于舒义士……”

  刘和沉吟的了片刻道,“正好我军中缺一个记室,就由你来担任吧!”

  历史上舒邵能当上两千石的沛相,相比是有几分能耐的吧?

  二人闻言连忙磕头谢恩。

  ……

  广陵郡,江都城。

  “孙将军,您来了。这两天大人可一直叨念着这您呢!”

  高大府邸门前,看门的门房笑呵呵的迎了出来,恭敬的将来人请进府中。

  来人一身素衣,年纪不过十七八,但浑身的煞气却如何都掩饰不住。他鼻梁挺直,双眉如刀,明亮的双眼中射出慑人的锋芒,其人竟然是孙策!

  自从去岁其父孙坚亡与荆州之后,孙策便一直在老家为父亲守孝。他倒是有替父亲报仇的打算,奈何父亲的旧部已被袁术吞并,他势单力薄,哪怕是有心也是无力。

  历史上,孙策是在初平四年,也就是明年,才为孙坚守孝完毕的。之后便与家人渡江居住在江都,准备找寿春的袁术讨回其父孙坚的旧部创立功业及为父报仇。

  但刘和“蝴蝶效应”终于出现了!

  由于刘和立根江淮,没有像历史中那样灰溜溜的逃回幽州,使得江淮一带的局势与历史产生了偏差。

  刘和作为青年的一带的杰出人物,立足江淮自然会被人哪来与年龄相仿的孙策,好事者将他们称为袁术帐下的双雄。

  说实话,第一次与刘和见面,二人虽说是意气相投,孙策是没有将刘和放在眼里的,他始终将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态度上。

  虽然刘和老子很牛逼,但当时的刘和却只能算作是丧家之犬,之所以能与孙策并列,全靠的是他老子刘虞的势力。

  奈何江流石转,刘和从“阶下之囚”一跃成为袁术实际上的盟友,而孙家则由于孙坚之死,由袁术明面上的盟友,变成了“光棍”一个。

  其中的反差,骄傲的孙策是不可能接受的,孙策的优秀世所共知,连千古风流人物周瑜都被他所折服,进而主动结交。

  这样一个人怎么会甘心输给一个从来没放在眼里的人?再说了,白白地将孙家的部曲丢给袁术,他如何会甘心?每多拖一天,自家的部曲就会在袁术的帐下多折损几分。

  对于不忠于自己的精锐,袁术是不会心慈手软的。

  孙策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每过一天,他夺回部曲的渴望就迫切一分。但他在智计方面并不是很擅长,对于如何夺回部曲,并没有什么太好的方法,而且他的身边也无人可用。

  所以当他听闻扬州名士张纮正因为母亲去世守孝居住在江都,他便在征求了母亲的同意后,举家搬到了江都,想要请他出山。

  只是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顺利。望着闾门上高挂的“张府”二字,孙策高大身影顿了顿,才坚定的走了进去。

  孙策已经来拜见过张纮很多次了,和他研究过天下大势。张纮也对他很是欣赏看,但就是对于出山一事,避而不谈。

  孙策也知道,自己不是父亲孙策,又没有兵权和名望,想要名士投靠,太难了!

  但是他已得到了袁术即将出兵报复荆州的消息,机不可失,他不能错过这次机会。所以他打算退而求次,获得张纮的指点。

  所以这次一见面,他百年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汉祚衰微,天下纷纷,英雄豪杰,拥兵自重,各图发展。没有人出于公心,扶危济乱。先父与袁氏共破董卓,功业未遂,不幸被黄祖所害。”

  “我虽年轻识浅,但却有心要干一番事业。如今,我想到袁术那里去,请求他把先父当年的旧部交我统领,助他出兵伐荆,报仇雪耻,做朝廷的外藩。您以为如何?”

  张纮推托,“我识见简陋,况且又有服在身,对您的事,实难帮忙。”

  孙策知道像张纮这样还没出仕的名士,是不会随便决定立场的,所以他只能打感情牌。

  于是哀求道,“您的大名,遐迩皆知。四方之人,向往仰慕。今天的事,我的打算,成与不成,由您一言而决。您一定要对我直言相告。如果我志向得伸,血仇得报,决不会忘记您的教诲之恩。”

  说到动情之处,孙策眼中不觉落下泪来,其状令人感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