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李业诩带着特战队来到朔州,此行的终点。.org
已经过了春分节,北方的天气却还依旧有些寒冷。
在朔州更换了马匹,补充了粮食和其他物品,休整了两天即启程,折向西,踏上返程的路。
从朔州出来后,天气不错,气温也有些回升,太阳晒着,队员们都感觉到暖烘烘,很是舒服。
哪知道北方的天气却变幻无常,刚出朔州的第三日,再有半日行程将抵达黄河边时,变天了。
天色变得阴沉,整个天空变得友蒙蒙,凛冽的北风夹杂着沙粒扑面而来。
以李业诩的经验,感觉这天是要下雪了,几名有经验的队员也告诉李业诩,将有一场暴风雪来袭。
李业诩没料到,前几天天气暖和是冷空气来临的前奏。
这时没有天气预报,也无处打探天气情况,一切都要凭经验判断,李业诩对此并没有太多的经验。
朔州附近因常有战事发生,所居住的人口稀少,队员们所处近处没有城镇、农村,甚至连个破房子都没见到,李业诩考虑一番后,迅速带领队员们离开身处的这片平坦区域,折返回途中经过的一片背风的树林,准备休整。
北风吹了一整天,到傍晚时分渐渐地停了。气温下降很快,一场强冷空气来袭了。
选好宿营地方,李业诩指挥队员把营地附近树木上的枝条都砍下来,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队员们在林间搭好帐篷,帐篷搭建的比平时更加牢固。
队员们紧张准备时候,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
放眼望去,整个世界都是一片灰蒙蒙的,远处的一切都看不清楚了,天空中满是白色粉絮状漂落着。
很快,地上就积了薄薄的一层。
雪落在地上都不化,温度已经很低了,李业诩命队员们用砍下来的树枝在帐内生起了火,取暖、烧煮食物和热汤。
值哨的队员也增加到了八名,除了警戒,这些队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隔一段时间就除去帐篷顶上的雪,李业诩生怕雪积的太厚,把帐篷都压塌了。
哨卫的换岗时间也从原来的一个时辰减少到半个时辰左右,让队员们及时得到休息,也免得队员们冻伤。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一天,直到第二天傍晚才停歇。整个世界都是一片洁白,很是耀眼,眼睛看去有些生疼。雪积的很厚,李业诩粗粗估计了下,积雪竟有三十公分左右。
树林中很多树木因为积了雪,承受不住重压而折断枝条,甚至整棵树都被压断。队员们搭建帐篷的地方,因为树木都被砍去了枝条,树上积不了很多雪,没有树木被压断,搭建在树旁的营帐没有受到影响,还有值哨队员及时清理帐篷上的积雪,避免了帐篷被压垮的危险。
宿营地处于背风面,偶尔起的大风也基本没影响,一场暴风雪来袭,就如此安然度过!
队员们有了充足的休息,还有食物和热汤,填饱肚子,身上温暖,个个精神都不错。
只是李业诩担忧的是,这么厚的雪,马的食料成了问题。
而所带的粮食,也只够队员们食用四天左右,茫茫雪野里,寻找食物可是非常困难的,必须得赶快离开这儿。
雪停后,李业诩指导队员们砍伐树木,用木头、树枝做成了几只简易的雪橇,李业诩准备着让马拉着雪橇跑。既可减轻马的负担,也可减少队员们的负重,速度也应该不会慢。不过李业诩现在倒真希望这些马儿都是腿更短的狗,那在雪地里跑起来的速度更快。
一切准备妥当,又一个平安的夜晚过去。
一大早,李业诩就带着队员们出发了,人和所带的物品全都在雪橇上,把马蹄包裹好,马拉着雪橇,先后而行,第二天,来到黄河边。
黄河还冰封着,队员们试着走了个回来,冰封的还挺牢固的。
李业诩还是怕万一有冰层薄的地方出现危险。每架雪橇减少马的数量,队员们都从雪橇上下来,分批次,先后步行过河。
到了对岸后,李业诩又和几名有冰上捕鱼经验的队员,在河上钻了几个洞,试着捕鱼。
黄河里的鱼还是挺多挺肥的,不多时候,就捕获了不少,队员们的食物得到了稍稍的补充!
平安地渡过黄河,进入河套地区,让队员们惊喜的是,在黄河堤岸边发现了几个大草垛,有大量的草料堆着,应该是附近牧民过冬预备的,李业诩不知道是什么人留下的,但此时已经管不上那么多了,正好可以拿来喂马,并带走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
更让李业诩惊喜的是,这些马也会马蹄刨开雪,从雪底下找草根之类的食物。
下午时分,行进中李业诩远远地望见远处一条高耸的雪线,高处还有黄土露出,一行人奔到近处,却是城墙样。
这是长城,有队员说。
从没有雪覆盖的地方看上去,长城竟然是黄土堆筑的,看起来很是破败,有些地方都塌陷了,根本没有什么防御能力,这和李业诩后世看到的长城有天壤之别。不过一想,后世保存完好的长城大部分是明朝时候修建的。
在李业诩记忆中,自己所学的历史书上只记载了明朝时候有大规模修建长城的事,好像史书上没有多少记载唐代修建长城的事,怪不得长城如此破败。
李业诩一直认为,修筑长城只是一个消极防御的手段,在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时可以延缓和阻挡敌方的攻击。但这只是一种被动方式,而且还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在李业诩的观念中,能防守国门的是一支强大的军队,而不是长城。被动的防守都是不可取的,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用一支强大的军队,敌人胆敢发动进攻,就把它消灭掉。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强大了,战争中取胜了,敌人才会害怕你,才会臣服于你。
李业诩并不知道,他和李世民的想法不谋而合。
唐初也有朝臣建言修建长城,却被李世民否决了,在李世民眼里,长城没有什么用处,他要用武力为大唐扫清来自沙漠的威胁。
而对突厥一战后,唐政府控制的区域已经远在长城外了。
---------------
雪已经不下了,偶尔还有几阵大风,四周是白茫茫的大雪覆盖着,天地显得很空旷。
这天队员们就在长城脚下宿营。
夜半时分,值哨的队员突然发出战斗警报,而营地边上的马匹也发出不停的嘶叫声。
所有的队员快速从帐篷时冲出来,占据有利地形。
眼前看到的情景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队员们看到的是,远处的黑暗中一片绿色的眼珠。
“是狼群…”有队员忍不住出声,声音都有些颤抖。
李业诩也心里一沉,在草原沙漠地带,最可怕的就是遇上狼群了,这些嗜血成性的动物,威胁有时候都大过敌人。
只是李业诩并不慌乱,后世特战队在北方训练时也曾遭遇过狼群,对付狼群还是有些经验,以前一支十几人的小分队都可以轻松消灭一个狼群。可惜手中没有狙击步枪,没有红外瞄准器,不然这么多队员,远距离就可以射杀光它们。现在队员手中只有弓箭,黑暗的夜晚弓箭射击的准确性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李业诩命令郑仁泰带领几名队员,以发射登山索的弩弓装几只箭,悄悄地吩咐一番,让他们慢慢地从远处摸索到狼群侧后面。
其他队员们手中的弩和弓都处于待射状态,一些队员则手持马刀守护在一旁。
狼群似乎也感受到危险,保持着警戒,慢慢地朝他们靠近,绿色的眼珠越来越清晰。
隐隐的一匹狼低沉的声音在狼群后边响起,整个狼群立刻跟着嗥叫起来,声势无比惊人。
这是狼群进攻的前奏。
眼前狼群里都是些饿狼,雪地里可能好久没捕获到猎物了,而恶狼的攻击力更是非同一般。
手持特制强弩的几名队员依照李业诩的吩咐悄悄地潜到狼群侧后边,雪地里,依稀看见一匹体型特别大的狼蹲在远处,不断地低声嗥着。
而前进的狼群随着这嗥声不断地改变着行进节奏。
这是狼群的头狼,李业诩刚刚吩咐这几名队员的就是---先射杀头狼。
群狼无首,攻击力就会大减。
头狼也似乎感觉到危险临近,站起身,发出一声响亮的嗥叫声,狼群顿时变得焦躁起来,开始加速奔跑起来,有几匹狼转身朝那几名队员奔过去。
而这几名队员已经扣动手中强弩的板机,每架弩可装至少两支箭,十几支箭一齐射向头狼身上,那匹头狼翻了几个跟头摔倒着不动了。
同一时候这边的队员也都拉开弓弦,箭矢破空而去,奔跑着的狼群中不断有狼倒地,没有头狼指挥的狼群,奔跑的节奏也慢了下来,有几只狼转身朝倒下的同伴而去,血腥味吸引了它们。朝着几名射杀头狼的队员而去的几只狼,在头狼被击毙后,有些不知所措,脚步也迟缓了下,马上被队员们射杀了。
一些狼已经冲到队员们的潜伏地方,旁边警戒的队员挥舞着马刀迎上去,力劈靠近的狼。失去头狼指挥的狼群攻击力大减,片刻间,已经倒下一大片,但后面的狼还是奋不顾身地朝队员们扑过来。
这群狼注定逃不脱被消灭的命运。
整个狼群大约有七八十匹狼,半个时辰后,狼群已经被消灭干净。
这是一群在荒郊野岭生长的群居者,李业诩知道狼群生活的特性,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能够确定在这群狼居住的领地上不会再有其他的狼群出现。
狼虽然是野兽,但却从来不会抛下自己的同类逃走,李业诩基本可断定没有漏网之鱼。
但也没有让队员们放松警戒,有谁能确定没有其他动物闻到血腥味后,跟踪来此?
队中有几名队员被狼爪抓伤,幸好没有大碍。这是一个恐怖的夜晚,若不是李业诩有经验,先把头狼干掉,后果有些难以预料。
直到天亮,没有新的威胁出现在队员面前,队员们这才松了口气…
天亮后,李业诩迅速组织队员们打扫战场,队员们带的箭数量都是有限,每次都是要回收,不然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补充。
这群狼也给队员们带来了丰厚的食物,李业诩让队员们动手割狼肉,这将是以后几天非常美味的食物。
用雪掩埋了狼的尸体残骸,带上狼肉,收拾好自己的物品,继续行程…
------------
PS:稍后九点多还有一更,谢谢大家。朋友帮忙新建了一QQ群,116771243,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掰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