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各打五十大板
“皇上,这、这就完了?”
一旁的徐一帆问道。
朱杰狠狠的瞪了徐一帆一眼,喝道:“还有你呢,你,徐一帆,罚俸一年,从今天起,除非遇有战事,天威军以及南京三镇京营,尽皆不得动用情报部的传讯系统!”
徐一帆轻轻吐了一下舌头,侥幸啊,一年俸禄,就是罚十年俸禄,也值了,反正是这口气出来了。
从现在开始,没有哪一个文臣跟勋贵再敢跟将门无端启衅了,一旦开战,这些人就是鱼死网破啊,打一个就会出来一窝,谁特么的惹得起?看看现在的黄道周跟史可法,两位大佬有着这么多的帮手相助都被搞得灰头土脸,连首辅孙传庭都束手无策,惹不起,绝对惹不起,这就是一个随时爆炸的火药库!
“高杰,段暄,你们两个,罚俸三月,闭门思过一个月,以后给朕老实一点!”
朱杰恨声道,这件事情,毫无疑问都是这两个人给捅出来的啊,结果将事情弄得越来越大,差点都不知道该如何收场了。
“启奏万岁,朝中除了如此巨大的纰漏,臣作为首辅大臣,责无旁贷,职责有亏,臣请皇上降罪!请皇上免去臣首辅的职位,另选贤能。”
将门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孙传庭不得不站出来,亲自向皇上请罪,这个锅背的有点冤啊,两大势力大打出手,自己不偏不倚,结果还是留下了把柄,差点闹出大乱子,不过,这也是自己能力跟威望不足的表现啊,还能说什么?现在也只能自动站出来请罪,然后再为朝堂上的这些人求情了,涉及到的人太多了,这要是全部都给处置了,整个朝政运作都要受到巨大的影响。
“行了,白谷,这件事情虽然你中间调节不利,但是也足够你为难的了,朕不怪你,至于请辞首辅,那就罢了吧,这满朝文武,除了你孙白谷之外,还有谁有资格做这个位子?”
朱杰闻言安抚道,没办法,其他人要么能力不足,要么资历不够,首辅这个位置可不是那么容易坐上去的,必须能够足以服众的,君不见,原来李岩独揽朝政的时候,差点被群臣给逼死吗?哪怕是能力再强,资历不够,也绝对坐不稳这个位置。
“启奏万岁,臣史可法身负监察重责,能力不足,致使朝中贪污盛行、公器私用,却将眼光执着于党派之争,臣有罪,臣请皇上降罪!”
史可法依旧跪在地上,看到孙传庭请罪,自己自然也不能干戳着,愧声说道。
朱杰深深叹了一口气,自己能怎么样?督察院是必须要放置两个敢于谏言的诤臣的,不消说,现在朝中最合适的人选就是黄道周跟史可法,两个人都是铮铮铁骨,刚正不阿,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两个人都是正统的儒家子弟,根深蒂固,但凡自己的决定与儒家利益有些冲突,他们两个人就会全力进谏,实在是让人无语了,这一次纳妃的事情不就是如此吗?这是自己给自己带上的紧箍咒啊!
罢了,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希望经过了这一次的巨大动荡,黄道周跟史可法能够改变一些观念,不要继续如此古板了。
“宪之,这一次,你的确让朕有些失望了,不是因为你失察,而是因为你太过执着于党派之争,浑然不顾忌家国天下的利益,看看白谷,你们一样都是进士出身,朕纳一个妃子,你们群起反对,这不怪你们,华夷有别,让你们一下子接受,确实是难为你们了,但是为了所有文臣的利益,全力打压这些将领,就是你们的不对了,难道将这些将领们一个个都砍了脑袋,文臣一家独大,就是好事情吗?你们这是要陷朕与不义啊,没有牧风他们这些人浴血奋战,大明的江山早就支离破碎,被满洲鞑子给攻陷了,看看钟岳,为了胜利,差一点就死在城头了,这条命都是千辛万苦,方才捡回来的,他们与朕一同打天下,自然就要与朕一同共天下,在朕的心里,永远没有文武之分,忠于国事的,就是真的好臣子,朕的臂膀手足……”
史可法满脸羞惭,低声道:“皇上,臣知错了……”
朱杰叹口气,答道:“好了,你也别跪着了,如今幼玄有伤在身,短期内无法视事,这督察院可就全都交在你的手里了,你们御史的职责是监察官员是否职责有亏,是否尸位素餐,是澄清吏治,降罪就免了,记住了,澄清吏治,监察四方,这是你们督察院的职责,宪之,共勉吧!”
朱杰宽宥了孙传庭与史可法,可是眼前的这些臣子,他是不打算轻轻放过了,人家史可法、黄道周立身甚正,不管是公德,还是私德,都没有可以指摘之处,朱杰自然舍不得处置他们,但是这些人就不一样了,一个个花花肠子塞满了一肚子,不收拾他们,这澄清吏治就是一句笑谈!
“段承志,你真的让朕很惊讶,很是惊讶,貌似你这些年来,参奏的官员可不再少数吧?可是,你这一箩筐的毛病,在参劾同僚的时候,你就没有感受到羞愧?收受贿赂,不下三十万两之巨,贪污不下五万两,一个刑部侍郎,就有如此的贪婪之心,你在刑讯之时,可是对得起公正廉明四个字?”
朱杰恨声道。
如今的段承志刚刚从昏厥之中清醒过来,还没有来得及喊冤,就被奏章上的内容给吓傻了,按照参奏的罪行,自己够死两回的了啊……
朱杰不再理会段承志,喝道:“传旨,所有被参劾的官员,交由三法司会审,情节轻者,降职留用,抄没非法所得,罚俸一年;情节重者,按律治罪,贬官、流放,贪污受贿,超过白银二十万两者,赐死;身背无辜人命者,斩监侯;两者皆犯者,斩立决!三法司一月之内,处置完毕,专折送御前;传旨,册封大玉儿为玉贵妃,诏入后宫,安置于慈宁宫,此事就此作罢,六部及其他各司官员空缺,由吏部推荐,交由内阁朝议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