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李水山便称说书人为先生。
在他的心目中,说书人不简单是一个懂得多,走遍山河万里的人,也是一个富有情怀的道人。
而他也是一个跟随他走进京城的小少年。
李水山安葬好了三个尸骸,就回首看了漆黑一片的夜中。夜以过半,坟前还没有立下一个像样的墓碑,墓碑叫什么呢?还是直接小云?他并不会这样做,只是用一块门前的木板立下,停下了动作,喃喃道:
“有时候遇到的万事都不会是完美的,又恨,又爱,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疑惑中,他再次拿出那把短剑,用手仔细的摩擦,看清楚其上精美的图案,牡丹是吉祥如意,幸福和平象征。莫不是因为这把剑上有着杀死女子的痕迹,他也不会握在手中。
“也许杀死女子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多个。”他没有听到女子细说,只觉得她不想进一步想起自己那段时间的痛楚。因为看清楚她的痛处,就不会多于请求,“那就带着女子一起上路,或许先生会有方法带她一起走。”
李水山喃喃道。
他摸着短剑,上面有一丝冰冷的气息,手指触碰,却震颤手心,传到他的血液之中。
“这应该是一把好剑,而且年份不短。”
......
屋中。
说书人已经再次沉睡,距离天空明亮已经不过五六个时辰。
他把那把短剑收在自己的袖中,对着画中的女子说道:“天亮,我们便前往清水城,城中或许正如你想的那样,里面还有你不想见到之人。但是你若想与我一同,就做这样一件事。不许再显出身形,并不知道还是否有道人,可能收了你。”
画中没有声音应答。
他对着说书人道:“先生,可以让他跟我们一起去清水城吗?”
说书人点了点头,说道:“只要他不离开画卷中,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你带走,她愿不愿意?”
这句话难住了李水山,他看着画卷中美丽的女子。
女子显现出来身躯,说道:
“一切听道人的。”
天微亮,就听到说书人走动。他用青布抹擦长剑,手头有些痒,就动了心思,提起剑。
在这样的清晨,冷意袭来,他手中的剑如同一抹月下的光华,在说书人的面前完全不够展现剑的雄姿,弱弱的有一丝溃败的迹象。但剑却不时变化,一时,如同静谧的湖水,在微风拂过水面,让李水山感觉多了一丝轻染的卓姿,就似风月静好;一时,如同嘈嘈雨水,雷丝萦绕,奔向万物的生机,硕然而出。
说书人就赋予这把剑生命一般,在他身边游走。他一拍剑身,这剑悬空弹起,吹散周围的飘落的树叶。
他想起昨夜说书人飞奔而出,到底为了何物?就开口问道:
“先生,昨夜出去到底追杀何物?”
说书人摇了摇头,不回答。
这样看李水山有些固执了,像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若细看,还真的是。
“就是你看到的,你握住这把剑,就会有不同的感觉,或许你真的可
以试试,可以克服你心中的恐惧。”
李水山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对于这把剑有些胆怯,甚至都不想去看他一眼。”
说书人真的是不解,但是又读不懂他的心思。
“你的性格像我以前一样,极其胆小,不愿意去尝试自己害怕的东西。若是没有这个东西,你会接受其他的剑吗?”说书人道。
“会的。”李水山说道。
“就像昨晚我拔出的把那短剑,我会用这把剑了结女子心中的怨恨,以及我想成为道人的第一步。”
他摇了摇头,显然这些都不是说书人想要的答案。
背上在地上的书架,这里还有很多他没有看完的书,他看了几眼。
说书人都不问他,饿着肚皮上路了。
花猫趴在他的书架上,只是打着哈欠,它的话语也是很少,并且也很是疲惫。
行进了不足两里路,就看到了穿着草衣的少年,拽着一个老人准备下水,这里只是一个小湖泊。这地方也有些寒冷,看着地上还有些潮湿的痕迹,就知道下了一场秋雨。李水山在里面多穿了一件青衫,心里也算踏实了好多。
而说书人看起来一点都寒冷,对于李水山的行为还有些嘲笑。
湖泊荡起的秋风,吹散了湖边的垂柳,撒着黄种一样落在湖中。遥想这湖边的石凳上,还坐着一对男女,两人深情并茂,但是红衣女子手中握着一把油纸伞,放在自己的脚边。男子两眼对着女子的手心,就这样对着湖中的小舟默然而视。
李水山看着自己书架旁绑好的油纸伞,有些莫名的心酸。
在小湖泊里一艘小舟,撑船的老人,看到两人来到,叫道:
“船家载客,不收钱财。”
“不收钱财?”
“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记得可以步行路程,不知会有多远可以到清水城?”李水山问道。
“对。”撑船的老人说道。
“这艘船是一艘鸳鸯船,恰逢大雨落,大风起,毁坏了一艘。这艘独船也到了时间,不必载客。这也算老奴最后一趟。若先生不乘船也可以,就是多走上几里地也可以道清水城。”
说书人点了点头,跟随李水山上船了。
船难挡风雨侵蚀,有些破旧,在里面的木屋中多了几片芭蕉叶,怕下雨客人可以多挡雨水。
摇船的老人笑道:“原本想今天不再帮被人渡水,我就修整一番,这小舟就留在湖中,供那些谈情说爱的一对无事自己划船在湖中游玩。但是心里忍不住想再载客一天,我这人闲不住,若是没有这打磨时光的事,不知道回到家中干些什么?”
“老人家可以种种花,钓钓鱼。也算是剩下日子的闲乐。”
撑船的老人表情呆滞,对于李水山说的多数富贵人家的作为不感兴趣,摇了摇头,心情低落了很多。
他们俩人坐在一摇一动的小船上,随风摆动。李水山乘着心意,问道:
“城叫清水城,里面人怎么样?”
“人,多友善。客人居多,都是隔山的一个大城来人。”
“哦?”李水山
答应道。
“隔山的大城叫什么?”
撑船的老人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
“大城无名,知道里面常有非常之人。腕力极大,可以封闭一城之人,手持臂力万千,可破山蹈海。”撑船老人像说书一样,有夸赞的妙处。就回头看了一眼说书人,闷笑道:
“这大城真有这么神奇,那么比之京城如何?”
撑船的老人摆着手中的船桨,道:“老奴又没有去过那里,都只是说那里好,却不知有什么好的。吃的不如我这个老人,粗茶淡饭下肚愉快;喝的是小湖水,一片干净,清凉。”
李水山忍不住夸赞几句道:“这话有道理。”
“吃的就是一番淡茶粗水,肚子里的货也只有自己知晓。当精细的东西吃进肚皮中,也许就只有胃肠受不住。”
老人看他说的也对,撑船也就有了力道。
舟靠岸,岸边又有一株细柳,都残了一边,被刀剑削去,加上天气微冷,就缩成了病态的模样,就知道撑不过这个冬季。
撑船的老人很好心的让他们只是离岸边一寸,伸出脚面就可以跨过。等待我们都上了岸,嘿嘿一笑,撑船回去了。
这一回,这地方就再也见不到这熟悉的面容。
说书人看到两人就像是多年没见的一个老友,就是有些难以为情。毕竟第一次走出太平镇,能有这样的一种情况都是感天谢地。就是对于他俩来一次,舟上对饮也没有关系,就是自己有些多余罢了。
他看向花猫,花猫睡得死了,没有听到他们俩人言语。
“走了。”说书人道。
清水城没有太平镇安静,人多眼杂,就是对于外乡来客没有那么重的好奇心。
一老人后背着剑;一少年,身后背着书架。
风吹到衣袍,一看就是进京赶考的书生,就这样跟着老朽上路了。有学问的一众人,就会来到这里问几句:“少年,可是进京赶考。”
李水山摇摇头。
“那没事了。”带着一丝鬼怪离开了。
说书人问道:“你怎么回答不是?你没有考学的心思?”
李水山说道:“有考的心,却没有考的实力。我没进过学堂,那里来的能力考上。”
说书人走在他的前面道:“你心境完全可以去考,就是不知褚水国对于学识的考察或许还没有超过你的能力。只是,有些书本上的东西你不知道罢了。这些都只是小事情。”
“小事情?”他不信,这当官之能哪能随意说之。
就像走出太平镇的那范元,如今成了官员,还不知过得如何,至今还有一两个可以说道的故事。一个学习能力,毅力强悍;一个运气好,一步升天一般。
他知道就是自己好多方面还是不如他人,就自己的心性出去,会被人家嗤笑。
就是因为他太过于年轻,没有行走的阅历。
但是自己有一些他人理解不了的东西,不过就要自己消磨,夹杂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
说书人就不认为这些,因为他是一个更加神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