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培养自己的人
这样的事情徐子裴自然是交给自己信任的人来做了。
这个人就是景福楼刘掌柜的儿子——刘磊。
在徐子裴开始接管景福楼的时候,刘掌柜的就把自己的小儿子送进来了。
这每干一行都有他们那一行的规矩。
这给人干活,如果不是家生子,那么就最忌讳一家人在同一处干活。
这样可能会出现相互包庇的状况。
而且即使家生子,主人家也不会这样做。
老子和儿子基本上都不会在一起干活。
这样出事也比较方便。
比如,儿子在老子手下干事,这儿子要是做错了什么事情,这老子如果不处罚,那肯定是不能服众的。
要是像处罚其他人一样,别人也会觉得罚的轻了。
要是处罚的重了,其他人服了,但是做老子不心疼吗?
这做儿子有不会觉得心不甘吗?
本来是就是一家人,干嘛弄的要像仇人一样呢!
所以,这老子和儿子呆在一处干活,麻烦事就是多。
因此,像他们这些做掌柜的,一个同样的道理。
一个店里,比较要紧的位置不不可能存在两个出自一个家庭的人。
所以,刘掌柜在景福楼当了这么多年的掌柜,也从来没有让自己的儿子和自己一样做掌柜的活。
即使刘掌柜徇私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景福楼来当伙计,也不过是想让他们学学能力。
一旦学有所成,就赶紧把人踢出去。
而且在此期间,刘掌柜对自己的儿子可是很严厉的。
就算在景福楼干活的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只是说刘掌柜对自己的儿子很严厉。
这明眼人都清楚,这严厉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以刘掌柜在能在景福楼这么多年屹立不倒。
因为他对自己严谨,对自己的儿子也严厉,甚至可以说是狠,所以他手下的人才这么听话。
毕竟人家都以身作则了,他们这些手下还能有什么多话呢!
刘掌柜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现在儿女们除了小儿子外,其他人都已经成亲了,有了孩子,而小儿子呢,也在今年九月定了亲,明年就二月就准备把人娶进家门。
所以,刘掌柜的年纪也不算小了。
他也知道以自己的身体和精力在景福楼呆不久了,而且从小东家徐子裴来是接触景福楼的事情的时候,刘掌柜就知道自己离养老的日子不远了。
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刘掌柜就把小儿子也安排进了景福楼。
刘磊的两个哥哥都在景福楼呆过一两年的时间,所以他也清楚自己在景福楼会遭遇什么。
而且刘掌柜因为在景福楼做了这么多年的掌柜,所以这见识自然是比其他人要远的多。
因此,在送儿子进景福楼之间,刘掌柜就把该交代的事情就交代清楚了,而且也提醒过自己的儿子,说在景福楼当差和在家里不一样。
因为他老子在景福楼当掌柜,所以你们做儿子就要比别人做的更好。
要不然就回家,别给他添麻烦。
刘家虽然不算什么富贵之间,确实衣食不愁逇人家。
而且刘掌柜也是读过书的人,加上在景福楼当掌柜,人比较开明,没有读书人的清高与迂腐。
朝堂虽然倡导培养实干的人,但是酸秀才也不少。
而刘掌柜却是连童生都没有考过,所以就只能来酒楼当掌柜。
因此,刘掌柜就比拿一般有实干的读书人多了一分圆滑,不然,刘掌柜怎么可能在景福楼呆这么多年呢!
所以,刘掌柜对自己的儿子的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虽然他也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刘掌柜教育儿子的时候却很有分寸。
虽然他的三个儿子没少挨刘掌柜的棍子,但是刘掌柜却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
有错才罚是刘掌柜教育儿子最基本的原则。
所以刘掌柜的三个儿子都很听刘掌柜的话,也很成才。
而且刘掌柜也是一个细心的人,因为大儿子是第一个来景福楼当差的人,所以刘掌柜基本上每天和儿子回家都会说上那么一些话。
开始的时候,刘掌柜的大儿子和妻子都不理解他,但是渐渐的,他的大儿子在景福楼待久了,看见了别人做错事情的时候,人们在背后是怎么说的时候,才真正的认可了自己的老子。
所以等刘掌柜的大儿子离开景福楼到其他地方的时候,就比别人多了一分优势。
隔两年,刘掌柜又把自己的二儿子送来了,因为有大哥做帮着,加上刘掌柜对儿子们的教育,刘掌柜的二儿子也很顺利的出师了。
刘掌柜的小儿子是老来子,比前面的两个小了很多,所以他到现在刘掌柜才把他送进景福楼。
刘掌柜的小儿子刘磊虽然比自己的两个哥哥小很多,但是他们三兄弟的感情却很好。
或许是因为年纪的差距,刘磊前面的两个哥哥都很宠这个小弟弟,有点当儿子来养的感觉,虽然他们也不过大了刘磊十岁、八岁的。
所以,听到自家小弟要到景福楼来学习了,纷纷把自己在这里的经验传授给他。
刘掌柜这个做老子的,自然也会把具体的东西全部给小儿子说了。
但是这实际经历过的人和没经历过的人的经验还是有所不同的。
刘磊在实际过程中将自己的两个哥哥和亲爹说的经验进行对比之后,觉得自己的两个哥哥说的经验更好用些,就用了两个哥哥说的经验,而对于自己的亲爹说的经验则是选取可取的东西来用。
而且,他遇上不懂的东西,晚上回家的时候就会询问自家的亲爹和两个哥哥。
因为刘磊没有娶亲,所以刘家到现在都还没有分家。
而且刘家兄弟之间的感情都很不错,所以日子也算过的和谐。
所以刘家的晚餐就格外的热闹。
刘磊是在徐子裴开始接触景福楼的生意之后才进来的。
刘掌柜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的掌柜,怎么都是人精了。
自然看的出,自己的东家有把酒楼交给儿子打理的意思。
而且是看儿子徐子裴的能力怎么样,若是能独当一面了,这酒楼自然就交到徐子裴的手里了。
徐家没有多余的儿子,就算徐家主母怀孕了,但是谁知道那肚子的一坨肉是男是女呢?
所以这酒楼自然会交给徐子裴打理的。
刘掌柜本来还以为自己可以多呆几年的,在过一段时间将小儿子送到景福楼也不迟的。
可是在和小东家徐子裴接触过一段时间之后,刘掌柜就不敢这么想了。
他这小东家可不是一般人,心太深沉了。
所以,刘掌柜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景福楼呆不久了。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这对于刘家来说既是危机,也是机遇。
所以,刘掌柜就和家里的三个儿子商量了一下,之后就把小儿子送进来了。
因为年纪的原因,刘掌柜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没有这个机会。
刘掌柜还因为自己的小儿子也会错过这样的机会的,但是没想到,这机会说来就来了。
因此,刘磊就被自己的老子送到了景福楼来了。
而且刘掌柜送儿子进来的时候,也是直接送到了自己的小东家徐子裴这里的。
给徐子裴介绍的时候都是说这是他不成器的小儿子,希望小东家可以赏他一口饭吃。
这小东家和东家可不是一个意思。
这意思可不就太明显了吗?
这意思就是说,自己是东家的掌柜,一仆不好侍奉二主,所以就让自己的儿子来侍奉小东家。
这样就把所有的矛盾都解决了。
徐子裴也知道这其中的意思,但是也清楚,这刘磊还优待考验,所以就先答应来下了。
所以从那以后,刘磊虽然在景福楼做杂事,但是景福楼的人都知道这是小东家的人。
刘掌柜也知道信任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形成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嘛!
所以,就跟小儿子交代说要耐心的等待,安心的侍奉小东家,为小东家办事。
所以,即使徐子裴没有交代刘磊办了几件事情,刘磊都是用用心心的把事情全部办好了的。
也因此,徐子裴才给了他一些信任。
而去杨家买兔肉这件事情是徐子裴交给刘磊的第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
而且,徐子裴也没有闲麻烦,是直接让寒青去景福楼把刘磊叫到家里把事情交代的。
而且有关价格的事情,徐子裴也给刘磊隐晦的提了一下的。
刘磊虽然当时不是太明白,但是刘掌柜是什么人呐!老油条了,怎么会不知道自家小东家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就把这其中暗含的东西说给了儿子听了。
之后,刘掌柜才给自己的儿子在账上支了银子,派了一辆马车,让他去杨家买兔肉。
因为刘磊不知道路,刘掌柜还特意把二福叫上和他一同去呢!
二福是刘掌柜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对刘磊也有一份亲近。
而且,二福对杨永安也比较尊重,所以对于这一趟出行,二福也是尽心尽力的。
两个人就拿着二十两的银子驾车来到了杨家。
杨家人吃完午饭后,孩子们就出去了。
杨永安也去打扫兔子房了。
二福和刘磊来的时候,杨永安都还在兔子房呢!
还是张氏把他叫出来的。
杨家没有随时准备茶水,但是糖水却是随时都可以端出来的。
所以,张氏就去厨房里给两个小伙子端茶水了。
家里来了外男,杨雨欣就到后院去了。
之后,杨永安就把两个人迎了进来。
大家都是熟人,自然是有事好商量了。
杨永安一见到二福驾车来,就知道这兔肉十有八九是卖定了。
所以和他们二人交谈的时候,杨永安就比较稳得住的。
人自然是要知足才行的。
所以双方很快就在价格上面达成了一致。
杨家以四十五文一斤的价格把所有的兔肉都卖给了景福楼。
因为是要走景福楼的账的,所以临走的时候,刘掌柜还给儿子写了一本凭证的。
这凭证上的数额是在买卖之后再写上去的。
当场钱货两清,谁也说不了闲话。
笔墨和手印刘掌柜都是给小儿子准备好的。
交易进行的很顺利,最后杨家一共卖了三百斤兔肉给景福楼,还剩下六只兔肉。
而且其中有两只都不是完整的。
因为徐磊这次来没有带铜板,所以就只能这样交易了。
一共是一万三千五百文钱,就是十三两半的银子。
交易完后,二福和刘磊就没有在杨家继续停留了,直接去了徐家大宅。
两个人是从后门进的徐家大宅。
门房通知到了徐子裴的院子之后,徐子裴就让寒青把东西安置好了。
因为秦婉很喜欢中午的兔肉,所以晚饭的时候,徐振山也吃上了杨家的兔肉。
问家里人这兔肉是从哪里来的,秦婉就把兔肉的来源说了出来。
徐子裴也趁机把自己派人去杨家买兔肉的事情说了出来。
徐振山还夸了儿子一下呢!
秦婉是倒是不管这些了,她只觉得儿子能给自己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很满意了。
所以,今天徐家的晚饭过的格外的温馨。
另一边,杨永安和张氏送走了二福额刘磊两个人的时候,就赶紧把这白花花的银子拿到屋子里藏起来了。
家里的银钱都是张氏在管的,杨永安也不过是知道银子藏在哪里而已。
家里的孩子就更是连这个都不清楚了。
小孩子嘛!
万一说漏嘴了呢!
所以,杨永安和张氏这样做还是有道理的嘛!
之后,杨永安就到兔子房继续打扫了。
打扫完兔子房,杨永安就把牛圈打扫了。
这个时候,杨永安就开始渐渐的放宽给牛圈和兔子房的打扫了。
从今天开始,牛圈就是隔一天才打扫一次了。
毕竟牛冷,人也冷。
兔子房在室内,还比较方便。
而且兔子在冬天的时候,毛也开始长长了,自然是不畏冬天的严寒的了。
时间就这样渐渐过去,下午的时间长,等杨永安收拾完后,就去菜园子里翻地了。
家里没有兔肉了,张氏和杨雨欣自然就不需要在院子里呆着了,母女二人就回到屋子里做绣活了。
晚饭是张氏和杨雨欣母女二人做的,油灯的灯光下,一家人温馨的吃了晚饭。
夜又恢复了它本身的宁静。(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