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穿越官家嫡女

52、吴柔受折磨

穿越官家嫡女 梦里闲人 4169 2024-11-17 17:36

  吴怡的烤鹿肉被长辈们归结为小孩子的胡闹,正月里孩子们在一起玩一起也没什么,所以身为长子的吴承祖、嫡次子的吴承宗都没有出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正月十三那一天请来了戏班子,在花厅里摆了宴,又请了说书的女先生,正式替吴凤庆祝生日时,果然所有人都来了。

  就连吴老太爷和吴宪都到场了,男人们的宴席摆在外间,老太太领着儿媳和孙女们把宴席摆在里间。

  这样的宴会一直持续了三天,一直到十六那天公孙家的礼物和马车来了,接走了公孙良和吴凤。

  吴凤走的时候脸圆了,眼睛也亮了,有的时候心里的那个结打开了,要比补药还管用。

  等到她回家她会发现家里多了一对庶出的小叔和小姑,还有一个千娇百媚的老姨娘。

  为了惩罚媳妇的鲁莽和不守规矩,公孙太太命公孙守把外室接回了家,公孙良从此不再是公孙家大房的独生子。

  出了正月,吴宪任命的小道消息传来了,据说是要留京,留到哪里,是升还是降得继续听消息。

  原本在正月里忙着四处应酬的吴宪干脆不出去了,闭门读书,显示自己的淡定。

  吴承祖收拾自己的情绪,也在坐堂先生老进士王先生的辅导下开始闭门读书,等待春闱,这一年是他第一次下场。

  坚持留在扬州读书的吴承平来了封信,说先生说他功底不够扎实,要留他在书院读书,不止今年的春闱不让他参加,三届之内不准他下场。

  刘氏收了信之后,跟吴宪简单商量了一下,吴宪亲自执笔回了封信,问了吴承平的身体如何之类的,又捎去了几百两的银票,准了他暂不下场。

  这些对于吴怡来讲都是背景资料,对她也对女孩们影响最大的是——女先生来了,安亲王妃亲自在正月里遣出宫的宫女里挑的供奉也来了。

  女先生一共三个,姓黄叫黄娘子的主教书画,据说她也是书香门弟出身,只是命不好守了寡,又不想改嫁,仗着一身才学在富贵人家教女眷书画维生。

  姓梁的梁娘子主教琴棋,出身也是好的,只是家里败落了,夫家退了亲,她削发立志不嫁又被劝了回来,改了自梳,父母去逝之后嫂嫂跟弟妹容不得她,她也只得教女眷维生。

  姓孟的孟娘子出身就差一些了,不过也是苏杭有名的绣娘,因为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了,不能在绣庄做了,就出来教大户人家的女眷。

  这三个人跟一个造型师挑的造型一样,都是一身素衣,不施脂粉,面目严峻,望之并不可亲,然而实际上教起她们来,态度却是好的,她们知道女孩子们并不指望考状元,只希望有拿得出手的才艺即可。

  按照女孩子们各自的水准,因材施教,倒也算一团和气,当然,吴怡是重点照顾对象。

  嬷嬷们也像是一个造型师造出来的似的,都是料子极好但样式一般的衣裳,头发梳的光光的,浑身上下首饰不多但个个精致,嘴角都带着尺子量出来的微笑,

  五个女孩子,四个嬷嬷,吴怡分到了一个叫阿福的福嬷嬷,她原来的教养嬷嬷花嬷嬷被调到了采买处,看来福嬷嬷是要长驻了,吴柔分到了叫阿寿的寿嬷嬷,她原来就没有教养嬷嬷,寿嬷嬷也是长驻,余下的两个嬷嬷一个叫阿禄,一个叫阿喜都说是老家有侄子有产业,有人奉养,呆两年就走,两人一起教余下的三个女孩。

  吴怡一听这名字就觉得是临时取的,后来一打听果然如此,嬷嬷们出了宫,并不想让人知道她们原本的名姓,这些嬷嬷最大的也不过三十岁,最年轻的才二十七岁,在宫里渡过了韶华出来了倒有一半没有了家,只能在大户人家做供奉。

  刘氏还没等请钦天监帮着算长子的婚期,京里就开始传太后身体不好的消息,消息一传来普通百姓倒无所谓,当官家开收敛了,要做与圣上同忧状,去青楼楚馆纳小妾的也少了不少,免得被人在皇上跟前上眼药,说是皇上正在为母病忧思你却忙着嫖*娼、纳妾,嫖*娼这种平时睁一眼闭一眼的事,有可能成为要命的大事。

  刘氏也叹了口气,得了,来年再看看娶不娶儿媳妇吧,虽然按制是百日内禁嫁娶,可是还有一年不得饮宴跟着呢,他们这样的人家怎么可能把儿媳妇悄悄抬进来就算礼成呢?他们家肯欧阳家也不肯啊,于是议婚期的事暂停。

  老太后年龄也不小了,快六十的人了,虽然按照现代的观点不算老,在古代已经是老的不行了,也是长寿之人。

  当年太后不过是宫女出身,承了幸有了孕生了皇长子也就是当今圣上封昭仪,转过年又生安亲王,一步一步的熬到封了妃,谁知道还没在妃的位置上坐热乎呢,先皇病死了,中宫无子,活下来的皇子中最长的圣上,就在前首辅刘大人这样的官员推上了皇位。

  太后也就成了圣母皇太后,圣上还未亲政母后皇太后就过逝了,她头上的圣母皇太后也就没人提了,只尊称皇太后。

  皇太后这些年盼的就是中宫有子,总算盼来了嫡孙,嫡孙还封了太子,她老人家了了心事之后,身体就渐渐不行了,现在大齐朝上上下下都在等第二个靴子落下的声音。

  到了三月,那个靴子落了下来,皇太后薨逝——洪宣帝临朝泣宣遗诰,无非是说丧事从简,希望葬入先帝陵寝与先帝合葬。

  洪宣帝辍朝五日仍悲伤无法起身,又辍朝两日,在皇后的劝说下这才身着素服上朝。

  太后的谥号也定了下来,孝诚恭肃温惠天圣皇太后。

  在京命妇等均着品装大服进宫,百姓守制百日,官员守制三个月不得嫁娶,一年不得饮宴,春闱也被罢了,但是听说来年会开恩科,已经进京的举子,都在京里租了房子住了下来。

  对于吴怡这样的闺中少女来讲,最大的变化是要穿素色衣服,家中一切过鲜艳的装饰通通变成了素色,但这都是枝节了,刘氏和宋氏服侍着老太太哭了三天灵,老太太回来就病了,刘氏和宋氏衣不解带的侍侯着,听说已经有人家的老太太因为受不了哭灵之苦而去逝的。

  吴怡虽然跟老太太没有太深的感情,还是很担心,面有忧色,福嬷嬷对她说:“亲长也好,子女也好,都各有各的缘法,缘来而聚,缘去而散,我看你跟老太太的缘份还没散呢,不用太担心了。”

  吴怡念叨着这几句话,古人的智慧真的不能小看,他们跟现代人相比缺乏的不过是高科技带来的享受,却因为生活的磨难和生活节奏的相对缓慢,在哲学上不知道比浮燥的现代人为赋新诗的强说愁,高深多少。

  过了几日老太太果然大好了,吴怡命厨房熬了莲子粥,亲自端了过去,却看见了在一旁替刘氏端汤给老太太的吴柔,在老太太这事上,吴柔比吴怡反应快多了,她立刻意识到这是表现自己讨好刘氏和老太太的机会。

  寿嬷嬷虽然严厉,却不好阻拦身为孙女的她尽孝,于是她亲自熬了酸笋鸡皮汤来,却是交给了刘氏,刘氏看了她一眼,只盛了一小碗,命她端着大碗,刘氏亲自喂老太太喝汤。

  吴柔见吴怡来了,立刻交汤交给了丫环拿着,向吴怡施了礼,吴怡还了一礼,吴柔很快找借口走了,她已经意识到了不要抢嫡女的风头,尤其不要在刘氏面前抢。

  果然,府里只传吴怡孝顺,亲自端莲子粥给老太太,吴柔熬的酸笋鸡皮汤连提都没人提。

  刘氏在那天晚上找了寿嬷嬷,寿嬷嬷回来的时候看吴柔的眼神都变了。

  寿嬷嬷本来就是敬事房专门负责教导新入宫宫女的女官,因为当年她亲自教导的宫女如今有人混出了脸面不想让她继续在宫里呆了,这才出的宫,于是拿出了一身的本事教导吴柔。

  吴柔这个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虽是庶女却也是大家小姐,寿嬷嬷在没有得到刘氏的暗示之前,是不敢用教导宫女的那一套来对付她的,现在自然是拿出了浑身的本事,把她当成宫女教育。

  光是磕头吴柔就整整练了一个月,端茶练了三个月,上课时连笔都拿不起来,可是吴柔不敢跟姐妹们说她受的待遇,因为别人也有教养嬷嬷,只有她的使劲虐待她,这本身就说明了一切,让别人知道了吴柔知道自己的处境只会更遭,没有人会替她这个庶女出头。

  所以就算是膝盖胳膊都青了,她也只是拿衣服掩了,平日还是一张骄傲的笑脸。

  刘氏看了却暗暗心惊,她原本以为吴柔小小年纪不到十天就要四处哭诉,向她讨饶,刘氏也只想让吴柔吃一点苦头,可是见她小小年纪就这么能忍,这么能装,连刘氏也不得不对她认真对待了,寿嬷嬷的教养也更严厉了。

  不但**虐待,更加上了精神虐待,每当吴柔端着茶盘一动不动的练站姿的时候,寿嬷嬷总是坐在小板凳上给她讲庶女的故事。

  某某大人家的庶女因为生的花容月貌,存了不安份的心思勾引贵人,结果夜里被一闷棍打昏了,卖到外地给人做妾,没两年就被大妇折磨死了;某某家的庶女日夜劳作,关在屋子里绣活,就这样也讨不了嫡母的欢心,被许配给了性格孤拐的瘸子为妻,那瘸子怕貌美的庶女不安份,整日打骂不说还每日把她锁在家里,连门都不许出。

  吴柔咬着牙听着,豆大的汗珠顺着额角往下淌,胳膊早已经没感觉了,眼泪却不肯流下来。

  “庶女们也有当了贵人的,我朝官员都不爱送女进宫为妃,怕当外戚,可也有想要攀龙附凤的,于是就送庶女,庶女们进了宫也有混的好的,可是一辈子要受娘家辖制,为什么呢?亲姨娘在人家手里,没有了亲爹的支持在宫里寸步难行,凡是做为后的都忌惮这样的女子,宁可抬举宫女也不愿意她们受抬举,我朝立朝以来,能混出头的庶女凤毛麟角,死在宫里的却不知道有多少。”

  “我看你这么漂亮,你的嫡母又对你这么好,以后怕是要为妃吧?等你大了,圣上正值盛年,想是不错的,就算是做了太妃,也是荣华富贵一生。”

  圣上都三十多了,等吴柔长大了就四十多了……在嬷嬷眼里这是在咒吴柔,吴柔想的却是等我有一天一步登了天,我先杀了你这老乞婆!

  吴柔受的折磨吴家的女孩子们都知道,没有不透风的墙,吴柔再会装,她住的小院子也不是铁桶一个,有幸灾乐祸的,有看好戏的,也有吴雅这样真心为她着急的。

  那一日她们学完了琴,吴雅拉住了吴柔的手,“妹妹,听我一句,你服软吧!”

  吴柔一愣,她只顾着装,却忘记了她现在不过八岁,八岁的小女孩那么有毅力去装,大人们看见不忌惮才怪。

  于是——她晕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