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日之血祭山河

第三十六章 兵临城下(2)

抗日之血祭山河 骠骑 2048 2024-11-15 20:21

  总体来说松井石根在裕仁天皇看来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老家伙,懂得进退的部下永远都是领导最为喜欢的。

  另外一方面,无论是松井石根还是朝香宫鸠彦亲王,或者是参谋本部以及军部大本营,都以及无法控制下属的各个师团的具体战术动作了,日军的步兵只有联队一级才设有电台,但是向南京追击的日军部队很多建制已经混乱,大本营方面一度想要让蒋介石屈服就需要战术与政治方面的双重配合,所以攻陷南京不过是一个政治姿态,但是这个姿态却在下级执行的时候产生了严重的问题。

  参谋本部曾经建议通过后期补给来控制这些放肆的家伙,结果日军的几个师团的主力部队仿佛无视后勤补给一般,大有先入南京者为王的架势,全力扑向六朝古都的南京城。

  不停指挥扑向南京的日军部队共有三支,其分别是代号为红色帐篷的谷寿夫第六师团所部与末松茂治第一一四师团所部,代号为黑色帐篷的中岛今朝吾第十六师团所部,以及代号为白色帐篷的吉佳良辅第九师团所部。

  历史上相传在公元十四世界,蒙古铁骑的领导者铁木尔在包围一座敌人的城镇之后,在攻城前的第一天会架起白色的帐篷,表示对所有人的宽恕,第二天在进攻前就会换成红色的帐篷,表示只对妇女儿童表示宽恕,等到了第三天的时候,蒙古人就会架起代表屠城的黑色帐篷。

  朝香宫鸠彦对于白色帐篷黑色帐篷红色帐篷这三个分别代表了四个师团从东南西三面围攻首都南京部队的临时代号感觉到十分的满意。

  朝香宫鸠彦在司令部内接过松井石根副官送来的信印与象征着皇权的节权,十分不悦道:黑田中佐,本官接任中支派遣军代司令官一职,松井石根大将竟然不来亲自与我进行交接甚至连个像样的仪式也没有这似乎太说不过去了吧二千年来我大日本帝国崇拜有加,朝思暮想的首都南京古城已然成为了一座孤城,本官攻陷南京已经是指日可待了,就在本官在这栋千疮百孔的指挥部内享受这一胜利时刻的到来吗太混账了这是对本官的一种蔑视与挑衅

  松井石根的副官长黑田一敬不卑不亢道:亲王阁下请您谅解,松井大将是因为身体不适才想天皇陛下请辞的,你才接任的代司令官,这栋千疮百孔的指挥部见证了我上海派遣军将士三个多月的浴血鏖战,我们在这里击溃的中包括其精锐的德械师在内的超过七十个师的军队,杀伤敌军三十五万余人,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沾满了我忠勇的皇军将士的鲜血,着每一处弹孔和炮击的痕迹,都是将兵们英勇无畏的象征,松井大将阁下已经乘搭昨日的专机返回东京向天皇陛下述职,他已经出色的完成了天皇陛下赋予他的使命,下面的就要依靠朝香宫鸠彦亲王殿下您了,祝您武运长久下官告退

  黑田一敬双腿一磕立正敬礼之后离开了,黑田一敬的话让指挥部内这两天被朝香宫鸠彦训斥了够呛的作战参谋们都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于是在黑田一敬离开的时候,作战参谋们纷纷敬礼问好。

  这一刻,身为皇室亲王陆军中将的朝香宫鸠彦发觉自己虽然身在指挥部当中,却又好像一个人在旷野中一般的孤独

  实际上朝香宫鸠彦是日本皇室中少有的所谓职业军人,否则裕仁天皇也不用费尽周折调回松井石根让朝香宫鸠彦担当中支派遣军的代司令官,这其实就是用心良苦的给朝香宫鸠彦寻找镀金的机会,为了让朝香宫鸠彦日后能够有机会入主军部三长之一。

  不过朝香宫鸠彦最大的强项并不是学习,拥有聪明的头脑,其也没拥有强健的体魄,总是仗着自己皇室的身份欺负人,所以也基本也没有什么朋友。

  朝香宫鸠彦从陆士毕业的成绩简直是惨不忍睹,用陆士教官的话说这是个体弱性格暴躁头脑简单做事不顾后果缺乏军人素养和必要的令行禁止等等,简单的说就是朝香宫鸠彦是个战术的不懂战略不知,加之其经常性的口出狂言为皇室招惹许多麻烦的白痴政治头脑,朝香宫鸠彦堪称典型的三重大白痴。

  当时其的教官曾经断言如果朝香宫鸠彦去指挥部队,那么将可能造成大日本帝国陆军难以弥补的损失,相对于只能管一个班士兵和二挺机枪的东条英机来说,朝香宫鸠彦恐怕连一挺机枪都指挥不了。

  朝香宫鸠彦进入陆大已经日后能够毕业,一路晋升少佐中佐大佐乃至少将中将可以说都是军部方面对皇室威严的照顾与维护的结果,否则仅仅凭借着朝香宫鸠彦这个头脑简单的瘸子恐怕在努力一百年也是大佐无望。

  之后的南京大屠杀就证明了朝香宫鸠彦亲王做事鲁莽缺乏政治远见不顾后果等等,日本人也被逼吞下了一枚苦果,因为南京大屠杀,使得国人上上下下紧密的团结在了一起,与人和善的中华民族从来都不曾被残酷灭绝人性的屠杀所吓倒,事实证明了哪里有压迫,哪里自然就有反抗的熊熊烈火

  如果非要说朝香宫鸠彦亲王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其堪比猎犬的鼻子,哪里有好酒,哪里有好菜,他隔着几百米都能闻到,一些下级军官经常背地里诋毁朝香宫鸠彦,说他唯一的优点就是能吃,其的特点是非常能吃。

  日本皇室内唯一的职业军人的朝香宫鸠彦亲王殿下就是一个吃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