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阴阳观气术
假如自己要是学会了书中的道术和巫术,那以后岂不是看到鬼就不怕了么?
李隐阳如获至宝,一颗紧张激动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
李隐阳迫不及待的翻开下一页,果不其然,这一页的开头赫然写着“阴阳观气术”五个繁体大字。
头几句是这样的:“先师秘授:五行观气之术之初,宜选卯时酉时对日,三日复视指端,方可见气。”
这几句的意思李隐阳倒也看得懂:我的师傅告诉我,最开始学习五行观气术的时候,最好的时辰是早上日出和下午日落时对着太阳,三天之后再看指尖,能看到气。
再往下看,是修炼阴阳观气术的基本步骤和修炼方法,一共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肉中肉。
第二个步骤:气中气。
第三个步骤:息中息。
第四个步骤:五心通。
四个步骤分别由浅到深逐一详解,如何修炼,层次也是由低到高。
这个修炼方法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修炼完成的,必须循序渐进,逐一修炼。
对于身中蛊毒的李隐阳来说,这个方法显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往深的里说,基本上是牛头不对马嘴,根本跟巫蛊之术搭不上边。
再接着往下看,李隐阳现书中虽然全都是繁体字,除了一些晦涩难懂的口诀法决之外,但是基本内容却也不难理解。
其中关于“气”的解释,倒是勾起了李隐阳的兴趣。
文中大体的意思是这样详述的:所谓的观气并非单纯的局限于“观”,如果单纯的就观气而言,大体的包含了五大类别或者说是五个层次,最基础的是看血气,通俗的就是凡事喘气的都应该归于这一类,而观察的方法只需“肉”眼就可以了,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肉中肉”。
高一级的是感魄气,凡是存活过的生物,在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有魂气残留。通俗的来理解,这个所谓的感魂气应该就是属于“见鬼”一类的方法。
再上一个台阶就是观灵气,所谓的灵气是只动植物甚至是顽石朽木存世的时间较长,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吸收了天地灵气,所散出的特定的对外界事物有着一定影响力的气息。
至于更高一级别的观气术则是参天悟地,这一级别不是普通人修炼个十年八载就能领悟而达到的境界,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是用一笔带过:天地之气,观之损阳,动之折寿,慎之!
想来这天地之气要是动了,就等于泄露天机,估计就不是“逆阴阳,卧半载”的事儿了。
此外,书中还详细记载了观察或者降伏的一些事物的困难程度往往和那些事物本身所散的气息颜色呈正比,气从低到高恰好也是氛围了五个层次。
一般说来,动植物未采气修炼之前散的都是本身的颜色。
略有道行的一般呈银白色。
再高的就是红色。
修炼到一定程度了就会散蓝色气场。到了蓝色基本上也就是一个大门槛,想要跨越这个门槛,是人的必须应难,是动物则必须渡劫。
如果侥幸成功了,后面就是紫色了。据说太上老君就是紫气东来。
最高级别的也就是佛教的那些菩萨和佛祖了所达到的那种境界,就是彩色之气。一般民间所供奉的菩萨和佛祖的照片或者贴纸,在他们的背后一般会有一个五色光环。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李隐阳似乎也明白了,这一套阴阳观气法决应该属于正宗的玄门道术,根本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就目前李隐阳的状况而言,显然是太过玄乎其玄了。
眼下对于李隐阳来说,修习道术不是关键,最主要的是得找到驱除体内蛊毒的方法。
因为怕错看漏看,李隐阳每翻一页几乎都仔细的扫了一遍,整本书前面大概二分之一的页数都是在详解阴阳观气术,而后面一半页数当中的半数则是摘要一些抓鬼的基本符咒和口诀,直到翻到最后十几页的时候,李隐阳才眼前一亮,上面记载的正是巫蛊之术的破解之法。
终于,在倒数第十页,李隐阳找到了蛊毒一类的详解。
整本书也就百来页,就单单蛊毒一类的摘要就足有十页之多,足可见蛊毒的种类繁多,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对于李隐阳这个门外汉来说,其中的种类名称简直就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随便翻了几页,书上提及的各种蛊毒的危害与症状,看的李隐阳是头皮麻、脊背寒。
心想:这蛊毒之术当真是害人不浅,最不可思议的还是这东西让人防不胜防,而且变化无穷。
同时,李隐阳也明白了为什么当年通冥宫一战,气宗为何惨败给术宗的原因了。别说像李隐阳这样的普通人了,就连本书的作者,也就是当年通冥教的教主玉阳真人本人都无法察觉,足可见蛊毒的威力与隐蔽性有多么的强悍。
仔细的找了几页,李隐阳终于在其中的一页找到了一种名为“噬魂蛊”的蛊毒,上面所描述的症状基本跟李隐阳刚才体内蛊毒作的症状基本一模一样。
噬魂蛊,乃蛊毒之中最为阴毒、残忍之毒,中毒之人不会马上死去,十二个时辰之内,蛊毒会不定期作,每次作蚀骨痛心、痛苦难当,待三十六个时辰一过,中毒之人便会完全散失自主意识,成为活傀,完全受下蛊之人摆布。十二个时辰之内是为最佳驱除蛊虫时机,口服一勺香灰可驱除蛊虫。若过了十二时辰,药石无灵,非巫术不能破之。
看到此处,李隐阳黑眸登时一亮,几乎是从床上弹跳了起来。
按照书中所述,自己体内的蛊毒只要服用一勺的香灰便可解去。
李隐阳立马将目光移到女鬼小清牌位前的香炉上,心道:不管有没有用,先试一试再说。
李隐阳动作很快,先是倒了一杯白开水,然后再取来一个勺子,在香炉那装了一勺子的香灰,倒进水杯当中。很快的,原本一杯清澈见底的白开水立马就变成了一杯浑浊香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